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论讲解·第4课
2021年7月29日
讲《入大乘论》之前,跟大家提醒一下:听这部法要得过灌顶,要守护誓言,要听受圆满。
前面已经讲了,如果自续派认为胜义中一切法不成立,在世俗中却成立有实法,比如所断的烦恼有实体,这是非常稀有的。这样的自续派,就像我乳轮王一样,一方面特别好,通达胜义中万法离戏的道理;一方面又特别差,在名言中执著有自相的法,认为有实实在在的所断、所立、所取。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种见解。以理证抉择实相时,这是非常可笑的。荣索班智达讽刺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这些似懂非懂的人,道理上明白万法在实相中是空性,但自相续的烦恼一点一滴都没有减少,甚至一天比一天增上,就像狂风、烈火、河流般难以阻挡。
这一品主要抉择万法如梦如幻的道理。有部、经部、唯识宗、中观自续派,虽然口头上都会说如梦如幻,也用各自的理论建立了这个观点,但并没有通达它的究竟意义。真正能通达如梦如幻的,是中观应成派或者大圆满。现在只是略微提到,后面还会以各种不同的比喻、推理来建立。
学习这部论,通达如梦如幻的道理很重要。如果不但不能通达,反而实执越来越重,不管是讲者还是听者,都只能得到讲闻的功德,除此之外没有多大意义。
下面继续破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自续派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特别殊胜,学过空性理论的,尤其在修般若空性的人,可能都住于自续派的见解中。但以圣者的智慧抉择万法实相时,确实连名言中也没办法成立。如果在凡夫的分别念面前,可以承认名言中的所有安立,《入中论》也有宣说。但究竟而言,就像《般若经》所说,一切能取所取都不存在。暂时而言,就像《俱舍论》所说,能取所取可以建立。
学中观的人都知道,在抉择胜义时,现有的万法连微尘许的实有都不存在,在实相中了不可得。但从世俗显现来说,按照《对法论》《俱舍论》,或者释迦牟尼佛第一转法轮的精神,万法在名言中可以存在。
当然,这种存在也只是随顺世间,按照应成派的观点,连名言中存在的法都不承认。正因为不承认,他们的观点最究竟。因此,龙猛菩萨在《六十正理论》《回诤论》等很多论典中,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我无所承许,故我无过失”,也就是说,他没有任何承许,所以没有任何过失。
这种不承许,不是万法本来存在却不想承认,事实上,不管是自己的心还是外境,在实相中都不可得,离四边八戏。以这个原因,龙猛菩萨师徒等中观大德,认定万法的实相仅此而已,除了显现,不存在实有的本体。地狱、饿鬼、人、天人、瑜伽士,都有各自的显现,但这种显现经不起观察。其实,这也是密法中特别重要的修法。
下面接着分析昨天的问题:自续派认为,能起作用的叫真实名言,即真世俗;不能起作用的叫假立名言,即假世俗。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瓶子能起到装水的作用,瓶子的影像不能装水;现实中的法能起作用,非现实的、连名言中也是假的东西,不起作用。
荣索班智达在破他们的时候,认为这些只是说说而已,如果真正用理论观察,瓶子和瓶子的影像没什么差别。
刚开始,很多人对这样的说法很难接受,认为二者还是有差别的:瓶子真实存在,瓶子的影像不存在;月亮存在,月亮的影像不存在;太阳存在,太阳的影像不存在。一个在世间共许中可以存在,一个在世间当中也不存在。
接下来继续分析,如果在名言中真存在一个烦恼实体,那倒是可以把它破掉,但实际上没什么可破的。
4.抉择真假世俗等同无实有
| 若问:如果不承许真实中有所建立,那么一切世俗如何都成了等同呢?
对方问:“如果没有一个法成立,真实中瓶子和瓶子的影像没什么差别,那世俗法如是之多,世俗又分假世俗和真世俗,岂不是都变成等同了?名言中有些是假的,有些是真的,应该不能等同吧?”
