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论讲解·第7课
2021年8月6日
《入大乘论》的听闻条件,前几堂课都讲过,大家应该如理如法地遵守。
前面主要讲了诸法如梦如幻。按照中观应成派和大圆满的见解,来观察各大有实宗承许的“实体烦恼”,会认识到:所谓的烦恼,自相不成立。
然而,对于如梦如幻的道理,很多宗派不太承许,他们认为梦幻跟真实名言中的法还是有差别。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如梦如幻”,心里有时候也这样想,但将如梦如幻与诸法划上等号还是很难。他们觉得梦幻属于世俗中的假世俗、颠倒世俗,是名言中也不成立的法,而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法,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如果说它连名言中也不成立,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我们当中很多人的想法,有些跟有部、经部比较接近,有些跟唯识宗比较接近,有些跟中观自续派比较接近。从来没有闻思过的人,可能不会去详细观察,“管他三七二十一,这些法就是实实在在的,不用想那么多”,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观点,也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下面的“辩答品”,是对方提出问题,荣索班智达剖析并回答。
这部《入大乘论》,比较适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我们有数不尽的怀疑和邪见,是自己的分别念、恶习气或其他因缘造成的,真正经得起推敲的几乎没有。所以在学习“辩答品”时,大家不要觉得是对方在辩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有时候你也可以有代入感,扮演一个提问者的角色来发难,或者站在回答者的角度想一想:若是别人向你提这些问题,你该怎么回答?
若能如此,这次学《入大乘论》的很多人,包括在学院待过十年、二十年的,应该会有一种新的收获。
关于诸法如幻的辩答
| 对此有人辩论:诸经教中所说诸法如幻,
对此,有些人是这样辩驳的:很多佛经中说“诸法如幻”,这是总的经教中经常提到的道理,下面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1.有部和经部
| 是从一切有为法无常、诸法无有人我而运用“如幻”的名词。
小乘声闻宗认为,一切有为法刹那刹那无常,观察的时候,人我是不成立的,所以五蕴如幻。如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因为无常的法如幻不实,五蕴也是一样,无有人我,所以用“如幻”的名词。
2.唯识宗
| 法我与人我不存在,三本性中的本性不存在也有三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说诸法无本性,由因缘依他起中产生,因此运用“如幻”的名词。
唯识宗是大乘,抉择人我不存在,法我也不存在。他们认为有些法存在,有些法不存在。尤其是遍计法、依他起、圆成实,这三本性的本体也有三种不存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说诸法无有本性。
三本性怎么不存在呢?比如,遍计法本来就不存在;依他起是依靠他缘而产生,所以自体不存在;虽然他们认为圆成实成立,但圆成实的能取所取不成立,因此这三本性可以说不存在。
唯识宗的论典中承认人无我和法无我,也承认三本性在某种意义上不存在。正因为如此,他们说诸法无本性,是从依他起中产生的,所以运用“如幻”这个名词。
3.中观自续派
| 虽然承许诸法于胜义中无本性,在真世俗中有实体,也只是说“如幻”。
中观自续派承许,诸法在胜义中暂时是单空,究竟远离四边八戏,但在真世俗中有实体。主要是因为诸法在胜义中不存在,所以称为“如幻”。
| 其实这种幻与蕴二者并非完全等同。
对方的疑问就是这样:虽然也承认“如幻”,但认为幻与五蕴不完全等同。
