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诀宝藏论讲解·第1课
无垢光尊者·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讲
有人对我说:“你现在的翻译,密宗部分太多,不要再翻译了,否则一定会受惩罚。另外,你讲的密法也太多。你的四众弟子,虽然有一部分对密法有信心,但也有个别人,不仅对密法没信心,甚至对显宗都没信心。这些人听密法,对他们自己肯定不好,对你的身体和修行也不利,护法神会惩罚的。”
这一点,我也信。
但我却想,我对无垢光尊者有很大的信心,护法神肯定会帮助我。换个角度来看,不仅是普通人,哪怕是修证很高的人,也同样会受惩罚。无垢光尊者在撰写《七宝藏》和《四心滴》时,护法神一不高兴就惩罚他。有时,护法神会亲自到无垢光尊者面前说:“不要传授了!”可见,受护法神惩罚是很容易的。我今年翻译的无垢光尊者传记,没有这些内容,但尊者的其他传记中有。
一方面,我确实害怕,但一方面又想:人生非常短暂,如果在座的许多道友现在不能通达无垢光尊者的密意,不知何时才能通达?你们大多数人都对无垢光尊者的教言特别有信心,但现在学院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处于风雨飘摇中,如果不趁现在受持这样的深法,再过两三年还有没有机会呢?我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恐怕是很难得到了。
我在翻译的时候,一直犹豫不定,想了很长时间。有时候看到信心好的弟子,觉得他们很可怜,虽然对佛法的信心很足,但却不懂无垢光尊者的修行教言。否则,他们的言行不会是现在这样。但有时看到一些不合格的人,又对自己的传法感到后悔。
总之,我一直犹豫不决,反复揣摩了很长时间。昨前天通过各种观察,最后才下定决心。
虽然我打算传授,但你们也要注意:我算是给你们传授密法的上师。本来不愿意提这件事,但现在不得不提。如果你对我心怀不满,经常生邪见,最好不要听。
《七宝藏》与其他法不同。《大圆满心性休息》的前面部分,谁都可以听,偶尔生一点邪见也无妨。但听受《七宝藏》,如果对传法者没有一点信心,甚至认为他连一般世间俗人的功德都不具足,那对你自己也未必有利。这是一个警告。
另外,对密法没有一点信心,以后很可能舍弃密法的这些人,也希望你们不要听。如果非要听,请护法神惩罚。先把话说清楚,我就没有任何责任了。
我想,护法神都有智慧眼,今天应该都在听着、看着。我的想法已经讲清楚了:对密法具有坚定不移信心的人,才是我这次传法的法器。对密宗半信半疑、信心不坚定的人,不是我传法的法器。对此,请护法神关注。
所有的四众弟子,你们也要反观自己。《七宝藏》不是一般的法。如果你对密法的信心不足,那就再等个两三年,先观察观察。以后因缘成熟了,再听、再看。这件事情要给大家讲清楚。
以前传密法,我们采取过各种方式,比如发闻法证等。但现在用这些也没办法控制,所以这次我就全权委托护法神了。我自己也会尽量忏悔,念金刚萨埵心咒。
愿意听受的道友,一定要在三宝、三根本以及护法神面前忏悔,每天早上不间断念二十一遍百字明。另外,每个人能不能念十万遍以上金刚萨埵心咒?不是必须念。如果我下命令,有些发心的道友可能没有时间。我觉得,如果心真的清净,多发点心也不要紧。但另外一些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应该有时间念咒。凡是听受《窍诀宝藏论》的道友,希望两三个月之内念完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我不知道每天能讲多少。《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比较简单,我每天只读一点点,大家又听过很多次,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窍诀宝藏论》,你们以前没有听过,我可能也不会讲,会有一点点困难。
我虽然讲不来,但在学院的堪布中,还是第一个讲的。很早以前,1994年还是1995年,门措空行母给部分女众传过一次。除此之外,我还没有听说学院哪位堪布活佛传过《窍诀宝藏论》。
你们每天早上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没什么困难吧?要诚心地忏悔。也算是代我忏悔,不然我传了《七宝藏》,可能比较危险——确实很难说。以前一些著名的高僧大德或普通上师,因为传了太多密法,最后遇到很多不吉祥的事。我也传过很多密法,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身上很可能发生一些事情。
其实,这方面我也考虑过,但最终还是决定舍弃自己。虽然自己具不具备传密法的资格,我一点把握都没有,但对密法和修行有兴趣的道友,如果完全不懂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我觉得会特别可惜。所以,我是怀着暂时舍弃自己的精神来传授这部法的。
如果你们没有好好忏悔,我自己也没有好好忏悔,那我可能会比较危险。实际上,如果能在护法神面前好好忏悔,他们也是通情达理的。以前,无垢光尊者经常在护法神面前忏悔,其他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七宝藏》与其他法有所不同,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忏悔,所以特别强调一下。
