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藏论讲解·第11课
2022年5月16日
过一段时间,可能要休息几天。因为我以前开刀的地方,半年之内要做复查。这不是什么大事,希望你们不要传来传去的。
我不在的时候,其他的闻思要一如既往。现在,堪布堪姆们讲得认真,也讲得很好,大家学得也认真。夏天,天气宜人,各方面也比较方便,大家要珍惜闻思的机会。到了冬天,天气冷不说,还要放一两个月的假,学习的时间并不多。
夏天的季节特别好。除了发心特别忙的道友,希望大家都能把时间全部用来闻思修行,不要浪费。否则,待在这里特别不适合。如果需要休息、散乱,以及做洗衣服之类的事,可以安排在星期天。平时一定要抓紧时间,该修行修行,该闻思闻思。
以前有极个别的人,特别没有时间概念,经常以散乱度日。不管散乱多久都无所谓,也没有惭愧心。也有些道友,一直很珍惜时间,安排事情都是以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来划分的。
抓紧时间闻思修行很重要,所以跟大家特别交代一下。
《如意宝藏论》正在讲器世界。整个器世界,可以分为所依的须弥山、七金山、四大洲和八小洲,和地狱、饿鬼、旁生、人间、天界等能依有情的处所。其中有情处所中的天界,分为欲界天和色界天。欲界天又分为依大地而住和依虚空而住两种。依地而住的欲天,在须弥山的中间有四大天王天,山顶有三十三天。这两个天已经讲完了。
今天开始讲依虚空而住的欲天。六个欲天当中,除了四大天王天和三十三天,上面的四天全部依虚空而住。虽然依靠虚空而住,但各天也有次第、高低和距离的差别。按次第来讲,色界上方还有无色界,但因为无色界没有粗大的色法,所以这里没有安立。
戌二、依空之欲天:
依虚空之四欲天,犹如星辰现空中,
方圆三十三天起,层层向上二倍增。
依靠虚空而住的欲天,有离诤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它们从三十三天开始,一层层向上排列,像星星或者彩虹一样,显现在虚空中。四天的范围大小是怎样的呢?离诤天二倍于三十三天,上面的三层天依此类推。
上面四天的天人,都有一些随福德分的有漏善业。依靠各自有漏善业的大小,层层向上,各天大小也以两倍递增,即离诤天是三十三天的两倍,兜率天是离诤天的两倍,化乐天是兜率天的两倍,他化自在天是化乐天的两倍。相关佛经也如是描述。
这些天人以特殊的福业,各天处所在虚空中层层向上、大小递增。在须弥世界的图画上,虚空中的天界比下面的世界大得多,一层一层地往外扩展。
有些经典讲,这些天人住在密布的云层中。依靠往昔的福德,他们不会从空中掉下来。我们不要觉得,住在虚空中不好休息——不会这样。在他们的世界里,也有像大地一样的所依。
以上是六个欲天的情况。
六欲天中的个别天,比如兜率天,藏传和汉传佛教都有提到,对兜率内外院也讲得比较多,不仅弥勒菩萨住在那里,宗喀巴大师、虚云老和尚等大德也在那里。
再如他化自在天,很多经典都说,那里是魔王波旬住的地方。魔王波旬居于欲天的最高处,嫉妒心却特别大。世间任何人修持善法,尤其禅定修得好的,魔王波旬担心他们超越欲界,跑到上界去,经常给他们制造违缘和损害。
为了阻碍人们行善,魔王波旬和他的眷属经常变成各种形象,跑到人间和天界干坏事。魔王前世供养过修行人,所以今生能享受天人的快乐,但因为以前发过恶愿、造过恶业,今生所做的全部是恶业。
在我们人世间,各个单位和部门,都有一些像魔王波旬的人,自己明明过得还可以,却经常造恶业,障碍别人。
在《如意宝藏论》里面,四大天王天和三十三天都讲得比较广,而对虚空中的四个欲天,基本上没有描述,以简单的四句偈就揭过了。
申二、附述非天:
所谓的非天,就是阿修罗。麦彭仁波切把它列为附述——附加的内容,无垢光尊者在注释里,也是“顺便说明非天之处”。
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的科判,都把阿修罗归于欲天,而不是地狱和旁生界,说明阿修罗属于善趣。我们通常的说法是,善趣有三个,即人、天人和阿修罗,恶趣也有三个,即地狱、饿鬼和旁生。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无垢光尊者对非天或阿修罗是怎么讲的:
