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论讲解·第35课
下面继续讲《三戒论》当中的密乘戒。前面已经讲了密乘戒总的誓言,下面讲无上大圆满不共的密乘戒。
大圆满誓言也分为顿根者无守之誓言与渐次根基者具守护界限之誓言。像国王恩札布德那样的利根者,无有能护和所护的誓言;对于以次第性获得证悟的渐根者,需要有界限的守护,所以,大圆满的誓言分有守护和无守护两种。
其中顿根者之誓言,如《宝聚续》中云:“超越护界之誓言,自成无有唯一等。彼等相辅相成也。”于真正顿悟者面前宣讲的誓言,已经超越了守护的界限,无有任何可守护的。从证悟境界可分为四种:自成誓言、无有誓言、唯一誓言、平等誓言。无垢光尊者所作的《实相宝藏论》,将全文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这四种誓言。因为达到最高境界时,对一切无有任何实执,于唯一大觉性中,显现和空性全部平等,这种境界自然而成,此四者相辅相成。法王如意宝在《直断要诀释》中也专门讲了这四种无有守护的誓言。也就是说,证悟诸法本来无有取舍而安立超离取舍守护界限的誓言。
渐根者之誓言:按照《誓言庄严续》中所说来讲,根本誓言是指自己的三门印持为与诸佛总体上师之身语意金刚无二无别,或者说革日(上师)有沉重之义,如果失毁,则难以清净,以此得名。本论颂词中说“根本誓师身语意”,也即以根本上师的誓言来分析,为什么呢?大圆满在所有密宗当中是最殊胜之法,其守护誓言的方式与其他修行方式有点不同,必须与上师相应,不能与上师的身语意相违越。
如果分类,身语意每一种都可以分为内外密三种,共有九种,此中又各自分为三种,总共有二十七种誓言。有关这方面,《上师心滴》当中有比较广的讲解。
一、身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不予取为外外誓言;断非梵行为外内誓言;断除杀生为外密誓言。
一般来讲,不予取、非梵行、杀生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密宗誓言中,有时候说要杀生、要不予取等,有时候说不能做,究竟应该如何行持呢?下文会有详细解释,希望大家应该领会。
身之三种内誓言:不诋毁父母、道友与自之身体为内外誓言;不诋毁法与补特伽罗为内内誓言;不以殴打苦行轻侮、折磨自己的身体为内密誓言。
身之三种密誓言:不殴打或准备殴打金刚道友的身体、不诋毁密宗的各种装饰为密外誓言;不侮辱上师的空行母为密内誓言;不践踏上师的身影,在其前言行谨慎为密密誓言。
《事师五十颂》中也说:“畏惧如毁佛塔罪,师影尚且不应跨,鞋子坐垫乘骑等,不能跨越何须言?”不能践踏上师的身影,否则会有毁坏佛塔的过失,更何况践踏上师坐垫、乘骑等。《大圆满前行》中说:不能踩踏上师的脚印等。
作为修持大圆满的人,这二十七条誓言并不是很困难,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因为很多人修大圆满不成就,原因肯定与守护誓言有一定关系。
二、语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除妄语、断离间语、断粗语。
三种内誓言:不诽谤说法者、不诽谤思维法义者、不诽谤修持实相者。
有些说法者毁谤修行者、修行者毁谤说法者,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上师如意宝以前也讲过:在修行为主的道场,很多人说闻思毫无用处,都是分别念的境界;闻思为主的人对修行者说,这都是盲修瞎炼,整天修分别念而已。没必要互相诋毁,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趋入佛门的途径也是五花八门,一般人很难断定孰正孰邪,自己守护自己的三门是最重要的。
三种密誓言:不轻侮违越金刚道友之语、不轻侮违越上师手印及侍者之语、不轻侮违越上师的一切言教。
多罗那他所写的《多罗那他密传》里面,他说自己是无垢光尊者的转世,能够清晰回忆起前世的很多情景。我确实觉得,他在他空见解方面,与无垢光尊者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到的他空见解非常相似。因此很想结上一个缘,准备翻译他的七大受教传承。
他的上师曾得受过大手印、绝地火等七大传承教授。其中,绝地火瑜伽的传授当中,有一位绕哈拉上师,他以前是布扎马西拉寺的大班智达,非常了不起。他在修持密乘的过程中,上师要求他舍弃一切,但他的傲慢心比较强,并未依照上师的吩咐去做。此后他虽然幡然悔悟,精进忏悔而修持,却始终不能成功。后来另外一位上师告诉他:你已经违背了上师的教言,需要砍断舌头和四肢来忏悔。绕哈拉真的用刀砍断了舌头和四肢,之后继续修持并获得一定的证相。一位上师说:你需要于水中安住七天而修持。他也依教奉行。当时水中有一种莲花虫,几乎吸干了他身上所有的血,奄奄一息,接近死亡。通过这两大苦行,令违背上师教言的罪业得以清净,最终获得了大手印果位。
据说他现在也是住在树木山的山洞里,觉囊多罗那他说:有人认为是现在不丹的蒙地。传说当中,布谷鸟会跑到蒙地去过冬,夏天才来到我们这里。对于蒙地,《格萨尔王传》有一个详细解说。当时法王如意宝去不丹的时候也问过他们,他们说夏天有布谷鸟,冬天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从现在的地理和气候观察,不丹和中国的春夏秋冬没有很大差别,所以不知道布谷鸟到底飞到哪儿去了?!
