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诀宝藏论讲解·第7课
调伏净化自心之六法:邪心不盛法心不改变;
堪忍难忍挫折等痛苦;见轮回过畏惧生厌离;
无有劣器过患心清净;广闻博思证悟胜法义;
成深灌顶誓言之法器,犹如海岛宝器极罕见。
“调伏净化自心之六法”,调伏净化自心的六种法。修行必须调伏和净化自己的心,这也有六种法。
“邪心不盛法心不改变”,邪知邪见的心,比如持常见或断见,对因果规律、上师三宝生邪见等邪心不能兴盛,并且永远不改变希求正法的心。这是自心得以调化的一种象征。
邪法不增上,求学正法的心不改变,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些人,只要遇到一点邪法,比如今天看到气功表演,明天听到某个外道说法,马上就起信心:“哇,太棒了!”说明相续还没有得到调化。真正内心调伏的人,哪怕一百个外道在他面前显示各种神变,他也不会动心。所以,大家不要改变自己的“法心”。
我觉得,藏族人学佛,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大多数人的信心都比较稳固,尤其在修法方面。虽然藏族人有时比较笨,还有一些不如法的愚昧行为,但他们对修法确实很有信心。也许从小受到佛法的熏陶,舍弃佛法的很少很少。相比之下,其他民族的人,今年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明年就可能发生很大的转变,信心不是很稳。当然,其他民族也有很多信心稳固的佛教徒。
不管怎么样,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性格不稳固,确实不太好,大家应该注意。其实,只要佛法入了心坎深处,是不会改变的。
在这方面,法本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光是结个缘,灌个顶,传点法,说几句好听的话,上师只能是你暂时的依赖,或是你达到其他目的跳板,过两天也许就变了。如果认真看过法本,也仔细思维过里面的道理,这样生起来的信心不容易改变。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在形象上做文章,而要多看法本,多思维法义。总之,自己的信心不能改变,“法心”不能改变。
“堪忍难忍挫折等痛苦”,佛法真正融入自心后,能堪忍非常难忍的挫折和痛苦,包括人生的挫折、修行的挫折等。
人生的路总是弯弯曲曲,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只要法入了心,都能忍受。相反,如果法没有入心,是很难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去年,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法融入了相续的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始终没有舍弃自己的初心。另外有一些人,危险还没有到来,只是吹了一点风,就已经跑掉了。
所以我想,去年在狂风暴雨中留下来的个别修行人,相续中一定有佛法的修证。否则,不可能受得了这么大的违缘。
“见轮回过畏惧生厌离”,法如果真正融入了心,就能见到轮回的过患和恐怖,对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心。
“无有劣器过患心清净”,法如果真正融入了心,相续中不可能有劣器的过患——所有非法器的过患都会自然断除。而且,对佛法、对上师,心非常清净,不会被邪见染污。
“广闻博思证悟胜法义”,如果法真正融入了心,会广闻、博思、多学,基本上能了解殊胜正法的甚深之义。
“成深灌顶誓言之法器”,法真正融入了相续,会成为甚深灌顶或密宗誓言的法器。这样的人,对密宗的誓言非常重视,对密宗的教言也非常重视,是真正的法器。
“犹如海岛宝器极罕见”,就像海岛的宝器非常罕见——海上的岛屿本来就少,上面的宝器更是罕见,能调伏自心的修行人在世间也不多。真正法融入心的修行人,确实非常罕见。
恶缘不毁修行之六法:身体忍耐形形色色苦;
口中不言无义之绮语;内心承受苦乐贤劣刺;
无人静处忍受疲厌惧;愦闹城中无散能对治;
护持学处能伏诸恶缘。具足此等修道顺利成。
“恶缘不毁修行之六法”,遇到违缘或恶缘,也不毁坏修行的六种法要。修行人在违缘面前能堪忍、能坚持,非常重要。
“身体忍耐形形色色苦”,身体能堪忍各种各样的痛苦。不管身体遭受怎样的折磨,都能忍受。
看看前辈修行人的经历,我们现在的苦行真的不算什么。虽然今年和去年,大家为了修行,确实吃了不少苦,但与以前的高僧大德相比,却是微乎其微的。当然,与世间人相比,也算是这个时代的苦行。要想违缘不损害自己的修行,身体应该堪忍各种各样的痛苦。
“口中不言无义之绮语”,要想违缘不毁坏修行,口中不能说毫无意义的绮语。普通人特别喜欢无稽之谈,而修行较好的人,不会说很多无有意义的语言。
“内心承受苦乐贤劣刺”,内心能承受痛苦和安乐的各种刺激。修行遇到违缘的时候不能太痛苦——真正苦的时候哭也没用,快乐的时候也不能太高兴。
有一次我从汉地回来,母亲和弟弟很高兴:“今天真好!上师来了,大家也来了,一家人一起耍坝子,多么幸福啊!”我说了他们一顿:“你们稍微有一点痛苦,就承受不了,‘好痛苦啊,该怎么办?’稍微有一点快乐,也承受不起,高兴得快要爆炸了。现在有什么快乐的?还不是一样痛苦!”
