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解脱经讲解·第11课
2020年9月25日
前面已经讲了过去佛,今天讲现在佛,之后讲未来佛。三世佛讲完后,讲佛法和菩萨,这样上卷就结束了。
听闻诸佛名号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对于前面的讲解,有些人听得懂,而有些人不一定听得懂。但只要听到这些名号,就表明你与诸佛非常有缘。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如来的真实语。如果你相信“行善生善趣,造恶堕恶趣”,也应该相信此处的道理,因为二者都是如来以一切智智照见万法实相后为众生讲述的因缘。如来的所有语言均为真实语,如果只相信部分佛语,说明学佛还不够全面。
听闻诸佛名号确实非常难得、有意义。若临终前未曾听闻佛名,即使曾经声名显赫、财富无穷,拥有一切荣华富贵,也没有多大意义;相反,纵然你的人生充满挫折与磨难,只要耳闻诸佛名号,生生世世都会受益无穷,这会成为生死长河中非常有意义的事。
在三世佛当中,有些佛是重名的。也许是不同劫中出现的不同佛陀,因为过去、未来都有很多劫;也许是同一尊佛陀,只是在不同的经典中出现过。
此处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其实是非常漫长的时间。昨天讲了,在过去庄严劫,曾有千佛出现于世。在现在贤劫,也有千佛出现于世,他们被称为现在佛,其中迦叶佛等少数佛陀已示现涅槃,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尚未出世。在未来世,也会有很多佛尊出世。对于这方面的道理,我们需要突破惯常思维,后面有时间的话再跟大家详细讲一下。
这一次,我比较详细地对照了《圣大解脱经》的不同版本和其他佛经,并将个中差别给大家做了一些介绍。对于有研究兴趣的人来说,会觉得这样的对比和分析很有趣。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只想以佛法解除自己的痛苦,听这几堂课就不一定有感觉了,有时还会有点晕。就像坐火车,时而会路过美丽的风景,时而会进入黑黢黢的隧道。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坐火车时,火车进入隧道发出的巨大声响让我很不适应。同样,关于佛号的讲解与平时的讲法方式有点不同,有些人可能也会不适应。但我也不得不这样讲。一开始,我只是想把这些佛号全部念一遍,但后来觉得不太合适,还是要稍做分析。
| 南无现在无量诸佛。
现在无量诸佛中,首先讲了《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中的九佛。
| 南无十亿王明诸佛。
此为东方佛。
| 南无离垢紫金沙佛。
此为南方佛。
| 南无无量明佛。
无量明佛为西方佛,有的经典中,这尊佛的名号为“无量幻明佛”,而《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中则是“西方无量华佛”。
| 南无日轮光明王佛。
日轮光明王佛为北方佛,有些经典中将其译为“日转光明王佛”。
| 南无香积佛。
香积佛为上方世界的佛陀。《维摩诘经》中讲,香积佛所在的众香世界遍满香气,那里的饭菜也特别香。
以下是下方世界的四位佛陀。
| 南无师子亿像佛。南无师子游戏佛。
“师子游戏佛”,有些经典中为“金刚师子亿像佛”。
| 南无普光功德山王佛。南无善住功德宝王佛。
阿弥陀佛涅槃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极乐世界相继成佛,观世音菩萨成佛时的名号是“普光功德山王佛”,大势至菩萨成佛时的名号为“善住功德宝王佛”。
佛经中说,受持读诵此九佛名号,不会遭受横死和八难,功德非常大。
接下来讲到的很多佛名,在《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和《阿弥陀经》等经典中都有。
| 南无宝华庄严王佛。南无难胜佛。
此为北方世界的佛陀。《大悲经》中讲,释迦牟尼佛欲示现涅槃时,罗睺罗非常不愿面对,就前往难胜佛的世界。难胜佛以智慧照见其心念,见他闷闷不乐,就对他说:“罗睺罗,你不要忧愁、悲伤。一切所爱称意等事,有为和合必将离散……你必须回去,否则佛陀入涅槃后,你会后悔的。”后来,罗睺罗又去了其他刹土,那里的如来也劝他回去。于是罗睺罗就回到了娑婆世界,目睹了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的悲伤场面。
| 南无须弥相佛。南无须弥灯王佛。
前面讲过去佛时也提到了须弥灯王佛,此处讲现在佛时又提到了须弥灯王佛,二者也许为不同的佛陀,只是名字相同而已。《维摩诘经》中说,维摩诘居士曾向须弥灯王佛(现在佛)借过狮子宝座。
有些经典中说,听闻、受持须弥灯王佛名号能获得不退转的境界。在修行大乘佛法过程中,不退转确实很重要。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因缘是多方面的,首先自己要下决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都要坚持下去!
