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诀宝藏论讲解·第12课
昨天无垢光尊者说,“这是我心中的语言,希望你们恭敬聆听!”不知道你们听了没有。
诸修行人时间之六法:值遇具有法相上师时,
乃断戏论之际问疑难;觉性值遇逆缘外境时,
结合实修之际当修炼;获得甚深耳传窍诀时,
乃灭迷乱之际住本性;猛厉精进勤修正法时,
乃招违缘之际观察魔;修行究竟即将成就时,
乃遭魔障之际当谨慎;观实相义修炼妙力时,
乃有歧途之际依上师。此等乃深要诀当铭记。
“诸修行人时间之六法”,修行人应该珍惜时间,如理选择修行的时机。这方面有六个问题需要注意。
“值遇具有法相上师时,乃断戏论之际问疑难”,当我们值遇具有法相的上师时,即是断除戏论的好时机,所以一定要多问问题,解决闻思修行中的疑点和难点。
上师的法相非常多,最根本的一条即是通达经论和续部,这是显宗和密宗都共同强调的一点。众生无始以来,一直在串习迷惑和戏论,学佛后对教理也有各种疑问,所以很难逃离戏论的笼网。因此,一旦值遇通达显密经续的慈悲上师,一定要好好断除戏论,有问题尽量提出来。
我倒不是什么具相上师,只不过在学院闻思了十七八年,有些地方稍微懂一点。前一段时间——我给你们说了没有?反正我在网上说了,大家在显密方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书面提出来。
很多人的问题本来非常简单,自己却一直困在里面,想不明白。我早上之所以安排接见,就是希望解除大家的疑惑。不过,有些人的问题根本没有经过思考,而是看见上师顺便想起的——这不是什么疑惑,不要来问。
如果心里有疑惑,自己走不出来,最好还是问一问。不过早上的时间很短,提很多问题不现实。有些人喜欢问境界方面的问题,比如“我在梦里看见了什么,在白天又看见了什么”,我没有时间回答这类问题。如果你们真想知道答案,那就是“不要执著”,所有好的、不好的境界,都不要放在心上。
如果你们对显密教理不理解,或觉得不合理,最好在纸上一个个列出来,到时候托人交也可以,直接交上来也可以。我如果觉得有必要,会尽量回答。
以后,我也许可以慢慢编一本书,叫《显密问答录》,概要性地解答一下显密教理方面的简单问题。比如“五加行包括哪些?”“包括皈依、发心、供曼茶罗、修金刚萨埵和上师瑜伽。”这类问答比较简单,有些会稍微复杂一点。
不管怎样,遇到上师以后,一定要多提问,断除自相续的戏论。不要等回去以后,才发现自己戏论非常多,问题也非常多,到时可能后悔莫及:“唉,以前在喇荣的时候,我应该多问一下的!现在,要怎么面对眼前的这些人啊?”这样不太好。有机会提问的时候,既不问上师,也不问金刚道友,真的很可惜。
“觉性值遇逆缘外境时,结合实修之际当修炼”,对大圆满的觉性稍微有所证悟时,如果遇到逆缘或特殊外境,要结合所证悟的觉性智慧好好修炼。
比如,你觉得自己修大圆满已经有觉受,如果遇到上师批评你、金刚道友伤害你,或遇到“阿修罗”的违缘,一定要将自己证悟的觉性和违缘结合起来修炼。这时候如果大声地哭,没有什么用。
依靠上师的加持,对大圆满有所认识或感悟时,能不能顺利通过违缘的检验?如果能通过,说明了悟的境界还不错。如果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和伤心事,比如有人说自己的过失,作出的反应却跟普通人一模一样,说明境界还不过关。
其实,普通人遇到违缘有时非常坚强,我们如果对觉性有所认识,值遇逆境更应该坚强——要结合平时的实修,好好修炼。所谓的证悟如果脱离了实际修炼,肯定是假悟,不是真悟。
在这里闻思多年的人,很多都觉得自己有一点感悟。但你所谓的觉性,能不能在违缘面前堪忍?能不能应对违缘?如果你能像高僧大德那样,不管生病还是遇到其他违缘,哪怕遇到最令自己伤心的事情,甚至在违缘越来越大的时候,你都能轻松面对、顺利通过,说明修行还不错。这一点,大家应该记住。
“获得甚深耳传窍诀时,乃灭迷乱之际住本性”,获得大圆满《上师心滴》等甚深的耳传窍诀时,即是断除迷乱的时候。这时心不要散乱,一定要安住在所认识的本性中。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直指心性》《大幻化网》等大圆满甚深耳传的窍诀,断除迷乱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吧?平时应该经常实修,不修肯定不行。
“猛厉精进勤修正法时,乃招违缘之际观察魔”,猛厉精进修持正法的时候——不管你是修显宗法,还是修密宗法,只要修的是殊胜正法,都会招来违缘和魔障,这是必然的规律。这个时候,自己要多观察,千万不要着魔。
无论修什么法,只要精进,就会有违缘。藏传佛教有一种说法:“精进者经常着魔,懈怠者顺利无碍。”意思是说,越精进的人违缘越大,越懈怠的人魔王越喜欢,做什么事都顺利。
当我们越来越精进的时候,会出现身体不好等各种违缘。这时应该“观察魔”,看看哪些是心魔、哪些是外魔。如果是心魔,最好不要理它。比如,你正在精进修法,突然想中断传承,到处乱跑,这时应该马上观察:“哎呀,我居然打算明后天给堪布说个妄语离开这里,我这是着魔了吧?上师的传承那么难得,千万不要跑出去呀!”
