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讲解·第1课
恰卡瓦尊者·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讲
2019年8月5日
今天讲《修心七要》,明天继续,一共用两天的时间给大家把颂词讲完。
《修心七要》要在两天内讲完的话确实比较赶,但如果讲得太长,可能这里一些道友不一定有时间,所以我打算就用两节课的时间来讲。今天和明天的课也许时间会超一点,但也超不了多少。
先给大家念一下《修心七要》的藏文传承,今天念一部分,明天念一部分。
(堪布念《修心七要》传承)
接下来开始讲《修心七要》。
大概是2005年,好像也是在普贤云供法会期间,我讲过一遍《修心七要》,距离现在已经有十四年了。当时用的是无著菩萨(《佛子行》作者)的讲义,总共讲了八堂课,后来理成了文字,大家如果有兴趣、有信心,可以自己看一看。
我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修心七要》,因为这对修行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学过的《入菩萨行论》《学集论》《大乘经庄严论》,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宣说菩提心;在实际修持层面,有《修心七要》《修心八颂》《佛子行》等,这些都是大乘最殊胜的修心窍诀。虽然看起来文字非常简短,但其中有很多殊胜教言,隐藏着许多窍诀钥匙。所以,大家应该重视起来。
在我们藏传佛教中,不管哪一个教派,都非常重视《修心七要》,各派都有修行和讲述的传承和传统。而在藏地以外的其他地方,《修心七要》弘扬得不是特别理想。很多人确实对《修心七要》里的窍诀并不熟悉,所以我今天诚恳地建议,希求大乘菩提道的人,能否都学一学《修心七要》?我们这次通过这两堂课,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方便法,稍微指点一下,其实里面真正甚深的窍诀是没办法讲完的,大家最好看看我以前的讲记以及翻译的注释。
我以前要求大家学《中观庄严论》《中观宝鬘论》,以及其他中观相关的论典,有些人确实比较听话,认真地看了;而有些人把我课堂上的话当耳边风忘了。当然,我的话也不是对这种人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有一两个人愿意听我的话,也可以。你们今年能不能好好看一下我以前讲《修心七要》的讲记?
去年有位西方的心理学教授发心翻译《修心七要》的讲记,听说现在已经基本上译成英文了,其他语种的译本应该也会有。《修心七要》确实很重要,大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顶果钦哲法王在西方许多地方都弘扬过。后来陆陆续续出现了二十多个不同版本的讲记和译本。蒋果贡智仁波切有一个《修心七要》的讲义叫《加持日光》,我以前在一位堪布面前得过传承,那个讲义讲得相对广一些。许多此类的注释已经译成了以英文为主的不同语言。在西方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修菩提心,喜欢修持《修心七要》。
我也希望大家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修法,因为里面的内容确实特别殊胜,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依靠《修心七要》都能转为道用。有的道友边哭边说:“《修心七要》里面的窍诀太殊胜了,要不是学了这些,我都不想活在世上了。”所以,《修心七要》也许真的救了很多人,因为里面的窍诀的确特别尖锐,也特别殊胜。
大家今天念了一天经,现在可能身心都很累,我也不忍心。但不管怎样,为了佛法而苦行是很有必要的,前辈大德们为了一个四句的偈颂,经历了什么样的苦行,大家都应该清楚。所以我们为了求得大乘佛法,有时候哪怕不吃不喝,再劳累、再辛苦、再忙碌,也是非常值得的。在生命中求得大乘佛法,对我们是特别有意义的事。
我今天就按照蒋果贡智仁波切的藏文注释,对颂词的字面意思简单讲解一下。以前我是按照托美桑博,也就是无著菩萨的注释来讲的,今天我根据贡智仁波切的窍诀来讲,其中的科判跟托美桑博的基本相同。
佛经中也有修心法门,莲花生大士的教言里也经常提到“修心”二字,《空行心滴》等密法中也有很多修心法要。《修心七要》讲的是通过菩提心来修自己的心,总共有七个要点。最初阿底峡尊者从著名的金洲大师、把身肉布施给众生的达玛绕杰达,以及真实修持自他交换的慈氏瑜伽这三位大德面前求得菩提心的窍诀,后来他传给仲敦巴——据说仲敦巴是观音菩萨的化现,然后仲敦巴传给博朵瓦,博朵瓦的弟子夏拉瓦又传给了恰卡瓦。当时是藏传佛教的后弘时期,恰卡瓦尊者将这些修行窍诀撰著为《修心七要》,也有说法是他的弟子笔录的,不管怎样,这个传承一直在藏地十分兴盛。