| 为何不完全等同呢?幻术只是瞬间显现,而众生的蕴是长久稳固显现;
为什么呢?因为幻术很快就消失了,而众生的蕴能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 幻术也并不是心与心所完全执受,不是受与想的受用者,而众生的蕴是心与心所完全执受,是受与想的受用者,因此这两者不可能完全等同。
幻术变出来的马也好、象也好、人也好,或者说电影、电视的幻化,虽然有显现,但没有心和心所,没有被众生的相续所摄。所以,这是幻和五蕴的不同之处。
这是对方的提问。
前面也讲过,在承认诸法现而无自性这方面,哪个宗派都是相同的,不管是小乘的声闻宗,还是大乘的唯识宗、中观自续派,各自观点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都承认万法“如幻”。有实宗与中观应成派的差别,就是他们认为众生有心和心所,是想蕴、受蕴的受用者,存在的时间很长,所以众生和幻不可能等同。
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时,或许很多人也觉得:“对啊,本来我也想这样说,只不过他们说得比较好。不思考则另当别论,一思考的话,好像幻和众生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答辩
| 对此回答:显现这样的差别在幻术与幻化中也有,
荣索班智达回答:你们说五蕴和幻的差别,在于时间长短、有没有心和心所,但实际上,这种差别在幻术、幻化、梦中也有。
| 所有幻化中,也有如来或获得自在的菩萨们为了利益众生而以神变幻化,有些于一劫或多劫中正在成办佛陀的事业;
所有幻化中,有些的显现比众生的假合五蕴更坚实、更长久,具有你们所谓“真实”的特点。
比如,如来或获得十种自在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示现种种神变,佛幻化佛,菩萨幻化菩萨,他们度化众生的时间特别久,寿命长达一劫,甚至在多劫中成办佛陀的事业。
| 有些仅仅是一年或一月或一昼夜或一白天或一上午或仅仅一个小时正在成办佛陀的事业。
还有些幻化,以不同的因缘,在一年、一个月、一昼夜、一个白天、一个上午,或者仅仅一个小时,正在成办佛陀的事业。
佛菩萨的化现各不相同,比如莲花生大士身语意的幻化身,或者八十四大成就者的幻化身,有些寿命很短,只有短短一上午。也有些大德在不同的刹土中利益众生,如宗喀巴大师同一时间在不同的世界投射幻化身,无垢光尊者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在不同的世界中,幻化的时间有长有短。
所以,《醒与梦的辩论》中说,不能用时间长短来判断真假,因为有些幻化的持续时间长,比如一两天时间,有些现实中的现象还不到一个小时,比如小孩刚生下来就死了。如果以时间长短来安立真假,那只活一个小时的小孩就成幻化了,而持续一两天的幻化就变成真实了。
| 他们有些是以智慧完全摄持而显现却未以智慧摄持而成办佛陀的事业;
诸佛菩萨幻化的有些大德,其相续以佛菩萨身语意的智慧完全摄持,但为了利益众生,他们特意显现为没有智慧的样子,行为看起来特别糟糕,比如变成屠夫、妓女、猎人。《八十四大成就者传》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成就者。
| 有些以智慧摄持而显现并且以智慧摄持正在成办佛陀的事业;
有些幻化,如阿弥陀佛智慧化身的莲花生大士,本身以佛的智慧所摄持,显现时也跟佛没有差别,在众生界中无与伦比,完全展示了佛的智慧,以此成办佛陀的事业。
| 有些未以智慧摄持而显现却以智慧摄持正在成办佛陀的事业;
有些幻化,显现上没有以佛的智慧直接摄持,就是一个普通众生,但他的相续获得了佛的加持,可以行持佛的事业。
| 有些未以智慧摄持而显现并且未以智慧摄持正在成办佛陀的事业。
有些幻化,没有以佛的智慧直接摄持,但确实是佛的化身。就像经论中讲的“种种化身”,佛幻化成桥梁、道路、车辆等,以此来利益众生。这些毕竟是无情法,看不出有佛的智慧,但实际上,它正在成办佛的事业。
还有一些佛菩萨的化身,转生为旁生、地狱众生,看起来也没有以佛的智慧摄持,没有直接用佛的智慧利益众生,但它也正在成办佛的事业。
| 然而,幻化的法相无有差别,是等同的。