确实,真正的修行人既要能忍受痛苦的刺激,也要能忍受快乐的刺激。乐的时候不要太高兴、生起傲慢心;苦的时候,也不要太伤心、生起自卑心。这是修行人的一个准则。在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中,也处处有这样的教诫。
大家生活在苦中,不要太怯弱,苦是正常现象。生活在乐中,也不要太高兴,不然可能乐极生悲。听说有一个活佛,有个居士在宾馆里请客,招待他吃得非常好。他很高兴,笑声特别大。过了一会儿,班车票买不到,他痛苦得差点哭起来。
那位居士对我说:“作为一个活佛,前后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变化。刚才有些人供养他、承侍他,他特别高兴。后来班车票买不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却差点哭起来!”这些人,当面不说什么,背后却说坏话,我都有点害怕。
修行人的内心应该强大一点,对苦乐的刺激都能承受。如果能承受——藏文里有“堪能”的意思,违缘肯定不会毁坏你的修行。
“无人静处忍受疲厌惧”,独自待在没人的地方,也不会觉得孤独,能忍受所有的疲惫、厌烦和畏惧。这也是修行不被违缘毁坏的标志。
我们有些人,没人的时候就觉得孤独,跑到别人家门口,先看一看,然后开始敲门,一敲就是半天。说明违缘已经毁坏了他的修行。不过,有些修行人还是很寂静的,不会害怕什么疲惫、畏惧。
“愦闹城中无散能对治”,在闹市中不散乱,而且还能对治。这应该是很大的修行人吧?我一到了城市,整天都处于散乱中。确实没办法。
如果在闹市中,还能对治自己的烦恼,一点不散乱,说明违缘不能毁坏他的修行。根敦群培在印度翻译的零散佛经当中,有一句话:“表面上睡觉,但里面很清醒;表面上散乱,但里面很精进。”当时我觉得,这说的是不是我?我在城市里好像也很精进。后来又想,我在城市里,一点没对治烦恼和散乱,肯定不是这样的人。
我有时候看自己,觉得还可以,在散乱的城市依然能坚持翻译,而且不管外境有什么人,都经常看书。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不行,在外面连念一遍《系解脱》好像都困难。
不管怎么样,你如果能在闹市中不散乱,可以对治烦恼,就是不被违缘毁坏的真正的修行人。
“护持学处能伏诸恶缘”,守护戒律的时候,自然能胜伏一切违缘。除了真正的高僧大德,凡夫人遇到外境很容易失去正知正念,最后毁坏学处和戒律。因此,最好逃离这样的恶境,不然到时候很难控制自己。
如果能护持学处,胜伏违缘,说明违缘没有毁坏你的修行。
“具足此等修道顺利成”,如果具足以上所讲的六个条件,说明违缘不能毁坏你的修行,你一定能顺利获得修行的成就。
相应解脱功德之六法:相应显宗修持来世果;
相应密法三身转道用;相应究竟之要断歧途;
相应大乘所作皆利他;相应小乘断除轮回事;
此修行者心与法相应。
“相应解脱功德之六法”,法融入心,心相应解脱,有六种功德法。
“相应显宗修持来世果”,如果和显宗的法相应,法融入心,一定会修持来世的乐果,不会在乎今生的苦乐。显宗对因果、来世,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显宗法修得好,肯定会精进修持,为来世积累资粮。
“相应密法三身转道用”,如果和密法很相应,由于密法是果转道用的法门,自然会把法报化三身转为道用,比如将一切显现观为化身、报身的形象。这样一来,便不会产生自相的烦恼。
“相应究竟之要断歧途”,如果相应了修行的究竟要点,法融入自己的相续后,一定能断除修道的歧途。懂得大圆满要诀、大圆满修得好的人,肯定不会入于阿赖耶或者意识的歧途。
“相应大乘所作皆利他”,如果与大乘法相应,法融入心,所作所为肯定全部利益众生。
修大乘法的人,目的就为了利益众生。大家能亲自利益众生当然很好,但如果没有机会,也要在心里发愿利益众生。因为相应大乘法的修行人,所作所为除了利益众生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无垢光尊者后面还有一句教言,真正利益众生的人,自己的事情即使不去管,也能自然而然地成办。