希望大家得到这个传承之后,在有生之年,最好能将这部《修心七要》或者其中的部分教言传给别人。如果有因缘,你们作为辅导员或者法师,可以完整地传讲这部法;如果不能整部传,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要点或者一些词句,随机地传给别人。比如做一些卡片、书签,放上一句偈颂、一个道理,再配上注解,这种传播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是你自己能否领受其中的道理,如果自己感觉很好,肯定愿意分享给别人;如果没什么感觉,那也不会有传给别人的想法。就像你在一个地方吃了个火锅,如果觉得特别好吃的话,肯定会推荐亲朋好友去吃。但如果自己吃得没啥感觉,那就不会想再来吃第二次,也不会愿意推荐给别人,这就是世间的一种规律。
我想很多人在通过《修心七要》修行菩提心的过程中,应该都会特别有感触。我自己就觉得:“哇!这个很好!讲给别人听的话他们肯定会欢喜的。”所以,自己有感觉才会想要分享给别人,就像我一样。
下面就正式开讲《修心七要》。前面有“顶礼大悲尊者”,这应该是注释者的顶礼,颂词原文里没有。
《修心七要》总共有七个要点:前行、正行、恶缘转为道用、终身的修行、圆满修行的标准,以及誓言和学处。这七个要点囊括了修菩提心的所有窍诀。所以,我们要对《修心七要》特别重视、经常修行,要对里面的内容特别熟悉,这是很重要的。
全文分七:一、宣说前行法;二、正行修持菩提心;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四、归结终生之行持;五、修心圆满之标准;六、修心之誓言;七、修心之学处。
甲一、宣说前行法:
当修前行法。
第一个要点是要修加行。这里的加行并不是密宗里的五十万加行,而是指修任何一个法之前都要修上师瑜伽,噶当派也是这样认为的。藏传佛教中,一切悉地的来源、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传承上师,如果没有得到传承上师的加持,很多法都难以修行下去。
在自己的顶上观想上师,然后在上师面前一心一意真诚祈祷:“祈祷上师如意宝,加持我自相续中能生起无伪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种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生起后不退失,并且蒸蒸日上,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如果有上师祈祷文就念祈祷文,就像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念完之后观想上师化为光,融入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无二无别而安住。这是一般的上师瑜伽修法,这对于修任何法都非常重要,我们每次课前都要念一遍上师瑜伽,原因也是如此。这是上师瑜伽的修法。
然后开始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因果这四种共同加行。四种共同加行我在这里不广说,大家一定要理解其重要性。
不论修什么法,首先都一定要修人身难得。我们生于南赡部洲,遇到了佛法和殊胜的善知识,得到了能今生成就的窍诀,如果没有修行,就太可惜了!我们的人身确实超越了地狱、饿鬼、旁生道的众生,即使是天人的身体,也没有像我们这样好的修行机会。所以首先应该想到,自己的人身在修行方面是非常难得的,应该有一种强烈的难得之心。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这个难得的人身不知道能活多长时间,我们的寿命都是无常的,不知道会何时死亡、如何死去。既然如此,现在趁身体强壮的时候,一定要求到像大乘菩提心那样对众生、对自己都有利的正法,否则生命无常,来不及等待了。要以这样一种紧迫感来修行。
我们都知道,人死之后并不是如无神论所说那样一无所有、全部断灭。随着业力的支配,人死之后还要在六道轮回里转生。六道轮回那么痛苦,虽然我们人道已经算是善趣,但人生实际上也是很苦的,不管什么身份,苦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懂得轮回的痛苦。
轮回的痛苦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我们自己的恶业感召而来的。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地取舍因果,尽量多行持善法,不做恶法,否则一旦恶业的果报成熟于自己的相续,那时候确实会非常难受、难忍、难熬。
