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歌·杜鹃妙音》讲解·第3课
2017年2月25日
这首金刚道歌,是法王如意宝上个世纪60年代造的。如果认真学习,经常念诵,深入思维,对我们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
原因是什么呢?第一,大菩萨金刚语的加持力非常大;第二,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教言非常直接,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因缘;第三,一旦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心,修行会变得非常容易。
虽然这次只是简单做个字面解释,但利根者懂得举一反三。至于钝根者,可能再怎么听,也很难接受。
前面主要讲世间方面的教言,包括我们特别耽著的地位、财产、名声、爱情等。下面讲出世间的教言,涉及修行的内容多一点。
具足贤良戒慧师,初见时皆踊恭敬,
长处唯说恶语故,我等难利浊世众。
具有利益众生的慈悲心,清净的戒律——菩萨戒、别解脱戒和密乘戒,闻思修行的功德以及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如是戒定慧三学皆具足的上师,弟子们刚开始就像对佛菩萨一样,在他面前三门供养,五体投地,泪流满面,信心大得不得了——所有的一切都拿去供养:“我的身口意,包括我的嘎乌盒,全部都供养您!”当他暂时离开,到别的地方去时,弟子们哭得稀里哗啦:“我一定要送送您,不然的话我不放心!”看起来特别有信心。然而,几年后,有些人就喜新厌旧,开始说东说西了。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喜新厌旧的时间,或者说情感的保质期,只有6个月。所以,不管是世间感情还是师徒情义,6个月以后,新鲜期就过了,不会那么激动了。和任何一个人相处,时间长了,都会变得和最初不一样。
最初对上师特别恭敬,特别欢喜,特别有信心,后来就慢慢消失了。到了最后,口里说的可能全是上师的过失,而且到处宣扬。因此法王说,帮助浊世众生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都喜新厌旧,刚开始特别有信心,时间长了就开始挑剔,真的很难利益他们。
有一次,我在微博上发过贡智·云登江措的一段教言:刚开始,对上师特别有信心;到了中间,有需求时才想起上师,比如遇到违缘、生病、修行出问题等,把上师当作满足愿望的工具——“上师,你帮我交个念经钱好不好?”“上师,我现在很痛苦,怎么办?”“上师,我感情出问题了,家里出事了。”等自己的事情一解决,又不理上师了。
其实,真正恭敬上师,是对上师的教言很重视,生起不共的信心。否则,上师的长相好看,上师的衣服好看,或是其他什么……这样的感情,这样的关系,不一定长久,慢慢会生厌烦心,最后自他都不欢喜。
现在确实有这种现象,师徒之间互相宣扬过失。一方面,这是喜新厌旧的表现;另一方面,人的确有这种毛病。刚开始有一种神秘感,觉得所谓的上师,可能跟佛没什么差别,但是接触时间久了,就看出很多毛病来。
世间感情也是这样。双方没有接触时,就像谜底未揭开一样,觉得对方特别有吸引力。一旦关系开始亲密,并逐渐接触后,很多的过失和毛病就出来了。那个时候,相互都特别讨厌。
上师如意宝在这里说得很明显:浊世利益众生很难。平时给大家讲菩提心功德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一定要利益众生。但是,利益众生的确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
比如,你特别想帮助某个人,一心一意对他好,但是他却不一定领情。不管是你自己的弟子,还是跟你没有关系的人,都有可能这样。或者,当你的事业广大,受到一点恭敬,弘法利生稍微有点成功,旁边的人不知什么原因就不高兴了。
世间人喜欢攀比:“你买了大房子,我也要买一个,而且一定要超过你!”虽然他并不是真正需要。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我们内部也有这样的。
上师在这里直接告诉我们,浊世众生是很难度化的。刚开始都挺好,谁都有恭敬心。时间长了以后,只有极个别信心稳定的人不会变。信心稳定的人,不管是过了10年、20年,还是30年,最初是什么样,最后还是什么样。但很多人不是这样,变得特别快,甚至无缘无故就变了。
总之,浊世众生很难利益。想要弘法利生的人,刚开始都有一腔热情,但遇到这类众生的时候,慢慢就累了,不敢利益了。“哎,众生都不听话!我对他们那么好,他们却这样对我。受不了了,还是到寂静的地方,自己好好修行!”马上就退失菩提心,发起声闻的心了。
不赞具足功德士,闻微恶行不观察,
凡所见人悉散布,于此秉性何不厌?
