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的巡礼
印度,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是佛教的发源地,是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示现十二相成道的圣境,自然也就成了虔诚佛子云集之处。每一位佛弟子都十分渴望能朝礼这一神圣国度,去寻觅佛陀在世时的气息。
从达拉姆萨拉返回,在印度南卓林佛学院,法王如意宝为宁玛派教主贝诺法王及其眷属数千余众,授予“上师心滴”等甚深灌顶,并用近一个月时间传讲了《定解宝灯论》为主的殊胜法要。他窍诀性的讲法入木三分,博得了所有闻受者的一致好评。整个佛学院上至法王、大活佛、大堪布等知名大德,下至普通僧人,无不被他深邃广博的智慧、无与伦比的口才所折服。在此,法王荣获了藏传佛教界公认的最高荣誉学位——精通显密教藏的佛教博士证书。
其间还应邀去格鲁派的色拉寺,在辉煌的大殿中为格鲁派的大格西等千余僧众,传授了宁玛无上教法。
除了应邀在名闻海内外的大寺院中讲经说法、恩赐灌顶之外,法王还参观了世界闻名的奇景、博物馆、古寺等,之后又一一朝拜著名的佛教圣地。
首先朝世尊转密法《时轮金刚》的圣地——印度南方的米积塔,途经中观创始人龙树菩萨的弘法圣地吉祥山。在米积塔,觉性海中顿然流露出《时轮金刚略修法》,当下为弟子信众赐“时轮金刚”灌顶,发愿在此结缘的众生一同往生香巴拉国土。
接着,又依次朝礼了佛教最著名的四大圣地:释迦牟尼佛的成道地、转法轮地、涅槃地、降生地。《诤辩经》中说:
倘若朝此四圣地,五无间罪亦净除。
先来到释迦牟尼佛现前菩提的圣地——菩提伽耶,带领众弟子念《普贤行愿品》发愿。此外还在此地作了一首《愿海精髓》。正觉塔旁有一尊被称为“说话度母”的佛像,据说昔日阿底峡尊者朝金刚座时,这尊佛像歪着头微笑对他说:“要想迅速到达佛地,修持菩提心是最快的途径。”因而得名。法王见到此佛像时,立即将手中的红宝石念珠,供养在“说话度母”的脖子上。奇妙的是,三年后这串念珠又回到了他的室内。
在此期间,还朝拜了世尊六年苦行的尼连河,法王为众多信徒讲述了苦行的功德。来到昔日牧羊女供养世尊醍醐的地方,正当法王宣说供养的功德,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手捧鲜花蹦蹦跳跳来到他面前供上,法王欣然接在手中,为它念经回向。
离开菩提伽耶后,来到世尊第二转法轮的圣地——灵鹫山。法王在山下带着幽默的神情说:“六世达赖喇嘛来到此处时,见到此山堆满了经书,我现在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光明,真正现前了佛经中所说‘佛陀无涅槃,佛法无隐没’的境界。你们去山顶,我就不去了。”
在世尊为五比丘初转法轮的圣地——鹿野苑,法王参观了鹿野苑历史博物馆及阿育王石柱。随后为瓦拉纳西高等研修中央学院为主的信众,赐“文殊智慧勇识”灌顶。并迎合非佛教人士、学者们的心理,以佛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作了开示,使在场的非佛教徒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在佛陀示现涅槃的圣地——拘尸那罗,法王含泪哽咽地说:“为了使人们对轮回生起厌离心,深深体会到无常的道理,遍知佛陀住世八十一年、说法四十九载后,色身在此趋入法界。因此,我们对任何法都不要执为常有。”
最后到了世尊诞生之地——蓝毗尼。它位于横亘喜马拉雅山和楚里亚山之间的卢尼河畔。朝礼此地时,想到大慈大悲的佛陀为度化浊世众生降临人间,一出生便口诵“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禁热泪盈眶,心生敬仰,合掌祈祷称诵世尊圣号。
对一般人来说,去圣地是带着欣赏、参观的心态前往,到了之后也仅仅是游览观光、拍照留念而已。法王一行朝拜圣地,却着重于祈祷、顶礼、转绕、发愿等。可见,大成就者无论讲经说法还是巡礼圣地,都与平凡人大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