我们修任何一个法之前都要好好地修前行。我希望真正想好好学法的人,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开始修,真正放下一切执著,先好好地从人身难得的引导开始,修共同加行,然后从皈依开始,修不共加行。这样的前行很重要。如果前行修得好,就像地基打得很稳固,上面的墙壁和花纹才会持久地存续。所以前行的基础对我们修行人的确特别重要。这里是第一个修心要点——修前行法。
甲二、(正行修持菩提心)分二:一、修持胜义菩提心;二、修持世俗菩提心。
第二个修心要点是正行,主要是修菩提心。正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胜义菩提心,一个是世俗菩提心。
乙一、修持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就是佛菩萨相续中证悟空性的境界。我们没有证悟的时候,能不能修胜义菩提心呢?虽然不能完全如理如法地修,但我们可以根据前辈大德和圣者们的遗教,随顺他们相似地修持胜义菩提心。
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
对治亦自解,道体住普基,
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分入定和出定两个方面。入定就是“视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道体住普基”。“道体”在有些版本中是“本体”,“普基”就是阿赖耶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从本体上观察一切万法,虽然显现,但实际上如梦、如幻、如阳焰、如水月般现而无自性,这是可以通过观察得出来的。那么这种如梦如幻的心是不是真实存在呢?其实观其本性,心也是无生、无灭、无住的——心没有来源、没有住处、没有去处,也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本性、没有任何特质等等。
既然诸法如梦如幻,心也是无生空性,那对治它的空性智慧有没有自性呢?实际上对治的智慧也从来没有本体,是自性解脱的。这三句话讲的是观察修,通过观察来修行胜义菩提心。
下面是“道体住普基”,道的本体实际住于阿赖耶之上。这里的阿赖耶是指自性如来藏,也就是说,我们修道的时候,是安住于阿赖耶或者说自性光明之中。有时候密宗里会讲,安住于阿赖耶不是正确的修法,只是一种无记的状态,有这样的说法。但这里的阿赖耶是一个正面的名词,实际指的是我们的光明如来藏。这里意思是:观察修的时候,要修如梦如幻,修离戏空性;安住修的时候,这种修道的本体安住在光明如来藏、光明阿赖耶当中,是显而无自性的。
前面三句讲的是观察修,后一句是安住修;也可以说前面三句是第二转法轮空性的修法,后面的道体安住是第三转法轮光明的修法。这是胜义菩提心入定的修法。
坐间修幻化,
刚才说,入定的时候要么安住,要么思维中观不可思议的境界,那座间出定的时候怎么修呢?要修幻化。你不可能一直入定,闭关也要出来的。出来的时候,不管是吃饭、走路、跟别人聊天,都不要有太多实执,应该修幻化。有些修行人入定的时候是很好的,但出定以后就跟别人吵架,把事物当作特别实有,那样是不行的。
你不是刚刚还在闭关吗?怎么一出来就会有那么强的实执呢?应该继续修如幻,不要那么执著。因为刚才入定是如梦如幻的,在座间出定时也尽量不要离开之前入定的境界。这是胜义菩提心的修法。
乙二、修持世俗菩提心:
下面是世俗菩提心的修法,也分为出定和入定。
杂修二取舍,彼二乘风息。
入定是“杂修二取舍,彼二乘风息”。修菩提心要取和舍轮番修。取就是要取受众生的痛苦,自己来代受;舍就是舍弃自己所有的快乐、善根,将一切布施给众生。这就是自他交换法。
自他交换并不是那么容易,自他平等相对容易些。想到“我需要离苦得乐,他也需要离苦得乐”,这是一种换位思考。但真正的换位思考就是自他交换——别人的痛苦我来承受,我的快乐让别人来享受,这对我们来说确实很难,但还是要这样修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修,以及阿底峡尊者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悲心的七种窍诀。修世俗菩提心应该修这样的自他交换。
还有一种结合呼吸的自他交换修法:呼气的时候,观想把自己的一切快乐、善根、福报变成白气,通过鼻孔向外融入其他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自己也发自内心地欢喜;吸气的时候,观想把别人的痛苦、疾病全部都吸过来,让众生减轻痛苦,自己也非常欢喜。要这样非常勇猛地祈祷和修行。我以前教艾滋病志愿者自他交换的修法,有些志愿者有点害怕,我说:“没事,这只是观修方法,不可能传染你的,你没有那么厉害的功夫。”