西方文化很赞叹勇敢和坚持的品质,因为人生中不可能没有违缘障碍。然而,很多人由于内心脆弱、心力不够,遇到违缘障碍时就不敢面对,使得原本可以战胜的困难无法逾越,很多事情也就半途而废了。这种现象在世间是很多的。
这种现象,不仅在世间屡见不鲜,在佛教修行领域也是存在的。很多人最初学佛时都比较热情,一旦遇到困难就扛不过去,容易退转,更不要说战胜九九八十一难了。
在《圣大解脱经》中,很多佛号能加持修行人不退转,这一点很重要。若想修行不退转,不仅需要自己的发愿力,还需要借助佛陀的加持力。
人性的规律
有些人在修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遭遇身心疾病时,周围人就会显现出凉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很现实的,当你兴旺发达时,人人都会对你恭敬、供养、赞叹、顶礼;当你的事业下滑、名声受损、遭遇疾病,人们就会远离你,甚至无缘无故诋毁你。这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规律吧,世界各地几乎都是如此。
我去非洲时了解过他们的生活方式,还问过当地人:“你们这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各方面都非常好的时候,周围人就很喜欢他;当他各方面衰落时,大家就开始侮辱他、讥毁他?”他们说:“这种情况非常多,也很正常。”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则与亚洲人不太相同,就很好奇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但问过之后发现,他们在这一点上与亚洲人并无差别。
西方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比亚洲人更现实。在涉及个人利益时,他们会优先考虑自己,而不是亲人、老师或上师;在家庭当中,每个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行事方式和生活态度,源自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西方普遍的价值观。
菩提心——永恒安乐的根源
如果全世界都采用西方的教育理念,奉行强势的价值观,人类要获得真正的和平和快乐就会越来越难。其实,地球已经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物质资源,祖先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在东西方,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位政治家、经济学家都奉行自我中心主义,这让全世界的人都活得比较累。
佛教当中讲,很多人首先要对治的烦恼是贪心。所谓贪心,就是对自己拥有的财物感到不满足,总想获得更多。贪心会不断膨胀,无有止境。如果贪欲没有达成,还会引生嗔恨心,由此去伤害别人、摧毁别人。有些人虽然口号喊得比较好,但其内心从不考虑别人,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自己谋利益。另外,很多人相续中遍满愚痴,这使其行为取舍有失合理性。总之,凡夫人相续中的贪嗔痴烦恼是比较严重的。
放眼全球,人类在贪嗔痴的驱使下,无论口头上说得多么好,实际行动并不尽如人意。如果富人只保留足够自己使用的资源,有权势者不去抢夺可怜众生仅有的一点点财物,还将自己手中的财富分享给地球上的可怜众生,这个世界应该是很美好的。
每次我去非洲和欧美国家时,都会有很深的感触。其实,从人类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人比动物还要残忍。有些动物虽然会杀害弱小含生,但它们吃饱以后就不再杀生了。而人类则不同,由于我执强盛、贪嗔痴强烈,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血战。这样的行为是否合理呢?大家也需要思考。总之,若缺少利他菩提心,世界上就不会有永恒的安乐。
利他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精髓。作为大乘行人,我们要经常祈祷诸佛菩萨:愿自己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不要损害任何众生,还要尽量饶益众生。每天昼夜六时如此发愿,念咒、磕头、走路、吃饭时也不忘利他心,经常如此串习十分重要。