诸佛菩萨的幻化,有些以智慧摄持,有些没有以智慧摄持,但不管怎么样,幻化的法相没有什么差别,正如前面所说,在“不存在”的法相上是一致的。
其实幻化的种类有很多,大家不要特别简单地认为:“幻化是现而无自性的,而我们众生是很坚实的。”用这么一句话来下结论,是不全面的。对任何一个法,一定要有详细的分析,这时会发现,原来幻化的种类特别多,这是自己之前不知道的。这样的话,我们会打开眼界,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有些人平时认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用特别简单的头脑、特别简单的逻辑,下特别简单的结论。其实以深广的智慧分析时,就会发现我们不知道的太多了。
前面讲的五种比喻,有些起作用,有些不起作用,但它们在“本体不成立”上没有差别。同样,现实生活中有些法有能力,有些法没有能力,但不管怎么样,它们在“本体不成立”上也没有差别。
下面还有几个比喻:
| 这种在影像中也有,当清净的少女照圆光镜(即成就圆光之咒师施过咒的镜子)时,会见到隐蔽的盗贼影像,一般人并非如此,然而,影像的法相无有差别。
这里讲的是影像。镜子里映现出来的叫影像,但照镜子也有种种差别,因为缘起不同。
有些少女没被世间染污过,年龄上也符合一些要求,这样少女具备特殊的圆光眼,如果看圆光镜,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当然,不一定所有少女都能看到。
现在也有这种现象,印度有,藏地也有。不过,现在圆光师越来越少了,有些看得比较准,有些不一定准。法王去印度时,我也去找过圆光师,问法王身体怎么样。他还可以,比较出名,说得也比较准。他并不是让少女看,而是他自己看,看了以后告诉我:镜子里显现一棵树,有个什么动物,说明……以这种方式进行预言。
荣索班智达在这里用的比喻比较特殊,说有些少女看圆光镜时,会看到隐蔽的盗贼影像。比如说,哪一家丢了东西,少女就像调监控一样,一看就把盗贼的影像说出来了。尽管一般人看不到这些,但影像的法相没有差别。少女看到的盗贼影像,可以起到破案的作用,而其他人看到的一般影像,起不到这个作用,但二者在“本体不存在”方面没有差别。
今天主要讲幻中有幻,假世俗中有假世俗,但不管怎么样,它们在假方面没有差别。
| 梦也是一样,天神可以托梦预示未来会发生的事,一般人并非如此,然而,梦的法相无有差别。
做梦也是如此。有些梦境中会出现一些天神、本尊等,告诉你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后来也确实会发生。
在藏地,经常有这种现象。我们家乡有一家人,当时他们想去拉萨,家里的女人说“你最好不要去,我昨晚的梦不是很好”,但她丈夫非要去,后来就没有回来。
虽然不是所有梦都有预言的作用,但有些吉梦或恶梦,后来也确实应验了,发生了相应的事情。包括我自己也是,经常会在关键时刻梦到上师。所以,有些梦是起作用的,有些梦不起作用。有些是圣尊托梦,梦中的事情真正会发生;有些只是迷迷糊糊的梦,但二者在“本体不存在”的法相上没有差别。
前面讲过,能起作用的是真世俗,不能起作用的是假世俗。那托梦是不是真世俗呢?不能这么说,因为它毕竟是梦。
| 阳焰也是同样,依外缘,有些起到遮障道路的作用,有些并非如此,然而,阳焰的法相无有差别,是等同的。
阳焰和雾有点类似。起雾以后,车没办法开,走路也很艰难。以前我在山上放牛时,雾特别浓的话,看不出东南西北,可以说寸步难行。阳焰也是如此,有些起到遮障道路的作用,让车不能顺利通行,而有些并非如此。
一个起作用,一个不起作用,但不能说起作用的是真阳焰,不起作用的是假阳焰。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现实生活中能起作用的法,是真实存在的;如梦如幻、起不到作用的法,就不是真实的。这样想是不对的,假世俗中也有很多法起作用。那么真假怎么分呢?很难分。真的可能变成假的,假的可能变成真的,世俗中真真假假分不清楚。
| 所有幻术也是如此,以幻术咒语谛实力的大小,有些只是稍稍显现,有些则显现更长久;有些只是显现形与色,有些还显现香、味与触。