修行时就像这样一边吸气、呼气,一边观想。我们在医院里做一些检查的时候,医生也会说“吸气、呼气、憋住”,这时也可以做一个观修自他交换的修行吧。医生让憋住时要怎么修呢?是不是安住在阿赖耶上(堪布笑)?这里讲的是入定时结合呼吸的观修方法。
三境毒善根,为促忆念彼,
诸威仪持颂,取次从自起。
这是出定时的修法。有些版本没有“为促忆念彼”这一句。这里的三境就是指悦意的对境、不悦意的对境、不乐不恨的对境,分别会产生贪心、嗔心、痴心三毒。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贪嗔痴,如果将其断除,或者转为道用,那就是善根。
小乘是将贪嗔痴断除,大乘是将其转为道用,这就叫做三种善根。这三种善根要经常忆念,也就是经常想:所有众生的贪嗔痴我来接受,我无贪无嗔无痴的善根全都赐给众生。这种忆念就是世俗菩提心出定位的一种修行。
我们的修心教言中有这样的发愿:“如果我生病对众生有利,但愿我生病;如果我身体健康对众生有利,但愿我健康;如果我离开人世对众生有利,希望我早一点死去。”不知道我们敢不敢这样发愿?这就是督促忆念菩提心。
我们平时行住坐卧所有的威仪中,都应该这样持诵。还可以念诵朗日塘巴尊者的教言“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或者法王如意宝经常讲的一个自他交换的教言“利乐施有情,利乐遍天下;痛苦自取受,干涸诸苦海”。
我们也可以修断法。平时遇到一些违缘、魔障,或者做噩梦的时候,可以一边修自他交换,一边念这些偈颂,前面加上一个“南无”。刚才念的“利乐施有情,利乐遍天下;痛苦自取受,干涸诸苦海”这个偈颂,大家一定要记住,要经常念诵并修自他交换,“所有的快乐施给有情,让快乐遍满整个世界;所有的痛苦我来接受,让所有的苦海尽快干涸”,这是非常伟大的一种发愿。
以前上师如意宝外出的时候,路上如果出现一些妖魔鬼怪兴风作浪,或是遇到一些违缘,大家就会停下来念一些施身法。其实很多教言的道理都集聚在刚才那个偈颂里面,大家可以经常念诵。
这种自他交换并不是理论上说说就可以,要接受众生痛苦的话,就要次第性地从自己开始,就像很多人喜欢讲的从“我”做起。“如果将来会产生痛苦的话,希望这些痛苦即生当中成熟在我身上;如果明天会产生痛苦的话,希望今天这些痛苦就成熟在我身上;如果其他众生会产生痛苦的话,希望这些痛苦全都成熟在我身上。”这样发愿的话,实际上你不但不会受痛苦,还能遣除自己所有的痛苦,这是一种特别殊胜的自他交换的修行。
有些人担心:“哇!修自他交换好可怕啊!我会不会得到所有的痛苦?”表面上看,人人都喜欢健康快乐,害怕这样修的话自己可能会很痛苦。其实不会的,通过这样的修行,不仅让众生离苦得乐,自己也能依靠菩提心,让心的力量马上成熟,利他心越来越强大。
这是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的正行修法,每一个正行都有入定和后得两个方面的修行。
甲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
第三个修心要点,就是恶缘转为道用,分为总述和别述。
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
总述就是“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意思就是,罪恶遍满整个世界——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器世界方面,我们整个环境充满天灾人祸,自然灾害频发,环境非常糟糕,到处都是罪恶;有情世界方面,每一个众生身处五浊恶世,烦恼猛烈,痛苦蔓延,特别恶劣。
人们常说现在的整个大环境不好、世间的趋势不好、格局不好、形势不好。所以当恶缘蔓延至整个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时候,要把所有修行的违缘、生活的违缘、工作的违缘、感情的违缘全部转为觉道,也就是恶缘转成菩提道。
不论世界上发生什么事,对于一个好的修行人来说,没有一个是违缘,全部都可以变成顺缘。就像一些高明的医师,可以把山上所有的草木都变成良药。所以对于修行很好的人,别人赞叹、诽谤都是一样的。别人对你特别好,你也是修行人;别人对你特别不好,你也还是修行人。但现在有些人一听到别人赞叹,就开心得不得了,载歌载舞;别人稍微说一下,就愁眉苦脸,甚至“哇哇哇”哭上三个小时乃至三天三夜。