非天须弥水界内,隙中依次为罗睺,
星鬘项鬘修罗王。
阿修罗的身体、神变、受用、欲妙等,跟天人比较接近,但因为种性比天人下劣,性格也比较粗暴,所以叫做非天。
欲天界所摄的很多地方都有非天的住处,色界好像没有。它们的根本住处则在须弥山的下方。须弥山水面以上住的是欲界天,水面以下是非天的世界。
一共有四种非天,包括罗睺罗非天、星鬘非天、项鬘非天和修罗王。其中的罗睺罗非天,就是按照传统说法,吃掉太阳或月亮造成日食、月食的那个罗睺罗。其他经典中还有妙真非天、毗摩质多罗非天等,但主要有四大非天,即罗睺罗、星鬘、项鬘和修罗王。
须弥山像个金字塔,中间是空的。非天就住在须弥山水面向下直至金地之间的空隙当中。我有时想,非天应该相当于龙类,不然住在水下的空隙里,多半会被淹死。不过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既然龙王可以住在水里,鱼虾可以住在水里,那非天为什么不能住在水下的空隙中?而且空隙到底有没有水,并不是很清楚,反正他们会进到水下去。里面的城市、宫殿、眷属等,特别庄严,跟天人的世界比较相近。
但非天的生存方式,还是有点与众不同。也许,须弥山下的水不像人类喝的盐水,不会因为在里面时间久了,身体出现各种状况。还有人认为,初劫不像现在,初劫的水喝了会长寿,即使浸没在水里,也不会出现淹死的情况。
学习这些论典,了知六道众生不同的感受和不可思议的业力,非常重要。在我们的世界里,人有形形色色,动物有千姿百态,那在天界和非天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显现,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千世界确实无奇不有,什么样的业力都可以现前,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发生。所以,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肉眼、狭隘的见闻来衡量一切。
你们如果能认真学习《如意宝藏论》,确实非常好。它对佛教大小乘的世界观,包括有情世界和器世界,讲述得特别清楚。我们大家在讲闻的过程中,好像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这些世界。
对此,认真听课的人一定深有体会,“原来佛教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学《如意宝藏论》以前看大千世界图,什么色界、无色界、欲界,全都似懂非懂。学习以后,“哦,这是阿修罗的地方,这是四大天王天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有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多参考一些资料。虽然经论之间的观点存在差异,但作为参考还是可以的。由于众生的业力或者佛陀的意趣不同,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说法,其实很正常。
在我们人世间,量子物理学也好,经典物理学也好,西方的逻辑学也好,对世界种种现象的解释也不相同。其实,说法不同非常合理,如果所有的观点都相同,那反而有问题。经论有不同的观点,正是佛菩萨甚深智慧的体现,也是众生业力不可思议的表现。
接下来讲阿修罗生于此处的因缘。
因即饿鬼之引业,天人满业已终止,
与天抗衡财富饰。
非天的业力比较复杂。
《俱舍论》里面讲,业力分为引业和满业。我们在潜意识中,被某种业力牵引,不由自主地投生到某个地方——这种业因为有一种引入的作用,所以叫做引业;我们依靠前世的某种业力,今生需要感受种种苦乐,这种业就叫满业。比如,我因为前世做了善事,现在得到人身,这是引业;而我今生以人身感受的所有苦乐,都跟满业有关。
转为非天的因是什么?依靠饿鬼的引业——前世造了吝啬的不善业。有些论典说,上品不善业堕地狱,中品入饿鬼,下品转旁生;因为前世造了中等不善业,他们今生投到阿修罗的世界。从这个角度讲,把非天安在饿鬼道也可以。
