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论讲解·第34课
戊四(宣说支分粗堕)分二:一、八粗堕;二、旁述。
己一、八粗堕:
今说支分之粗堕,灌顶誓言未成熟,
依止明妃会供时,身体语言相诤斗,
于未宣说之明妃,以自之力取甘露,
不为法器说密法,信士提问说他法。
住声闻内满七日,不具瑜伽与智慧,
自己诩为密咒师,于非器说八粗堕。
现在宣说与根本罪同分的支分戒,虽然不是舍戒的他胜罪,却会障碍迅速获得成就,因罪业十分粗重,而称之粗堕。相合《离畏勇士续》与《誓言海续》等的密意,而在此论中概括宣说此支分堕罪。
其中,前三条是能成熟自相续的支分戒,后五条是能成熟他相续的支分戒。
一、未得灌顶与不具足誓言者,依止相续未成熟的明妃。
如上所述,在做真实秘密灌顶与智慧灌顶时,需要依止具相明妃。所谓的“具相”,《上师心滴》中提到,有东坚玛者、班玛坚者、瓦浪坚者、热姆坚者。作为从未得过灌顶、不具足誓言的人,若依止未成熟明妃,会犯支分堕罪。
从出家人来讲本来就不开许,这一点毫无疑问。印度的个别大成就者,也许形象与行为有些相违,但在末法时代确实很难找到这种真正的成就者,若去行持,只有毁坏自己而已。
这是堪布云嘎的解释方法。赤罗活佛在《三戒论讲义》中解释说,依止未得过灌顶和不具誓言的不成熟明妃。这种说法,具体有什么依据不太清楚,总之与本论稍微有点不同。无论哪一种解释,对我们来说,这条不会违犯的。
二、会供等时,金刚道友之间虽无害心,但以身语相互争论、殴打,发生口角。
在密宗作会供或者开法会时,即使没有大的嗔恨心,但以身语争论或殴打,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学院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发会供品等的时候,随随便便以开玩笑、打打闹闹的形式,将食物等撒在僧众当中,接近犯这条戒,一定要注意!因为供养僧众的时候,需要恭恭敬敬地供养。有些从没学过戒律的人,让他发糖,就直接将糖撒在僧众里面,自己也是疯疯癫癫的,拿着口袋跑来跑去,这都是不合理的。
三、未依仪轨,仅仅以自己的风力,从不具足续部中所说法相的一般明妃处取甘露。
依靠明妃灌顶时,需要取受甘露,但是未按照续部仪轨所说,仅以自己风的力量取受不具足法相的普通明妃的甘露,这是不合理的。不过,这一条我们也不会犯的。
四、对于堪为法器并具希求心的弟子,因吝啬秘诀而不传讲密法。
有些人认为:我们明明堪为法器,并且在堪布前求了密法,他不传的话,是不是已经犯了密乘戒?
从我个人角度,的确看不出来你们是否堪为法器。因为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对密法特别希求,口头上也说得特别好听,表面看起来,修行行为等各方面都是很如法;密法听到一半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疯狂的行为;到最后,语言和行为已经完全变了。
当然,对于真正堪为法器者,以吝啬的心态不传,会犯堕罪。但对我来讲,的确观察不出来。在座的有些道友说:我现在还没有得到密法,如果死了怎么办呢?我想了想,无垢光尊者所作的有关显宗密宗一切窍诀的论典——《窍诀宝藏论》,你们应该得到了,这不是密法的话,恐怕世界上找不到更深的密法了。所以,我们缺少的并不是法,而是精进和信心。
希望你们每个人,一辈子当中,应该主要选择一两部法进行修持。比如上师可能有很多,但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唯一祈祷的对境就是他;所有法当中,对自他获得解脱最有利益的,唯一修持这一部法。以前华智仁波切无论去哪,始终将《大幻化网》和无著菩萨作的《入菩萨行论释》带在身上。上师如意宝也是,对《直指心性》作了很多分析,可以说一生中都把这部法当作最重要的法。因此,尤其是《大圆满前行》《窍诀宝藏论》《入菩萨行论》,希望你们将这三部法作为自己一辈子最主要的法,或者再加上《宝性论》等。当然,其他的五部大论,作为修持的助缘来对待,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把握。
我想:在所有法当中,选择与自己特别相应的一两部法,这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听到的法也很多,这个重要、那个重要,有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其实单单以《大圆满前行》就可以成佛,这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去修持,如果不去看不去修的话,法本是法本,你就是你。
五、具足信心并希求法义的弟子请教法义,不作正面回答,反而讲些其他法门。
除了因缘不成熟或弟子不堪为法器等,具有特殊密意和特殊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不传。若明知弟子是真正的法器,对密法、中观也是特别有信心,却对他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反而以其他法门来应答,这也不合理。
六、在诽谤密宗见行的真实声闻或者寻思者当中,居住满七日。