所以,对于一个好的修行人,器情世界所有不好的恶缘全部可以变成顺缘。下面具体分三个方面讲转为道用的方法:世俗菩提心转为道用,胜义菩提心转为道用,四种殊胜的加行转为道用。很多人经常害怕出违缘,其实真正的修行人不怕违缘,什么都可以是顺缘。这次学完《修心七要》,以后我们不能再说“出现违缘怎么办?”应该明白什么违缘都能变成顺缘。
报应皆归一,于众修大恩。
首先是以世俗菩提心将恶缘转为道用。不管是身体上的痛苦、心里的忧愁,或是别人对你的流言蜚语、诋毁诽谤,当各种不顺的逆缘出现的时候,你应该知道,这是无始以来自己造的恶业如今成熟在自己身上。外境只不过起到一个因缘的作用,根本上是怪自己。所有这些报应归根结底都不是别人的事情,而是“报应归一”。“归一”指的是我执,无始以来正是因为有了我执而造下了这些业,现在我执这个根本因和外在的缘结合起来,就感受到了这些不顺心的事情。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我执,是它惹了那么多的麻烦和是非。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悦意、不开心的事情时,不要去寻找别人的过失,应该认识到是自己的过错,报应全都应该归在自己身上。我们经常说:“不怪别人,是我自己业力深重。”“不怪你,是我的我执太重了。”“不怪别人,都是我无始以来造的恶业……”这些都是很好的修行人的想法。其实的确是这样的,就是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这么说是对的。
所有的报应归于自己,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所有众生,还是分别与你结缘的这些众生,对你都是非常有恩德的。因为一切众生都当过你的父母,对你有过恩德;而且他们是你未来成佛的因缘,因为六波罗蜜多全部都要依靠众生来修。尤其是修行过程当中对你制造违缘的众生,真正是你的善知识、你的好上师。
所以不管是对任何众生,都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敌人也罢、朋友也罢,对你好的人、不好的人……对所有众生都要有特别大的感恩之心。有些人可能做不到,“我对某个人倒是有感恩之心,但是对那个人,不但没有感恩,而且觉得他对我阻碍很大,是我修行路上的提婆达多!”(众笑)
你们身边有没有提婆达多?(众答:有)有几个提婆达多?哇,有一个人有五个提婆达多!很好,那你有五个可以特别感恩的众生了。
这是世俗菩提心的修法。思维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或者思维是我执带来了各种麻烦,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违缘转为道用。这样一来,很多事情都不怪别人,而是怪自己,那样就很容易解决问题,这个修行的殊胜之处就在这里。
迷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
第二个方面是以胜义菩提心来修行。在迷乱的对境面前,你可以观自己的心,而心,其实是不生、不灭、不住、不二的。比如,我今天受到别人的诽谤,别人给我带来了违缘,这个时候实际上就是一种迷乱的心,就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如果具体来分析,实际上这种心,也就是这种外境的迷乱现象,它的本体是空性的,这就是法身;它的本性也是带有光明的,这就是报身;这种空性和光明是不分开的、无别的,这就是化身;这三者全部是一味一体的,这就是自性身。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不顺,只要用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迷乱的显现。这个迷乱的显现没有脱离本体空性、自性光明、明空无二的本质,这就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常说的法报化三身以及自性身。“哇,我今天遇到一些违缘的话,法报化三身就出现了!”其实这三者的本体就是大空性,这就是修行过程中最能保护我们自己的“空护”。空性的保护是最殊胜的、最好的一种窍诀。
所以,魔鬼也好、敌人也好,工作不顺利也好,家庭不平安也好,所有我们认为非常可怕的事,实际上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迷乱显现。而这些迷乱的显现,如果再加以分析,就是法报化三身,或者是显空无二无别。这样的空性智慧,实际上就是一种能保护我们的最大的修行。
我今天看到一个新闻,有一个女子在桥上要跳河,旁边的人要拉她,但她还是跳进了河里,好在后来被救上来了。如果她通达空性,那何必往河里跳呢?可惜人们不懂空性。有些人不管说话也好、做事也好,都特别执著。不懂空性的人真的非常可怜!