前面说不能违越上师的教言,确实如此,我们现在不能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违背上师教言的现象比较多,对自己的修行起到很大障碍。
三、意誓言中三种外誓言:断除害心、断除嗔心、断除邪见。有些人可能想:断除贪嗔痴与上师的意誓言有什么关系呢?上师的密意是智慧的境界,与智慧相违的就是贪嗔痴,因此要断除。
三种内誓言:断除放逸草率的邪行、断除沉掉歧障的邪修、断除常断边执的邪见。
确实见解特别重要,首先见解一定要正,否则,修任何法都无法成功。想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必须依止一位具相上师、依止高僧大德的论典。
修行方面,若是修错了,危险比较大。如果有人本来要回成都反而前往云南,这种错误不是很危险,只要认识到目的地错了,就可以回来。但修行过程中若出现迷途,一定是很危险的。那么,有什么办法不修错呢?按照高僧大德的教言去做,肯定不会修错。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中,对所有修法都有明显记载,依此去修不会错的。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千万不要随着自己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去修。
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要专修。对于专修,我一方面非常赞叹,一方面也很反对,为什么呢?闻思未达到一定量之前,千万不能专修。假如对五部大论等法门,已经闻思了五六年、七八年,对基本的道理已经通达,这时候专修也是可以的。但一开始就专修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像现在高等学校里面,有化学专科、医学专科等等,但这种专科并不是从幼儿园开始的,甚至初中、高中也没有专科。世间的高等学校也是有次第性的、系统化的教育,佛教也是如此。
当今社会上很多学佛的人,最大的毛病就在这里,对佛法显宗密宗的基础都未打好,真正的见解还没有树立起来,一皈依佛门就要专修,这样的话,很难成功。我觉得有些高僧大德一心一意弘扬专修,对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讲非常好,但是对没有基础的人来讲,专修肯定不行。对于这些问题,还是值得大家仔细思考的。
三种密誓言:断除每日每座不作意见修行、断除不观修本尊、断除不观修上师瑜伽及对道友不修慈心。
作为修密宗的人,一定要每日每座去真正作意见修行,不断地观修本尊、修持慈悲心。
以上二十七种誓言,是大圆满的根本誓言,大家一定要记住。《上师心滴》以及其他有关宁玛巴大圆满的誓言中都是这样讲的。很多人想依靠大圆满获得成就,却连上述誓言的支分也不清楚,如此到底能否守护?大家应该仔细想一想,这也是修法的关键。
成为根本誓言的助伴或方便的支分誓言有二十五种,共分为五类,以下分三个方面来讲解。
己二(别说支分二十五誓言)分三:一、应行行为之誓言;二、应知见解之誓言;三、应修修持之誓言。
庚一、应行行为之誓言:
杀生邪淫不予取,妄语绮语五应行。
贪嗔痴慢嫉妒五,即是五种不舍誓。
大小香精人血肉,此乃五种应取誓。
一般来说,若未深刻理解此处所说密意,仅从字面直接理解则会导致修行与行为出现极大困难。
这里说应该行持的,杀生、邪淫、不予取、妄语、绮语是五种应行的誓言;贪嗔痴以及傲慢、嫉妒五种,是不应舍弃的誓言;大香、小香、精、血、人肉五种,为应取受的誓言。
所以,有很多人不接受密宗的原因是什么呢?密宗的有些境界确实比较高,个别说法与显宗完全不同。那是不是与显宗的说法相违呢?大家应该清楚,并不相违。
有些愚痴的人认为:一定要杀生、说妄语,这是密宗必须做的。