“相应小乘断除轮回事”,如果和小乘法相应,法融入心,一定会断除轮回的根源。小乘法着重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只要和小乘法相应,肯定会断除轮回的根本。
“此修行者心与法相应”,具足上面六种功德的修行人,心和法一定非常相应。
摧毁顽固贪执之六法:六境虚妄断定为迷乱;
所作无义断定为迷乱;贪执欺惑断定为迷乱;
名闻利养断定为迷乱;怨亲不定断定为迷乱;
若知无实摧毁迷现执。
“摧毁顽固贪执之六法”,无始以来,我们就在串习顽固的贪执。要摧毁这样的贪执,有六种法。
“六境虚妄断定为迷乱”,色声香味等外境,没有任何实质,都是虚妄的,应该断定为迷乱显现。
虽然我们现在不得不随顺外境——想断也断不了,但还是应该听从无垢光尊者的教言,对色声香味不要太贪执。一定要了知它们迷乱、欺惑的本性,享用外境的时候不要太执著。“这个声音很好听!”“那个色法很好看!”“这个味道很好吃!”其实都是迷乱的显现,没什么好不好,这是可以断定的。
“所作无义断定为迷乱”,人们在世间的所作所为都没什么意义,都是迷乱的显现。
昨天,我在院子的花园里,看见一只蜜蜂。我看了将近半个小时,对它非常担心。因为它一直不休息,这朵花里吃一点,那朵花里吃一点,一直“嗡嗡嗡”,到处飞,特别忙。我想,它不但是这半个小时,应该从早上到晚上都是这样的,实在太累了。
我想,它应该在一朵花里休息一会儿,多吃一点。然后再到另一朵花上去吃,再休息一会儿。但它一直停不下来,非常可怜。可能它有一个分别念:“好多花啊,我全部都要吃!”所以特别忙。大城市里的人,跟那只蜜蜂差不多。觉得什么事情都重要,一直忙、忙、忙。实际上,除了修法以外,其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意义。
前面不是讲了吗?“不修善法一切无用途”,除了修法以外,其他的事都没什么意义,应该断定为迷乱显现。大家心里也要这样认定。
“贪执欺惑断定为迷乱”,不管是对法,还是对人,所有的贪执都一定会迷惑你、欺骗你,因此应该断定为迷乱。
“名闻利养断定为迷乱”,名闻利养当然也会欺惑我们,应该断定为迷乱。
“怨亲不定断定为迷乱”,亲友和怨敌是不定的,因缘稍稍变一下,亲人就可能变成怨敌,怨敌也可能变成亲人,所以应该断定为迷乱的显现。
我们怨恨的敌人,不一定永远是敌人;我们贪爱的亲人,也不一定永远是亲人。所以,对亲怨不要太贪执。
“若知无实摧毁迷现执”,如果能了知上面所讲的六种无实法,一定会摧毁对迷乱显现的各种执著。
这里的每一句教言,都是无垢光尊者的甚深窍诀,非常殊胜。
暇满人身具义之六法:财富无义欺故勤修法;
听闻随词句故勤修法;知词不实修故勤修法;
思维增妄念故勤修法;传讲耽字面故勤修法;
未修不成佛故勤修法。
“暇满人身具义之六法”,令暇满人身具有实义的六种法。即断除六种非法事,精进地修持正法。
得人身很不容易,要让它具有实义,必须修持正法。除此之外,其他的所作所为都没多大的价值。
“财富无义欺故勤修法”,世间的有漏财富没有任何实义,总有一天会欺骗你。因此,我们应该放下对财物的贪著,精勤地实修正法。
“听闻随词句故勤修法”,满足于听闻,不调伏自己的相续,只是随顺词句而已。因此,我们在听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精勤修法。
听闻虽然有一定的功德,但你今天听这个、明天听那个,每个法都只追逐词句,一直不愿意实修,对解脱没有什么意义。
“知词不实修故勤修法”,仅仅知道词句,不去实际修持,没有什么用。因此,我们应该放弃对词句的耽著,精勤地修持正法。
“思维增妄念故勤修法”,光是思维,而不实修,只是增加分别妄念而已,没有什么用。因此,我们思维法义以后,还应该精进地实修法要。
“传讲耽字面故勤修法”,给别人讲经说法,耽执字面意思——就像我一样,“这句话通不通顺?”“那个词合不合理?”,对自己的烦恼和相续却一点不观察,没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们给别人传讲的同时,自己也要精勤地修法。
“未修不成佛故勤修法”,没有修行是不可能成佛的,因此我们应该勤修正法。
舍弃轮回修心之六法:无义欺惑故舍世间事;
增长贪爱故舍欲妙执;无有实义故舍恶希求;
终弃一切故舍财物执;聚际必散故舍亲情恋;
祸害根源故舍贪嗔执。若舍此等正法自然成。
