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天下:每个人都能做的改变
——慈慧基金会年会开示
2016年11月25日
今天是慈慧基金会的年会,在此非常特殊的日子,我想跟慈慧的所有家人们说几句话。
慈慧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真的非常不容易,这个过程有赖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因此,我要特别在此感谢大家,尤其是在座的大多数人,你们从慈慧成立至今,一直都在参与我们的工作,不管是人力、财力,还是发心等方面,你们都作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你们没有中途离开,热情也从没减退,这确实非常棒。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去做慈善公益并不容易。当今社会,人们干坏事的话,可能具足很多机会和因缘;但是做善事的话,社会不一定认可,自己的家人也不一定同意,而且自心的状态也会此起彼伏。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一直不断地做着慈慧的事情,确实非常值得赞叹和随喜。
我们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是自愿地利他,你们除了参加慈慧的公益活动,也会在背后提供协助,各位的付出有时候是有目共睹的,也有时候是不为人知的。不管怎样,通过大家的努力,慈慧的确转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我看藏地的很多贫穷孩子,都是因为得到慈慧的帮助而真正受益,他们有些人已经考上大学,有些人已经学业圆满,也有部分人已经找到工作……所以说,慈慧使很多年轻人的成长过程变得美好。此外,慈慧的其他慈善公益项目,包括敬老活动,也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因此,我要趁这次年会的机会,去特别感谢大家的共同奋斗,这是我今天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在做事的过程中,现在慈慧的志愿者还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今我们的慈善工作,还需要更多的专业化和更强的团队精神。
现在,如果我们要真正扩展利他的事业,就需要有来自各方面的资源,同时我们的人员一定要更加专业,才能善用资源来持续地做各种事情。另一方面,如果各位志愿者对慈慧的每一场活动、每一个项目、每一件事情,乃至是很细微的小事都能有共同的发心和合作,那也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
我认为对你们个人来讲,在慈慧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做事,也是佛教意义中的一种修行。可能你认为,自己平时一个人在家里修得很好,但是当你进入到群体之中,也许你会发现自己跟某些人合作不来,原来自己的为人处世、利他理念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此时你会更加认识自己。所以,慈慧是你的一面镜子,你可以从中观察自己的修行是否有进步。
其实,我们的社会有很多没有信仰的世间人,他们就像西方国家的很多人一样,认为慈善是每个人都该去做的。因此,不管我们有的是智力、财力还是人力,都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贡献出来,然后把各种不同的资源整合,再善用到那些贫穷的地方,就像我们的西部助学一样。
如今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的很多偏僻地方,我们西部助学的团队都会给当地的孩子们提供帮助。确实,慈慧的理念和利益众生的方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我在此鼓励大家,不要退出慈慧的发心行列,相反,我们还要越来越有激情。很多人初时对发心特别兴奋,然后慢慢变得冷漠,最后就退失了,这是很可悲的。
第三点,我们的团队一定要和合。慈慧的所有人员,上至管理层的理事会成员,下至前线的发心和工作人员,都一定要和谐地相处。
大家不要把个人的动机、痛苦或者情绪,带到我们的团队和工作之中,大家应该快快乐乐地在慈慧做利他的事情。其实,你可以在这个平台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所以,对你们个人而言,于慈慧做慈善应该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们身体健康、充满意乐,而且各方面的资源都已具足,这时候我们就应努力行善,否则,将来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很难说。我们的意乐和其他的因缘都是无常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故在因缘具足的当下,我们就应去做无限的功德,而它确实会陪伴我们生生世世。
因此,不管你的身份如何,希望大家不要出于一时的热情而短暂地行善,不然你的功德就像阳光下的一滴水,很快便会干涸,那就有点可惜了。大家应该在慈慧长期发心,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慈慧的大海,如此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我们的功德将会越来越蓬勃。再者,持续地发心也能体现出大家的菩萨精神。
今天,各位有缘参加慈慧的年会,确实是值得兴奋的事情。我们一生之中可能会参加很多会议,或者各类的活动,但是不知道当中有多少能够真正利他。因此,我觉得每一个利他的活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希望各位慈慧志愿者能够长期地发心,这就是我们的一种修行方式,也是我们的日常行为。佛教强调发愿和发心做事,后者就是行菩萨道的行菩提心。它并不是空谈,如果光在口头上说要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落于实际的行动,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我非常希望,通过做慈善和利他的事业,你们每一位都能得到最大的收获,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健康,你的家庭会平安吉祥,越来越和睦,而你也能给身边的群体带来越来越多的光明和温暖。
总之,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慈善公益,愿我们的慈善事业能够像源源不断的流水一样,给世间上的所有众生带来甘露和滋润,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