也有很多人,因为嫉妒心作怪,对于大德具有的智慧和净戒等功德不赞叹,一听到微乎其微的恶行,比如一个小小的过失,不经任何观察,就在众人面前大肆宣扬:“啊,他犯了什么错误,这个人很坏……”
这很不公平。一个人本来有100天的工作业绩,一直非常努力,最后一天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把他前100天的业绩统统否定,只拿坏事来宣扬。这样是不合理的。
现在这种人特别多。依止上师的时候,上师对他特别好,多少年来一直为他讲经说法。后来就因为上师批评了一句,他就永远不理上师了。
在世间也是如此。一家人本来非常和睦,一起过了几十年。后来却因为一件小事做得不好,前面的一切都归结为零,甚至变成负数。深入思维时,这种行为特别让人生厌烦心。
现在很多明星也是这样。一开始,大家觉得这个明星特别好。后来因为某件事情,比如出轨,就说他如何如何糟糕,然后墙倒众人推。其实,明星不是菩萨,不是阿罗汉,不是离贪者,好的时候没那么好,坏的时候可能也没那么坏。
包括有些贪官,确实做过很多贡献,因为相续中的贪心没有断,所以后面做了错事。有时候想想,也情有可原。但被发现之后,所有人都骂他。
我们很多人没有扮演过那样的角色。想一想,如果你做了100天的好事,最后1天干了一点坏事。你做的好事人们其实也看见了,但他们不赞叹,却对你小小的坏事一个劲地挖掘、曝光,把你以前的贡献全部抹掉。这样的经历,会不会让你对这个世间生起厌烦心?
现在网上有各种负面文章,包括诽谤的、生邪见的、攻击别人的,转发这些东西其实有很大的过失。在汉地可能好一点。在藏地,大家喜欢转发的微信,好多都是诽谤的,谩骂的,打人的。
前段时间,有个孩子打了母亲,全世界都知道了。也许这个孩子只是一时冲动,没有控制住烦恼。当时好像是母亲打他,他受不了,就打了母亲。结果视频被放到网上,这个孩子的名声彻底毁坏了。这是我们家乡的事。现在我们家乡的名声很不好。
其实这种事情,不管是我们的家乡,还是你们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发生。
所以,法王在这里讲,不管是师徒之间,还是世人之间,人们对别人的功德都不愿正面去认可,而一旦有点负面信息,马上断定这是他所有的行为。这就是凡夫人的秉性,很让人生厌烦心。
其实,不管是弘扬佛法,还是做别的事情,都有很多让人生厌烦心的地方。不过,我自己还算是比较坚强。从198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30年了,不管怎么样,我都坚持下来了。以后不知怎么样,生命是无常的。但发了菩提心以后,知道世间的这种现象也是一件好事。
蔑视自境诸大德,外来善于欺惑者,
虚伪骗子敬顶戴,岂非佛教近灭相?
很多人都会蔑视当地的高僧大德,对他们的智慧、悲心等功德,经常看不惯,而对外来的欺诳者,却毕恭毕敬,顶礼膜拜。藏地现在也是这样。本地的那些大德,虽然有智慧,有悲心,戒律也清净,但一般都不受人尊重。而从外面来的人,今天一个算命的,明天一个打卦的,穿着也奇奇怪怪,但大家都觉得:“啊,真正的成就者来了!”