我希望大家在遇到这么好的佛法时,能对空性法门加深一点理解。不说彻底通达空性,至少应该知道你所执著的一切全部都是假立的,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你今天执著的,明天也许就不算什么了,再到了明年,就更不是什么了,等过了十年以后,更觉得可笑!但不懂空性的人,不管痛苦也好,实执也好,所作所为都有很多迷乱的成分在里面。所以,我们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修习空性,就像龙猛菩萨所说,空性法是所有万法中最好的甘露妙法。
大家知道,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修行时,有一次出去捡柴回来,看到一个眼睛瞪得很大的魔女出现在那里。他用了各种方法都奈何不了这个魔女,最后安住在上师给他宣讲过的光明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中时,这个魔女就逃跑了。
所以,我们生活中遇到违缘的时候,观空性是最好的。如果能使用观空性这种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当然很好,但有些人没有生起胜义菩提心,连世俗菩提心也没有,那怎么办呢?就可以运用下面四种殊胜的加行修法:
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
很多人没有世俗菩提心观众生为父母的能力,也没有胜义菩提心的空性境界,如果无法用这两种方法应对恶缘,这时就可以运用四种加行。
第一种叫做积资加行,也就是积累资粮。当你遇到顺缘违缘的时候,要观察到这种苦和乐的根源,与你做的善事、恶事有关。所以要增加善根才能够消除痛苦,因此就要多积累一些资粮,比如供佛、供僧、转塔……我们生病的时候经常去转塔、交钱念经,其实这些也是管用的,虽然没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那么灵,但是你临时抱佛脚也是可以的。藏地汉地的老百姓都喜欢这样。有些人平时对佛教嗤之以鼻,一旦自己出现违缘的时候,马上拿出一些钱,“给我念个经。”(众笑)平时反对信佛,这个时候就要依靠三宝了。
哪怕平时不信,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临时做一些善法,这也不是没有用,还是可以积累一些善根的。通过这种积累福报的方式,可以转变一些违缘,就像我们生病的时候马上吃药、打针,会有一定的效果,虽然不一定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还是有用的。这是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是忏罪的加行,就是忏悔罪障。因为我们之前做过很多恶业,这种因导致现在遭受恶果,所以应该好好忏悔自己的罪障。比如我现在身体不好,或者遭人诬陷,那肯定因为是我无始以来害过别人,我要好好通过念金刚萨埵心咒、念百字明等方法来忏悔。马上励力忏悔的话,这个罪业也许很快就能消除,很多因缘也会因此转变,这就是忏悔加行。
有些人生病以后特别精进,“我以前不懂,杀了很多生,这次肯定是冤亲债主来找我了,我现在正在努力忏悔。”
第三种是布施食子,就是通过对一些魔众布施来缓解违缘。有两种情况:上根者遭受违缘、魔障的时候特别开心:“病魔违缘,欢迎你们来害我!你们不断害我,我就不断将安乐给予你们。”这是比较高的境界。中等的情况,一般是做火施、火供、烟施、水施,通过念一些咒语,布施食子给冤亲债主,或者经常回向善根给它们:“求求你们,不要给我制造违缘、不要加害我,希望我修行能善始善终。”
第四种就是供护法。出现违缘时,依靠护法神的保佑、护持非常管用。平时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时,要么自己开始供护法,要么交钱请僧众念经。我们学院也经常安排大家一起供护法,很多人一开始特别精进,但过一阵子就不念了,再过一段时间又“快念护法啊!格萨尔王!紫玛护法神!”
