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修行人
信中云:“不断殊胜教言之戏论,自心专注迷茫寂止中,愚痴黑暗反复而增上,即如旱獭入睡大行者。”
在这里,对上中下三种修行人都用了“大行者”这个词,但在上等和中等修行人中,“大行者”是一种赞叹的意思,而这里则表现了一种讽刺的语气。
本来对教言中的戏论怀疑应该断除,但下等修行人根本不精进断除增益、怀疑,反而将自心安住在一种迷茫的寂止当中,这不是真正的修法。如此修行下去只会使自己的愚痴黑暗反复增上,对于获得断证功德没有丝毫利益。
札嘎仁波切以讽刺的口吻说:这样的“大修行人”,就如同入于睡眠的旱獭一样。
本来,作为一名合格的修行人,首先必须通过闻思断除增益怀疑,如果在未以闻思断除增益的情况下盲修瞎练,
依止善知识以后,本来应该通过闻思修行断除自相续的增益,但你却没有断除修行中的歧途、盲点,只是一味地盲修瞎练。
或者这一修法的次序前后紊乱,
或者将修法的前后次序颠倒,原本应该先修加行,之后再修大圆满正行,但他没有按次第进行,没获得灌顶之前就开始翻阅密宗法本;加行都没有修,就直接修持明点或者本来清净。
或者数量残缺不全,
本来应该是五十万加行,但连数量都无法达到要求,更不要说质量圆满了。
或者误解意思,是非颠倒,
既没有智慧也未做过闻思修行,唯一依靠自己的分别念将教言的含义颠倒理解。
本来合理的认为非理,本来非理的反而认为合理,
这种人非常多,本来因果的道理非常合理,他却认为不合理;本来外道的修法很不如法,他反而认为非常殊胜。
没有断除增益的这些人根本没有办法真正修行。
如此根本无法正确无误循序渐进地修持教言,鉴于这种原因而要求弟子必须具备诚实正直、具有智慧、寻求实义三种法相。
很多窍诀书都要求弟子需要具足这三种法相,否则,修法也很难成功。因此,每个听法者都应该观察自己是否具足这三种法相——诚实正直、具有智慧、寻求实义。
其中诚实正直也就是所谓的秉性善良;
修行人首先人格应该善良,不狡猾,这是第一个条件。
具有智慧是指通过广闻博思丰富相续;
具有智慧,也就是长期依止善知识闻思,广闻博学,这是第二个条件。
寻求实义是指对于修持正法饶有兴趣。
不管修什么法都应该有兴趣,但有些人对修法根本没兴趣,对世间的散乱放逸特别有精神,藏族有种说法:面对修法时天已经黑下来了,人也迷迷糊糊;面对世间法时天已经亮了,人也精神百倍。
这一点,通过平时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来,有些人谈论佛法的时候兴致勃勃,非常感兴趣,但一说到世间的贪嗔痴就一言不发了;但有些人一讲到修法方面的问题,心里就什么感觉都没有,甚至不太高兴,一讲到世间琐事,精神头马上就来了。
此处所着重强调的是三种法相中的具有智慧,即是说必须以闻思遣除满腹狐疑。
这里已经讲了,一定要断除盲修瞎练,无有闻思的修行没有任何实义。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已经再三讲了这个问题,大家务必需要注意。
有些修行人口中说:“我不懂得闻思,只管苦苦地坐在山洞里就是了。”进而以冷嘲热讽的口气说:“进行闻思的那些人的人生完全是在追求智者的地位中虚度的。”
有些人自己一个人坐在山洞里,不仅他自己不闻思,而且对精进闻思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唯一是在追求智者的地位而已。”
自己对任何法理都一无所知,只能待在山洞里,却自以为是地称为很了不起的实修者,
有些比较重视实修的佛教团体,他们认为只要精进修行就可以了,但法王如意宝说:“如果没有断除增益,只是坐在一个地方修持一种法,能不能成功也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他对于所要修持的法要没有丝毫的闻思智慧,连道的次第、本体、数量、定义等基本的道理都搞不清楚,
这些人自认为只要修一个法就可以了,但每个修法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修量,《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了每个波罗蜜多的次第、本体、数量、定义,可是对他来说,对于这些问题全部懵懵懂懂,根本不想潜心研究,只是盲目地修持。
已经步入了疑团重重的愚痴黑暗中,居然还自称为了不起的实修者,想必再没有比这更为惭愧的事了。
他相续中怀疑重重,邪知邪见非常严重,完全笼罩在一片愚痴黑暗当中,但他还认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实修者。
学院也有个别人对闻思根本不重视,然后说:“我念了多少多少咒语,修了什么什么法……”之后想到大城市里去弘法利生,可是没想到,在途中就遇到了一些“恶狗”,自己的身体、戒律已经被咬得面目全非了……
闻思修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闻思,想要真正的修行还是很困难的。
这些自不量力之辈就像山上的旱獭在冰天雪地的冬季里一直在洞中沉睡一样,心里什么也不忆念,如此只能使愚痴的黑暗越来越深厚,作者萨迦班智达在致大修行者的信函中以谴责的口吻称这些修行人是像沉睡洞中的旱獭一样的大修行人。
像旱獭一样的修行人,不管藏地还是汉地都非常多,我曾经问一些修行人:“你现在修什么法?”他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执著。”但法王如意宝在《直指心性注疏》中说了:所谓的修行,有些只是茫然的、明然的一种状态,有些是落在了阿赖耶上,根本不是真正认识心的本性的修法。
在修法过程中,应该按照上师的教言窍诀来修,如果没有任何窍诀,只是说“我要坐禅”,但真正坐的什么禅呢?按照禅宗的教言修持也非常殊胜,但现在真正禅宗的传承也很难得到,这些人只是执著在阿赖耶上,虽然有时感觉很舒服,但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有些人说:“我坐禅的时候可以两三天当中不吃不喝。”但你可能还没有旱獭厉害,旱獭在冬天四、五个月当中一直睡眠都是可以的。
显宗、密宗任何一个法都应该按照上师的窍诀来修,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分别念修的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很大意义。
这种现象在当今时代里极为多见。
在藏地汉地、国内国外,很多人都说要坐禅,尤其汉地特别严重,很多人都说:“只是自己看了看书。”这样的修行肯定不行。尤其刚入佛教的人,一来就要坐禅,这样坐禅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念一点儿观音心咒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