如果相续中没有丝毫菩提心,修其他法也比较困难。以前有一个人说:“慈悲心都没得,修啥子金刚橛呦!”大家刚刚得过金刚橛灌顶,很多人也在修,如果边念边想“我要害某某众生”,肯定是修不成的。
浊世不可缺少的修行
当然,浊世违缘魔障众多,对于得过灌顶的一些法,如忿怒莲师、金刚橛,很有必要经常修持,依此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违缘损害。以前,我们每年都要念1万到10万遍金刚橛心咒,以及忿怒莲师心咒“嗡革热阿则讷则那莫巴嘎瓦得吽吽啪达”。若对此法有信心、有兴趣,每年都要这样修,并不是念过一次就可以了。
法王如意宝曾在一次极乐法会上说:“大家每年都要念100万遍阿弥陀佛圣号。”后来我听说,像德巴堪布等很多大德确实如此行持了。而我就有点惭愧,这么多年还没念完规定的数量。
大家最好在利他心、菩提心的摄持下,每年念修金刚萨埵心咒40万遍、阿弥陀佛心咒30万遍。
有些人还是很精进的,每天都会坚持念咒——哪怕不能念很多,不间断念诵也很好。比如规定自己每天念多少遍金刚萨埵心咒、莲师忿怒咒语或金刚橛,细水长流最终也能形成汪洋大海,很有意义。
| 南无宝德佛。
| 南无宝月佛。
宝月佛是东方世界的佛陀,《三十五佛忏悔文》中提到过。
| 南无宝炎佛。
“炎”,在藏文译本中是燃烧的“燃”。《维摩诘所说经》中也提到过宝炎佛。
这些佛号,《佛名经》中基本都有。
| 南无宝严佛。南无难胜师子吼佛。
“师子吼佛”,在《维摩诘所说经》中是“师子响佛”,二者意义相同。藏文《圣大解脱经》中为“狮子吼佛”。
| 南无大光王佛。南无不动佛。
此为东方不动佛。
藏文译本、敦煌本和《佛名经》中都是“南无不动佛”。很多人平时经常念不动佛的名号和心咒。
| 南无药王佛。
竺法护法师翻译的《正法华经》中有一品是《药王如来品》,其中讲到了药王佛。
此处的“药王佛”有可能是药师佛,也有可能不是,因为后文还提到了“琉璃光佛”。
| 南无庄严佛。南无楼至佛。
楼至佛是贤劫千佛最后一位,《大圆满前行》中将其译为“胜解佛”。有些人说,汉地的韦陀菩萨将来成佛时,就是贤劫千佛中的最后佛,即楼至佛。
在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贤妙劫)和未来星宿劫当中,均有一千位佛陀出世。很多大德在《辨法法性论》《辩中边论》等论典的注释中说:若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受三皈五戒或出家,将来会在弥勒佛的教法下得果,最迟也会在楼至佛教法下获得解脱和圣果。
| 南无月盖佛。南无普光佛。南无宝王佛。
下面是过去七佛,其中三佛属于过去庄严劫,四佛属于现在贤劫。
| 南无维卫佛。
维卫佛即毗婆尸佛。
| 南无式王佛。
式王佛又名尸弃佛、顶髻佛。
| 南无随叶佛。
随叶佛即毗舍浮佛。
| 南无拘楼秦佛。
拘楼秦佛即拘留孙佛,为贤劫第一佛。
|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拘那含牟尼佛为贤劫第二佛。
| 南无迦叶佛。
“迦叶”,汉地经常念“迦shè”,梵语读音与“迦yè”近似,因此可以读“迦yè”。
从维卫佛到迦叶佛,再加释迦牟尼佛,即过去七佛。很多人经常念诵七佛灭罪真言和关于七佛的偈颂,这有很大功德。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日本《大正藏》中也有收录)中讲了称念七佛名号的作用:“一切众生若在病困中,若在困厄中,若在大火中,山谷虎狼中,若在险路贼盗中,若在河厄难中,常当诵七佛名字,悉皆消灭。”
藏传佛教中有一个关于七佛名号的偈颂,在僧人安居、为人祈福时会经常念诵。方便的时候我会翻译出来,发给大家。因为七佛名号和相关偈颂确实有很大功德和加持,经常念诵可以消灾免难。
当今世界,疾病频发、灾难频仍。新闻中说,美国森林大火已持续两个多月,到现在还没有熄灭。听说大火已经逼近创巴仁波切修建的一座大塔,我们去美国时还到过那里。大塔周围的人都在搬家。
在灾难面前,人类确实很渺小。但若在遭遇野兽攻击、四大灾难或战争威胁等各种危害时能念诵七佛名号,就会消除恐惧、免受损害。即使仅听闻这些名号,单手合十,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 南无雷音王佛。
雷音王如来为北方某清净刹土的佛陀。
