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
2012年9月27日
简介:
堪布做客新浪佛学,畅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与网友交流佛法智慧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主持人:
微访谈即将开始,欢迎各位网友踊跃提问,共同学习佛法智慧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 问:总是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如何是好呢?
堪布:压力来自对自己太执著,只要经常想着利益别人,压力自然减少。
⊙ 问:请问藏传佛教允许吃肉吗?
堪布:凡是大乘佛教,原则上不允许吃肉。你可以看看我写的《藏密素食观》。
⊙ 问:我在闻思过程中,遇到家人的巨大阻碍。请上师加持并开示,怎样善巧方便地改变他们的想法?
堪布:自己要有坚定的立场,但有时候也需要随顺他们。
⊙ 问:大师您好,如何减少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呢?
堪布:少贪,利他,开心。
⊙ 问:对一个在家女居士来说,又要上好班,又要照顾好孩子,以及做好家务,还要顾及不学佛的家人的情绪,自己要在夹缝中找时间修学佛法,有时候真的感觉力不从心。请上师开示。
堪布: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想挤,总是可以挤出来的。
⊙ 问:现在的社会杀生太多,应如何去做?看到但自己劝阻不了的,应如何超度回向?
堪布:不杀生先从自己做起。看到别人杀生,多念观音心咒。
⊙ 问:尊敬的堪布,请问我们应当怎样向别人介绍佛法?
堪布:自己先要明白佛法是什么,它是不是科学的?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只有说服了自己,才能真正说服别人。
⊙ 问:作为佛教人士,应该做到哪些方面才合格?
堪布:大乘佛教以利他为主,小乘佛教则以寻求自解脱而断烦恼。
⊙ 问:现在很多佛教徒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依止上师的宣传文章等资料?上师的究竟本体就是智慧和慈悲,就是无二之法身。您认为现在的人能有多少真正了知并如实实践而行的?
堪布:对任何上师都要长期观察,看他是否戒律清净、智慧广大、有大悲心,而不是人云亦云。
⊙ 问:去年九月我才加入菩提小组学佛,我今年49岁了,组里的成员都比我年纪小,我总担心学得太晚了,会来不及,跟不上。请上师开示。
堪布:你比我年轻,应该来得及。
⊙ 问:怎样避免闻思修行时被家人打扰?
堪布:在家学佛的人,不单单有修行的责任,而且还有家庭的责任、工作的责任,所以最好不要偏堕一边,家人也是众生。
⊙ 问:怎么样做才能利益众生?
堪布:先学会放下对自我的爱执!
⊙ 问:我在面对违缘和逆境的打击时,对佛法的信心提不起来,自己很情绪化,行为颠倒很愚蠢。想放弃修行可又舍不得,谁都想做个善良的人,请问如何让自己升起无伪的信心?
堪布:懂得因果不虚、善恶有报,自然就会产生行善的动力!
⊙ 问:跟同宿舍的舍友要共同相处几年,在这几年内应该怎样跟舍友相处,让关系更为融洽?
堪布:多为他们做事,少想自己。
⊙ 问:我生活在内地,很想寻找一位具德的上师,能跟随上师修习正规的密宗传承。请上师明示,该怎样去藏地寻找?
堪布:先长期观察了解,再依止具智、悲、力的善知识。
⊙ 问:发心与自己的修行如何圆融?
堪布:发心就是最好的修行。只要多想众生,长期为众生做事,我执自然就会减轻,这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
⊙ 问:当遇到一些对境,嗔恨心还是很重,应该怎么办呢?
堪布:推荐你学习一下《入行论》中的“安忍品”,学完后很容易就能控制自己的怒气。
⊙ 问:现在菩提小组学员可以在家自己学习佛法,不参加每周日的共修吗?
堪布:最好参加共修。
⊙ 问:对于初学者,闻思和实修哪个更重要?
堪布:先闻思,再实修,次第不能混乱,二者缺一不可!
⊙ 问:苦才是人生,人生真的是苦的吗?
堪布:佛教中所说的“苦”,主要是指无常。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难逃这个命运,这不就是苦吗?
⊙ 问:我准备国庆节在五明佛学院度过,请问国庆期间有汉语的传法课程吗?
堪布:应该有的。
⊙ 问:顶礼上师,有几个问题请教。1.没有毅力,总是三分热度怎么办?2.如何感受到佛法的真真切切?3.对生活的一些琐事很懊恼,总是心烦怎么办?
堪布:要想制服自己的心,灭除一切烦恼,只看一两本书、修行很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一位重病缠身的病患,仅仅服了几颗药,便希望自己大病痊愈、健康如初,这无疑不太现实。所以,需要长期学习佛法,这样才能慢慢改变自己。
⊙ 问:生活已经很苦很烦恼了,但是看到有些学佛的师兄学佛之后反而变得比以前更加执著甚至偏执,他们的修法是不是有问题,该如何对治?作为旁观者该如何对待?
堪布:学佛是否有境界,关键看自己的烦恼是否减轻了,利他心是否增上了。
⊙ 问:请您开示,工作中越努力好像越执著于工作,越希望从中获得更多,可是不努力又不是佛教徒该有的态度。
堪布:只要不害竞争对手,在此基础上,遇到合适的机会,还是可以积极争取的。
⊙ 问:在发心过程中遇到违缘,该怎么办?
堪布:观想消除往昔的业障,或者代一切众生受苦。
⊙ 问:如何平静心绪,减轻压力?