把虚伪的骗子当作金刚上师来顶戴,这是佛教接近隐没的相兆,因为人们已经不观察真正的戒定慧三学。现在汉地是这样,藏地也是这样。宣扬自己比较容易,自己给自己编很多故事,然后就开始欺骗别人。
为什么我们要求大家不要在学会接待各种大德?因为我们无法帮你们把关。有些人觉得这样不够开放。其实不是,你们个人想接待谁,我们不管的。私下里,你们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到100个骗子或者100个成就者那里,我们都不会限制。但是,如果想利用学习的团队,我们有权力制止。
现在这个社会,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受尊重,没有智慧的人却很受欢迎。我曾经说过,德巴堪布住世80多年,当地人对他恭敬的有,诽谤的也有。一旦圆寂了,8天内来朝拜法体的人,比80年来的还多。我觉得末法时代的众生真的很可怜。上师在世的时候不重视,上师走了以后才开始珍惜。
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我在世的时候,有人会对我心怀不满、进行诽谤。我离开以后,你们的信心可能更加增上。”的确是这样。上师走了以后,很多人才发现上师很珍贵。“我们上师是真正的上师,当时那些人是有目的的”,大家都有了不同的反省。
佛教接近灭亡时,提前会有很多相兆,比如修行人特别容易尊崇假相。希望大家引起注意,善于观察。
持教庄严为戒慧,然今不重具德者,
锦衣缀饰假活佛,毫无功德受敬仰。
佛教真正的庄严,是清净的戒律和无垢的智慧。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不尊重有戒律、有智慧的人。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呢?衣着花花绿绿的,行为颠三倒四的。这些人在香港、台湾、美国都有,汉地和藏地也有,很多视频上都可以看到。有些假活佛特别受欢迎,成千上万的人去追捧。其实这些人,也许根本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只不过善于骗人,擅长自我宣传的技巧而已。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以前特别清净。这个制度培养出来的活佛们,在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方面功不可没。可后来却出现了一些乱象、怪相。现在的活佛,有自己认定的,有父母认定的,有亲朋好友认定的,也有政府认定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都有。
很多信徒不知道擦亮智慧的眼睛,一听说是活佛,就赶紧去恭敬供养。后来发现自己被骗,出现很多纠纷。这时候,该怪谁呢?他们怪佛教。这是不应理的。佛教的教义中根本没有这些,只不过被个别人利用了,才出现这些不太好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和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闻思修行的人稍微好点。现在很多人喜欢跟这个活佛拍照,跟那个上师合影,把他们当成世间的明星。但这不是真正的依止。跟某个人照张相,本来不能说明什么,但现在有些人就是通过照片啊,名片啊,在汉地大肆宣传自己。很多现象比较乱,希望大家注意。
法王如意宝在这里讲到,佛教的庄严是清净的戒律和智慧,谁具有这两种德相,谁就有摄受弟子的能力和资格。他所宣讲的解脱道,一定对弟子有所帮助。
如果戒律也没有,智慧也没有,光是外相上有一些让人羡慕的地方,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解脱,而不是英俊的相貌,也不是耀眼的法衣。现在网上什么衣服都买得到,不管穿成什么样,也没什么了不起。
我们应该追求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不管谁具有这样的三学,我们都可以去依止。当然,是否具足三学的功德,也需要观察。不经观察就随便依止,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世间的人找对象,都要先看对方有没有房子,有没有存款,有没有车,家庭背景如何,父母是做什么的,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工资多少,够不够两个人的基本生活,他以前是什么样的人,等等。几十年共同生活的“合作”关系,尚且需要用智慧进行方方面面的观察,何况是依止上师的大事呢?那是关系到自己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的。