下面用绳子和蛇的比喻进行分析。这个比喻在很多经论中都有,《入中论》《定解宝灯论》《显句论》中也讲过。尤其是荣索班智达的《黑蛇总义》,对此阐述得非常清楚。这里只是把道理归纳了一下,文字不算特别多。
对方认为,如果真实中没有一法成立,那假世俗和真世俗就没有差别了。如果没有差别,那么真善知识和假善知识,或者真灯、假灯都混淆了,这连世间人都不会承许。
下面会讲,在名言中,你可以说有真假。但对名言可以再剖析,这不需要胜义理观察,就像昨天大象和耕牛的比喻一样。
| 对此回答:比如,当将绳子看成蛇的时候,绳子是真实存在的,蛇是根本不存在的,看成绳子的心识是真实识,看成蛇的心识是迷乱识。
我今天拿来一条绳子,是以前放牛时用的那种。黄昏时如果在路上看到它,真的好像一条蛇。这时候,你看到绳子是真实的,把绳子看成蛇就是迷乱的。用电筒一照,“哦,原来不是蛇,只是绳子”,此时绳子是存在的,蛇是不存在的,刚才只是看错了。
看成绳子的心识是真实识,因为对境正确,缘它的识也正确,而看成蛇的心识是迷乱识。谁都会这样的,一个东西如果看错了,发现真相后,知道真相的心是真实识,看错的心是迷乱识。
| 如果迷乱,那就是不正确的,所以,心识前如何显现,并非就如是存在,由此不会得到它的本性,
不是蛇而看成蛇,就是不正确的。所以,心识面前显现是蛇,但实际上它并不存在。由于你看到的不正确,就得不到蛇的本性。
| 只是由他法而假立他法。
绳子和蛇二者,不管颜色、形状都比较像,再加上绳子放在草丛里、路边上,蛇也经常藏在那些地方,各种错乱的因具足后,依靠绳子而假立了对蛇的执著。
现实当中,我们也经常看错,因为两个物体有相同点,最后发现只是自己眼花了。《入楞伽经》云:“如愚不了绳,妄取以为蛇,不了自心现,妄分别外境。”意思是,愚者以各种错乱因缘,不了知是绳子,而妄执为蛇,同样,众生也不了知万法是自心的外现,而认为外境真实存在。这与此处的道理比较相似,这些道理在因明的《释量论》中也有阐述。
在世人眼里,对蛇的执著是颠倒的,它在名言中也不存在;看成绳子是正确的,应该是真世俗。自续派也这样认为,把绳子看作蛇,蛇在名言中不存在,而绳子真实存在。但荣索班智达对此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不管是看成蛇,还是看成绳子,同样是错误的。
这样一说,很多人都比较惊讶:“不可能!绳子确实存在,我看得见、摸得着,而蛇绝对不存在,二者怎么会是等同呢?”如果你不承认,下面可以慢慢分析。
第一步:
| 随后再详细观察那个绳子,会发现它只是草、毛若干部分聚集的,如果灭尽了绳子是圆柱形、整体、唯一的心,那么只是部分聚合是真实存在的,绳子与蛇同等根本不存在。
没有观察时,肯定认为绳子存在,但你把绳子慢慢拆开,发现它是由很多不同颜色的毛搓在一起的。这时候,你就灭尽了“绳子是个圆柱形东西”的执著,拆开它后只有几条毛线;之前你认为绳子是整体的、唯一的东西,这个执著也没有了。
执著整体的心灭尽之后,你会觉得各种毛线是真实存在的,而绳子与蛇同等不存在,对蛇的执著、对绳子的执著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看成仅是部分聚合起的心识是真实识,绳子的心识与蛇的心识同等是迷乱识。
从心的角度讲,认为“绳子由不同的毛和草组成”的认知,可以说是真实的;之前执著“绳子有整体性和唯一性”的心识是不真实的。所以,执著绳子与执著蛇的心识同样是迷乱识。
这种观察方式,并不是抉择胜义谛的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只是名言中把绳子拿出来,用手一点点拆开。拆的时候,手、眼睛、观察的心识都不是胜义谛,不是圣者的各别自证。
以名言量观察时,原来我们觉得对绳子的执著是正确的,对蛇的执著不正确,但用自己的手、眼睛、分别念观察时,绳子的整体也没有了,跟蛇一样不存在。