堪布:放松,不执著,随缘。
⊙ 问:家有小儿,夏天蚊虫叮咬,瞬间忘记不杀生,打完蚊虫,才又忏悔,心中实在不安,请上师开示!
堪布: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杀害众生,否则就违背了皈依戒。实在有蚊子,也可以买蚊帐嘛。
⊙ 问:是否有些人以随缘为借口去逃避生活呢?
堪布:找借口是愚者的行为,放下是智慧。
⊙ 问: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应该如何修行?
堪布:每天只要抽出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持之以恒地坚持修行,久而久之也会有效果。
⊙ 问:现今重建寺庙的情况很多,当个人财力不足以供养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堪布:内心真诚地随喜即可。
⊙ 问:我家的蟑螂太多,佛龛上都是,佛像身上都有,请上师开示。
堪布:没事!生命最珍贵,佛最爱众生,不会介意的。
⊙ 问:如何能发财呢?
堪布:多布施!
⊙ 问:弟子抄了两年多的金刚经,但对境现前时还是难伏妄心!
堪布:继续抄,同时还要弄懂《金刚经》的意思。
⊙ 问:在面临改变时,对自己要求太高,急于求成,该如何做?
堪布:有些事情是靠因缘的,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欲速则不达。
⊙ 问:要如何对治昏沉?
堪布:向上看!
⊙ 问:怎样才是真正的开悟呢?
堪布:能说出来的,就不是开悟了。
⊙ 问:观音心咒后面要加“舍”字吗?
堪布:有无皆可。
⊙ 问:具备什么条件能上喇荣五明佛学院?
堪布:信心和兴趣。
⊙ 问:工资低有压力、高也有压力,您能指点迷津吗?
堪布:学会知足少欲。
⊙ 问:怎样才能让活佛不偏爱一切有钱的众生?
堪布:给他多开示钱财的过患。
⊙ 问:若有非佛教徒、未皈依的,教他们修学自他交换法会有危险吗?
堪布:没有任何危险,这是最有价值的换位思考。
⊙ 问:太多要问了,从哪里问起却不知。
堪布:看书。
⊙ 问:皈依的居士能在家里供奉佛像吗?
堪布:当然可以。
⊙ 问:我该先念观音心咒过百万还是该先念金刚萨埵心咒?
堪布:先念哪个都可以,看你喜欢。
⊙ 问:如果没有接过传承,能否学习您讲过的《入行论释·善说海》《大圆满前行》等课程?
堪布:完全可以。
⊙ 问:在梦中修行,是否可行?
堪布:看你的境界。
⊙ 问:50岁以上的人可以修加行吗?
堪布:如果身体允许,可以。
⊙ 问:错过是一种宿命,还是幸运?
堪布:凡事都有因缘,过了就过了,不要多想。
⊙ 问:我非常珍惜《般若摄颂》,常带在身边。把《般若摄颂》结缘给还未学佛的老人和朋友,也能对他们有利益吗?
堪布:有。
⊙ 问:因我们是在家人,在念经的时候可以做其他事吗?
堪布:可以,念总比不念强。
⊙ 问:如何对治修行中心的散乱?
堪布:静。
⊙ 问:佛像在孩子卧室,上早课的时候,孩子不能起来。请问,孩子有过患吗?
堪布:没有。
⊙ 问:佛法度化老人,却不受年轻人喜爱。您觉得是因为老人行将就木,所以对什么都信吗?年轻人是对什么都不信,还是不吃这套?
堪布:不会啊,这几年我去很多大学跟年轻人交流,他们都可以接受。
⊙ 问:尊贵的堪布,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延寿?
堪布:多为他们放生,多念长寿咒。
⊙ 问:我很懒散,不想行善,更懒得行恶,看着别人行善也就记着,看着别人行恶也不去阻止。
堪布:若懂得因果不虚,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 问:如何面对他人的毁谤呢?
堪布: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都没什么可执著的。
⊙ 问:善意的谎言有过失吗?
堪布:如果真是为了利他,那过失不大。
⊙ 问:有一个人,他总故意惹我生气。我该怎么办才好?
堪布:忍,忍,忍。
⊙ 问:怎样对待反对佛教的人?
堪布:以大悲心和智慧来对待,他们也是众生。
⊙ 问:有幸能请一幅唐卡回家供养。每日供水后,我们每晚要收水。可是母亲觉得这样不好,不让收水,要到第二天供水前换水。母亲是刚接触藏传佛教,我担心让她起烦恼心。应该怎么办呢?
堪布:她这样做也可以,只要有一颗供佛的心即可。
⊙ 问:如何不受外界流言蜚语所恼,让自身遗世独立?
堪布:清者自清,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 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禁欲的,专家说禁欲有害健康呀!
堪布:搔痒固然觉得无比舒服,但不痒的话,岂不是更快乐吗?
⊙ 问:佛教里80%是精华,20%我不懂,不敢冒昧地说是糟粕。
堪布:我们的所知非常有限,不懂的不一定是糟粕。慢慢学习,你会懂的。
⊙ 问: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戒酒是根本中的基础,可以这样理解吗?
堪布:戒酒是戒律的根本之一。
⊙ 问:上师,您今天辛苦了!感动。
堪布:不算辛苦,很欢喜,大家的问题很有价值!
⊙ 问:社交恐惧症怎么克服?念《地藏经》可以吗?
堪布:可以。
⊙ 问:年轻人如何做到不浮躁,实现内心的富足?
堪布:最好学学佛。
⊙ 问: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堪布:心善即佛,心恶即魔。
主持人:
感谢堪布的精彩开示!感谢各位网友热情支持!本次微访谈即将结束,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