既然引业是饿鬼,为什么非天又有那么大的福报呢?因为它们的满业是享受天界的快乐。非天的福德,很多方面都跟天人完全相同。
关于阿修罗应该放在哪一趣,有不同的说法。无垢光尊者把它放在天界,同时也跟饿鬼有关;功德光尊者也认为,阿修罗可以归属于饿鬼或天界;无著菩萨认为应该放在天趣,因为它们特别有福报,财富非常多。在《正法念处经》里面,阿修罗属于饿鬼和旁生,《大毗婆沙论》是属于饿鬼和天趣。
之所以有这么多说法,是因为非天的业力特别复杂。前世积累的饿鬼引业,让它们投生为非天;又因为满业的感召,它们拥有极大的福报。所有这一切,都跟前世的善恶业有关系。
大家知道,业分为善业、恶业和杂业。这三种业的造作情况不同,死后投生的情况也不同。
如果引业和满业都善,会生在善趣人天,而且一生都快乐。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物质条件很好,心里也很快乐,从来没感受过痛苦。听说我家乡有一家人,经济条件一直很好,家人之间从来不吵架——亲戚们从没听他们吵过半句,子孙们都特别孝顺,生活过得平静而满足。这是引业和满业都善的人生。
如果引业善,满业不善,会在善趣感受痛苦。有些人生活条件很好,有些人长得特别庄严,有些人财富自由、时间也自由,但因为满业不善,内心经常痛苦不堪。天人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也有。反正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尤其那些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很多开奔驰宝马的人,内心都很痛苦。
转生为人,如果满业不善,外面再风光,别人再羡慕,内心照样苦不堪言。即使待在皇宫,也感受不到一丝快乐。
如果引业善,满业有善有恶,属于杂业,会在善趣过一种时苦时乐的生活。因为引业善,肯定生在人天;因为满业善恶混杂,所以既有快乐,又有痛苦。这样的人也有很多,一会儿快乐得不行,一会儿又痛苦得不行。尤其是现在,很多人上一秒特别开心,下一秒特别痛苦,一直阴晴不定。好像天人也有这样的,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
如果引业不善,满业也不善,那就只有去地狱、饿鬼或旁生道了。地狱里全是痛苦,饿鬼界也唯一是苦,旁生里面有一些快乐。如果在旁生界感受痛苦,引业和满业肯定都不善。
如果引业不善,满业善恶间杂,则会在恶趣感受痛苦和快乐。因为引业不善,所以会转生恶趣。因为满业是杂业,所以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像牦牛、猫、狗等,引业肯定不善,大部分时间比较痛苦,但有时候好像也很开心。
以前我放牦牛时,没什么知识可学,每天只能念咒语。有时候,就根据牦牛的状态,判断它们的性格或心情,比如这头温顺、那头暴躁,这头性格复杂,或者这头痛苦、那头快乐,这头有嗔恨心、那头有贪心。牦牛确实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引业不善,满业善,则会在恶趣感受快乐。因为引业不善,所以转生为旁生;因为满业善,所以能感受快乐,就像天界的鸟类、人间的宠物——不知道它们内心快不快乐。
我以前看过一篇报道:美国有个著名的时尚大咖,人称“老佛爷”,他养了一只世界上最富裕的猫——身家20亿人民币。原来,老佛爷77岁的时候,有人送了他一只猫。这只猫虽然没有照顾他,却一直陪他度过了孤独的晚年。他去世之前,因为没有子孙,便去公证处公证,准备把财产全部留给这只猫。公证处说,法律不允许动物作为继承人主体。后来,好像由他的仆人负责监管这笔财产,但所有权是猫的。狗里面最富裕的,好像有24亿人民币的财产。
像这样有福报的宠物,世界上有很多。它们的引业不善,满业应该有一部分是善的,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福报。但它们的内心快不快乐,不知道。其实猫狗之类的宠物,有时候看起来,心情好像特别糟糕。
总之,善业感得善趣的果报和一切快乐,而恶业感得恶趣的果报和一切痛苦,杂业则感得苦乐夹杂,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