这个观察很重要,希望大家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我翻译出来很不容易,给大家讲很不容易,以后有没有再讲的因缘也难说。这些法对于希求大乘中观智慧、尤其是密法的人来讲,非常珍贵,所以在学的过程中,每个人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利益。法没有主人,谁将法视为如意宝,谁就能真正得利;谁依靠法来造业,谁什么也得不到。
刚才说执著毛和草是正确的,整体的绳子和蛇一样不存在,这是第一步观察。下面再进行分析。
第二步:
| 之后再细致观察毛与草,如果发现它们只是微尘集聚,了悟到毛与草这一部分也不成立,
绳子由很多毛和草搓在一起,接着再把毛和草一一拆分,原来它们都是微尘组成的。这样拆下来,毛和草也不成立。
比如拿出其中一根毛进行剖析,最后这一根也不可得,所以毛在名言中也不成立。就像我们以前装藏时,把法王的头发切细,一根一根装,如果再细分的话,头发只是微尘组成的。对毛和草的执著,实际上跟对蛇的执著一样,对境不成立,执著它的心识也不成立。
| 那么外境与心识的所有道理都如前一样。
毛和草不成立,最后变成了微尘。这个微尘,用手可以搓出来,不必用胜义理论观察。
第三步:
| 之后再用智慧来分那个微尘,就会证悟微尘本身也不成立,当发现以色而空的单空存在时,外境与心一切都如前一样。
之后再对这个微尘继续细分,分到不可再分时,从它与六个方向(四方和上下)的微尘是否接触进行观察,最后微尘本身也不成立。
物理学家对物质进行观察时,将其逐渐分为原子、核子、电子、夸克、亚夸克……最后变成一种场。后来连场也不存在,这就是以色而空。
同样,微尘不成立,执著微尘的心识,跟执著蛇一样也是错的。到最后,色法的本体根本不存在,是一种单空。此时,执著单空是对的,外境与心都如前一样。
这个单空,也不用胜义理论观察,用心就可以思维。你看物理学家从未学过中观的胜义量,但他也知道物质的本体不存在。
第四步:
| 随后再观察空性,这个所谓的“空性”只是观待有实法而安立的,如果有实法本身不成立,那么空性也就不成立。
对这个单空再进行分析:空和有是互相观待的,观待有实法而安立无实法,如果有实法本身不成立,无实法也就不成立。诚如寂天菩萨所说:“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意思是,不依靠所观察的有实法,不可能得到无实的单空;如果所破的实有是假的,那无实也是假的,最后所谓的空性也不可能存在。
就像一个女人在梦中生孩子,孩子死了,她很伤心。其实生孩子的欢喜和孩子死后的伤心,在本体上是同等的,都没有真实存在过。世间上一切法也是如此。
| 如此一来,空性法以什么而空?是谁的空性?
所谓的空性到底是什么?它的本体是什么样?它是怎么空的?是谁的空性?
| 如果证悟了无有任何所立的法,那么一切外境都同等不存在,
这样反反复复观察,万法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不空一点都没有,空性怎么成立?如果没有任何所立法,那一切外境同等不存在。
不管是瓶子,还是瓶子的影像,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法,用这样的智慧来观察时,其实同等不存在。不管是假世俗面前显现的法,还是真世俗面前显现的法,一切外境都不存在。
| 一切心识都同等迷乱,
执著对境的一切心识,不管是对蛇的执著也好,对绳子的执著也好,对草的执著也好,对微尘的执著也好,对单空的执著也好,同等是迷乱的。
并不是说执著蛇是错的,执著绳子就是对的;或者执著蛇是错的,执著微尘是对的。在究竟意义上,这些心识都是迷乱的。
| 一切迷乱同等并非如何显现就如是,
迷乱虽然有显现,但显现的实体不可得。
| 一切并非如是都同等得不到它的本性。
所有一切法,不管迷乱显现的实体也好,真实显现的实体也好,最终根本得不到。
一位大德曾在悟道歌里说,有些人希望得到一个真实的法,这就像在幻化的城市里想找一个如意宝,在梦里想得到一块真实的金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一切法都没有实体,任何法都得不到。《入中论》云:“若时我说梦无心,尔时汝喻即非有。”如果说梦里的心不存在,那以梦为比喻怎么成立?