“舍弃轮回修心之六法”,我们要舍弃轮回,必须修自己的心,这也有六种法。
“无义欺惑故舍世间事”,世间琐事没有任何实义,一定会欺惑我们,因此应该舍弃世间法。
“增长贪爱故舍欲妙执”,世间妙欲就像盐水,越享受越增长贪爱,因此应该舍弃对妙欲的贪执。
“无有实义故舍恶希求”,希求世间的财富、地位、名声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一定要舍弃这一类的恶希求、恶忆念。
对未来的希望,比如“未来我要变成什么什么”,也是一种恶希求、恶分别念,也应该舍弃。除了诚心诚意修持正法,其他的所求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终弃一切故舍财物执”,总有一天我们会死去,到时候一切都要舍弃,因此现在就要放下对财物的执著。
“聚际必散故舍亲情恋”,所有的聚集最后都会分散,因此应该舍弃对亲友的执著和贪恋。
“祸害根源故舍贪嗔执”,一切祸害的根源就是贪嗔的执著,因此一定要毫不犹豫地舍弃。
“若舍此等正法自然成”,如果能舍弃上面所讲的六种法,所修行的正法自然会成就。所以,修行人舍弃这种六法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生起因果定解之六法:听闻三藏诚信因果法;
水滴满瓶为例积二资;火星焚林为例断罪业;
苦乐昔业致故积福德;一时无法圆资次第修;
当知若有我执定有业。
“生起因果定解之六法”,对因果法门有深刻的认识,生起真正的定解,有六种法。
很多道友的因果观念还不是很究竟,也不是很清净。那依靠什么样的方法,能产生坚信不疑的定解呢?下面就讲这个道理。
“听闻三藏诚信因果法”,首先应该听闻经、论、律等三藏法要。
如果没有听闻三藏法,就不可能对因果产生诚信。很多刚学佛的人,都认为自己有真正的因果正见,实际上没那么简单。一旦到了世间,在社会上混一段时间,你的因果正见很可能就被“转化”了。因此,首先听闻三藏法非常重要。
通过听闻,对因果法门生起不退的信心,这是第一个条件。
“水滴满瓶为例积二资”,一旦对因果生起定解,一定会懂得积累福慧两种资粮。为什么呢?因为一滴一滴的水,可以慢慢把一个空瓶子装满;同样的道理,一点一滴地积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也一定可以圆满佛陀的果位。
有些人一有空就念一点咒语,做很多微小的善法,说明对因果生起了定解。因为他不轻视小善,懂得一点一滴地积累资粮。今天做一点善法,明天就圆满资粮,这是不可能的。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没有因果正见。
“火星焚林为例断罪业”,如同小小的火星能焚大片森林,小小的罪业也能焚毁我们的相续,给今生后世带来具大的痛苦,但依靠至诚的忏悔,可以断除往昔的罪业。愿意忏悔自己罪业的人,说明对因果生起了正见。以空性智慧和忏悔的心念摄持,再大的罪业也可以忏净。
“苦乐昔业致故积福德”,今生的痛苦和安乐都是往昔的业力所致,所以现在应该好好积累福德。
很多人认为,即生的苦乐是即生的事。实际上,即生的苦乐与前世有很大关系。所以对因果生起正念,一定会踏踏实实积累福报。
大家感受苦乐的时候,不要认为根源在外境,比如是由某个人造成的。其实全部是往昔的业力所致。要想得到快乐,就一定要积累资粮,这是一种因果规律。
“一时无法圆资次第修”,攀登阶梯需要一步一步地上,修行也需要次第次第地进行,短暂的时间内是没法圆满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的。这是传承上师们对修法规律的总结。
“当知若有我执定有业”,只要相续中有我执存在,就一定会积累善业、恶业。
有些人说:“业是空性的,所以做什么坏事都可以!”这可不一定。关键看你有没有我执。如果你的我执没有空,那你的业就不可能空。知道自己还有我执,就不要异想天开,认为可以超越因果。而应该时时提醒自己:“我的前生后世都逃不出业力控制!”这一点非常关键。
无垢光尊者的这句话,断除了我们树立正见过程中的很多歧途。现在,有些人真的认为善恶业都不存在,全部是空的,所以造善业没有用处,造恶业不感苦果。但是,你的我执那么坚固,一点都不空,又怎么会没有业呢?