我们人间的业力其实很复杂。不仅心态复杂,经历也复杂:一会儿有钱,一会儿贫穷;一会儿健康,一会儿多病。很多人的上半生和下半生,苦乐状况完全不同。这些都跟因果有极大的关系。
这里引申出了什么?业力不可思议。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样的道理,身心尽量不造恶业。即生遇到了这么殊胜的法,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恶心。万一造了,要尽量忏悔。
我那天讲了,什么是弥天大罪?就是造罪的意乐特别强,造罪的时间特别长,中间没有对治,事后没有忏悔。凡夫人难免会犯错误、造恶业,但只要尽量缩短造罪的时间,减弱造罪的意乐,事后认真忏悔,罪业就会减轻、减少。这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关于业果的说法,这里跟《俱舍论》稍微有一点不同,但基本上一致。
通过阿修罗的业缘,我们对业因果的道理应该有清楚的认识。阿修罗的业报并不怎么好。虽然有一些财富,但因为嫉妒心极强,过得一点儿不快乐。其他经论还说,因为天人长得庄严,阿修罗长得难看,所以他们非常痛苦。而且阿修罗的疑心比较重,佛陀给他讲四念处,他会怀疑佛陀给天人讲了五念处;佛陀给他讲三十七道品,他会认为佛陀给天人讲了三十八道品。
有些人的疑心也很重,可能跟阿修罗的习气有关。我们自己也是,思想单纯的时候,还能观一点清净心;一旦浮躁起来,对朋友也好,家人也好,法师也好,怎么也观不了清净心,总觉得他们对自己不公平,肯定偷偷给了别人好东西。
以前藏地有一种说法:全家给天盲吃最好的东西,天盲却认为有眼睛的人吃得更好。
阿修罗的疑心重,嫉妒心强,嗔恨心和贪欲也比较猛烈。总之,负面的东西比较多。而在善法方面,比如对敬信三宝、依止善知识等,他们都没什么兴趣。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整天不三不四的,干起坏事来兴高采烈,让他做一点布施、有一点信仰,他却不理不睬、抛之脑后。这些人跟非天比较像。
非天为什么会摄在天界?唯一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比较富裕,还有一棵如意树。我们人世间也一样,只要有钱,即使人很坏,也会归入好一点的人群。阿修罗在很多方面,都比人类差很多,但因为有一些福报,财富比较多,所以也归到了人天善趣。
现在的世界,我们经常能看到阿修罗心态。有些国家对发动战争、损害他人、欺负弱小很感兴趣,甚至特别重视。
我个人对阿修罗的感觉不是很好。虽然在阿修罗里面,可能也会有一些好的众生,但在佛经里,佛陀经常提到的是三十三天。因为做善事而转生三十三天的公案比较多,在佛陀面前听法的天人,很多也是三十三天下来的。所以比较而言,三十三天还算可以。
阿修罗住在须弥山里面,生活缺少阳光,比较沉闷,比较痛苦,所以性格不好——会不会是这样的原因?应该不会。他们从小就这样,主要还是业力现前。
下面讲,因为引业相杂的原因,非天也有很多福报。
空隙美妙金地中,王宫之最教诲宫,
具金城市善财堂,林苑庆喜与极喜,
欢喜苑及乐喜苑。
天人拥有的美丽城市和庄严宫殿,非天基本上都有。比如,帝释天有尊胜宫,非天有教诲宫;天人有善见城,非天有具金城;天人有善法堂,非天有善财堂;天人有众车苑、粗恶苑、杂林苑、欢喜苑等四大林苑,非天也有四大林苑,分别叫庆喜苑、极喜苑、欢喜苑和乐喜苑。有点像现在的某些公司,仿照别人的品牌,给自己的产品取名,然后进行推销。
宫殿和林苑也好,城市规划也好,建筑材料也好,基本上天人有的,非天都有。在《大毗婆沙论》里面,非天四大林苑的名称稍微有点不同,其他内容是一样的。
除了城市和林苑,非天还有几个地方跟三十三天相同。
基地之名与彼同,紫札巴哲树之最,
妙石大象名雪山,难忍宝马名疾驰。
除了四大林苑以外,天人还有众车妙地、粗恶妙地等四个妙地。非天的城市外围,也有四大妙地,分别叫做庆喜妙地、极喜妙地、欢喜妙地和乐喜妙地。
天人有大香树或如意树,非天则有紫札巴哲树——像大香树一样能满足所需。天人的大香树下,有一块柔软舒适的一合石。非天也有这样的石头,叫做妙贤石,也特别大,是他们玩耍的地方。