无论学密法还是显宗的法,理论都很重要。“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如果不依靠理论,不依靠名言谛,则不能通达胜义谛。但若只依靠名言谛,口头上讲得天花乱坠,却对中观的般若空性一无所知,对大圆满更是毫无境界,即使得人身遇到了大乘佛法,其实也很难解脱。
我们学这些法,并不是为了让人赞叹自己广闻博学,想得到什么名声。以前的大德有些广闻博学,有些并没有,但他们对心的来龙去脉、心的本来面目,是有所了悟的,烦恼怎么样也不会生起来。如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反而对世间法越来越执著,说明你闻思修行不太成功。
所以,学习这些理论,最重要的是观察自相续的烦恼。如果烦恼越来越强盛,不管你秉承自续派还是应成派的说法,修行都没办法真正上去。如果理论讲得不是很好,背诵也不是很好,笔考得分也不是很高,发心也不是特别理想,但至少跟金刚道友、跟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人际关系不错,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有所减少,那这里破的实有也好、不实有也好,理论上懂也好、不懂也好,都不是特别要紧。倘若你到某个地方求学,待了五年十年,多少年都可以,但当你回去的时候,自相续跟以往完全不同,以前比较无知愚昧,现在越来越智慧、越来越慈悲,那说明你真正求到了法。
就像玄奘、法显非常了不起,其精进和毅力,普通人根本没办法比,他们在求法过程中,就获得了对治烦恼、开启智慧的法。有了这样的境界,回到故土后,他们的弘法很成功,翻译出来的典籍特别殊胜,在世间一直广为流传。我们虽然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但作为真正的修行人,至少要学会对治自己的烦恼。
其实,烦恼是依靠对境产生的。如果你去观察,执著蛇所产生的烦恼,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本质相同。当然,这是从理论上说的,如果没有修行,理论讲得再好,自相续也不一定与法相应,就像我一样。
此处只是以一条绳子来分析的,一些古代大德、一些爱思考的智者,仅仅依此来观察万法,也有开悟的机会。如果传法者稍微有点境界,听法者也有真正的信心,这并非不可能实现。大圆满当中,心性的有些直指法,只靠一个直截了当的比喻就够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分析。
实际上,我们众生有两种根基:一种类似于应成派,直接讲个比喻,用水晶来直指,然后就像禅宗的顿悟者一样,马上能开悟;另一种是渐悟者,渐次开悟,通过智慧分析时,发现自己平时的执著和执著蛇的迷乱分别念完全一样,“哦,我眼耳鼻舌身接触的这些对境,不管是声音、味道,还是色法、相状,都是现而无自性的,执著它们是错乱的。”
| 如果得不到它的本性,那么外境与心识二者法相就无不等同。
不管在胜义中还是世俗中,所有法全部一模一样,没什么可建立的。
藏传佛教的大德经常说:“看破今世!看破今世!”世间人如果从来没学过宗派,尤其是没学过大圆满和中观,那对世俗法的执著就特别坚固,很可怜。但若对这样的道理稍有了解,应该能减少一些实执,因为外境和心识在本质上一模一样。这并不是我在信口开河。
以前学辩证唯物、学历史时,有些老师讲的根本不对,但学生在下面不敢说。我想我应该不会这样,如果你们有人觉得“这个不合理,我能举出外境和心识不一样的理由”,你可以当下站出来。虽然我没什么智慧,但以这部论典的智慧来驳斥,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总之,依靠法让自己得到利益非常重要。
| 如果首先见为蛇,那么就会畏惧而生嗔。之后看见是绳子,就会生起断除畏惧的慢心,生起贪执心。
假设首先见为蛇时,产生了畏惧心和嗔恨心——先是害怕,然后想打它,生起嗔恨心。之后依靠灯光一照,“原来我看到的不是蛇,而是绳子,不用怕。”这时候生起一种断除畏惧的慢心,好像自己很厉害。之后又生起贪执心,“这绳子不错,我可以带回去用。”