小乘声闻者、持有毁谤密宗的见解和行为者以及寻思者等在家人,与他们共住七天,就会犯此条堕罪。
现在很多道友的家人,都是对密宗有成见的,有些是声闻种姓,对密宗根本不承认,有些是寻思者,所以这些人在家里最多待六天,第七天早上一定要坐着火车、乘着飞机、骑着牦牛赶回学院……
七、不具备密宗瑜伽真如智慧而自我标榜为持密金刚持。
连密宗法相都不具足的个别人,自我标榜说:我是某某金刚上师阿阇黎,已经在学院待过三个月。你可能一开始表演一下,但是时间不会很长,现在通讯和信息非常快,很多居士一边称赞着“上师您老人家真了不起”,一边给学院的人打电话,到处打听你的情况……
八、对于不能堪为讲窍诀法器而想求法的人,在非时传讲甚深赤裸觉性之义。
对于能够豁然开悟的甚深密法以及直指方面的教言,不能在非法器面前传讲,否则会犯这条根本戒。
己二、旁述:
未曾依修等而行,灌顶开光事业等,
于信外法示身印,于具二戒佛制者,
说无必要令违越,此等粗堕有多种,
然而谓此罪轻微,乃为时轮金刚说。
此外,自己从未曾进行念修等,却想为弟子灌顶、对三宝所依开光、举行火施之事等,并着手进行。比如做马头金刚灌顶时,上师自己首先需要得过灌顶,之后圆满马头金刚的主尊心咒多少万遍,对这些念修仪轨从未修持,就想为弟子灌顶,这是绝对不合理的。
对于虽然不是畏惧深法的种姓,但信解外因乘法门的补特伽罗,在无有必要的情况下,显示身手印。现在汉地的有些大和尚,或者国外的有些小乘行者,他们对密宗并不害怕,但是不一定接受。因此,在无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不能在他们面前显示各种身手印,或者密宗的金刚歌舞等。
对于获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的密宗者,在不是会供、火施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令他们违越过午不食等佛制罪。在密宗当中,对别解脱戒的过午不食等戒条,于特殊大修时可以开许,除此之外无有任何开许之处。
对于诸如此类粗堕的认识、次第、数量不一定,支分不具全的恶作等罪业,虽然各位大德的认识有所不同,分析得非常多,然而由于罪过轻微,在这里未作详细阐述。如《时轮金刚大疏》中云:“堕罪虽有许多,然惩罚极为轻微……”虽然堕罪有很多,但在密宗戒律当中,于惩罚时比较轻微,不作广说。
这以上,旧派和新派的所有誓言均已宣说完毕。
戊五(宣说大圆满之誓言)分三:一、总说与根本誓言;二、别说支分二十五誓言;三、旁述特殊誓言。
己一、总说与根本誓言:
尤其前译大圆满,根本誓师身语意,
各分九类二十七,支分誓言二十五。
接下来阐述在新续部中未提及过,以殊胜前译大圆满为主所有续部中宣说的戒轨。《上师心滴》中专门有一个宣讲誓言的如意宝,叫做《誓言次第解脱海》,其中对所有身口意的誓言讲得非常清楚。
一般来说,誓言梵语为萨玛雅,引申义为对所立下的誓愿不能违越。《普集续》中云:“难越金刚誓言永守护。”这是誓言的一种名词。也有以守护利益无穷、未护危险极大,而安立为誓言的。因此,在每次灌顶时均要遵守一种誓言,若能守护,则所饮之誓言水成为金刚萨埵,于你临终或中阴时开示解脱道,利益无穷;若未能好好守护,誓言水将于心脏中变成九头魔王,饮干自己的心血,使你受到惩罚感受无量痛苦,由此才称之为誓言。
《集黑日嘎续》中云:“若未违越成殊胜,违越被焚称誓言。”藏文中为“单策”,“策”有焚烧之义,“单”是指捆缚得特别紧,它的直接意思是指守护和焚烧。如果好好守护,会获得殊胜成就;未好好守护则会被地狱之火所焚烧。所以,藏文中可以将“单”“策”分开讲,但汉文的“誓”和“言”,誓是发誓,言是语言,没有焚烧这一层含义。
如果详加分析,前译派所有的不同续部,可以包括在续、教、窍诀三者中。“续”,即人们统称的《大幻化网》;“教”是《集密意续》;“窍诀”是大圆满阿底约嘎。前译宁玛巴所有的法,可以包括在续部、教部和窍诀部当中。这其中均宣说了总誓言、别誓言与特殊誓言三种。
所谓的总誓言,实际就是指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外续部的所有戒条,这些戒共称为有守护界限的一切誓言。
有些人认为:修大圆满的人,无须守持任何誓言。
实际上,修大圆满者也需要守持总的誓言,这其中已经包括了别解脱和菩萨戒,与这些戒条均不能相违。《集乐寂静续》中云:“别解脱与菩萨戒,事行瑜伽续之中,宣说所护任何戒,即是共同总誓言。”这个教证中说得非常清楚,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事续、行续、瑜伽续当中,所要守持的一切戒条均为总誓言,必须守护。
第三特殊誓言在下文中有讲述,此处不作宣说。
别誓言:一切续部的根本《大幻化网根本续》中,讲到了五根本誓言:不舍无上、恭敬上师、于入正道者生慈悲心、不间断密咒和手印、不泄露秘密。还有十支分誓言。其中,前者可包括在此处宣说的根本誓言中,后面的十支分誓言,就是指此处的二十五种支分誓言中不舍与应取两种誓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一切圣教的根本《集密意续》中,所说的根本三誓言与二十五支分誓言中,前者也包括在此处所说的誓言中,后者与本论下文要讲的二十五誓言意义一致。
由此可见,本论已经宣讲了窍诀阿底约嘎的所有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