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并非快乐
作为修行人的我们应当先放下享乐的欲望,而经历些究竟快乐之因的苦行,最终得来的幸福安乐才不会失毁、保持永久。
贪执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修持苦行才是最高的享受。所以冬天冷一点儿也不要退缩,希望大家不要太怕冷,一般刚来学院的人可能受不了,但逐渐习惯的话,也就没有什么了。别人看我们可能会很冷,实际上我们非常快乐……这样得来的快乐永远都不会失坏。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哪怕仅仅是为了享受世间的有漏快乐,如果不经历一场艰苦奋斗,希望坐享其成,也是不可能的事。
大家清楚,世间上的任何一种美名、地位,都需要一番艰苦奋斗,不然不会得到的。
比方说,世间上的人们为了充饥果腹,春天的时候需要开垦田地、打碎土块、耕作播种;夏季将除草间苗,再进行引水灌溉等;到了秋天的时节,收割好以后运到家中用木棍捶打,在风中扬洒等,如果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而没有付出这么多艰辛的劳动,想顺顺当当地吃上美味佳肴是绝对办不到的,这是当下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这一点作为农民都是知道的,不论春夏秋冬都非常困难。
牧区的牧民也很不容易,一般早上起来先要找牦牛,之后挤奶、打酥油,将酥油换成钱,之后买青稞,青稞又需要炒,炒完后又做糌粑,糌粑做完以后还要加上酥油,小心翼翼地挼,挼完了还要一口一口地吃,还是挺麻烦的……
如若有人有这类想法:这一点也是不一定的,在俗世中也只不过是下阶层的人们才会如此艰难,而对于那些国王、富翁等人来说,他们不是也无需付出一丝一毫的劳作便获得了享用不尽的丰衣美食、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吗?
有些人认为:所谓的辛苦劳作也只是工人农民才如此,类似国王、富翁之类的人根本不用如此痛苦,他们不用付出一丝一毫的代价,还是很快乐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完全是由于未进行一番详细的观察所导致的。
未作观察时确实如此,但真正来讲,只有具足佛法修证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除此之外,一般世间上的大人物、小人物都会有各自大大小小的痛苦。
事实上,那些从事农业的人们只是通过体力劳动而历经身体上的痛苦,而心里却不会有财物不足、做不完事的痛苦。
这些小人物,身体上虽然会经历一些痛苦,但心里还是挺快乐的。
而那些地位显赫的大官和腰缠万贯的富豪们却截然不同,他们虽然身体上不需要感受体力劳动的痛苦,
《四百论》中说:“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小人物虽然身体上非常劳累,但干完活以后还是很快乐,经常唱歌、开怀大笑。而那些大人物们,每天在身心上都要承受很大的痛苦,《红楼梦》中王熙凤不是说:“大有大的难处。”大人物的难处只能隐藏在心中,无法宣说,以前根登群佩也说:“大人在大人的生活当中痛苦,小人在小人的生活当中痛苦,总而言之,没有修证的人的生活都会具足各种各样的悲伤和痛苦。”
但是心灵上所承受的折磨比那些做事的下等仆人们身体所感受的痛苦九倍还多。
确实,作为大人物,他们内心的痛苦不是小人物身体的痛苦所能相比的。
这些达官显贵们,如果仆人少了,就不能负担起繁重的工作,做不完事,倘若多了,就必须为他们提供衣食,如此又会面临财物不足、支付不起的问题;
他们手下的人太多了不行,太少了也不行。有些大老板说:“我手下的人太多了,开支有些负担不起,如果人手太少的话,工作又做不完,我天天都是在冥思苦想,怎么办呢?”
如果拥有大量的财产,他们也不能安安稳稳地用来维生,一会儿担心被盗贼偷窃,一会儿顾虑遭到土匪强抢;如果付给家里的佣人们的衣食费用过多,又会担忧财产很快耗尽;如果给予的衣食过少,又恐怕这些佣人们心怀不满;
他们整天在这方面苦苦盘算,你们曾经当过老板的人,对这种情形肯定特别清楚。
如若有比自己更富裕的人,就会忧虑胜伏自己;倘若有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也会疑虑他人的财富与权势超过自己,时时刻刻都要全力以赴与之抗衡;假设有不如自己的人,又会因为他们没有归属自己足下却从属于其他财力雄厚、有权有势的人而忧心忡忡、闷闷不乐。此外,务农的富人还会因为庄稼不收,商人因未得利润等而苦恼,有不可思议的心灵痛苦。
表面看来,他们似乎很快乐,其实却有着数不尽的苦恼。观音菩萨的化身说:“富裕的人不一定很快乐,西方的这些富翁吃不下、睡不着,经常要吃安眠药。”如果修行比较好的人,吃饭、睡觉肯定特别香,修行人真是很快乐的。
那些低层次的人们只是在劳作时遭受些许的苦难,等到工作结束、吃饱喝足时,心里绝对没有那些富人们担忧财物不足、做不完事等苦恼,而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就足矣。他们在劳作的同时,只是身体、语言积累罪业,而不会累积嫉妒、竞争、轻蔑、谄诳、贪心、害心等只有富翁与大官们才能造的此等意罪业。
贫穷的人,虽然会造一些罪业,但他们只要有吃有穿就可以了,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追求,因此不像大人物那样会造下更多的罪业。
在学院打工的这些人,下面的工人比较累,经常倒头就睡,但是工头可能更累——心累,因为他们总是在考虑“怎样才能省下一点儿钱,怎样才能多赚一点儿钱”,就这样一直睡不着。所以,真正观察时,到底是大人物快乐还是小人物快乐?到底是穷人快乐还是富人快乐?这一点,应该从本质上仔细思维。
高高在上的大官与财产丰厚的富豪们则不然,他们心里造了许多弥天大罪。如帕单巴尊者是这样说的:“谁人有财具吝啬,何者有权具罪恶。”
有财产的人吝啬心会越来越大,有权力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会造下很多罪业,藏族有种说法:要转人身时很容易先转狗身,要转恶趣的时候就很容易当官。
身为一位有权有势的高官或者家产颇巨的富翁,总是认为自己要拥有丰富多彩的财物、盛极一时的权势,经济地位样样俱全才行。如若他人拥有这一切,那么就会心不欢喜,为了这些,甚至杀人放火,弄得个人仰马翻、你死我活,才肯善罢甘休。
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无止的欲望,经常会造下种种恶业。
因为造下了如此的滔天大罪,死后投生之处只有恶趣而已。这些大官与富人们在现世中为了求得今生的高官厚禄、丰富受用而冥思苦想、费尽心机,真是苦不堪言,后世中也会因为罪大恶极而去感受恶趣的剧烈痛苦。我们应当发愿不要转生为今生也苦、来世也苦的这种人。
舍利子曾经发这样的愿:不要转生在非常富裕的家庭,不要转生到非常穷困的家庭,一定要转生在中等家庭中,生生世世做出家人。应该发这样的愿,因为财产原本应该对人们有利,但是太多的话,不一定有利反而会非常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