经常有人在我面前说:“一切都是空的!”我就问他:“那你吃饭空不空?”然后他就不说话了。确实是这样,既然一切都是空的,法没什么好听的,资粮也没什么好积累的,那你的饭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厕所也没有什么上的——你看看会怎么样。
如果你吃饭空不了,上厕所也空不了,地狱、饿鬼等轮回显现又怎么可能空呢?暂时来说肯定存在。等你现前了断证圆满的佛陀果位,善恶因果确实都会空掉。但是,你现在可能还差得远吧?
听闻法器应断之六过:时机尚未成熟如新罐;
耳不专注如器口朝下;听闻不记心中如漏器;
相杂烦恼而闻如毒器;所闻不为道用如垢器;
以知词句傲慢如劣器。断除诸过如法而谛听。
“听闻法器应断之六过”,听闻佛法的时候,应该断除六种法器之过。
“时机尚未成熟如新罐”,听法的机缘先要成熟,否则听法不会成功,就像新罐不能装水一样。陶师刚做的新罐,还没有烧制好,用来装水马上就会烂掉。
实际上,不管出家,还是修法,因缘不成熟都不可能成功。有些人三心二意,对佛法和密法半信半疑,这个时候摄受他是很困难的。如果硬要摄受,他肯定会生邪见,最后毁坏自相续。不如先观察观察,让他自己考虑考虑再说。
时机不成熟就听法,就像使用新罐一样,没有利益,只有损害。
“耳不专注如器口朝下”,耳朵不专注,上师讲的内容一句也没听见,就像容器的口朝下,倒再多的水也装不进去。
“听闻不记心中如漏器”,上师讲了半天,一点儿都没记住,就像漏器一样。漏器是有漏洞的容器,往里面倒多少液体,也存不下一点——都漏光了。《大圆满前行》中也有覆器、漏器、毒器的说法,内容稍微有点不同。
“相杂烦恼而闻如毒器”,一边闻法,一边生贪嗔痴等各种烦恼,就像往毒器里装甘露,没有任何意义。
“所闻不为道用如垢器”,所闻的法在实际修道中没有运用,就像往肮脏的容器里倒了很多水,最后却用不了,白白浪费。
“以知词句傲慢如劣器”,只知道一点词句,心里却生起傲慢。这样的劣器也不能使用。
这种人很常见。尤其世间学问高一点,或在佛法方面广闻多学的人,“中观我听过!”“因明我听过!”“大圆满我也知道!”非常傲慢。实际上,只知道一点儿词句上的道理,没什么了不起。
傲慢心不像贪心和嗔心,贪心、嗔心一旦生起,自己马上知道,很明显。傲慢心不容易被发现,希望大家多多观察自相续。不然,你自己认为自己不傲慢,实际上却傲慢得不得了:“这些我都懂!”“这些我都听过!”
从来不对照自相续的人,一般都比较傲慢——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什么也不懂。《窍诀宝藏论》的字面意义比较简单,大家应该都懂,但会不会因此成为有傲慢心的劣器呢?这一点要注意。
“断除诸过如法而谛听”,应该断除以上六种过患,如理如法地听受正法。
真实听闻妙法之六法:具胜智慧正直求法义;
依善知识闻法不厌足;多依上师令诸智者喜;
多闻开启种种妙法门;多闻佛法反复明确义;
广闻博学询问与辩论,受持浩如烟海之法藏。
“真实听闻妙法之六法”,真正听闻妙法的人,要满足六种条件。
“具胜智慧正直求法义”,应该具有殊胜的智慧,而且心地善良、秉性正直,一心一意希求正法。
“依善知识闻法不厌足”,依止善知识以后,无论听闻多少法,心里都不厌足。
哪怕听闻了十几年,每天依然欢喜不已,不会生厌烦心,更不要说一天听一个小时的法了。但有些人不是这样,刚开始很想听,结果听到中间:“唉,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是到别的寺院去朝拜朝拜,或者到圣地去观一下光!”然后发现朝拜和观光不能调伏烦恼:“听说某某上师在转法轮,我还是去那里吧!”结果到了那里,上师不懂他的语言,他也不懂上师的语言,非常失望。
自己身上带的钱,丢的丢,用的用,回来的时候特别痛苦:“老人家!慈悲慈悲我,看看我!我现在连一个馒头都买不起,能不能用扶贫款照顾我五元钱?”“我又没叫你到处乱跑,为什么要用扶贫款给你买馒头?实在对不起,没有!”