有一次,我们坐车去往甘孜的路上,司机在转弯处看到一条蛇,很害怕;后来发现它是条念珠,很欢喜;念珠上有几颗珊瑚,他产生了贪心;结果发现是假的,又有点伤心。
| 如果其后灭除了绳子的心,那么就断除了贪执绳子是圆柱形、整体的心,只是生起贪执众多集聚的心,乃至没有去除有实见期间就不会遣除贪心嗔心。
如果发现绳子是由这么多东西集聚在一起的,就会断除对绳子的执著。但若没有去除绳子实有的见解,就不会遣除贪心和嗔心。
其实轮回中也是这样,我们对任何一个法,先有了实执,然后才产生贪嗔。如果对人、对法的实有执著没有断除,始终不可能断除贪嗔烦恼。贪心和嗔心都是源于对外境的不了知。如果我们知道这一切是空性的、是微尘聚合的、是不真实的,不只是理论上明白,而且真正通达了,那就像阿罗汉一样,不会产生贪心,也不会产生嗔心。但只要有实执,贪嗔痴就不会中断。
| 但是,只要外境的法相于真实中安立的实体不成立,那么就不成立暂时安立的实体、不等同,
外境的任何法,不管是绳子还是蛇,如果在真实中得不到它的实体,那暂时也无法安立它的实体。如果究竟意义上没有,暂时有也不可能。刚才你们说“蛇的本体没有,绳子暂时有”,但“暂时有”也是假的,蛇和绳子不管暂时还是究竟,本体上没有任何差别。
这样的道理,对你们有些人来说,是全新的思维。我们一直认为假的是假的、真的是真的,名言当中,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但实际上,假的也是真的,真的也是假的。
所以,这个道理,可能会与世间的说法相违,但从诸法的实相来讲,这是不矛盾的。
| 除了不损减显现许,一切法相都是同等的。
蛇有显现,绳子也有显现,除了这个显现以外,一切法在本体中都是等同的。万法只有一点显现,显现的本体都是空性,除此之外,没有“这是真的、那是假的”。
以上主要讲了万法本体都是假的,下面会讲如梦、如幻、如阳焰、如水月、如影像等幻化八喻。实际上,按照荣索班智达的观点,我们现在的所见和梦没有差别,不是“如梦”,而是“是梦”。
中观宗也说,显现是不会破的,从众生到佛之间都有显现。一碗水在饿鬼、天人、人面前,因为业力不同,显现也不一样,但要说真实存在某种东西,那也不可能。比如颜色,在事物本体上并不成立,我们眼睛看到的白红蓝等,以现代科学来观察时,全是空的,没有真实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其实并不成立。
比如一些俊男美女,你觉得特别漂亮的,别人可能觉得很丑。非洲人公认最好看的,亚洲人不一定这样认为。如果本体上真正存在美与丑,大家的认知应该一样。但实际上,美丑的成和不成、量和非量,只是一种习气,只是用名言来安立的。学了《入大乘论》,我们就会懂得世俗一切法如梦如幻。
以上讲了一部分道理,下面是另一种观察方法。
5.以问答抉择世俗中六类差别显现及其等同性
1)显现以共业所感与不共业所感
| 世俗的差别中,一切显现就是如此:共业的共同显现作为基础,分别显现不同就是如此,
世俗的差别中,一切显现就是这样:以众生的共业显现为基础,然后出现各自不同的显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人与天人之间也有不同。
下文有十四个问题,荣索班智达一一回答:
| 显现以共业所感与不共业所感,显现完全清净与完全不清净,显现具有感受与不具有感受,显现颠倒与显现不颠倒,显现具两部分,所现颠倒能见颠倒,所现颠倒能见不颠倒,显现有所依基与无有所依基,显现具有非真实所依基,显现能起作用与不能起作用,显现实有与假有,显现遍计与真实等,
前面的内容,基本是以提问方式来讲的,下面会以幻化的比喻进行描述。这里相当于一个科判。
在众生的业感面前,基是一样的,在这种共业的支配下,每个众生前的显现却不同。比如中午炒的菜,大家都吃得到,但因为各自业力不同,一个说很好吃、一个说中等、一个说特别难吃。或者看到陌生人时,一个说“这人特别帅”,一个人说“还行,过得去”,一个人说“哇,太难看了,这是谁呀”。
| 世俗中显现的一切分别安立,也可以按照如何共称而建立各自的差别,一切都是等同的。
世俗中显现的不同法,可以建立各自的差别,但在究竟意义上,一切其实是等同的,各自业力面前的显现都一样。
前面对于粗细、真假进行了分析,下面讲不同众生面前有不同的业感。
| 若问:显现共业所感与不共业所感是指什么?