汉地《大藏经》中有一部《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藏地《大藏经》将此经归为密藏续),其中讲了文殊菩萨在雷音王佛面前所发大愿,与地藏菩萨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比较接近,即:“自己恒时所修善,不取菩提之正路,若一有情未出离,住于暗劫恒化利。”文殊菩萨说:“我恒时修持善法,并非为自己获得菩提。如果世间还有一个众生未得解脱,我都会住在黑暗劫中,恒时显现在其面前度化他、饶益他。”可见,文殊菩萨的发心是牧童式的发心——先度众生,自己再成佛。另外,诸佛如来都曾在文殊菩萨面前发心。
| 南无祇法藏佛。南无栴檀华佛。南无栴檀叶佛。南无妙意佛。
藏文译本中也是“妙意佛”,《佛名经》等经典中为“妙音佛”,不知后者是否为误写,因为“音”字只比“意”字少了一个心字底,有可能是抄写的人漏掉了。
| 南无无上胜佛。南无甘露鼓佛。南无毗婆尸佛。南无日月光明佛。
日月光明佛为南方刹土的佛陀。
《称扬诸佛功德经》中说,谁听闻此佛名号,在修行过程中就不会退转。
不退转的确很重要。我相信,大家圆满听闻《圣大解脱经》以后,在修行道上永远不会退转——至少这一世不会退转。在离开人间之时,出家人仍然行持出家之道,在家居士仍守持佛教徒的行为,这便是很好的修行。
有些人年轻时修学佛法,后来不仅退转了,还成了一阐提。其实,变成一阐提是很容易的,因为“一阐提”并不仅指完全断了善根的人。如果一个人上半生是出家人,下半生变成了一阐提,直至离开人间时仍未恢复之前的善心,那真的很可怜。
我非常希望,大家通过闻思修行,能够做到从根本上不退转,这一点的确很重要。我并不羡慕有些人所谓高深莫测的成就,比如像鸟一样在天上飞,像鱼一样在水里游,像老鼠一样在地洞里钻。因为我觉得,在一生当中,对上师三宝没有邪见,行为也尽量如理如法,这就是最大的成就。当然,在遇到一些违缘时,自己的行为也许无法完全如法,但也要心怀惭愧、经常忏悔,最好不要以一阐提的身份离开人间。
以前,我们以为一阐提是指丝毫善根都没有的人,最近看了《涅槃经》等经典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我们周围也有一阐提。佛经中说:谤方广大乘法者和一阐提不能得救。这是很可怕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愿:不要成为一阐提。
有些人的善根真的很好,仅仅在某位上师面前闻法一两年,就能长期受持所得之法,而且修行特别好。而有些人虽然长期依止上师,在某个道场待了十年、二十年,其所作所为却令人觉得非常可悲。
我们都不敢保证自己此生能获得超胜的境界,比如命终之时成就虹光身,连头发和指甲都不剩下,卧室里了无一物,人们只看到窗外有一道虹光飞往西方,由此猜测:“他应该是获得了虹身成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了!”这种境界确实值得羡慕,但要真正达到还是有点困难。
法王如意宝曾说:“我这一生摄受了各种弟子,不可能获得虹身成就,死后尸体不仅不会缩小,还可能变得更大。”但是,上师如意宝圆寂时,肉身的确明显缩小,荼毗后还出现了舍利,有各种瑞相显现,这是我们亲眼所见。
我们死的时候,如果是天葬,尸体大一点也可以,这样尸陀林的秃鹫会非常欢喜,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是土葬或水葬,尸体小一点也可以。不管怎样,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命终之时仍不舍弃正见、修行不退转。
人生短暂,我们都没有时间转换很多身份。有些人在一生当中就转生了很多“世”——从唯物主义者变成出家人,又变成居士,又变成出家人,又变成持邪见者……这样没有必要。大家应该好好守护自己的见解和行为,经常祈祷诸佛加持自己不退转。
在我们藏地,如果某个出家人圆寂了,人们会说:“他是以出家身份圆寂的,多好啊,他的家人多幸福啊!”如果有出家人还俗,人们则会说:“哎哟,他在父母没有死之前就去世该多好啊!”这些虽然只是民间说法,却不乏深意。
| 南无无胜光佛。南无具足庄严王佛。南无光明遍照功德王佛。南无破坏四魔师子吼王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琉璃光佛。
此处的琉璃光佛,应为《药师经》中所讲的药师佛,他在因地曾发十二大愿。
| 南无须弥山王佛。南无净光明王佛。
藏文《圣大解脱经》和敦煌本中都是“净光明王佛”。《佛名经》中是“净土光明王佛”,此佛名后加了八十八佛,八十八佛后为另一卷开始。
| 南无善德佛。