幻术在这里讲得比较广。依咒语谛实力的大小,幻术也有差别:有些只是稍稍显现,因为咒语的力量比较弱,只能在短短一个小时或一瞬间显现;有些显现得特别久,有一年、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有些幻术只能显现形状和颜色,就像网上的很多东西或电影、电视;有些幻术更厉害,不仅可以显现形和色,还可以显现香、味、触。像视频聊天,未来也许能做到可触摸、可嗅味、可品尝,当然,能否真正实现也不好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幻术,虽然不是真正的人穿越过去,但基本上能起到人的作用。
有些高科技公司正在人工智能方面下功夫,其研究的成果,我们这代人不一定见得到,就算能见到也不太想见。这个时代已经够幻化了,手机、网络把我们吸引得不得自在,如果还有更多的幻化,天天触摸、天天品尝,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了。当然,这种幻化要特别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
《幻师请问经》中有一个关于幻术的公案,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我讲《入行论》时也讲过。从前,印度王舍城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幻化师,人人对他特别尊重。他心想:“我应该去找佛较量较量,如果能让他信服我、皈依我,人们会对我更加恭敬。”
他想了一个办法:去迎请佛来应供,当佛享用他幻化出的食物时,他让幻术消失,令佛当众出丑。于是他去佛陀面前说:“明天您是否可以接受我的供养?”佛陀知道度化他的时机已经成熟,就默许了。幻师看到佛陀竟然接受了邀请,就认定佛陀肯定不是遍知。
他开心地回去后,告诉很多人:“佛陀没什么了不起,明天我可以向你们证明。”于是他晚上在王舍城最下劣秽恶的地方,幻变出一个无比美妙的道场,以幡盖、花香、珍宝、宝座等做种种庄严,又变化出各种美味佳肴。
正当他在做准备时,四大天王来了,说:“你迎请佛陀,功德很大,我们也想供养如来。”于是四大天王开始陈设法座,变现出无量殊妙庄严之具。再过了一会儿,帝释天带着三十三天的三万天子也来了,赞叹他道:“你迎请佛陀很伟大,我们也想帮你庄严道场。”然后他们幻化出更殊胜的殿堂,犹如三十三天。
幻师见此情景,惊叹于佛陀的威德,准备把幻术收回,但幻术竟无法随心所欲地隐没。帝释天安慰他:“没事,缘佛陀做任何事,功德都特别大,你这样做会成为涅槃之因。”
第二天早上,佛陀带着众眷属来了。幻师放下傲慢,在佛陀面前忏悔:“我请您来应供,是出于不好的动机,但我看到您的庄严身相就没有这种勇气了……”他忏悔以后,佛陀开示道:“一切众生和诸资具都是幻化,是由业所幻化的;诸比丘众也是幻化,是由法所幻化的;我的身体也是幻化,是由智慧所幻化的;万法都是幻化,是由因缘和合所幻化的。所以,我们应该享用这些幻化饮食。”
本来,他幻化的食物无法享用,但在佛陀的加持下,这些饮食变得有味道、有香味、可触摸,让众人都得到了饱足。吃完饭后,佛陀为幻师做了回向。阿难请求佛陀加持这些幻化延长一段时间,佛陀就加持这个幻化道场,在七天内严饰如故,并授记幻师将来成佛。后来幻师想出家,佛陀让弥勒菩萨给他剃度。
这个公案,在《幻士仁贤经》中讲得比较广,《大宝积经》中也有。幻师的梵文名字,叫跋陀罗。
| 昔日,善贤幻师为了试探佛陀出有坏是遍知还是非遍知,而幻化出许多虚幻的受用,迎请世尊及声闻僧众。结果世尊知时间解相续如期而来,加持善贤所幻化的虚幻受用均成稳固,也享用了斋食,
荣索班智达在这里讲,昔日有一个叫善贤的幻师(又译为妙贤、仁贤),他为了试探佛陀是不是遍知,幻化出许多食物等受用,迎请佛陀及其声闻眷属。佛陀了知度化众生的时机,也了知众生的根基,所以接受了他的邀请如期而来。
本来,幻师想等佛陀到了以后,就把幻术突然收回,因为当天王舍城的所有人,包括国王、大臣,都会前来观看。这算是一场比试,如果幻师赢了,就证明佛陀不是遍知。但佛陀加持他所幻化的受用变成稳固,并享用了他的供养。
| 并在圆满后发愿道:“谁施施何者,如何施不得,布施平等性,愿善贤圆满。”
“谁施”,布施者;“施何者”,接受者;“如何施”,所布施的食物,这些都了不可得,叫三轮体空,也是布施的平等性。以此善根,佛陀回向善贤幻师获得圆满。
在《大宝积经》中,这个偈颂翻译为:“能于所施物,施者及受人,等无分别心,是则施圆满。”其中没出现幻师的名字,而藏文中有,其他内容都比较相似。
| 可见,也有这种能圆满两种资粮的幻术。