对此回答:从承许有外境的角度而言,以共业所感而显现“色的一个别法火”,或者从承许无外境的角度而言,以共业的习气所感,心本身现似外境,显现“色的一个别法火”,
从有部、经部承认有外境的角度而言,依靠共业所感,众生面前显现色法中的一个别法——“火”;或者从唯识宗承认无外境的角度而言,依靠阿赖耶上的稳固习气,我们的心显现出外境——色的一个别法“火”。
有部、经部承认的“火”,是众生业感所显现的色法的一部分;唯识宗认为外境本来没有,但习气显现出外境“火”,就像梦中的火一样。
| 共同成立一个有法作为基础,
这两种观点都以一个有法作为基础。唯识宗认为有一个有法,有部宗也认为有一个有法;世间没学过宗派的人认为是火,知道火是什么,西方哲学家也对火有一些评价。这样,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分析点,就是“火”。因为有共同的业力,“火”就会显现。
| 显现内在的别法不同即是如此:对于普通的人们与旁生来说,如果接触火显然会被焚烧,显现为痛苦之源。
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接触火会被烧,火显现为痛苦的来源。去年凉山发生森林大火,死了很多人,后来看到他们的尸体,都很可怜,动物也死了很多。加拿大、美国加州发生火灾时,也死了很多人和动物。
只要火势比较厉害,一定会让人和动物产生痛苦,这是共同的业力。不管唯识宗所说的火、有部宗所说的火、理论家所说的火,世人共称的火,接触它都会被焚烧,这是众所周知的。
| 旁生类中有个名为火净的野兽,以火来沐浴不会被烧,并且使毛色变得极其艳丽、毛质变得极其精美,火能起到水的作用;
有一种野兽叫火净,它可以在火里沐浴,让毛色变得极其美丽。在荣索班智达那个年代,科学不是很发达,人们对此可能难以接受。但是如今,在高温环境中常会发现生命的存在。
比如,火山爆发的岩浆温度极高,大概1000℃左右。有一种庞贝蠕虫,体长6-8厘米,不但不怕岩浆,甚至还把岩浆当成“洗澡水”。
有一个探险家,在火山附近的水域捞起一些死掉的鱼虾,放在锅里煮的时候,这些鱼虾竟然活了,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这种鱼虾只能生存在高温的水里,常温下就会被冻僵,一旦回到热水中,又会活过来。
此外,加利福尼亚湾的外海水下2500米深处,这里的水温高达350℃以上,但热泉口附近一派生机勃勃,生存有蟹、虾、蛤、鱼等大量生物。
山下的沸点是100℃,我们这里是80℃,在那么高的温度下,有些动物还能生存,真是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在荣索班智达那个年代,很多人应该不知道火净是什么,这里也没有详细介绍什么野兽,但它能在火中活得特别快乐。
| 旁生类中的火鼠,常住在熊熊烈火中,入于极其炽燃的火坑里,火起到处所与食物的作用;
火鼠也是在火里生存的,网上应该查得到。它平时住在火里,吃的也是火。
不仅旁生中有这种现象,人当中也有。有些人持咒成就后,根本不会被火烧,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 饿鬼类中的“火饿鬼母”、天人中的天仙种姓、婆罗门种姓、能受火施的“火神们”,被共称身体本身以火形成而存在着。
饿鬼中的火饿鬼母、天人中的天仙种姓和婆罗门种姓、能接受火施的火神,其身体都是以火形成的。
有些火神很喜欢火施,但我们在做烟施的时候,火焰太大的话,非人不喜欢,而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我们烧施的食物,他们马上就能得到。