依止了善知识,却生起厌烦心到处乱跑,不是很好。应该一心一意,遣除一切违缘,好好听闻正法。
今年四月份,我给你们写了一封信,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寄出。我在信里说:“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听闻佛法最重要。为了听闻佛法,冒一点风险也值得。”我用不同的形象描绘了当时的心情。方便的话,这次一并发给大家。里面的太阳指的是法王。其他的,你们基本上都能懂。到时候给你们看看。
“多依上师令诸智者喜”,依止很多上师,并令诸位智者心生欢喜。真实听法的人,不管依止哪位上师,都能得到上师的喜爱。
“多闻开启种种妙法门”,广闻显宗密宗的诸多法要,开启种种智慧的法门。
“多闻佛法反复明确义”,听闻很多佛法,反反复复思维,明确其中的要义。
闻思中遇到的见解和修法问题,可能在一部经典中讲得不明显,另一部经典却说得非常清楚,因此,反反复复听闻和翻阅不同的经论,才能明白佛教的真正含义。对博大精深的佛法,只学一两部经典,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而且,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不可思议。佛陀在经中给出的复杂而不可思议的答案,自己没有相应的智慧去理解,反而认为佛经内容自相矛盾、不合理,一定会毁坏自己的相续。
“广闻博学询问与辩论”,真实听闻妙法的人,还应该广闻博学,并与同行道友相互探讨、辩论。
很多人说专修,专修当然好,但一般来说,年轻时候最好广闻博学。你看,无垢光尊者一直在强调广闻博学,上师如意宝也经常这样说。独自到山里闭关,一方面很好,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危险。因缘具足的时候,最好在善知识面前广闻多学,多提一些问题,在不引发贪嗔的前提下,多向上师请教,多与金刚道友辩论。这样的话,自己的智慧才会不断提升。
“受持浩如烟海之法藏”,应该受持浩如烟海的各类显密法藏。
真正的法器,应该具足听闻的六种条件。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看上面的六条做到没有。如果还没做到,那应该发愿好好依止善知识,多闻妙法,争取早日做到。
正确思维法义之六法:思此词句宣说何意义;
有何分类归纳为何意;有何异名归属于何法;
如何归纳概括而实修。细致思维能启法宝门。
“正确思维法义之六法”,我们不但要多闻,还要正确思维佛法的意义。下面的六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思维法义。
“思此词句宣说何意义”,首先要反反复复思维这部论典的词语、句子,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意义。不管学经典,还是学论典,都要首先思维其阐述的意义。
“有何分类归纳为何意”,还要思维所学经论的分类及其归纳的意义。
所谓的分类,比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全论一共分多少品?主要讲什么道理?每一品重点讲什么?分多少类?等等。再比如《贤愚经》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分类有哪些?里面有多少公案?每一个公案讲的是什么?
“归纳为何意”,是指归纳而言,全论讲了什么道理。比如,《窍诀宝藏论》归纳起来,主要讲了调伏自心、依止寂静处、舍弃世间法、做一个好的修行人等修行窍诀。至于《大圆满心性休息》归纳起来讲了什么,《贤愚经》归纳起来讲了什么,《百业经》归纳起来讲了什么,等等,大家下来自己多思维。
“有何异名归属于何法”,还要思维某个法有哪些不同的名称,有多少个异名。昨天讲的种种习气阿赖耶和真实义阿赖耶,都有不同的名词。
“归属于何法”,它归属于什么样的法门。比如,归属于大乘、小乘,还是密乘?属于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佛教有很多不同的法门,懂得不同法门的道理非常重要,但很多法师都不懂。
我们在一本书里看见一个句子,应该马上思维:这句话进了什么道理?密意是什么?归属于什么法门?是显宗的观点,还是密宗的观点?如果是显宗观点,那属于唯识,还是中观?如果没有具体观察,仅仅抓住一句话,不可能了知其真正的意义。在《金刚经》里,有一句“如梦幻泡影”的教证,显宗经论也在用,密宗续部也在用,但意义是不是完全相同?如果只知道它在《金刚经》里的意思,其他地方出现时,却一点不懂,肯定不行。
“如何归纳概括而实修”,还要思维这部法归纳起来应该怎样实修。
比如《贤愚经》是一部宣讲善恶因果的论典,概括而言,就是要我们诚信因果报应和前生后世。再比如,《窍诀宝藏论》讲了那么多“六法”,最后你要实修的时候,应该怎样归纳、概括?这是我们需要思维的。至于《大圆满心性休息》,后面专门讲了实修法,就不用说了。无垢光尊者的很多法门,都是先从理论和科判上归纳,然后具体分析,最后附上实修法。
正确思维法义,需要观察所讲的意义,分类是什么,归纳为何意,有哪些不同的名字,属于什么法门,最后是如何实修,总共有六个方面。
“细致思维能启法宝门”,如果能细致入微地思维以上道理,一定能开启如意宝藏般的法门——珍宝仓库的大门肯定会为我们开启。
在闻思过程中,正确思维法义非常关键。但是,我在外面却看到很多不如法的事情。上师如意宝在外面待了一年,也看到了多不如法的事情。我昨天给慈诚罗珠堪布开玩笑:“上师的身体如果允许,现在讲话可能要讲很长时间。老人家的智慧里‘积累’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如果一直讲,批评的话可能比较多!”