确实没必要去。但是,我却听说好几个人都准备去。现在上师传这么好的法,如果断几个传承都要离开,真是着魔了!我还听说,不少人想死在这里。我是这样想的:“反正寿命也没多长,再过几十年肯定不在人间,死在这里也可以吧。”
总之,修法精进肯定会招来违缘。自己一定要观察,千万不要着魔。
“修行究竟即将成就时,乃遭魔障之际当谨慎”,修任何一个法,即将成就的时候一定会遭遇魔障,这时候一定要精进、谨慎。
修甚深法都会出现违缘或魔障,所以最好观一观护轮,或者念一些遣除违缘的咒语。前一段时间,大家共修莲花生大士的心咒,也是为了遣除魔障。
修行即将成就的时候,最容易招魔,这时应该修一点除障法。如果什么都“不执著”,连魔障都懒得遣除,不是太好。
“观实相义修炼妙力时,乃有歧途之际依上师”,观修实相义的时候,比如观大圆满的觉性妙力时,很容易出现歧途——修的法越高,歧途越容易出现,所以应该好好依止上师,不要离开。
修实相义的时候,依止上师很重要。
“此等乃深要诀当铭记”,这些都是甚深的要诀,大家应当铭记在心。
如理修行所需之六法:恶行易染故勿交往人;
善行难学故依善知识;境易惑心故勿散外境;
心易迷茫莫随外境转;贪嗔力强切莫执偏袒;
迷现易沾根除诸贪执。
“如理修行所需之六法”,如理如法修行需要的六种条件。
“恶行易染故勿交往人”,别人的恶劣行为很容易传染我们,所以最好不要跟人交往。
别人得的传染病,我们不一定染上;但别人的恶劣行为,我们却很容易染上。比如,今天看到这个人穿了一件好衣服,“哇,好好看啊!我也应该买一件!”明天看到那个人——嘴唇上用的是口红吧?“她用的口红非常好,我也应该买一支!”我有一篇日记,题目就叫《口红》。
要是别人的打扮好看,你学一下也可以,但有些人的打扮明明不好看,却依旧有很多人跟着学,结果越打扮越难看。我们这边的道友还不错,心思不在打扮上,我非常赞叹。
只要是恶劣行为,我们就容易染上。恶友只需要在旁边稍微点一下,我们就会跟着去。所以,大家最好老老实实待在学院修行,不要出去跟人交往。现在的好人少,坏人多,出去一旦染上传染病,非常难治,而且还会传染给更多的人。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
即使在学院,也最好待在自己屋里,不要今天去这家,明天到那家。不然,你今天到他家去,吃了他的米饭和蔬菜,过两天他肯定要到你家来吃回去——不来不行。他来了以后,过两天你又要去他那里。这样轮流串门很麻烦,干脆别交往。当然,如果有困难,找找人帮助是可以的。
“善行难学故依善知识”,善行非常难学,所以依止善知识很重要。
若不长期依止善知识,有些善法很难有长进。我也经常讲:“很多人到了大城市,刚开始只是忘带念珠、一两天不看书。过上一段时间,就跟世间人没有任何差别了!”如果待在上师身边,由于上师的威德力和加持力不可思议,自己不得不行善,增上善法很容易。
不过,有些人已经离开上师了。要不了三年,他们肯定跟世间人一模一样。善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只有长期依止上师,才能稍微打下一点基础。
“境易惑心故勿散外境”,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外境诱惑,尤其现在科技发达、产品丰富、琳琅满目,诱惑力非常强,因此,最好不要到外面散乱,以免心收不回来。