有些人根本不观察,看到别人发的一条信息,说某某活佛来了,他的前世是什么什么,就冲过去依止——算了,不说了,不然某些“活佛”就完了。我经常爱说这些,暴露了很多人。他们没有市场了,就开始怪我。有些是假活佛,有些是假和尚,有些是假堪布。我自己也是假的吧,应该是——胜义当中,我并没有认为我是真的。
根据佛经的教义,我们不应该过于执著虚假的表象,否则会对佛教有所损害。在某些方面,佛教徒应该学会观察。不然到一定时候,对自他可能都不太好。
不察恶贯满盈性,明暗乐道他过失,
见等同己道友时,伤感之情荡心怀。
自己明明恶惯满盈,所有恶习都具足,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反而明里暗里,当面背后,经常言说别人的过失,看不到别人的好处。
当然,法王如意宝不可能是那样的恶人。这里用特别谦虚的语言说,见到跟自己一模一样的道友,伤感的情绪油然而生。意思是说,有些道友,自己明明特别差,功德方面一点没有,坏的习气全部具足,别人稍微有一点过失,却四处宣扬——就算没有过失,也要故意无因诽谤。看到这样的人,自己特别伤感。
我们藏地有一种说法:“自己的脸上跑牦牛也看不见,别人脸上有虱子都会指出来。”所以,自己不知道自己差得要命、坏得要命,却经常说别人的过失,特别不好。
我也经常讲,佛教徒尽量不要讲是非。除非你是管理人员,不得不说。如果一个非佛教徒进来,想看看这个道场怎么样,结果发现里面这么乱,这么复杂——算了,我不去了。
一般来讲,爱说是非是因为没有闻思修行。真正有闻思修行的地方,基本听不到是非,听到的都是如何利益众生、如何解脱、如何修行之类的。我听说有些道场,从来没有是非的声音,讲的全是修行和功德。进入这样的群体,氛围完全不同。
我以前去过一些道场。个个都在说上师的过失,说道友的过失,说领导的过失。全都是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整天抱怨。这种氛围,特别让人厌烦。
虽然我们都有不开心的时候,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正面一点,多讲一些功德,不要整天讲过失。每个人都要学会训练自己,比如一年不说过失,一个月不说过失,或者三天不说过失。
法王如意宝在别的教言中讲过:真正的菩萨在哪里,其实是很难讲的。我们千万不要说别人的过失,应该尽量看好的方面。否则,万一对方是真正的菩萨,自己造下的罪业就大了。
自己恶贯满盈,有很多过失,却看不到,而别人即使没有过失,也要挑出来讲。这样不好。
虽想六谷种播田,秋季成熟享果实,
无增渐减之人寿,岂有定准不先亡?
农民春天把六谷种子播在地里,虽然想秋天果实成熟、丰收,自己可以全部享用,但他却不知道,生命每天都在不断地减少,不会增加,怎能确定自己在秋天到来之前不会死亡呢?
过年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欢庆,华智仁波切却经常哭。有人问他:“新年那么快乐,你为什么要哭?”他说:“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寿命都减了一岁,离死亡更近一天了。有什么好开心的?”
我曾经也说过:“人们都祝愿‘生日快乐’,实际上,生日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如果你的生命有30年,过生日的那天,你就只能在人间活29年了。每过一次生日,就减一年寿命。有些人本来寿命就不长,过得起几次生日呢?”
我每个月都会收到为终身学员助念的通知。本来每个人只需要念100遍观音心咒,但我有时候会念很长时间,因为这个也死了,那个也死了,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进行观察。其实一观察就知道,生命真的特别脆弱。就像农民希望得到丰收,可是自己能活多长时间,很难说的,根本没有把握秋收之前不会死亡。不要说秋天,明天早上之前不死,谁都不敢保证。可是,我们的习气却喜欢讲:“哇,我能活很长时间!”
今天中午,我家里来了一个藏族的年轻人。他说:“堪布,我想了很长时间,今天在你这里发个愿。”
我说:“发什么愿?”
他说:“从今天开始,我不吃鱼肉、鸡肉和虾。”
我说:“这样很好呀。那你吃什么?”
他说:“我只吃牛肉、羊肉和猪肉。”
我说:“这样也很好。先不吃其他的,也可以。”
当然,这个说法——其实也没什么,就像有些宗教不吃鸡肉,有些宗教不吃猪肉,只是一个习惯而已,差别不是很大。不管怎么样,他能这样发愿,也可以,也很好。
后来,他又加了一句:“不过,我只发愿30年不吃鱼肉,30年以后不能发愿。”
我说:“为什么?”