我现在尽量压缩内容,只在词句上过一下。听闻正法,心里一定要有所忆念。但外面讲经说法的很多法师,对佛法的真正教义并不太懂,下面听闻的人也是糊里糊涂的。在外面,不要说没有讲经说法——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即使有一点讲经说法的,许多人也不懂真正的法义。这方面,我尽量少说吧。
对学院道友的闻思修行,以及对佛法的认知,我有很大的信心。希望大家认真闻思,认真修行。有些法非常关键,和你们的今生和来世有着密切的关联。
有些问题,无垢光尊者已经讲了。由于时间关系,我说得不是很多。有智慧人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反反复复地思维。
正确修行法义之六法:了达实相解脱常断边;
成大乘道空见具大悲;自住法性无有沉掉散;
止观双运增上诸证相;无有希忧所缘二取相;
成为诸烦恼障之对治。修此禅定者趋三有岸。
“正确修行法义之六法”,如果你修行很好,真正地修行法义,会有六种相。
“了达实相解脱常断边”,正确修行法义能了达诸法的实相,彻底解脱常边和断边。
“成大乘道空见具大悲”,能成就以菩提心摄持的大乘法道,既有离一切戏论的空性见,也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悲心。这是我们修行的重点。
“自住法性无有沉掉散”,因为有真正的修行,所以自然住于法界,没有任何掉举和散乱。
“止观双运增上诸证相”,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寂止和胜观双运,而且证相——觉受和验相会日日增上。
“无有希忧所缘二取相”,没有希忧和二取执著的相。在如法的修行中,不会有所谓的希求解脱、担忧轮回,能所二取的相也全部远离。
“成为诸烦恼障之对治”,真正的修行会成为一切烦恼的对治。
修行必须成为烦恼的对治,否则就是白费时间,毫无意义。所以,正确的修行能成为一切烦恼的对治。
“修此禅定者趋三有岸”,修这种禅定的人,一定会趋向三有岸。
《窍诀宝藏论》的每一个教言都很重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门措空行姆给觉姆讲过一次。有些藏族觉姆是我的亲戚,我向她们了解过。很多人都不懂这部法的殊胜性,修行中也根本没有用上。希望大家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牢牢记住无垢光尊者的教言。
不为外缘所害之六法: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
不执他人对己之贪嗔;自之行为不违诸正法;
不求积蓄资具布施果;不舍鼓励行善之病魔;
不断生起敬信清净观。此乃改变逆缘之勇士。
“不为外缘所害之六法”,修行中不会被外缘毁坏的六种法。
“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了知赞叹和毁谤都像空谷声,别人的赞毁就不会毁坏自己的修行。
受到一点赞叹就特别高兴,被外缘所转,不是很好。受到一点毁谤就特别生气,马上拿起刀子:“你很有本事啊,居然敢诽谤我!有本事你过来!”外缘已经毁坏修行。如果了知赞毁都是空谷声,外缘就不会障碍自己的修行。
“不执他人对己之贪嗔”,别人对自己生贪心也好,生嗔恨心也好,都不放在心上,一点儿不执著。能做到这样,外缘也不会毁坏自己的修行。
“自之行为不违诸正法”,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自己的行为都不违背正法,也是修行不为外缘损害的相。
“不求积蓄资具布施果”,自己从来不求积累财富、资具以及布施的来世果报。“我今天布施了什么,以后应该会得什么果!”这方面一点不希求。真正的布施,本来就不能希求果报。这也是修行不为外缘损害的相。
“不舍鼓励行善之病魔”,不舍弃鼓励自己行善的病魔。受到病魔折磨的时候,你肯定愿意行持善法。不然,万一死了怎么办?病魔会让我们好好修法,所以不能舍弃。