明天是三十号,不上课。从后天开始,《窍诀宝藏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一起讲。你们中的有缘人应该生欢喜。如果传承圆满,即生修行会有很大的方便。我翻译的时候经常想:“这些道理要是有很多人懂,该多好啊!”里面的每一个窍诀,对我们的修行都有极大的帮助。
论名:《窍诀宝藏论》
所谓的“窍诀”,即以简略的语句涵摄全部的内容,也就是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宣说解脱成佛需要修持的一切修法。“宝”即无上之宝,非常珍贵,比喻修行的窍诀;“藏”,即是贮存珍宝的库藏,里面珍宝众多。论名以比喻说明,这部论典有很多珍贵的窍诀。
佛教经论极其丰富,浩如烟海,我们这短暂的一生,要全部闻思非常困难。所以实修佛法一定要有窍诀。
真正的修行人,都很希求殊胜的窍诀。而《窍诀宝藏论》专门讲窍诀,并且讲得非常细致。华智仁波切赞叹说,本论以六句六句的形式宣说窍诀,每一个六法都有成佛之道。
遇到这样的宝藏,不可能无缘无故。大家多生累劫以来,肯定积累了足够的资粮。就像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讲的那样,前世积累了无边资粮的人,才能遇到这样的深法。
作者:全知无垢光尊者
正文前有全知无垢光尊者的传记,不知道你们看了没有。如果没看,我觉得有点失望。这么好的传记都没读,不知道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可能你已经证悟,不需要阅读了吧?凡是没有阅读的人,可能都证悟了。
论名翻译
梵语:俄巴得夏Ra那够卡那玛
“俄巴得”是窍诀,“夏Ra那”是宝藏,“够卡”是论,“那玛”是所谓的意思。
藏语:门阿仁波切奏
汉意:窍诀宝藏论
顶礼句
顶礼一切佛菩萨!
无垢光尊者首先顶礼十方所有的诸佛菩萨。
依其大悲胜智之大舟,救渡众生趋向有海岸,
已诣胜位如意之商主,一切佛陀佛子前顶礼。
这是无垢光尊者顶礼诸佛菩萨的顶礼句。诸佛菩萨在这里被比喻成商主,他们怀着无伪的大悲心,依靠断除人法二我的殊胜智慧的智悲大舟,救度众生趋向三界轮回海的彼岸。无垢光尊者在获得殊胜果位、到达如意宝洲的大商主,也就是断除一切障碍、具足一切智慧的佛陀以及圣者菩萨面前,恭恭敬敬作顶礼。
这是顶礼句。
立宗句
为欲解脱殊胜善缘者,总集经续窍诀之精华,
无余开显一切最深要,此以六法宣说请恭聆。
这部论的每个窍诀,都以六句偈宣说,不用单列科判。这一偈其实就是立宗句,包含了全论所有的内容,比如为什么要造这部论?目的是什么?以什么方式造?等等。
“为欲解脱殊胜善缘者”,本论的所化众生是什么样的呢?唯一希求解脱的人。如果每天忙于世间八法,从没想过脱离轮回,那就不是本法的所化。除了希求解脱,还要有殊胜的善缘。没有善缘的人是不会求法的,就像来学院观光的大部分游客,除了在这里拍一些照片外,根本不会想到求法。
“总集经续窍诀之精华”,虽然想解脱,也有善缘,但如果广说经论,大家也不一定能接受。毕竟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基普遍低下,没有窍诀肯定不行。所以,无垢光尊者老人家,悲悯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可怜众生,将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显宗经典和密宗续部,以及传承上师们的窍诀精华,全部汇集起来,造了此论。
“无余开显一切最深要”,一点儿不剩,没有一丝一毫的隐藏,将最甚深的精华要诀全部开显出来。
这部论的教言非常殊胜,包含了三根本所有的口诀和心血。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外内密的多重意义。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可能讲得太细,只能从字面上过一下。尽管这样,还是有一点点意义。
“此以六法宣说请恭聆”,本论的每一个教言,无垢光尊者都以六法的形式,毫无保留地说了甚深要点。有缘的弟子们,请你们以恭敬心认真谛听。
如果一边听课,一边走路、烧钢炉、提水,或者边听边打瞌睡、边听边胡思乱想,都是没有恭敬心的表现。听法没有这种规矩。应该按照闻法要求,如理如法、恭恭敬敬地谛听。宣说甚深的法要,需要真正的法器。
无垢光尊者在六百多年前告诉我们,闻法应该“恭聆”。今天大家在这里闻法,想要得到加持,也应该如法谛听。
这是立宗句,下面开始讲正文。
最初趋入正道之六法:道之基础护持三学处;
无偏广闻多思各种法;三门寂静调伏自相续;
警惕罪业增上诸善法;知惭有愧生起大信心;
依止一切善友善知识。此于诸初学者极重要。
这是最初趋入正道的六法。有时候,我自己观察自己,不要说修很多殊胜的法,可能连初入正道的六法都不具足。
“道之基础护持三学处”,我们皈依三宝以后,就已经趋入了佛门。戒、定、慧三学,是真正的佛教徒应该修持的三种法要、应该具足的三个条件、应该护持的三种学处,也是显宗和密宗一切修道的基础。
戒律方面,至少要守持一条居士戒,然后才是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等。必须护持自己的戒学。
定学方面,修行境界较高的人,都有一定的等持和禅定。我们即使没有,每天也要让心静一会儿。具足定学很重要。
智慧方面,要护持戒定慧,取舍善恶因果,最起码,也要对前生后世和因果法则不起邪见。一定要具足这样的智慧。
这是趋入正道的第一个条件——护持三学处,你们自己具不具足?