“我现在二十几岁,今年刚刚工作。30年以后比较老了,可能要喝一点鱼汤。”
我心想:“哎,世间人对自己还有30年生命这么有把握!”30年之内绝对不会死,30年以后还要喝鱼汤,这种精神倒是很不错。
其实,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哪一天不死。不要说30年,30天都很难说。
心中虽有定死念,死期不定未勤修,
迄今多年已流逝,无成此法之坚信。
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我决定会死”的概念,但因为对死期不定的道理没有精勤地修持,对死亡无常至今没有生起坚信。
谁都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但什么时候死,在哪个地方死,死的方式怎么样,却没有细致思维过。因为一直没有从以上方面修持过死亡无常,尽管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仍旧没有成就这个殊胜的妙法。直到今天,我们对死亡无常的真相依然没有坚信,没有把握。
对修行,大家总是一直拖,一直拖,这样不是很好。有些道友告诉我,他现在对死亡无常有一种特别的紧迫感。我觉得很好。有了死亡无常的觉受,什么法都可以修。
如果没有死亡无常的观念,就会像世间人一样,一边说“我以后会死”,一边拼命地忙各种琐事。有些事情,做是可以做,但总是在修行方面犯拖延症,特别不好。
每个人可能都有决定会死的意念,但却一直没有认真修持。噶当派很重视死期不定的修法。这个修法非常重要。
自然所犯堕罪数,累积心境难容纳,
今日死神若降临,去处似乎唯恶趣。
无始以来,我们自然而然造下的种种罪业如果积聚一起,可能比须弥山还要高,比四大海还要多,心的境界难以容纳。
光是杀生这一条,大家想一想,自己造了多少罪业?从小到大吃了多少众生?尤其住在海边的人,一顿饭杀害的众生数目都难以想象,一辈子下来得吃多少众生?还有些人是开饭店的,每天要杀多少众生?如果所杀的每一个众生我们都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赔偿,得多少劫才能还完?
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自己从小到大,再到现在,一共造了多少罪业?如果把我们违犯别解脱戒和自性罪的罪业全部聚在一起,真的很难想象。
造了这么多的罪业,如果死神突然降临,我们的去向唯一就是恶趣。那怎么办呢?一定要在死亡来临之前做好准备,好好地忏悔。尤其是以前造罪比较严重的人,希望你们多念金刚萨埵心咒,尽快忏悔。
死亡什么时候来到,谁也不知道。有时候我问自己:“如果现在就死,怎么办呢?”其实,我的死亡无常修得还可以。不管在亲戚面前,还是在道友面前,我都经常说:“我会不会死?”开会的时候也经常提到,惹得很多人哭起来,以为我真的要死了。其实也不是。
我平时一直在修死亡无常。所有修行中,我有三个法修得还可以:一个是观空性,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死亡无常——这方面的感受还是比较深的,随时都在准备。
我经常想:“我死了会怎么样?”应该还可以吧。虽然没什么大成就,但从小没造过太多的业,出家之后,依靠上师的加持,一直尽心尽力地讲经说法,认真修行,并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虽然大多数可能是形象上的,但确实没有造杀生和其他的恶业。而且,自己还经常念金刚萨埵心咒,每天念《普贤行愿品》。总的来说,还可以,这个人身并不是没有意义。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死亡来迎接,我都会说:“Hello,你来啦?”会不会堕落恶趣呢?我有时候想,可能会的;有时候又想,不会吧?听了那么多甚深的法。不管怎么样,堕恶趣应该不会。
已获暇满未修法,已遇上师未随学,
已得深教未调惑,虚度一世生懊悔。
很多人可能都会因为这些事后悔:获得了暇满人身,却没有用来真正地修行;遇到了具相的善知识、金刚上师,修行、成就等各方面都特别了不起,却没有奉行上师的密意、恭敬随学;得到了上师深广的显密教义,却没有断掉自相续的烦恼。等到死亡的那一天,回首自己的一生,觉得全部荒废了,特别可惜,生起极大的后悔心。
修行不成功的人,很多都会这样。但修行好的人,就像法王如意宝《瑜伽欢乐道歌》里面说的那样,死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活也可以,修行了妙法,获得了成就,可以利益众生。
有些道友,戒律也好,闻思也好,虽然没做到百分之百清净,但基本上白天晚上都在善法方面努力。因果是不虚的,自己没有造很多恶业,死后应该不会堕入三恶趣。即使堕入,时间也很短。