《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善德佛为东方无忧世界的佛陀,具足诸多功德,若人闻其名号并能信受,即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与诸天龙神不同,“善德者,其德淳善,但有安乐,非如诸天龙神福德惑恼众生”。也就是说,善德如来功德淳善,只会给众生带来快乐,不像世间的有些天龙鬼神,虽有福德和神通,有时是会损害众生的。不仅善德佛功德淳善,释迦牟尼佛等一切佛陀均是如此。
现在有些人不敢学佛,他们担心自己以后破戒、行为不如法或中断学佛时,佛陀会对其报复或加诸损害。其实,任何一位佛菩萨,出世间护法神、空行、天尊都不会这么做。行为不如法的确会感召恶果,但这是自然规律所致,并非佛陀所为。
对于学佛,有些人该担忧之处不担忧,不需要担忧的方面却经常担忧。在座各位,方便时可以跟他们说一下:“对于学佛不用顾虑。如果由于烦恼深重而犯了戒,那么之前守持戒律的功德也不会虚耗。在末法时代,仅仅守戒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总之,佛陀不会因为你在学佛过程中做了某些事就不高兴。这就好像,一些具足菩提心的上师、堪布、堪姆非常疼爱弟子,会因为弟子行为不如法而批评他们,但永远不会彻底舍弃弟子。作为善知识,他们非常清楚:烦恼深重是凡夫的本性。所以,大家不用有太多顾虑,应该放心地学佛。
| 南无无量光明佛。南无陀罗尼游戏佛。南无首愣严三昧力王佛。南无善见定自在王佛。南无无上功德佛。南无神通自在佛。南无无色相佛。南无无声相佛。
“无声相佛”,藏文译本中为“色散佛”,敦煌本中为“无散佛”,《佛名经》中为“无散相佛”。
此外,敦煌本中也有“无声相佛”,虽然敦煌本是残缺本,此处内容也与藏文译本不相合,但从前后佛名的排列顺序来看,这里有“无声相佛”应该是合理的——前面是无色相佛,此处是无声相佛,后面是无香相佛、无味相佛、无触相佛。
| 南无无香相佛。南无无味相佛。南无无触相佛。
以上佛名主要见于《佛名经》第十六卷。
以下佛名,包括后面的未来佛,主要见于《佛名经》第二十八卷。
| 南无三昧定自在佛。南无慧定自在佛。南无相觉自在佛。
“相觉自在佛”,藏文《圣大解脱经》中没有,敦煌本和《佛名经》中有。
| 南无宝相王佛。
“宝相王佛”,藏文《圣大解脱经》中有,但敦煌本和《佛名经》中都没有。
以上两个名号,也许译自不同的梵文本。
| 南无普摄佛。南无报德普光佛。
“报德普光佛”,藏文《圣大解脱经》译法与此相同;《佛名经》中,“报”是珍宝的“宝”。
| 南无尸弃佛。
“尸弃佛”即过去七佛中的式王佛,又名顶髻佛。
| 南无毗舍浮佛。
“毗舍浮佛”即过去七佛中的随叶佛,又名一切胜佛。“毗舍浮”有一切胜、一切救的意思。
| 南无迦罗鸠村大佛。
“迦罗鸠村大佛”为过去七佛中的拘留孙佛。
| 南无迦那含牟尼佛。
“迦那含牟尼佛”又名金仙佛。
| 南无迦叶佛。
“迦叶佛”又名饮光佛。
以上五佛,即前面提到的过去七佛中的五尊。
| 南无意乐美音佛。南无欢喜佛。南无阿閦佛。
阿閦佛为东方佛。
从阿閦佛开始,讲到了《法华经》中的十六佛,即东南西北四方四隅的十六尊佛。
| 南无须弥相佛。
“须弥相佛”,在敦煌本中有。
| 南无须弥顶佛。
“须弥顶佛”,藏文《圣大解脱经》中没有,敦煌本、《佛名经》《法华经》中都有。
《法华经》中说,阿閦佛和须弥顶佛是东方世界的两尊佛。
| 南无师子音佛。南无师子相佛。
这是东南方的两尊佛。
| 南无虚空住佛。
“虚空住佛”:藏文《圣大解脱经》中无此佛名;《法华经》中说,虚空住佛为南方世界的佛陀;在敦煌残本中,有一个版本有此佛名,一个版本中无此佛名。
总之,“虚空住佛”应为南方佛。
| 南无云自在佛。
藏文《圣大解脱经》和所有敦煌本当中都是“云自在佛”。
“云自在佛”是哪方世界的佛陀,经中没有讲。在十六佛当中,如果不包括“云自在佛”,数量也是够的。
| 南无常灭佛。
常灭佛为南方佛。
藏文《圣大解脱经》、敦煌本和《法华经》中都是“常灭佛”。
| 南无帝相佛。
帝相佛为西南方世界的佛。
|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为西方佛。
| 南无梵相佛。
梵相佛为西南方世界的佛。
| 南无度一切世间苦恼佛。
度一切世间苦恼佛为西方佛。
| 南无多摩罗拔栴檀香佛。南无须弥相佛。
多摩罗拔栴檀香佛和须弥相佛均为西北世界的佛。《法华经》中也提到了此二佛名。
| 南无云自在王佛。南无云自在佛。
云自在王佛和云自在佛为北方佛。
敦煌本、《法华经》中都有云自在佛。
| 南无坏一切世间怖畏佛。南无百亿我释迦牟尼佛。