幻师被佛陀加持后,还得到授记。以幻术圆满了两种资粮。
他还是很有福报的,否则,就算没有得逞,对佛陀生害心也有很大过失。有福报的人,刚开始想做坏事,结果变成了好事;没有福报的人,刚开始想办好事,结果变成坏事。人确实有这样的差别。
| 善贤的密咒加持威力小,并不能显得如此稳固,而佛陀的谛实加持力远远胜过他,能显现得如此稳固。
比较而言,善贤的幻术不那么稳固,而佛陀的谛实加持力远远超过他。
佛陀的幻术,跟世间幻术确实不同。《大宝积经》云:“幻师虽造作,幻术有其边,如来所成就,幻术无穷尽。”幻师毕竟是凡夫人,所造作的幻术还是有限;如来成就的幻术,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无有穷尽。这一点,学过大乘佛法的人,对佛的种种威力、种种等持、种种功德都应该清楚。否则,作为佛教徒,只是把佛看成世间名人,确实不了解佛的本来面目。
有些佛教徒觉得,一方面自己很不幸,佛出世时自己还在沉沦,没机会亲见佛陀,很可惜;但另一方面,在这末法浊世,遇到了善知识,知道了佛法是什么,认识了佛的本来面目,这也算是有福分了。
| 然而,幻术的法相无有差别,是等同的。
善贤幻师的幻术不太稳固,而佛陀把他的幻术加以稳固,于七天中不消失。二者的幻术虽然在稳不稳固方面有很大差别,但在法相上没有任何不同,佛陀的这些显现是幻化,幻师的也是幻化。
我们平时认为“这是真的,坚固的;那是假的,不坚固的”,但真正去观察时,二者的本体都一样。
这个世界上,天外有天,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所以自己对自己不要太有信心,毕竟我们的智慧有限、能力有限、境界有限、所学有限,以有限去衡量无限,肯定有一定的局限。
以上讲了幻术在时间上的差别,接下来分析幻术有无心识、有无觉受:
| 还有些幻术以心完全执受而显现,只是施幻术者自己能领受,此外显现在其他人的行境中无有差别。能长时间显现,是由幻师的大咒力所产生的。
还有些幻术,有心识的显现。这只是幻师自己能感受到,在其他人面前,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别。
下面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很出名,我讲《入行论》的时候也讲过,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
以前我没有讲过《入大乘论》,只是在上师面前听过一遍,自己也看过一些注释。这部法让我非常受益。刚学的时候,我对里面的故事、比喻记得很清楚,也许是刚刚遇到佛法,信心是崭新的,所以接受能力比较强。后来,在我的人生中、修行中,有些道理对我帮助非常大。曾经有一个人说:“您经常提到《入大乘论》,到底它是啥子样子的哦?”(众笑)
听我课的人,对《入大乘论》的有些公案,应该比较熟悉。下面这个巴雷的故事,在藏地可以说家喻户晓。巴雷是一个幻化人,但特别的是,他寿命比较长,跟真人一模一样。
| 譬如,从前,有位绕玛那国王将儿子巴雷托付给一位仙人。
从前,有一位绕玛那国王。藏文中专门有部《绕玛那传》,以诗学方式讲述了绕玛那国王的生平,《萨迦格言》中也引用过。
绕玛那非常英勇,有一次,他与有十个头的罗刹王作战,用猴子的军队打败了罗刹王,征服了整个罗刹国——应该在斯里兰卡那一带。
本来,他回国后要继承王位。但他父亲曾被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救过,于是告诉他:“我要把王位交给恩人。作为我的亲生儿子,你不能待在国内,应该到森林里去。”
绕玛那是一个降伏了罗刹国的大英雄,但在父亲面前很孝顺,他马上依教奉行,带着妻子斯达就离开了。虽然他没有继承王位,但他是一名王子,人们仍称他为绕玛那国王。
绕玛那的儿子叫巴雷。森林里有很多仙人修行,他把儿子托付给一位仙人。
| 母亲为了一件事到别的城里,儿子巴雷也随母亲去了。仙人没有察觉到,以为巴雷丢了,便去寻找,结果没有找到。万般无奈之下,他幻化出一个与巴雷一模一样的孩子。
母亲斯达为了办一件事,要到别的城市去,儿子巴雷也随她一起去了。仙人以为巴雷丢了,到处找也找不到——本来仙人具有五通,但这个仙人可能幻术很厉害,却没有神通。他害怕绕玛那会杀了他,就幻化出一个孩子,与巴雷一模一样。会不会有点像人工智能?
