欲速则不达
有些人刚来就想得到成就,但马上获得成就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因缘,不是你想成就就能立刻成功的,如果无常法没有修好,不要说很快成就,拖延的时候可能会更长。
当前,多数的修行者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趋入密宗,紧接着便想找到一条捷径,诸如想依靠密宗的生圆次第念诵咒语等获得成就,这也是由于他们未懂得冰上建筑道理所致。
很多人认为,修习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可以很快获得成就,于是连加行也不修,一开始就说:“我是密宗根基,我要修无上密法,我是利根者、上根者……”这是由于他们根本不懂冰上建筑的道理导致的。
修行应该有一种次第性,首先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之后开始修不共加行,然后修习密宗的大圆满,这样你的修法肯定会成功的。但很多人连《大圆满前行》的法本都不看,然后就问:“我可不可以看一看《上师心滴》?”如果没有前行基础,看一百遍也是没有用的,即使暂时有一些觉受也不会稳固,遇到外缘时,所有的境界都会消失无余。因此首先应该将基础打好,做到逐层上进,人身难得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寿命无常又是怎样的境界,在每一层次上都要做到圆满。
如果最开始就妄想寻找一条高速之路而进入高不可攀的正道,结果在这条高速路上速度反而变得更加缓慢了,虽然寻觅到了一条快速之道,却由于将速道的次第错乱而实修以至于相续中没能生起证悟,
他们口口声声说:“轮回太痛苦了,我想在很快时间中得到成就。”由于不明白修法的次第,法虽然是很高的法,但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很好,就好像高速公路虽然非常好,但一辆烂车在上面跑也不会很快的,如果零件突然失灵,速度可能会更加缓慢。
道的次第千万不能错乱。一般在黄教,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和《密宗道次第论》是非常好的道次第,而宁玛巴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也是非常好的一种道次第。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非常重要,华智仁波切说这就是大圆满的窍诀书,如果真正想实修的话,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修《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之后再修其他的如《上师心滴》等法,这样比较稳固。不然现在很多人,对于大圆满里面的身加行、语加行、区分有寂根本不重视,直接观修本来清净,当然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也许会有一定的觉受,但是不会稳固的,因为你的基础没有打好,这样的修行不可能成功。
首先打好无常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修其他加行,很多人说:“你可不可以开许我看《上师心滴》?”我开许倒也可以,但你这样看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吧!你最好还是先修加行,对无常生起一定境界之后再看,这样对你会起到一点儿作用。
到了最后竟然在尚未修持下面正道的次第之时人生就已到了终点,最终不用说疾足先得,甚至就连较低的正道顺序也是懵然不懂,而离开人世。
连一般的道次第都没有懂就离开人世,这是非常可惜的,这种下场谁都不愿意看到。
希望大家首先应该明白道的次第,如果一直希求高法,对低法、小法根本不屑一顾,那你关闭或者不闭关都没有很大意义,尤其对修心法没有重视的话,即使很多人都认为你的境界非常高,但真正遇到外缘时,你的境界可能已经消失了。
或者修持高法的同时,也修持一些低的法门,这也可以。有些人是这样的,一说到加行方面的法,他就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实际在没有达到一地菩萨、十地菩萨之前,有些道理你根本不会懂。因此,有些人说:“堪布虽然让我们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但像我这样的利根者,加行是根本不需要的。”你今天可能会这样想,但遇到外缘的时候,你这个所谓的利根者,可能连你口中的钝根者都不如,会不会这样啊?还是很危险的。
如果落了个这样的下场,那还有比这更惨痛的吗?同样,如果首先迈进能够速疾成就之道,那么很有可能在相续中还没来得及生起高高的道相之前,不知不觉中已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结果下堕到恶趣中。
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还是按照道的次第如理如法地修持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