昨天我跟谁说:“人的一生越想越短暂。即使我没生病,生命也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何况我现在被各种重病缠身?”对我来说,四十岁就是下午四五点钟,正常情况下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想你们也一样,大多数人都已经过完了上午和中午。有些老年人已经是下午六七点钟,天马上就要黑了——活到一百岁肯定很难。现在的季节,八点半、九点钟天黑,五六十岁应该是晚上七八点钟。我们这里,还处在早上六七点钟的人非常少。人生真的很短暂。
这里说,修行人不应该舍弃病魔,但我们恰恰相反,一心想舍弃病魔:“我生病了,怎么办?您给我念一下降魔咒吧!”前段时间,有个人来叫我传降魔咒。他因为生病,对病魔生起了极大的嗔恨心,想用咒语降伏病魔。我没有传给他,说自己没这个传承,叫他好好念百字明和观音心咒。疾病是来鼓励我们行善的,所以不能舍弃。这一点大家要记住。
每个众生都会得病。如果没法面对,还是很痛苦的,所以能治疗还是尽量治疗。万一不能治疗,那就随缘吧。身体本来就不坚固,肯定会感受各种痛苦。而且病魔也很可怜,如果自己的肉身对他们有用,那就让他们随便享用吧,害我也可以,吃我也可以。最后他们没办法做害,只能跑掉。
如果是前世的业障,病魔一般不会跑。不跑也可以,得病很好,能促进自己行善。有时候,上师三宝会加持你生病,以此劝你行持善法。所以,千万不要把病魔看作大违缘。“医生,我的病什么时候好?您老人家能不能给我说一下?”“上师,您给我念个经吧。我现在好痛苦!”修行不好、没听过教言的人,说起话来特别可怜。
今天学了不舍病魔的道理,以后你们不要再给我说:“我要除病,您给我念个降魔咒!”
“不断生起敬信清净观”,相续中不断生起清净的信心和清净观,也是外缘不毁坏修行的一种法。有些人的清净观不错,对上师也好,道友也好,其他人也好,都能观清净心。这一点很重要。
“此乃改变逆缘之勇士”,能够改变逆缘、精进修行的就是大勇士、大英雄。
拿着刀子伤害别人的,不叫勇士。别人说你两句,你就以各种语言谩骂、还击,也不叫勇士。遇到别人的赞叹、诋毁或病魔的时候如法面对,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断除垢染劣意之六法:追求名声地位之劣意;
谋求利养受用之劣意;境现执为实有之劣意;
贪心缠绕身语之劣意;忙碌现世生计之劣意;
只求独自解脱之劣意。此人着魔智者当弃之。
“断除垢染劣意之六法”,应该断除具有染污心的不好的六种法。
“追求名声地位之劣意”,要断除追求名声、地位的心。
“谋求利养受用之劣意”,经常想得到利养、受用,这样的劣意也要断除。
“境现执为实有之劣意”,外境本来只是显现,并非实有,但却认为真实不虚,这样的劣意也应该断除。不过这些我们暂时断不了。如果真正能断,非常好。
“贪心缠绕身语之劣意”,贪心缠着自己的身体、语言,做的事、说的话都跟贪心有关。这些不好的意识也应该断除。
“忙碌现世生计之劣意”,为了现世生活忙忙碌碌,对来世一点不考虑,这样的劣意也应该断除。
“只求独自解脱之劣意”,只想自己得到解脱,对其他众生的苦乐一点不关心,整天想的都是“我什么时候成就?”这种不好的心态也应该断除。
大乘修行人的所作所为都应该利益众生,为了众生可以牺牲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心,但以前很多人不懂。实际上,大乘行人可以希求解脱,只是不要忘了“众生”。我们也经常这样发心:“为了度化众生,我要解脱成佛!”不然,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我自己不解脱,怎么度化众生?”但如果心中没有众生,只求自己解脱,“我唯一的目标是自我解脱!”肯定不行。
“此人着魔智者当弃之”,具足六种劣意的人已经着魔,有智慧的人应该舍弃此等劣意。
只想自己解脱,着魔了;天天忙世间法,着魔了;把外境执为实有,着魔了;天天生贪心,着魔了……智者应该舍弃以上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