“心易迷茫莫随外境转”,我们的心容易迷茫、迷惑,所以千万不要被外境所转。
上一句是从外境方面讲,这一句是从心的特点上讲。外境容易诱惑和欺骗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又容易散乱和受骗,加上中间有一些魔障,所以稍微有一点外缘,我们的心就转到外面去了,确实容易迷茫。
“贪嗔力强切莫执偏袒”,贪心和嗔心的力量非常强,一旦爆发,根本没办法控制,所以平时不要对怨恨的敌人特别执著,“看,那是我的怨敌!”也不要对亲友特别贪执,“哦,这是我的亲友!”否则没办法对治相续中的贪嗔。
千万不要过于贪执自己的亲人和怨敌。
“迷现易沾根除诸贪执”,迷乱显现很容易沾上自己,所以应该尽量根除对各种显现的贪执。
食物也好,房屋也好,财产也好,名声也好,都是迷乱的显现,只要我们去贪执,就容易沾上。为什么轮回众生如此痛苦?就是因为被迷乱显现沾染了。
我们处在一个迷乱的世界,一切都是暂时的、如幻如梦的——房子如幻如梦,亲友如幻如梦,身体也如幻如梦,所以不要太执著。只要我们不执著,遇到违缘就不会痛苦。懂得这一点很重要。
命终无有后悔之六法:知惭有愧死亦无后悔;
未造恶业死亦无后悔;财用于法死亦无后悔;
净持三戒死亦无后悔;恒勤行善死亦无后悔;
自心无愧死亦无后悔。具备此等无悔极重要。
“命终无有后悔之六法”,能让我们命终不后悔的六种法。
我看了下面的内容,好像每一条自己都会后悔。其实,自己平时对这些道理都很注意,理论上也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比较困难。
“知惭有愧死亦无后悔”,修行人应该懂得知惭有愧,这样即使死了也不会后悔。
知惭有愧对修行人非常重要。平时管好自己的身口意,免得在别人面前不好意思、在三宝面前不好意思、在自己面前不好意思。这一点,不仅无垢光尊者在本论中强调,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里强调,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在我们面前强调,甚至连有的世间人也知道。
那天,我听说色达一个很有名的人,因为车祸在医院快不行了。他对照顾自己的人说:“哎,人应该有惭愧心!我可能不行了,应该把衣服穿好。不然,死得衣衫不整,别人看见不好!”然后在别人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
看着穿好的衣服,他又说:“这下可以了,死了也不怕别人看。人还是应该有惭愧心。”说完不到两分钟,他就离开了人间。
我听到这个消息,一方面想:“这个人很厉害啊,死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惭愧心!”一方面又想:“他当时要是对三宝有一点信心,就更好了。”确实,死的时候穿不穿衣服都无所谓,反正一会儿就成尸体了。如果趁着还有一口气,好好地观一观心,或念一点咒语,应该是不错的。听说他平时很厉害,恨他的人比较多,他可能觉得在这些人面前不好意思吧?