天人有两种大象,一种是娱乐性的,叫护地大象,供天人在林苑中骑着玩。非天也有娱乐大象,名叫雪山或垒雪。娱乐大象类似人们在公园里骑的大象。
天人还有一种大象,叫极坚大象,是跟非天作战的时候骑的。非天上战场骑的大象叫难忍大象——厉害到让敌方难以忍受,或叫无能敌大象——强大到无人能敌。非天和天人就像伊拉克和美国一样,经常打仗。
天界有云力宝马王——观音菩萨的传记中有提到,非天也有自己的马王,名字叫做疾驰马王。
以上讲的,是住在最下面的两个非天之处,他们拥有跟三十三天同等的福报。住在他们上面的星鬘非天和罗睺非天之处,则拥有和四大天王相匹敌的福德与善缘。
无垢光尊者在注释中,还讲了魔王波旬和他的眷属。实际上,他们属于他化自在天的一个特殊地方,个别眷属属于阿修罗。这些眷属经常跑到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等四大洲,以及大海、铁围山、须弥山等处去。也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有魔王派遣的魔众眷属。
他们不属于人类,而是我们经常说的魔鬼,是从魔王波旬在他化自在天化出来的——他化自在天是由别人化现,化乐天要自己变化。魔王波旬会化出各种各样的眷属,到欲界的各个地方去,包括我们南赡部洲。当他们看到有人在精进修行,会心生嫉妒,想各种办法加以损害。尤其修行人出家、修禅,得到某些境界以及最后得果时,经常出现魔缘。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认识魔》,是果仓巴大师写的——果仓巴大师的十二个教言我找到了,但还没有翻译。书中讲到,我们要认识魔在何时出现,并懂得如何面对。
以前讲《上师心滴》的时候,我提过一些。比如,如果经常对上师生邪见,就说明出现了魔障。这时,你只要想“我着魔了”,魔对你的影响就会立即消失。就像一个小贼正在偷鸡,主人家一旦发现,他就不敢继续偷了。
《认识魔》确实非常重要。方便的时候,我想翻译出来,内容不多。
魔王看到我们精进修行、获得成就,心里特别受不了。如果看到我们懈怠、散乱,他就非常开心,一直帮助我们、成全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魔王及其眷属的真面目。
按照这里的说法,魔王波旬无处不在。在有疾病的地方,我们会戴上口罩;而在有魔障的地方,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这方面,大德果仓巴讲得很好。到时候再看看,有时间就翻译。
这以上,欲界天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的时间会长一点。内容比平时多,但也不能一带而过。
大家一定要预习、复习。以后一提到欲界天,大家闭着眼都能想得出来。
未二(色界)分二:处所;范围。
申一(处所)分二:宣说色界处;附述无色界无有真实显现处之理。
酉一、宣说色界处:
下面讲色界天,分为处所和范围两个方面。
先讲处所。色界天位于欲界天的上面,归纳而言,一共有四个禅天,即一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细分则有十七处。《如意宝藏论》的不同版本,说法也不同。德格版本说有十七处,其他几个版本都是十八处。以前我们喇荣印过一次《七宝藏》,用的是十七处。两种说法差别不大。
色界共有十七处:四禅间得小中大,
梵众天至广果天。
《俱舍论》中讲,色界天人是依靠前世有漏或无漏的禅定力和福德力,转生到色界十七天当中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四禅的修行方式不同。
禅定有小、中、大之别,细分则有小小、小中、小大,中小、中中、中大,大小、大中、大大等九种。其中大大还可以分成大大小、大大中、大大大。四禅天人由自己在人间修习禅定的量不同,转生到各自所在的地方。
小品禅修的小、中、大品圆满以后,可以转生到第一禅天的三个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智者入门论》描述色界天的颂词比较好懂,也特别好记。