| 巴雷的母亲斯达回来,儿子巴雷也随她回来。她看到仙人那里又有一个巴雷,认为另一个是幻化产生的孩子,
巴雷的母亲回来时,巴雷也跟她回来了。结果母亲看到另一个巴雷时,也没分出哪个才是真的,认为另一个孩子是化生。
巴雷是她生的,应该是胎生,但突然冒出来另一个巴雷,她觉得应该是化生。两个完全一模一样,就像双胞胎,她也分不清了。
| 便带着两个巴雷来到国王面前,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她就带着两个巴雷去找国王:“我出去逛了几天,孩子跟我走了。回来时又出来一个巴雷。他们两个玩了一会儿,我就分不清哪个是我们的孩子了,怎么办啊?”
这段内容,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完全可以理解。未来的机器人应该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现在的机器人就能做很多事了,包括扫地、送餐、聊天,“小度,给我唱个歌。”“好的,唱什么样的歌呢?”“传统的。”“什么样的歌?请再说一遍,我不是特别清楚。”(众笑)
荣索班智达那个时代,藏地比较闭塞,交通、通讯什么都不发达,完全凭智者的论典来了解世间。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许多我们小时候根本想象不到的事物。未来很多事物的原理,我根本讲不出来,但从因缘来看,这些也是可以出现的。
| 国王也觉得是这样,于是在很长时间让太子巴雷兄弟俩做王子的事。
一个是胎生、一个是化生,国王也分不清楚,“算了,就当我们有两个儿子吧。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在树林中玩耍,也挺好的。”
当时仙人的力量特别强大。其实,现在的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叫仙人,他们也能变出这样那样的东西,不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包括无人驾驶车,各种神奇的发明层出不穷。所以,在这个幻化的世界,确实有很多幻化的东西。
| 这位仙人的咒力远远超过幻师,那个幻术也显现得比其他幻术稳固。
幻师的幻术一般不会持续太久,最多是一两天,像善贤那么出名的幻师,幻化的资具也没办法持续七天。但仙人的咒力远远超过幻师,他们的幻术比较稳固,幻化出来的人不但有血有肉,还有心识。
| 这只是因为幻术的密咒力微小才不能显现稳固罢了,而业与烦恼的力量远远超过它,因此业与烦恼所幻化的一切显现更长久坚固。
一般幻术不会长久,是因为咒力微弱,但业和烦恼的力量特别强大,它所幻化的一切显现更长久。这是一个更重要的幻化。
这句话很重要!原来,我们只是身处于业和烦恼的幻术中,一直在做梦。
昨天有个道友说:“这次学了《入大乘论》,越来越觉得自己就像一头可怜的鹿,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拼命追逐不真实的阳焰……”他经常一边听课一边哭。确实,他说的也有道理,我们被业和烦恼所幻化的非常坚固、长久的幻术牵引着,一直在感受层出不穷的痛苦。
麦彭仁波切说:“众生随业转,受种种苦乐。”这个教证讲得非常对,众生随着业力所转,感受各种痛苦和快乐。而且,业的力量无法想象,你本想感受快乐,可能却感受了痛苦;本以为会感受痛苦,却依此感受了快乐——就像有些人苦不堪言,结果依此因缘遇到佛法,拥有了解脱的机会。
《俱舍论》第四品中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入中论》也说:“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无论是有情世界还是器世界,这其中形形色色的差别,都是在业力支配下形成的。所以,业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一旦业力现前,我们会身不由己、很难控制,有时候因为往昔的恶业,自己会变成根本想不到的样子。