上师如意宝非常有惭愧心,跟其他很多人都有所不同。这方面,依止上师的某些人应该是知道的。
总之,不管为学院,还是为自己,大家都应该具足惭愧心,这一点很重要。
“未造恶业死亦无后悔”,如果一生都没有造过恶业,死亡的时候自己就不用后悔。
这一点很难说。如果待在学院,不敢说绝对没有,但相对而言造的恶业应该很少很少,因为大多数人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善法中度过。所以我有时候觉得,在学院死去很好,即使没有修成善法,至少造的恶业很少。
没有造恶业的人,死的时候应该不会后悔。
“财用于法死亦无后悔”,把所有财产都用于上供下施等善法上,死的时候也不会后悔。
“净持三戒死亦无后悔”,清净地守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等三乘戒律,死的时候也不会后悔。
三乘戒律要完全清净非常不容易。密乘戒律和菩萨戒都非常细微,别解脱戒守起来也很难。所以,真正能守持三乘戒律的人非常棒。如果不小心犯了,自己好好地忏悔。这样度过一生,死的时候也不会后悔。
“恒勤行善死亦无后悔”,恒时精勤于善法方面,死的时候也不会后悔。
有些人说:“我修不来怎么办?”修不来就不修,不要紧。修行是出世间的行为,确实比较难。实在不会修,就念一点咒语,看一点书。如果看书也困难,那就每天只念咒语——咒语没什么念不来的。
如果能清楚地观修,出世间的功德非常大。但修不来也没办法。智慧不太够的人不要乱修。本来就修不来,再怎么修还是困难。不如保险一点,多念一些咒语,多磕一点头,多做一点水供等。
现在,汉地有很多人都说:“我要修、修、修!”但到底修什么,自己却并不知道。其实,我们平时念经,做善事,比如供香、供水等,也可以算修行,功德同样不可思议。
所以,修行并不是只能闭着眼睛观本尊身相。即使你观不来也不要紧张,更不要硬观:“我一定要观马头金刚,怎么怎么!”不然精神出了问题很麻烦。这种事很难说。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讲了很多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观修方法,非常好。你们以后想观生起次第,就观普贤如来。具体的观想方法,以后会给到大家,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窍诀:观普贤如来可以圆满所有的生起次第。藏传佛教的修行人,对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都观得不多。
其他的修行,可能有人修不来,但念经和行善,应该没有人不会。每天供一点水,磕一点头,念一念《金刚经》、《系解脱》或咒语,平时多对众生修悲心——不要像毒蛇一样见人就嗔恨,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这样的修行人人都可以行持。
不然,你入定观生圆次第、修观音菩萨,出定就对人发脾气,骂这个、骂那个,难道观世音菩萨在你入定时,赐予你这样的教言吗?
“自心无愧死亦无后悔”,在上师三宝面前,没做过任何不如法的事,自己问心无愧,死的时候也不会后悔。
“具备此等无悔极重要”,具备以上不后悔的六法非常重要。
诸中根者所具六欢喜:依三宝离轮回真欢喜;
积资今来安乐真欢喜;守誓空行相迎真欢喜;
本尊中阴引路真欢喜;与师永不分离真欢喜;
修心性现光明真欢喜。此乃死亦欢喜深教言。
“诸中根者所具六欢喜”,中根者修持以后能具足的六种欢喜。
“依三宝离轮回真欢喜”,依靠佛法僧三宝,彻底远离轮回,心里真欢喜!
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只要你诚心皈依,一定会远离轮回。我在《智海浪花》的前后文,也引用了赞叹佛法僧功德的一些教证。
皈依三宝一定会远离轮回,所以应该生起欢喜。
“积资今来安乐真欢喜”,积累福慧两种资粮,今生来世都能得到安乐,心里真欢喜!
“守誓空行相迎真欢喜”,遵守上师的教言、守护密宗的誓言,感得空行母前来相迎,心里真欢喜!
我们朵芒寺的伏藏大师德钦朗巴,在丹巴山洞修行的时候,被空行母迎接到莲花生大士的刹土云游。整个过程非常精彩,我以后想给你们翻译。
前段时间我拿给齐美仁真堪布,他却一直不看。昨天我说:“你再不看,就把书给我还回来!”于是他昨天晚上看了,然后给我打电话:“这位大德真的了不起!他有没有别的著作?”我说:“有十三函,但是不给你看!”
我平时讲德钦朗巴的功德,他总是说:“他是你们寺院的,所以你贪心重,我才不听呢!”但他看了德钦朗巴云游莲师刹土的故事后,马上生起信心:“里面讲得好精彩呀!他有没有其他的教言?”我说:“有啊,特别多!足足有十三函,但我不借给你!”
如果严守誓言,就会像德钦朗巴一样,有五个空行母来迎接,还给他唱歌。以前上师在狮堡静处的时候,也被五个空行母迎接到莲花生大士的刹土去过。
“本尊中阴引路真欢喜”,经常修持本尊,中阴的时候本尊给自己引路,心里真欢喜!
大家要经常念本尊心咒,养成长期的习惯。没有本尊的人不是真正的密宗修行人。而且本尊的名字,除了上师以外,不能给别人说。经常默默念诵本尊的心咒,中阴的时候他一定会来给我们引路,修行就有了依靠,所以应该生起欢喜心。
“与师永不分离真欢喜”,和上师结下了殊胜的因缘,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心里真欢喜!