第二禅天根据中品禅修的小、中、大品的不同量,分别转身到少光天、无量光天和极净光天。第三禅天根据大品禅修的小、中、大品的不同量,分别转生到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第四禅天由最大的小、中、大品禅修的不同量,依次转生到无云天、福生天和广果天。广果天是四禅天中最高的,也是凡夫所居的最高处。
我们自己都可以计算。色界四禅的每一个禅天都有三个天,总共有十二个禅天。这些都是凡夫的世界。菩萨依靠自己的愿力,转生到色界天的情况应该也有。但显现上,这十二个禅天都是凡夫居住的。
轮番极修四静虑,小中大与极最大,
无想天至色究竟,名谓圣者五净居。
后面五个净居天,住的都是三果以上的圣者,按照大乘的观点,还要加上菩萨。前面讲了十二个凡夫天,加上此处圣者居住的五个净居天,色界总共有十七天。
刚才讲,禅定分为大、中、小品。我看了一下,《俱舍论·分别圣道品》关于有漏无漏的轮番修法,跟这里讲的修法有点不同。
怎样才能转生圣者五天呢?按照共同乘的说法,他们修行时,不像前面讲的色界凡夫天人那样,单独修某一种静虑,而是以轮番交替或超越的方式,修行几种静虑,因为修行的力量比较大,所以能得到圣者的果位。比如,先是第一禅和第四禅轮番修,这叫小品修法,能成就无想天;第一禅和第二禅综合起来,与第四禅交替修,是中品修法,可以成就无烦天;第一禅和第二禅、第三禅结合起来,跟第四禅交替修,是大品修法,能转生到善现天。在交替修法中,第四禅是都需要的。按照《俱舍论》的观点,第四禅的心最清净,所以不能离开。
前面是一、二、三禅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与四禅轮番修。然后是四禅的每一部类与第四禅交替修,这是极大品修法,能转生到善见天。如果不按次第,直接超越而修,为最大品修法,能转生到色究竟天。这种修法,也叫做超越修、飞越修,比如放弃上和下,从中间直接跳到第四禅,次第或者非次第地修持。
《俱舍论》和本论都认为,在三界中,只有净居天住的全是不来果以上的圣者和菩萨。
以上色界十七天已经讲完了。
在色界十七天上面,还有一个密严刹土。《藏密佛教史》中说,佛陀最后成就的时候,把假合的身体放在尼连禅河边,智慧身先到密严刹土成佛以后,再返回金刚座示现成佛。你们方便的时候,也看一下这本书。
里面说的密严刹土,就是色究竟天上面的那个,也是圣者的住处。有智者认为,它并不属于三界,只不过归入那里而已,就像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苦谛和集谛所摄的法,不属于三界,密严刹土也是如此。
当然,这个密严刹土跟报身密严刹土还是有差别——这里并没有讲报身刹土。它只是跟极乐世界一样,有些十地菩萨会在那里圆满最后的资粮,然后到人间示现成佛。
总之,密严刹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刹土。在麦彭仁波切的科判中,它属于色界,无垢光尊者也将它归在色界中。这样色界就有十八个天。
也可以不放在色界。因为一般来讲,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高的天。密严刹土应该是另外一个清净刹土——像极乐世界一样。这个问题,大家下来可以思考。
《大智度论》中说,第四禅天一共有八个天,三个凡圣共住的地方和五个净居天——不来果以上圣者住的地方;过了这八处,还有另一个净居天,住的是十地菩萨,被称为大自在天王。所谓的大自在天,与我们常说的大梵天、大自在天不同,应该是指大菩萨的“大自在”。
彼上最后有者处,密严庄严得十地,
澄清光明尽圆满。
净居天的上方,有一个密严庄严刹土,住着获得十地的最后有者。那里的圣者,全部是十地大菩萨,并不是一到十地的菩萨都有。去到那里的,都是最后有者,再也不用转生,就像义成王子一样,最后只需到人间显现成佛。
密严刹土澄清光明,没有声闻缘觉的圣者,都是十地圆满的修行者。所以,佛陀最后超离色究竟天,在密严刹土成佛还是很重要的。学习《大幻化网》等密续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密严刹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刹土,大家要记住。