护法神是很厉害的,能力非常强,很多因缘通过护法的力量可以转变。我们要成办一些特殊事情的时候,可以念护法。我看大家每天念护法都念得不错,很多事情想要善始善终,确实与护法神的加持和威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就是恶缘转为道用的四种加行。个人和集体都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我们学院或者是他老人家自己在修行中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也会这样做。如果前面的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都用不起来的话,那么就好好运用这四种方法:积资、忏悔、给魔众施食、供护法。
甲四、归结终生之行持:
第四个要点就是终生修行,分生前的修行和临死的修行两个方面。
总摄窍诀要,应修习五力,
首先是生前的修行。人活着的时候,终生最重要的修行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所有窍诀中的窍诀,大乘佛法归根结底就是菩提心。很多人都说“愿我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有些可能是装的,有些是真心这样发愿。
既然所有修行的窍诀就是菩提心,那菩提心要怎么修呢?应该通过五力来修行。这五种力我先简单讲一下,你们自己看注释。
第一是引发力。愿生生世世不离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乃至成佛之前,一定要具足菩提心。自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誓言,这就是引发力。
第二是串习菩提力。依靠正知正念,千万不要忘失菩提心,不要离开菩提心,一定要具足菩提心。如此不断串习,不断修行,这就是串习菩提力。
第三是善种菩提力。善种力就是积累善根。要想具有菩提心,就需要福报,没有福报的人刚开始似乎有一点菩提心,但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如果我们平时多做念经、放生等善事,福报越来越大,菩提心就不会离开。这就叫善种菩提力。
第四是破斥力,就是要破除我执。障碍生起菩提心的根源就是我执,如果我执很强,菩提心肯定修不好,因为有很厉害的自私自利心。破除我执就是第四种力。
第五是发愿力。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发下誓愿:即使梦中也不舍弃菩提心,尤其是遇到违缘之时,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自己如此发愿,这就是发愿力。
我们活着的时候,要依靠这五种力来修行。
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
下面讲临终时的教言。大乘关于死亡的教言,也是刚才所讲的五种力。要重视这五种力,还要重视它的威仪。
首先是善种力。人在临死的时候,面前尽量不要有任何贪爱的对境,财物最好都上供下施,不要有贪恋;对亲朋好友也不要贪恋。这是第一个力,善种力。
第二是发愿力。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应该好好祈祷上师、本尊、护法神,发愿生生世世不离菩提心。在临死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样的发愿。
第三是破斥力。临终的时候,最根本的危害就是我执。所以要断除我执,消除自私自利之心,在利他心的状态中死去,这是最好的一种破斥力。
第四是引发力。不管是在临终还是中阴的时候,都希望自己不要离开菩提心。这种想法就叫做引发力。
最后是串习力。平时自己要好好地修行,临终如果实在无法发愿,最好旁边有一些道友来给你做提醒:“你要好好发菩提心,不要有自私自利的心。你现在即将离开人间,应该好好忏悔,不要再去执著,要好好发愿。”这叫做串习力。
具足这五种力离开人间,一定会生生世世快乐的。
同时,还有一些威仪应当注意。人死的时候,如果以狮子卧式或者金刚跏趺坐式死去,就不会堕入恶趣,可以获得解脱。
甲五、修心圆满之标准:
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
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第五个方面是修菩提心圆满的标准,也就是“诸法摄一要”。所有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如果摄集在一起,就是破我执。“一要”就是“破我执”这个要点,我执减少了的话,就说明修行很好。