实际上,此处讲到的誓言,有直接意义和隐含意义两种解释。从直接意义来说,对于自相续不会有所染污者,依靠这种修行方法,比如大圆满的二十一种行为,可以令其增上智慧。但对于下等境界的大圆满修行人来说,并未要求行持这类行为。
普通修行人应该向这方面努力,千万不能生邪见。因为前辈高僧大德们所宣讲的教言,具有十分甚深的含义。但我们的智慧非常有限,不要说所有续部,连五部大论都背不下来,却敢对这些具有殊胜意义的语言,妄加评论甚至诽谤。希望个别愚痴的人,不要在这种真正的实相前显露自己的愚痴之举。
第一类:具有善巧方便者,在无有自私自利贪执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利他,则如前一样按照直接意义,行持降伏、双运、不予取与说妄语,为了改变刚强难化的众生相续等而说绮语。
一开始翻译《三戒论》的时候,我跟慈诚罗珠堪布也讨论过,到底翻不翻译?因为比较担心,现在的人特别愚痴,经常断章取义地曲解这些意义,导致很多人对密宗生起邪见,很有这种可能。但实际上,通过长期的闻思,对密宗的教义会有所了解,而且根本找不到与显宗相抵触之处,显宗有显宗的解释方法,密宗有密宗的解释方法,只不过密宗的见解太高、禁行行为比较超凡,一般人难以接受。所以,以前印度很多的高僧大德、大成就者,在行持禁行行为的时候,都是前往任何人也不知道的处所。
此处也讲到,必须是在无有自利心的情况下,这一点,作为凡夫人来讲非常困难。直接意义的条件就是这样,并不是以自私自利自相的嗔心和贪心去降伏、双运,这在密宗任何续部也找不到这种字眼。但是,在无有贪心和嗔心的情况下,可以行持双运和降伏。
大家在自己修行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因为现在的人贪心特别强烈,自己对贪欲无法控制的时候,就以密宗作为借口。这也是一种歧途,我这里已经跟大家再三强调了,你们自己能否行持就要看自己了。
从隐含意义而言,分别念融入中脉,即杀绝分别念称为杀生;依靠密宗的不共方便法,即以风脉取受甘露,叫做不予取;于真实上供下施时,依靠双运而修不变大乐,叫做淫行;本来轮回即是现而无有自性的,无有束缚亦无有解脱可言,若说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就是一种妄语;实相中一法亦无有,证悟此无说之义,毫无隐晦而谈,叫做绮语,此即五种应行的誓言。
表面上看,杀盗淫妄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人不能接触也是这个原因,但实际上,若真能达到这种境界,即使显宗也会赞叹的。就像济公和尚的成就,在汉地也是非常多,只不过在显宗对他的境界没有详细分析,但确实是大众认可的成就者。对这些行为,通过密宗的教证理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第二类:就直接意义而言,对于贪、嗔、痴、慢、嫉这颠倒的五毒,不必像声闻乘那样将它们视为怨敌而断除,密宗当中真正认识它的本性时,也不会成为修道的障碍。由于诸法各自本体为空性,因而所断的实法不成立,如阳焰水不需要筑水坝来防护一样,同样,认识到万法本性时,自相续的贪嗔痴等任何烦恼也是无利无害的。
《金刚续》中云:“诸惑如幻本体空,知自无明自性解。”了知密宗的窍诀以后,对显宗最甚深的《涅槃经》《华严经》等经典的殊胜密意,也很容易通达。若以方便摄持,尽管享用五毒,不仅不会受到束缚,反而成为解脱的捷径,因此也不必断除,如同进入耳朵里的水要用水引出一样。
以水引出水,这是以前藏医的一种窍诀。同样,以烦恼对治烦恼,以毒攻毒,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大海续》中云:“烦恼道为大清净,方便欲妙殊胜饰,一切游舞依彼等,速成吉祥黑日嘎。”“黑日嘎”是忿怒本尊的意思。也就是说,烦恼就是大清净,若以方便法摄受,一切均成为他的游舞和装饰,很快时间中成为大成就者,所以应当认识烦恼的本性。