酉二、附述无色界无有真实显现处之理:
无色无有真现处。
本论为什么不讲无色界?无垢光尊者认为,无色界虽然有不同的虚空,但却没有真实的色法,所以没有列为“有情之处”。
不过,后面讲有情世界形成的时候,还是会讲无色界有情的所依之处。虽然没有真正的处所,但可以说依于虚空。比如,我们的心没有色法,但也可以说在身体里。在我们头上放一个瓶子,瓶子里放一朵花,这时问:“你的心在哪儿?”我们不可能说“心在瓶子里或花上”,它应该在我们的五蕴里面。
其实,无色界也有一层一层的世界,每一层世界都有自己的方位和名称——后面会讲到。
这里说,无色界没有真实的色法,所以没有单独列为一个处。
申二(范围)分二:色界范围;附述各自处之高度。
酉一、色界范围:
下面讲色界的范围和大小。
方圆四禅次第说,四洲一千二三千,
直至广果天之间,净居五天无限量。
第一禅天的大小等同一个四大部洲世界——并不只是南赡部洲、东胜身洲等四块,而是整个欲界天以下的四大部洲世界。第二禅天的大小等同一个小千世界,第三禅天等同一个中千世界,第四禅天等同一个大千世界。净居天的圣者世界,则像彩虹或虚空中的星辰,大小没有限量。
酉二、附述各自处之高度:
高处起自赡部洲,至四天王忉利天,
各有四万由旬整。
这里讲欲界天和色界天的高度。
从南赡部洲水面往上四万由旬——应该与持双山齐平,有四大天王的根本宫殿;再上去四万由旬,是三十三天。也就是说,从我们南赡部洲到四大天王天有四万由旬,从四大天王天到三十三天也有四万由旬。
依靠虚空而层层上去的欲天,高度有一点点不同。
至双胞天为八万,至兜率天十六万,
渐次上行虚空中,自赡洲起至彼处,
距离多少上计算,色究竟天至最高。
依虚空而住的,第一个是离诤天,也叫双胞天。好像《大圆满前行》中讲过,离诤天的小天子们,依靠往昔的愿力会在天女的怀里同时出生,所以又叫双胞天。从三十三天到离诤天,距离是八万由旬。
依空而住的诸天,上上的距离是下下距离的两倍。算法跟前面不同。
比如,四大天王到三十三天是四万由旬,三十三天到离诤天的距离就翻倍,变成八万由旬;离诤天到兜率天的距离,则在八万的基础上翻倍,有十六万由旬。依此类推,从兜率天到化乐天是三十二万由旬,从化乐天到他化自在天是六十四万由旬。
这个算法有一个规律,从南赡部洲到某天的距离,就是某天到上面一个天的距离。比如,从南赡部洲三十三天有八万由旬,从三十三天到它上面的离诤天也是八万由旬;从南赡部洲到离诤天是十六万由旬,从离诤天到它上面的兜率天也是十六万由旬;从南赡部洲到兜率天是三十二万由旬,从兜率天到它上面的化乐天也是三十二万由旬;同样,南赡部洲到化乐天,与化乐天到它上面的他化自在天,距离都是六十四万由旬。
从他化自在天往上,距离也会翻倍。比如,化乐天到他化自在天是六十四万由旬,从他化自在天到第一禅天的梵众天,就是一百二十八万由旬;从梵众天到梵辅天之间,距离则为两百五十六万由旬。一直到色究竟天,诸天的距离都是这样层层翻倍。
从南赡部洲到色究竟天之间有多少由旬,你们下来计算。中间稍微有一点的差别,从人世间到三十三天之间,距离是四万、四万的增加;三十三天以上,虚空各天的距离,则要在前面的距离上乘以二。
下面讲三千大千世界。
子二、解说一千世界等安立之理:
注释中说,所有这些处所,都归在一个三千世界当中。
四洲须弥六欲天,及梵天界俱合一,
名为四洲世间界,日月等量绕周边。
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学过《俱舍论》,这些内容都知道”。但这里的说法和《俱舍论》稍微有一点不同。
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
首先是四洲世界。四大部洲、须弥山、六欲天,一直到第一禅天,周围由一座高四万由旬的铁围山围绕,上面有日月严饰,这样一个世界,就叫做四洲世界。
四洲世界的铁围山,不是持边山外面那个铁围山。那个铁围山是最小的铁围山。在大千世界里面,一共有四个铁围山,除了四洲世界的这个,还有小铁围山、中铁围山、大铁围山。《俱舍论》讲三千大千世界,没有说到铁围山。