坏一切世间怖畏佛和释迦牟尼佛都是东北方世界的佛。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东北人”,东北人听到这个会很高兴。人都是这样的,听到有人说自己家乡人不好,就不高兴;如果说某尊佛是自己那里的人,他们就很高兴,“啊,是是是,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东北人。”其实,此处所说“东北”是指东北方世界。
以上讲完了现在佛名号。
| 南无现在一佛十佛百佛千佛万佛。能除无量劫以来生死重罪。
顶礼现在的一佛、十佛、百佛、千佛、万佛,能除无量劫以来的生死重罪,功德非常大。
| 南无一亿十亿百亿千亿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无量阿僧祇佛。
我们要顶礼千百万无数阿僧祇的一切佛陀。
| 若人闻是现在无量阿僧祇佛名。是人六十万劫。不堕地狱苦。是故今敬礼。
若有人听闻现在无量阿僧祇佛名,此人会在六十万劫中不堕地狱苦,因此要敬礼现在诸佛。
昨天讲了,听闻过去诸佛名号,会在八十万劫当中不堕地狱。此处讲,若人听闻现在佛名号,将于六十万劫不堕地狱——经中并没有说听闻之后要生起信心,因此,仅仅听闻就有这么大功德。
之前我也说了,你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次要圆满听闻《圣大解脱经》。有些人以前造过很多业,听闻《圣大解脱经》以后,如果能尽量不造恶业,不仅下辈子不堕地狱,而且六十万劫中都不会堕入地狱,这应该是很好的保险,佛陀的金刚语不会欺惑。
总之,我们非常有必要敬礼现在诸佛。
若人因礼拜 现在十方佛
度脱诸恶业 灭除五逆等
礼拜现在十方佛,能度脱以贪嗔痴等烦恼所造的所有恶业,灭除五无间罪等罪业。
可见,像五无间罪那么可怕的罪业,也能通过经常礼佛而灭除。
1985年,宗教政策刚刚恢复不久,我正在听《大圆满前行》并修加行,晚上住在一个还俗的喇嘛家里,他正在刻《圣大解脱经》。
不远处还住着一个喇嘛,“文革”期间曾诽谤上师和大乘佛法。他虽然没有参与批斗,但喊过口号。后来他非常非常后悔,天天念《圣大解脱经》,已经能背诵了。每天早上,他一起床就开始磕头、忏悔,晚上睡眠很少。他觉得,自己以前是个修行人,后来造了很大恶业,现在一定要励力忏悔。由于常年如一日地磕头,他的额头上起了很大的包,地板也磨空了。后来他好像去了亚青,并在那里圆寂。
有些人年轻时造过一些罪业,到了晚年已经醒过来了,因此十分虔诚、精进地忏悔。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喇嘛每天都一边念《圣大解脱经》中的佛菩萨名号,一边磕头忏悔。他能背诵整部经文,还是很厉害的,肯定下了很大功夫。
常住清净地 安住释迦法
永离三恶道 得见弥勒佛
及以见千佛 是故今敬礼
礼拜现在十方佛,可以常住清净地;安住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中;永远离开地狱、饿鬼、旁生三恶道;弥勒菩萨成佛时,可以面见弥勒佛;还能见到贤劫千佛。所以,要敬礼现在诸佛。
复见十方佛 常生清净土
得闻第一义 了知如来常
将来还会见到十方佛;常常生于极乐世界、琉璃世界等清净刹土;到了那里以后,肯定能听到第一义(藏文译本中是“能听闻正法”);并且了知如来的本性。
“了知如来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照见十方三世佛,二是如理如实照见自己如来藏的常有本性。
对未来佛、过去佛和现在佛有信心很重要。
时间与空间
关于时间与空间,世间人与佛教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
有部分物理学家认为,时间是单向的,从现在只能走向未来,无法返回;而空间是相对的,它有前后、左右、上下三个维度,在空间当中,你可以去往东方,也可以退回西方。所以他们认为,时间是实有的,而空间不是。
小乘有部、经部认为,时间是不相应行,它是实有的法。大乘中观宗认为,时间只是名言假立,实际上并不成立。原因是什么呢?按照《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庄严论》《中观六论》的分析方法,以无分刹那来观察,会发现时间只是一种概念而已,没有实体。比如说,所谓“现在”,可以指今天,也可以指当下这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但一秒钟也可以再分;如果不断分下去,就会发现,“现在”并不存在。