这里说的是修行特别不成功的人,后悔自己虚度人生。我们也应该反观一下自己:自己的人身用来修行没有?上师相续中有很多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你学会没有?依止善知识后,应该学会这些,而不是在表面上做一些什么。
今至暮年自行善,昔造堕罪净无遗,
祈祷恩师赐成就,临终无悔加持雨。
从今天直至晚年,希望我能行持殊胜的善法,也希望往昔所造的罪业全部清净。也就是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好好修行,好好忏悔,让所有的罪业清净无余。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我成就,赐予我临终不后悔的加持雨。
现在很多人有修行的机会,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只要不放弃,多多少少会有解脱的希望。也希望你们今天好好地发愿。人生很短暂,遇到佛法很不容易。不管你现在多少岁,你都应该发愿:临死之前,我不放弃自己的信仰,不放弃好好忏罪,不放弃好好修行。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修行的情况也不相同。两个人一起闭关三天,可能一个人修得很不错,出来的时候,五眼六通都已经出现。而另一个人出来时,眼睛红红的,一直哭,五眼六通没有出现,一只眼睛却差点哭瞎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在有生之年,在修行过程中,应该经常祈祷上师加持,祈祷诸佛菩萨加持。我每次有一点时间,就会念“内钦热卧再诶样康色,蒋华特杰辛拉耶拉门,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恭杰多巴颇瓦辛基洛”。早上起来是这样,晚上睡觉也是这样。稍微有一点时间就念,有时候出声念,有时候不出声念。
祈祷上师、祈祷诸佛菩萨、祈祷护法神,我觉得非常重要,也非常管用。通过祈祷,自己的相续和修行,会慢慢地得到改变,变得有意义。
这一点,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都能做到。你们听一堂课不容易,每个人的时间都那么宝贵。尤其是世间人,关机一个小时,不看乱七八糟的信息,只有非常伟大的人物才做得到,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既然你把这一个小时用来听课了,那就应该有一点改变。如果一点改变都没有,光是听一下课,虽然也能得到一点加持和功德,但听课最重要的意义不在这里。我希望你们每听一堂课,都有一点新的变化。
在汉地,早上起来要洗漱,晚上睡觉前也要洗漱。身体的洗漱,我们都需要,但是心灵的洗漱有没有?这也很重要。不然心里全是垃圾,光是身体干净也不行。以后早上起来,你们要学会忏悔和祈祷;临睡之前,洗脸刷牙如果花5分钟、10分钟的话,心灵清净也需要花点时间,比如祈祷上师,忏悔,念点咒语,回向。这些都要学会。
每个人都应该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否则,只是开个法会,或者偶尔开心的时候拿个念珠念一念,“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或者再拿个转经轮转一转,然后好几天都不看书,不念经。
有些佛教徒只是名义上的,每天不要说昼夜六时——白天晚上修行六段时间,真正的修行都是这样的,一天一次修行也没有。你们自己可以去看一看,学会里有些人已经学了10年、8年,但真正用于修行的时间加起来可能连一个月都没有。
所以,大家还是要花一点时间,用一点功,努力做到在死的时候不后悔。不然,遇到了这么好的佛法,到死的时候却一点没有修成,一定会后悔的。
愿净不净无边刹,以人非人不定相,
文殊上师利生间,我亦不离住其前。
这里是一个发愿文。将来上师不管去清净的刹土,还是不清净的刹土,愿我都一直跟您在一起;在无边无际的刹土中,不管上师以什么样形象来利益众生,人也好,非人也好,包括地狱众生、旁生、饿鬼等各种不定的形象,愿我都不要离开,一定要在上师您的跟前。这里的“文殊上师”,法王如意宝指的是麦彭仁波切。
比如说,上师如果变成地狱众生来利益众生,我也变成地狱众生来利益众生;上师如果变成旁生来利益众生,我也变成旁生来利益众生;上师如果到清净刹土利益众生,我也到清净刹土利益众生;上师如果在人间变成一个官员,天天喝酒抽烟,我就变成上师身边的小秘书,也天天喝酒抽烟……法王如意宝以前讲过,他有很多永远跟上师在一起的发愿。这样的发愿很重要: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离开上师。
真正的不离,可以有不同的情况。有时候,是真的跟上师在一起,随身不离。有时候,不一定跟在上师身边,但自己的行为跟上师的行为完全同步——这也是一种不离。
你看,极乐世界有那么多的菩萨,如果每个菩萨都抢到阿弥陀佛跟前去,阿弥陀佛好累啊。每个菩萨都去拉一拉阿弥陀佛的手,这也不可能。其实,所有菩萨都在清净刹土和阿弥陀佛共同发愿,共同利益众生,这就是不离阿弥陀佛。