五烦恼本来即是五部五智慧的自性,为此也无须断除,犹如想得到油就要榨芝麻一样,阿阇黎莲花生大士在《方便绢索续释》中说:“痴心是毗卢遮那佛之誓言,何以故?无明无所断,觉性无所成,于法界中一味一体之故……”从隐含意义方面来讲,真实的五毒,即是指证悟诸法为等性、见解无有偏堕、行为无有取舍辨别的痴心。如是对未证悟此理者,以无缘大悲摄受则为贪心;以各别自证智慧,将一切邪知邪念全部摧毁无余,即为嗔心;证悟等性见解,对一切皆无所畏惧,称为我慢;于等性境界中,不容纳一切二取之见行,就是嫉妒。如此依靠证悟修习的方便而不舍五毒,此五种是五不舍誓言。
本论当中,堪布云嘎对这些誓言的直接意义和隐含意义解释得非常清楚。希望大家对这些誓言的意义全部掌握,以后对密宗的很多邪知邪见,自然而然会消除。有关这方面的含义,我在《密宗断惑论》《破除邪说论》里面,也引用过一些,但是众生的邪知邪念无边无际,想对他们一一解释也非常困难。
第三类:依照直接意义而言,如实了达四成与三是而享用大香、小香、人血、人肉、精液五甘露。
“四成三是”在密宗来讲非常重要,《大幻化网》当中讲密咒部分时,专门讲过四成三是。所谓的“四成”,指法性本体成、有法自性成、能力作用成、殊胜加持成。以五甘露为例,实际与五佛无有任何差别,从名言法性和胜义法性都可以这样讲,这就是法性本体成;显现上通过修行,依靠五甘露成就誓言物,即为有法自性成;若依照密宗仪轨所说,依靠五甘露修持密法会获得一定的成就和悉地,叫做能力作用成;对于密宗的见解和誓言有恭敬心,依靠五甘露行持密法,诸佛菩萨也会对你作殊胜加持,此即殊胜加持成。或者,从咒语、手印、本尊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四成”。
上述讲到的大香、小香、人血、人肉、精液,是人们认为特别不干净的。实际上,对证悟最高境界的人来讲,无须依靠五甘露来修持,直接安住于四种誓言当中即可;普通初学者,依靠人血、人肉也是不合理的。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中说:见解未达到净等无二之前,行持这些行为,只是一种颠倒行为。有些人刚一到学院,就去尸陀林拿一个托巴回来,然后说“我特别喜欢用托巴……”当然,心里真正认为它是很干净的,自己使用也可以,供佛也可以。但一边想着很不干净,自己不太敢用,干脆在里面放一点水果供佛吧。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合理的。现在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习气成熟,特别喜欢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大肆宣扬人肉、人血的好处,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已经成为密宗瑜伽士了一样!
“三是”即指获得成就与遣除五病的妙药,比如精液能治热病、经血能治麻风病、人肉能治风湿病、大香能治喉炎,小香能治中毒;是修持共同殊胜悉地,也即长寿、不忘陀罗尼、妙音、势力广大等五种共同殊胜悉地的圣物;是五部五智慧的自性,也即精的本性是大圆镜智,血的本性是妙观察智,大香是法界性智,小香是成所作智,人肉是平等性智。因此,从其本性或者名言显现角度来讲,都是不应舍弃的。
其隐含意义,不漏而持五蕴精华,此等即是五应取誓言。
庚二、应知见解之誓言:
五蕴五大五境根,五色天尊五应知。
五类誓言中的第四类:由于诸法本来即是正等觉,所以五蕴为五如来佛父,五大为五佛母,五境为五勇母,五根与五根识为五勇士,五色为五部五智慧等,五类分别识聚的自性清净为天尊。对此,《大幻化网》和《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都有广说。依靠智慧断除增益而通达身智坛城,此等即为五应知之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