我们在边念《闻解脱》边火化尸体时,会迎请很多火神进行供养。那些仪轨很好,以前我做过一次,不过没念《闻解脱》。当时我听喇嘛们持法器在念:“东方的某某火神请降临,我们现在用什么颜色的食物供养您,请您给众生的灵魂带来如何的快乐;西方的某某火神请降临……”我一边搬那些东西,一边想:“以后死时一定要火葬,边念《闻解脱》边做这些,非常好。”除了火神,里面还会提到地神、风神、水神等,本尊中也有这些分类。
| 这种就是显现共业所感与不共业所感。
众生确实有不同的业感,包括在人当中,有些人天天要吃草,不吃就活不下去。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人,专家认为这是个谜团,无法用科学解释,但在大乘佛教中,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人有各种各样的业力。
| 不仅如此,而且诸如草,在普通旁生面前显现为可受用之处,也起到维持生命的作用,而在普通人们面前并不显现这样,也起不到维生的作用。这种也是共业所感与不共业所感的所属类别。
以前放牛时,我到了下午特别饿,就趴在地上学牦牛吃草,但实在吞不下去。我看牦牛吃得特别香,自己也想尝尝,还专门挑了那种又柔软又新鲜的草,但吃的时候还是不行。
牛羊以草能维持生命,飞禽把草叼来做窝筑巢,但对人来说,草起不到维生的作用。
| 此外,地狱众生之处,显现为烧铁大地、铁柱山、剑叶林之类的痛苦之处;天界内,显现为如意树、妙瓶等受用之处,那些并不仅仅是各自分开的显现。
并非天人只有天人的显现,地狱只有地狱的显现,其实在人类面前,也可以有不同的显现。比如我乳转轮王,到了帝释天那里,也有在天界享乐的机会,当然这是他的福德所现。还有难陀被世尊以神通带着,一会儿到天界去,一会儿到地狱去。
| 成为人的众生,也以共业形成或者以共业习气所感,心本身显现共同外境这一点虽然成立,但它们也不作为人们安乐与痛苦之缘。
对于人,有地狱的显现,也有天界的显现,依靠各自的业力可以感受。像我乳轮王,就和帝释天的业力比较接近。不过,地狱众生和天人是固定的业力,特别痛苦或特别快乐,如果人到天界去,不会像天人那样快乐,可能不习惯,马上想回来。(众笑)
以前昼辛吉尊者经常去地狱、饿鬼界。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美女饿鬼,对他说“你不要给那些饿鬼吃的”,但他还是给了,结果那些食物变成糠秕、变成自己的肉、变成脓血等等。
有些人可以到地狱或天界去,尤其是有些空行母、瑜伽士,身体仍在人间,心识可以直接去地狱、天界。此时,他们不会感受那里的苦乐,最多只能部分感受天人的快乐。
| 不仅如此,而且纵然人们的饮食与穿着等现量成立并且是共同受用的,但有些人被别人控制而无自由享用,有些人可以自在随意享受。这种也是以共业所感与不共业所感而显现的差别。
人世间所有的饮食、穿着、财富等,是现量成立的,是南赡部洲众生共同受用的。比如喇荣,按理来讲,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共同的受用。但即便如此,有些人被别人控制而无法自在享用。就像一些有钱人,银行卡不在自己手里,花钱时还要向别人请示。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说是有十万百万,但也只是说说而已,自己没有权力支配这些钱。而有些人却可以自在随意享受。
实际上,根据福报的不同,哪怕是一家人,也有很大差别。比如,特别富裕的家庭有几个子女,有些孩子受用丰富,有些孩子穷困潦倒,所以众生的业力真的不同。有些人虽然名义上有钱,但死的时候,钱没有花完。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就是有钱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