“修心性现光明真欢喜”,修无上大圆满,现前了心性光明,心里真欢喜!
“此乃死亦欢喜深教言”,这些都是修行人即使死也很欢喜的甚深教言。
得到上师三宝和本尊的摄受,即使明天死去,今天也应该欢喜;得到如此殊胜的教言,哪怕死去也应该欢喜。但不知道你们欢不欢喜。可能很多人觉得无所谓吧?得到一点蔬菜“真欢喜”,得到教言却不一定欢喜;吃得好“真欢喜”,被别人赞叹“真欢喜”,与上师永不分离却不一定欢喜。
听说,有些人一直不敢出来,害怕一出来上师让他发心:“千万千万不要让我做什么事!得不到一点名声,一天到晚还那么苦!千万千万别把我说出去啊!”无垢光尊者说,和上师永不分离真欢喜,这样的人是上师永远不找我真欢喜!
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尤其在我面前发心,确实没有一点名声,也没有一点利益,而且特别苦、特别累。以前我想,有一点名声也可以,但结果没有用,慢慢已经变成了一种传统。有些人在别的上师那里发心,本来有一点名声,后来到了我这里,就变得没有名声、没有利益了,所以比较苦恼。
希望大家给上师发心的时候,心能清净一点。虽然自己得不到什么大的利益,但对众生会有一点帮助,所以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上等瑜伽无死之六法:自证密意本来无死亡;
自然智慧本来无死亡;光明法性本来无死亡;
觉性离执本来无死亡;因果自净本来无死亡;
无有希忧虚空无死亡。若证此理远离死主魔。
“上等瑜伽无死之六法”,上等瑜伽士有六种无死的境界。因为是上等瑜伽士的境界,所以我们一般人都不懂。
“自证密意本来无死亡”,每个众生本来具足、各别自证的密意,永远都如是存在,不会灭尽,也不会死亡。这样的密意只有上等瑜伽士懂,一般人肯定不知道。
“自然智慧本来无死亡”,在大圆满中,五种智慧的总体叫做自然智慧。这样的自然智慧永远都是光明的,能了知一切万法,本自具足,没有死亡。这是从显现上讲的。
“光明法性本来无死亡”,《般若经》中讲:“心无有心,心性即光明。”心的本性是光明的,和法性无离无合,无有死亡。
“觉性离执本来无死亡”,瑜伽士通过上师的教言,最后证得的智慧叫做觉性,这样的觉性远离实执,没有死亡。
有些人认为自己证悟了觉性,而且境界很高。但听他说话,却好像对觉性有一种坚固的实执。那就不是真正的觉性,真正的觉性是远离执著的。这一点,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里面讲得比较多。
“因果自净本来无死亡”,世俗中虽然有因果关系,但实相中因和果都是本来清净的,所以没有死亡。
“无有希忧虚空无死亡”,对清净刹土的希求、对恶趣痛苦的担忧,都像虚空一样根本不存在,也没有死亡。
有些瑜伽士显现上有一些希忧,但真正的希忧是没有的。
“若证此理远离死主魔”,如果证得了上面所讲的道理,一定会远离每个众生都会遇到的死主魔王。
死主魔是四魔之一。证悟以上境界的上等瑜伽士,已经远离死主魔的控制。
未证实执过患之六法:自己本有他处去寻觅;
不知大修实相为相缚;不知境现虚妄执实有;
未证实相一体执各自;不知自证本体转轮回;
未断迷乱贪执为魔欺。观察未证邪过断除之。
“未证实执过患之六法”,未证悟实相、具有实执的六种过患。没有证得真正的法性,还有一些实执,这时会有六种过患。
“自己本有他处去寻觅”,每个众生本来就是正等觉,我们却依靠各种各样的方式,到其他地方去寻找佛果,这是一种过患。
“不知大修实相为相缚”,大修行人了达实相时,是没有任何实执的,但很多人却被相执束缚,比如被空执或常有光明的执著所束缚,这是不合理的。
“不知境现虚妄执实有”,外境如幻如梦,本来虚妄,没有任何实质,如果我们妄执各种境现为实有,会有很大的过患。
“未证实相一体执各自”,没有证悟实相一体,将法界和智慧分开执著,也不合理。
“不知自证本体转轮回”,如果没有证悟自证智慧的本体,就会继续流转轮回。
“未断迷乱贪执为魔欺”,不断除世俗万法的迷乱显现,反而一味地贪执,一定会被魔王所欺。
“观察未证邪过断除之”,我们应该依靠上师的教言,观察未证实相而产生邪见的过患,然后加以断除。
不复返回窍诀之六法:依止上师世法不复返;
思维境过世法不复返;思维苦乐世法不复返;
思维世过世法不复返;观察迷乱世法不复返;
思维苦沼世法不复返。如是思维摆脱世间法。
“不复返回窍诀之六法”,懂得下面所讲的六种窍诀,就不会再搞世间法、继续轮回。
“依止上师世法不复返”,一旦抛弃故乡、依止上师,世间法就再也不会复返。