四洲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基本单位。三千大千世界的数量,是依靠四洲世界的个数来计算的。我再说一下四洲世界的概念:四大洲、须弥山、欲界六天和色界第一天——梵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被一座四万由旬高的铁围山围绕着,叫做一个四洲世界。四洲世界实际上包含了梵天以下的整个世界。
大家要记住,四洲世界的铁围山,不是须弥山外面的铁围山,不要把它们搞混了。
彼千边际高平齐,三十三天铁山绕,
名为小千世间界。
以四洲世界为单位,然后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直增加到一千个。这样就有一千对日月、一千个南赡部洲、一千个北俱卢洲、一千座四万由旬高的铁围山,等等。一千个这样的世界,外面由一座与三十三天高度等同,即八万由旬的铁围山围绕,就叫做一个小千世界。
四洲世界是由四万由旬高的铁围山围绕,小千世界是由八万由旬高的铁围山围绕。八万由旬高的铁围山里面,装了一千个四洲世界,就叫做一个小千世界。
以小千世界为单位,从一开始算,一直到一千个,又是怎么讲的呢?
彼千中千世间界,齐他化天铁山绕。
我们有时候打包,会把小的糖果放进小包,再把小包进中等包,最后又把很多中等包放进最大的包。最大的包里,有中等包的东西,也有小包的东西。
把一千个小千世界,放进一座铁围山,里面有一百万座须弥山、一百万对日月等,叫做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铁围山,高度和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相等。这是中铁围山,和魔王波旬的地方一样高。
彼千三千大千界,齐梵众天铁山绕,
四洲须弥梵世间,十亿一百俱胝数。
以一个中千世界为单位,然后从一数到一千,由一座与梵众天等高的铁围山围绕,里面有十亿也就是百俱胝数的山洲、日月、梵天、须弥山等,叫做大千世界,名为娑婆世界,是我们释迦牟尼佛的所化刹土。
大家明白没有?一个四洲世界外面,有一个铁围山;一千个四洲世界,叫小千世界,由一个三十三天高的铁围山围绕;一千个小千世界,由一座与他化自在天等高的铁围山围绕,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由一座梵众天高的铁围山围绕,就是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
《法苑珠林》和《佛祖统纪》的说法跟这里完全相同。你们下来可以看一下。
再讲一下铁围山。先是最小的铁围山,然后是围绕小千世界的小铁围山、围绕中千世界的中铁围山,最后是围绕大千世界的大铁围山。
居然有这么多的世界!我们的南赡部洲不知道具体在哪个位置,经论中也没有说。如果画一张图,会比较清楚。你们要是不懂,最好问问堪布堪姆。如果堪布堪姆反应不过来,那就请数学比较好的道友讲一下。
接下来:
此等底基风之轮,同依平等成坏住。
三千大千世界的显现虽然形形色色,截然不同,但却依于同一个风轮。东南西北的所有世界,都依靠一个特别巨大的风轮——就像前面讲的那样,通过虚空降下雨水,慢慢形成。当然,每个世界的地轮和上面的金刚大地会有所不同。
因为所依是同一个风轮,所以:形成的时候,三千大千世界一起形成;安住的时候,一起安住;最后毁灭的时候,也一起毁灭。《法苑珠林》中也说:“成则同成。坏则同坏。”成的时候同时成,坏的时候同时坏。众生的共业也是一个原因。
如此巨大浩渺的世界,只是一个化身佛的所化范围。像娑婆世界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只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的所化刹土。在大千世界的地图上,我们的南赡部洲是如此渺小。这样的世界观、宇宙观,跟现代天文学的发现可以说不谋而合。
这以上,《如意宝藏论》第三品器世界形成的道理已经圆满。
《如意宝藏论》第三品已经讲完,《楞严经》的前两卷也讲完了。后面的内容还有很多,也特别殊胜。请护法加持我们今年或什么时候完成剩下的部分。
大乘窍诀论如意宝藏中,宣说器世界形成理第三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