既然时间不存在,我们如何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沟通呢,尤其是未来佛和过去佛?按照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这是很难的,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与其沟通。
今年年初的一段时间,网上出现了关于未来人的一些信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有未来人在网络上讲了未来发生的事情,当时有人问:“你是什么时代的人?”
他说:“我是2060年的人。”
“那你是怎么过来的?”
“我们的肉身不可能过来,但心可以。”
“那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北京冬季奥运会能否顺利举行?”
“有一些障碍。”
“2019年是不是未来几年当中最好的一年?”
“2019年年底,人们就会发现,2019年年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
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并未得到确认,但有些事情他碰巧说得有点准。后来,网上对于此事就没有更新了。
刚才讲了,按照世间物理学的观点,时间是单向的,已经过去的事物不会再次出现,未来的事物也不可能回到现在。但是,佛菩萨具有无碍智慧,在他们的境界中,时空无有阻碍,他们可以照见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此,我们不能予以否定。
超越时空
但大多数人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并认为超越想象的事物不可能存在,这种心态有点像井底之蛙。我给大家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其中讲了维多利亚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能否明白其中的道理。
(播放动画片,堪布同步解说)
在一个完全平面的世界,生活着各种平面形状,它们居住的房屋也是平面的。
这个人是作者,他创作了这个数字动画片。
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在二维空间过得很幸福,它们可以出门、回家。但是,它们只能生活在二维平面世界,也只能看到平面事物,完全无法理解三维空间。
有一天,一个苹果来到了二维世界,它跟一个四方形打招呼说:“你好!我是来自三维空间的访客。”那个四方形根本看不到苹果,只能到声音,因为它完全生活在平面世界,它很难与苹果沟通。
苹果也比较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做。后来,它就拼命地融入二维世界,把自己变成一个平面。但四方形还是无法与苹果沟通,无法了解苹果的立体形状。
这时,苹果想出了一个办法,它把四方形从二维世界扔到了三维世界。四方形飘到虚空,来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世界。它俯瞰下方,看到了自己以前生活的二维空间的全貌。有时候,人的神识也会飘到其他地方,这时也能看到自己的身体。
后来,四方形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它的伙伴们纷纷跑过来问:“你到哪里去了?”它说:“我去了上面的世界,那里特别精彩!”但是,它们都无法理解,上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生活在人间,从未见过佛菩萨、鬼神和其他刹土。所以说,凡夫的境界相当于平面世界的三角形、四方形等各种形状,对于超越此时空的境界确实无法理解。这个动画片很有趣,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苹果”到底是什么样的?
| 说是现在诸佛名时。二恒河沙菩萨。得入陀罗尼门。四十二亿诸天及人。皆发无上菩提道心。
佛陀宣说现在诸佛名号时,二恒河沙数的菩萨得入陀罗尼门,获得了陀罗尼辩才,四十二亿(藏文译本中是四十二个十万)天和人发了无上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