依止上师应该有决心。诚心诚意依止上师的人,世间的各种琐事肯定不会复返。但今天依止、明天跑路的表面依止肯定不算。
“思维境过世法不复返”,认真思维外境的各种过患,世间法也不会复返。
《中观四百论》中讲,贪执外境的过患数不胜数,外境犹如毒药、火坑等。思维六种外境的过患,世间法肯定不会复返。
“思维苦乐世法不复返”,如果认真思维痛苦和安乐的各自来源,就会一心希求解脱,世间法肯定不复返。
“思维世过世法不复返”,思维三界轮回的痛苦和世间的各种过患,世间法也不会复返。
“观察迷乱世法不复返”,观察世间的各种迷乱显现,世间法也不会复返。
我们的所见所闻全部是迷乱,只不过我们自己不了解。如果真正去观察,世间的各种迷乱显现肯定不复返。
“思维苦沼世法不复返”,如果思维痛苦的根源、本质和结果,会发现整个世间纯粹是个痛苦的池沼,再也不愿意重返世间。
上面所讲的道理,角度不同,反体不同,意思基本上相同。
“如是思维摆脱世间法”,如果能够这样思维,就能摆脱各种各样的世间法。
对治哨兵守护之六法:昼夜寿贼对治哨兵守;
五毒焚心对治哨兵守;贪不厌足对治哨兵守;
猛烈业力对治哨兵守;无义琐事对治哨兵守;
三门所行对治哨兵守。令惑敌匪无机可乘入。
“对治哨兵守护之六法”,需要用对治的哨兵来守护的六种法。
“昼夜寿贼对治哨兵守”,我们的寿命日日夜夜被无常的盗贼盗取,因此应该用对治的哨兵守护。
意思是说,我们的寿命日日夜夜不离无常,好像被盗贼偷取一样,所以多修无常法非常有意义。
对治无常的盗贼,就是好好修无常法。
“五毒焚心对治哨兵守”,贪嗔痴等五毒焚烧自相续的时候,应该用对治的哨兵来防护,不要让贪嗔痴的烈火继续燃烧。
“贪不厌足对治哨兵守”,人的贪欲是没有厌足的,应该以对治的哨兵随时守护,不能随心所欲。
麦彭仁波切说:欲界众生即使不能断贪欲,也不能太过分。贪不厌足的人非常可怜。修行人应该用各种方法对治自己的贪心,就像哨兵护门一样,要长期看着它,不让它乱跑。
“猛烈业力对治哨兵守”,猛烈的业力起现时,很难控制,所以应该以对治的哨兵随时守护,及时对治。
众生业力现前时,就像天降大雨,很难制止。所以要像哨兵守护一样,随时观察自己是不是业力现前,是不是起了极大的嗔恨心、贪欲心或愚痴心等。一旦生起,马上对治。
“无义琐事对治哨兵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陷入毫无意义的琐事,所以应该用对治的哨兵好好守护,远离一切琐事。
“三门所行对治哨兵守”,身口意三门的所作所为,比如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等,都应该用对治的哨兵时时刻刻守护,不做非法之事。
“令惑敌匪无机可乘入”,经常以对治哨兵守护相续,烦恼的敌匪就无机可乘。否则,它们可能跑出来搞事情。
实修不成六种歧途相:无用之人无义耗人生;
求名之人贪图耗人生;贪食之人忙碌为果腹;
愚翁经商牟利耗人生;无信闻思成法油子因;
不闻盲修误入邪道因。不入此六歧途极重要。
“实修不成六种歧途相”,不成为实修的六种歧途。
“无用之人无义耗人生”,无用、无聊、没有一点智慧的愚痴人,整天都在毫无意义的琐事中虚耗人生。
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不要做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尽量多念经、多看书。用无义琐事消耗自己的人生特别可惜。
“求名之人贪图耗人生”,求名声的人贪这样、图那样,整天为自己搞宣传,也是在虚耗自己的人生。
这种现象现在特别多吧?大家心里非常清楚。
“贪食之人忙碌为果腹”,贪执食物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只为自己果腹。
大家去大城市看一看就知道了。上上下下,人人都在为温饱奔波,真正为他人谋利益的极为罕见。
“愚翁经商牟利耗人生”,愚笨的人整天经商牟利,虚耗自己的人生。
一般来说,修行人经商是一种虚耗人生的行为,没有多大的意义,除非真正对僧众有利。以前,有人建议把学院的大商店分几个小店,但益西彭措堪布和我都不同意。保留大商店,也是为了大家的生活费,很多道友都要依靠它。希望你们发心的时候多重视大商店,尽量在各方面想办法。
至于开别的商店,不要说现在,即使以前学院比较兴盛的时候,都不允许。以前,有些僧人条件很不好,也在我面前祈求过。但我想,在这里办个人商店,虽然收入上会有一点利益,但结果会怎样呢?