大家应该有这样的观念:所谓的不离上师,不一定是身体接触上师,或者一直待在上师看得见、听得到的地方,而是和上师有共同的发愿。以前法王如意宝这样发愿的时候,我们也这样发愿:上师如意宝和麦彭仁波切不管在清净刹土,还是在不清净的世界,我们都不离开上师。如果他们在南赡部洲以旁生的形象度化众生,我们也心甘情愿变成南赡部洲的一只小蚂蚁或者其他的小旁生。
发自内心地这样发愿,是最好的。否则,“我一定要跟上师在一起,除了我以外,谁也不能碰,不能接触,不能看——这是我的上师”,哪有这样的?这不是真正的不离上师。
愿长恩护有情母,无余接引极乐刹,
如此威力唯我具,实现文殊上师意。
愿世间长年对我有深厚恩德、一直保护我的老母有情,一个都不剩下,全都被接引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祈愿我具足这样的威力。菩萨在这里表现了强大的愿力,“唯一”由我具足。有时候,我们会说:“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来做。”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心力。法王在这里的发愿也一样,愿所有众生被接引到极乐世界的大事,唯一我来承担,以此实现文殊上师的大愿。
文殊上师——麦彭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宝的大愿是什么?就是将众生接引到极乐世界,让众生得到永久的快乐。除此以外,上师们的愿望是没有的。所以,法王说,一定要实现文殊上师的大愿。
一方面,我们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这些传承弟子应该能够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和上师如意宝的发愿力,也因为我们自身的各种缘起,另一方面,我们在往生极乐世界的同时,也要想办法接引更多的众生往生。
这是最后的回向,发愿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愿凡耳闻此歌者,此世贪执如雾散,
无勤自在卅七道,究竟二利十力尊。
最后是讲道歌的功德。法王祈愿,凡是听到金刚道歌的人都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对世间所有的贪执都烟消云散。
我们对世间的贪执是没办法断的。因为对世间的贪执,我们造了很多的业;因为对世间的贪执,我们总是看不破,放不下。道理上知道是我执在作怪,行为上,从无始以来到今天,却做了许多不如法的事情。这些,都跟我执有关,跟贪执今生有关。如果真正能够看破、放下,修行很容易成就。
所以,法王当时发愿,凡是听到他金刚道歌的人,都对世间有所看破,自然而然地无勤获得成就,暂时圆满菩萨三十七道品的功德,究竟圆满自他二利,成就佛果,获得具有十种大力的圆满功德。
这个发愿文给我们每个人都种下了善根,大家都能得到法王的加持。我那天说,有些人没有见过法王,也没有听过法王的声音,这次用藏文给大家念传承,应该更有加持。法王当时用藏文做的,如果用汉文念,加持方面可能还是有差别。
这首金刚道歌是“闻解脱”,暂时可以断除我们对世间的贪执,最后,三十七道品等佛的功德都能逐渐现前。
这三天的课,很多人都没有断传承。有些人特别忙,但一直努力,三节课都坚持下来了。对此,我特别感谢。为什么呢?因为你肯对自己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智慧和解脱负有责任。现场的道友,在听法等各方面也很有意乐。
法王如意宝虽然离开我们13年了,但是他无形的力量,却一直神奇地伴随着我们。因此,只要好好地祈祷,我们的修行一定会不同程度地圆满和成就。
这堂课时间稍微拖延了一点,但也不要紧。按照藏历,今天一定要行持善法,明天是大年三十,也一样。后天大年初一,当天做什么,自己一年的行为都会跟这个有关系。这是古人对缘起的一种说法。不管怎么样,在藏历新年之前,我们圆满讲闻了法王如意宝的道歌。
“数目等同三十七道品之此文,木龙年七月三十日,阿旺罗珠宗美脱口而出之语,未经丝毫改造于顷刻间撰写。愿增吉祥!”
法王造论,一般都只用很短的时间,而且是直接写下来。《忠言心之明点》有那么多颂词,只是用了23分钟。这个《厌世歌》也是法王用很短的时间写的。
这个道歌的内容非常殊胜。里面的财富观等观点,完全可以解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上师如意宝在上个世纪60年代留下的智慧结晶。老人家圆寂13年后,我们还能非常鲜活地跟他的智慧和悲心融为一体,这个缘起的确不可思议。所以,我特别感谢大家!
接下来,我们先念9遍《心经》,再念《普贤行愿品》作回向。明年见!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