这一个要点之中有四个标准。看修行好不好,首先要看我执重不重。就像有些修行教言里讲的,如果过一下秤,发现我执太重的话,修行绝对不好;如果修行很好,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因为“我”而引起争吵、争论、是非。所以这里要将破我执作为诸法一要,衡量修行好不好,“我执重不重”这个标准很重要。
有些人修了很多年,认为自己修行很不错,但是一遇到事情就像发疯一样。从这个方面可以衡量,这样的人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高深的境界,甚至连一般正常人的心态都没有,更不可能具足菩提心。这是第一点。
第二就是“二证取上首”。我们修行好不好,要么由别人来证明,要么由自己来证明。在这两种证明中,别人的证明不一定可靠,别人来认证你修行好不好,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别人可能会因你一时的行为就认为“哇,你的修行不错!”或者“你的修行不好!”比如你偶尔一次行为有些不如法,就会被别人认为整体不如法,但你内在真正的功德他不一定能发现。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才是最清楚自己的。所以,在两种证明中,最好是“取上首”,“上首”指的是自己为主。自己修行好不好,问别人不一定清楚,自己应该是清楚的:“我表面装得很好,但实际上贪嗔痴特别重、嫉妒心特别强、特别懒惰,只不过在别人面前不得不装成修行人,但实际上我真的很糟糕。”所以,这些只有自己清楚。
在一些场合当中,有些工作人员虽然心里很郁闷,但表面上一直保持着微笑。这只是外表,内心是什么样,只有自己才清楚。有些人经常欺骗别人,欺骗似乎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专业,话语和行为全都是伪装出来的。一个人自己应该清楚,“我是故意骗别人的,实际上我没有这个功德,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到了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暴露的。
所以这两种证明中,自己的证明才是最重要的,不用别人来说,应该自己衡量自己。
第三是“恒当依欢喜”。一个修行人,遇到任何违缘,都不会扰乱自己的心,也不会扰乱别人的心,而是经常处在一种非常欢喜的状态之中。
我们在遇到顺缘时,自然是开开心心的;但在遇到违缘的一些关键时刻,你的欢喜心会不会丧失?《入行论》中讲:“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不论遇到任何违缘,都能处于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中,那说明这是真正的修行人,菩提心修得很好。如果快乐的时候装得像个修行人,一到痛苦的时候却比世间人还要糟糕,那就算不上有菩提心。所以要恒常处于一种欢喜心之中。
第四个衡量的标准是“能散即圆满”。“即圆满”是以上全部的总结。“能散”的意思是,在散乱的状态中也可以修行。我们平时闭关、念诵时,门一关上,任何人都见不到,可能觉得自己有信心、有境界,修行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当我们处于非常散乱的环境中、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比如一边在恶人群体中上班、做事,还能不能一边修菩提心?
如果在散乱中也能真正修行,那说明你的修行是很好的。但一边上网、聊天、看电视、玩游戏,一边修菩提心,而且对这些丝毫不会执著,菩提心的状态越来越增上,这样我们可能是做不到的。如果菩提心真正修得很纯熟,就像精通马术的人,虽然有时心会散乱,但绝对不会从马上掉下来,因为他的技巧已经运用娴熟,即使偶有一些变化,也能马上恢复。但是我们做不到这样,一旦从马上掉下去,就会摔得遍体鳞伤。
有些人在寂静之处把门关上,也许可以修菩提心,但在散乱中根本不可能好好修行。一旦接触到一些人和事,脸也红了,眼神也变了,泪水也涌出来了,最后身语意的恶业全都造了,这就是修行很差的一种表现。虽然表面上发了菩提心,要度天下无边的众生,但实际上一遇到恶缘,所有的修行全都原形毕露。
这里说,能够在散乱中修行也是一个圆满的标准。
这以上讲了修行圆满的四种标准。这几点我确实觉得自己也很难做到,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很多修行境界都暴露无遗。我相信,有很多自以为修行不错、学佛时间比较长、经常处于自我满足状态中的人,听到这些话以后,也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