所以,不管藏族、汉族,凡是有人问我,我都没有同意。如果非要搞,你去别的地方搞。出家人是非常严厉的对境。为僧众经商可以,为个人绝对不行——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后果。在因果面前,不得不谨慎。
修行人经商没什么意义。希望大家以修行为主,这才是最重要的。
“无信闻思成法油子因”,没有信心的人听闻和思维佛法,只会成法油子。虽然听了很多,也思维了很多,但因为没有信心,全部停留在口头上。
没有一点佛法的感应,平时从来不修行,只是听一听,理论上稍微懂一点,口头上说得非常漂亮,相续却一点不调柔,这种人就叫法油子。
所以,闻思佛法,信心非常重要。
“不闻盲修误入邪道因”,不听取上师的教言,自己一个人盲修瞎炼,一定会误入歧途,非常危险。
在实修前,一定要尽量多地听闻正法,这一点我说过很多次。在这里待得比较久的人,应该都懂。
“不入此六歧途极重要”,修行人千万不要步入以上六种歧途。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我们眼前,有相当多的修行人入了歧途,希望在座各位不要“入”。如果有人“无信思维”“不闻盲修”等,应该提醒他们、帮助他们:“无垢光尊者说过,这些都是歧途!修行人应该趋入光明大道!”
出现过失遣除之六法:若失敬信思维德难得;
若随散乱妄念转道用;修无进展依种种方便;
四大不调了悟因缘法;受用殆尽积资供食子;
若失发心再三依对治。依此可除所现诸障碍。
“出现过失遣除之六法”,出现过患时,遣除的方法有六种。
以后,听闻佛法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所以大家现在听闻一定要认真。我这次传《窍诀宝藏论》,是不是最后一次很难说。虽然很想圆满《窍诀宝藏论》的传讲,但我自己却不敢保证,因为确实比较难。此外,《大圆满心性休息大疏》和上师如意宝讲的《贤愚经》,我也很想讲圆满。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请所有护法神帮助我。我没有其他密意。以后的情况很难说。从很多因缘来看,可能都是这样。
我自己很想传《窍诀宝藏论》。翻译的时候就特别想传,还在成都给个别有信心的居士说:“这部法特别殊胜!”因为这辈子没传过《七宝藏》,所以为了缘起,就给他们念了藏文的传承,顺便讲了一些特别好的教言。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疏》讲的无热天等四禅天,前三者是凡夫的居处,后五者是圣者的居处。男众这边翻阅了《楞严经》,又翻了《俱舍论》,结果说法基本相同。我没有对照《大圆满心性休息大疏》的藏文原文。但如果《楞严经》和《俱舍论》都相合,无垢光尊者的藏文原文应该没问题。有些人下来翻了很多经典,对每一个问题都思考得很好。非常感谢。你们认真闻思,我每天操心、讲法才有意义。
真的,现在佛法衰败,受各种经济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心时常处于散乱当中,我们现在还能保持闻思修行的传统,确实很难得。如果我在课堂上说很多,你们下来什么也不做,那我不管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你们下来翻了很多经典,非常好。那天我说了《涅槃经》里面的一个教证,男众这边马上找到了。很多人思想比较清净,在经论的翻阅、闻思、背诵等方面都不错。女众也应该这样。希望大家继续认真闻思。
下面继续讲课。讲到哪里了?原来我们去五台山,席布堪布很小,一路走,一路掉东西:“哎哟,我的帽子掉了!怎么办?我好可怜!”“我的什么什么又掉了!”我现在也是,“我的《窍诀宝藏论》又掉了!”是不是在138页?对,是在这里。