但无论如何,按照前辈大德的说法,纵然在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也不要再造恶业、再生恶心,这是最重要的底线。
| 遍计色与自在色也是如此,
色法有显色和形色,也有遍计色和自在色。《俱舍论》《智者入门》中提到很多分类,有表色、无表色、遍计色等。《大乘阿毗达磨》中还讲过法处所摄的五种色。
| 例如,从前有一位想修瑜伽的行者去阿阇黎面前请求教授,阿阇黎为了试探弟子能不能修行而没有传修行的教授,而这样说道:“你观想头上有水牛的两个角。”
这个阿阇黎是不是龙猛菩萨?他没有传大手印等真正的教授,而是让弟子在头上观水牛角,会不会有点“坏”?(众笑)
| 那位行者如是听从师教,
这个弟子特别乖。其实,修行好的人,世间和出世间的事都能干;如果修行不好,什么也干不成。有些人发心不行,修行不行,与人交往也不行,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有些厉害的人,像米拉日巴,在家时很快就学成了咒术,出家后即生获得了成就。正如《二规教言论》所说,有些人具足人的法相,成办什么都游刃有余;有些做什么都不行,只会造恶业,又不忏悔,这是不行的。
| 回到自己的住处,纹丝不动地观修。终于有一天,他获得了等持,现量明显出现了水牛角。
在意的现量当中,他已经看到水牛角出现了。
| 还没有达到用手可以触摸、可以抓住的境界,那时就是所谓的遍计色。
遍计色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刚开始的时候,现量知道自己头上有角,但用手摸的话,还没有,这叫遍计色。汉地有些资料中,对遍计色也有不同的解释。
| 就这样,他又长期观修,终于有一天他可以接触到水牛角。他想,水牛角修成了,现在该怎么办,要请教上师。想罢便要出门,可是没能出去,
水牛角和牦牛角不同,在山洞里修出来这个,出去时还是有点麻烦——他出不去了。
| 他通知城里的人们说:“请把我的门拆掉。”城里的人们到了那里,发现那人头上有非常精美的水牛角,他们拆掉了门。
人们可能感到很稀有,然后拆掉了他的门。
| 他来到上师面前,上师也生起稀有之心,
“哇,你这个好弟子,修得真不错!”
| 认真传了教授。最后,他获得了大手印成就。
有些弟子确实修行好。上师作为真正的成就者,有时为了观察弟子会不会发脾气、性格好不好,会故意这样试探。然而,正如马尔巴对米拉日巴所说:“以后的上师最好不要这样,因为像我这样的上师很少,像你这样的弟子也很少。”
有些人的牛角,是依强大的等持力观想而出现的,有些则是因业力而现前的。曾有新闻报道说,有个老人头上有特别长的牛角,我很早以前在书里看到过,但这次没找到他的资料。还有一个四川老太太,头上也长了牛角,给大家看一下视频……
确实,众生的业力特别不可思议。
| 本身能起作用的那个角,就是所谓的自在色,是意识的对境。
遍计色主要侧重于能看到,是意识的对境。而真正起作用、能触摸到的,叫自在色,也是意识的对境。遍计色和自在色的差别不是很好懂,大家可以多翻阅一些资料。
| 如果所有那一切仅仅共同成为有色根的行境,那么所谓成就色就与宿业异熟的色无有差别了。
那个弟子依靠等持观修出的牛角,用手摸得到,是意识的对境,这叫成就色。刚才老太太头上的牛角,应该是业力现前,是眼耳鼻舌身等有色根的对境,叫宿业异熟的色。
成就色虽然与一般的异熟色有差别,但不能以成就与否来断定其本体实有不实有。
再讲一个故事:
| 不是靠自己的分别念,以他者的愿力也会形成身体。譬如,从前有个纺织者到森林里砍树作纺织材料,
以前人们织布全部用树木,藏地是,汉地也是。
| 他心想:只是为了我的纺织材料而砍断这些好树是不合理的。于是他去寻找合适的树,
去寻找不是特别好的树,能满足他纺织的要求就行。
| 辛苦地转遍所有森林,结果没有得到。树神女十分欢喜来到他面前说:“你不为眼前利益而砍好树,实在善哉。你想要什么悉地?”
树神要保护树,所以赞叹他的选择,说:“你想要什么悉地?我可以赐给你。”
| 他也不会选择,就问一位同伴。同伴智慧浅薄,说:“我们是纺织者,前后两面都能纺织的悉地不是很好吗?”
那个同伴是他的同行,给他出主意说:“如果我们身体的前面可以纺织,后面也可以纺织,工作效率会更高,这是最好的悉地。”
| 他听从了同伴的话,到树神女面前说:“我要一个前后两面都可以纺织的悉地。”树神女说:“愿变成如此。”她刚说完,那人就变成了前后两面都有双手双脚、像鬼一样的身体。
树神说了谛实语,话音刚落,这个人变成前面有手脚,后面也有手脚,像鬼一样的身体。他以为这样去纺织,应该很受欢迎。
| 他到城里,城里的人们都说“鬼来了”,用石头打他,结果他死了。
大家很害怕,以为鬼来了,用石头打他,结果把他打死了。
| 之后就这样放着,那个尸体很坚固,人们说:“如果杀死鬼,不会有尸体,这是怎么回事呀?”
我们藏地也有这种说法:如果是鬼,被杀以后,会变成一片瓦罐碎片或一块黑布,除此之外,不会有尸体。可能印度也有类似的说法。
他被杀以后,尸体跟正常人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 于是解剖他的尸体,发现肉血骨头及所有器官也都是人才有的,还有许多肢体,
人们解剖他的尸体,发现他跟正常人一模一样,所有内脏器官都具足。
| 当这个故事传开时,人们才听闻他是获得成就的纺织者。
他成就了,却被打死了,有点可惜。有时候人人追求的成功,也不一定是好事。
| 由此可见,依靠别人的愿力,也能形成与业异熟无有差别的身体。
刚才这个身体,是依靠别人的愿力形成的,也是有骨有肉,与业力形成的身体没有差别。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了知,我们希求的悉地一定要选好,不然,卖豆腐的人希望“我的豆腐卖得好”,厨师希望“我炒菜炒得好”,作家希望“我的文字写得好”……这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真正有意义的是,生生世世能利益众生。如《华手经》云:“我愿常值佛,常愿得出家,常净修梵行,世世度众生。”尤其对我们出家人来讲,发愿生生世世以出家身份度众生,这才是最好的悉地。当然,今生不能出家的很多人,也可以发这个愿。
| 稍有不同的是,以业与烦恼的力量,会在后来显现;以入定的大威力,会在现世显现;以诸位成就谛实语者的发愿力,会立即显现。
这几种身体基本上一样,不同的是:以业和烦恼形成的身体,会在下一世或后世显现;以入定威力形成的身体,像那个人观修的水牛角,会在今生现前;以天神、仙人、上师、成就者谛实语的发愿力,会立即显现,比如乔美仁波切写下“愿你不要有病”,对方的眼病马上就好了。
| 这些也仅是以其他因缘显现为各种各样而已。
这个世界是非常精彩的,因缘也是非常复杂的,不要以为“我想的才对,此外都是虚妄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
摄义
| 所谓“虚幻”的释词:梵语“玛雅”表明了欺惑、非真实的意义。所谓的“讷玛那”,并不是自己的本性,而是变化为他法,称为幻化。
“幻化”的意思是,有欺惑性、非真实性、不是自己的本性、容易变化等。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也具足这样的特点,所以,大家不要对世间一切太执著。
我曾经讲过,学完荣索班智达的《入大乘论》,如果你分不清梦境和现实、幻化和真实,有点“糊里糊涂”的话,说明你学得很好了。(众笑)
| 如此可见,显现的一切有实法都得不到自己的本性,是以其他因缘显现的,只是表明了是欺惑的有法、非真实的意义,
幻化的特点,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具足。我们认为坚固、实有的东西,统统是不真实的。不管是内心的情绪执著,还是外境的钱财名利,我们认为真实的东西,换了一个时段,就变成不真实的了。
带来痛苦的东西不真实,带来快乐的东西也不真实,不要以为自己的分别念永远正确。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完全具足了幻化的所有法相,是具欺惑的、非真实的。
| 由此可知,显现的一切有实法绝对等同幻术与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