“若失敬信思维德难得”,当我们对上师三宝失去信心和恭敬心时,应该多思维上师三宝的功德以及皈依上师三宝很难得等,以此进行对治。平时要多看上师的传记,多了解上师的功德,不要成天诋毁这个、诋毁那个,最后毁坏自己的相续。
昨天讲了,我们不仅要恭敬上师和善知识,还要对普通人乃至一切众生作佛想,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些众生相续成熟,哪些众生相续不成熟。希望大家把这句教言写得大大的,挂在屋子里面,提醒自己。“这个人看起来很坏,但不知他的相续成不成熟,看不清他有什么密意,最好不要诋毁他!”这样观想,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对上师三宝失去信心时,思维上师三宝的功德和难以值遇,可以增上我们的信心。
“若随散乱妄念转道用”,如果发现自己特别散乱,应该观一观妄念的本体,将其转为道用。
“我现在散乱了,怎么办?”然后痛苦不堪、放声大哭,没有必要。应该马上观一观自己的妄念,把它转为道用。昨天下午,我的心脏特别难受,跳得不是一般的快。我想:“应该好好观一观这颗狂跳的心脏到底在哪里,不能整天说别人,自己一点不修!”于是我好好地观了一下,然后就“好好地”睡着了。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妄念能转为道用,也是三宝的恩德。
分别念特别强烈的时候,我们应该祈祷上师,然后观一观分别念的本体,把它转为道用。观妄念的当下,就能成为修道,不会庸俗地造恶业。
“修无进展依种种方便”,如果修行一点进展都没有,甚至一天比一天散乱、一天比一天烦恼,不要伤心,可以依靠诚心忏悔、祈祷上师、供曼茶罗等种种方便增上修行。
我们待在这里,即使不会观想,但每天听一点上师的教言,念一点咒语,心不散乱,也是一种修行的进展。但如果想有大的进展,还需要依靠更多的方便法。
“四大不调了悟因缘法”,如果四大不调,整天生病,今天头痛,明天脚痛,应该观观缘起法,修如幻如梦,认识到假合的身体并不可靠,越执著越痛苦,还要知道这是前世恶业的果报现前。
扎嘎仁波切说:修行人生病的时候不要治疗,应该高兴,要想到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所以,“我今天特别特别痛——哎呦!多么高兴啊!是上师如意宝的加持吧?是麦彭仁波切的加持吧?”我现在整天都很“高兴”。
按理来说,修行人应该了悟因缘法,不要觉得生病痛苦。但有时候,痛起来没办法高兴,分分秒秒都是痛苦!
“受用殆尽积资供食子”,如果受用殆尽——生活费用完了,连买菜、买牛粪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应该供曼茶或供食子,为自己积累资粮。先供一点食子,然后再念一点咒语。前一段时间,学院不是天天都念地藏长咒吗?
和其他道场比起来,学院的修行资粮和生活条件都算不错的,非常困难的基本上没有。那天藏族扶贫会说,两个月后,他们可能会定期发扶贫物资,然后发一个牌子。我们这边如果有需要扶贫的,到时候给我说一下。如果人多,我们也弄一个牌子。
那天我跟班扎商量扶贫的事。他说:“你没来的时候,需要扶贫的比较多。你来了以后,好像就没有了。”如果是这样,那我也有“过失”啊。
以前,我们这边确实是有扶贫的。下个月,如果你们有需要,给我说一下吧。我大概统计统计。提前一个月给我说也可以。最近他们应该不会分什么东西。
如果受用全部用完了,或者在扶贫里报名,或者供一点食子,然后念“藏巴拉”——财神的咒语,然后马上发财。第二天,就有居士给你寄来3333块钱,可以买巧克力。
“若失发心再三依对治”,如果自己退失了发心,应该再三依止对治法。比如你想舍弃众生,对众生不恭敬,心里就想:“我已经发了菩提心,不应该这样!”再三地对治。
“依此可除所现诸障碍”,依靠这样的修持,出现的所有道障都可以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