“无偏广闻多思各种法”,对藏传佛教也好,汉传、南传佛教也好,或者对净土宗也好,华严宗也好,都要不分宗派,无有偏袒地广闻多学,认真思维各宗各派的法门。
如来为不同的众生,宣说了不同的法门,初学者一定要广闻多学。但现在很多人,一入佛门就只坐禅,或者只学净土,不学其他宗派,这样不好。传承上师们教化弟子的时候,都强调无偏地广闻多思,打好最初的基础。
我看到的很多人,第一个护持三学,不具足;第二个广闻多思,也不具足。
“三门寂静调伏自相续”,身口意三门一定要寂静。身体不寂静,就会四处乱跑。即使没什么事,也会今天跑东、明天跑西。嘴巴不寂静,就会东说西说。心里不寂静,则会胡思乱想。初学者的三门应该尽量保持寂静。
然后是调伏自相续。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调伏自己的心。要经常观察心里的烦恼,看看有没有得到一点调伏。
尽量调伏自己的烦恼,让相续变得调柔,这是初学者的第三个条件。
“警惕罪业增上诸善法”,要特别警惕罪业,不管是粗大的杀生,还是微小的恶念,都要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增上各种善法,多磕头,多念经,多坐禅,或在佛前供花、供香,等等。善业要尽量增上,恶业要尽量断除。
如果实在没法控制自己,也可以稍微散乱一下。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里也讲,如果控制不住烦恼,可以用不造恶业的方式,稍微地散乱散乱。
尽量地断恶行善,这是第四个条件。
“知惭有愧生起大信心”,修行人应该知惭有愧。知惭是依靠自己而起,做了不如法的事,自己对自己都没法交代,觉得不好意思。有愧是依靠别人而生,某些行为会受到上师和智者们的呵斥,遭到普通人的讥笑,所以不敢做。除了知惭有愧,还要对上师三宝生起极大的信心。这是第五个条件。
“依止一切善友善知识”,最初趋入正道,一定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但现在有些初学者,上师也不要,善知识也不要,善友也不要,只想独自修学。初学者没有独自修学的能力和境界,不能舍弃善知识和善友。
初入佛门,依止好的金刚道友非常重要。如果舍弃道友,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上师身上,不太现实。上师不可能整天看着你,整天为了你而调整他的日常安排。最初的时候,善知识和善友都很重要,要好好依止。
对刚来的人,大家能帮就帮一点,提供住处或饮食都可以。每个人刚到这里,生活上都有很多困难。不过现在的修行人好像有一种毛病。刚来的时候特别精进,很想待下去。当所有的因缘和条件都具足时,又不想待了。表面上是出了违缘,实际上是个人的习气。除了特别精进的人以外,很多人都不想在这里久待。
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要和刚来的人结一点善缘。自己有房子,让刚来的人住一住,两人和睦相处,不打架,非常好。当然,自己平时修行的房子,突然住了其他人,确实比较不方便,谁都愿意单独住。
实际上,藏地现在除了个别道场,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人一房的条件。汉地的佛学院也一样,有三人间、五人间,甚至还有十人间。听说印度也一样。贝诺法王的佛学院在印度南方很有名气,但学生们住的都是三人间和四人间,两人间非常少——只有一些小堪布可以住。在印度的佛学院,宿舍大多是五人间、七人间和八人间。那么多人一起住,都可以团结和合,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跟金刚道友住在一起,不要吵架、打架,否则说明修行不好。一点儿都不能接触人,就像毒蛇一样,那你修的是什么大乘法?发的是什么菩提心?跟金刚道友都合不拢,对天下的众生乃至敌人,还怎么发菩提心?
我刚来的时候,也跟一个喇嘛住过。基本上有两三年时间,我都跟他一起住。闻思方面稍微有一点不方便,但习惯了也还可以。我们今年在福建,也是两三个人住一起。有时加上医生,是四五个人同住。习惯以后,大家各修各的,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这个也影响,那个也影响,最后连钢炉上的茶壶对你都有影响,你气得用脚去踢——这样的嗔恨心谁受得了?自己的小屋里,有蚂蚁、老鼠和金刚道友,我觉得很好,都是修行的朋友。晚上,老鼠唱歌,蚂蚁跳舞,金刚道友在那里讲故事,这种生活很有趣。
依学院目前的状况,要给大家提供较多的方便,确实比较困难。以前各方面都比较兴盛,有很多人帮忙,会好一点。现在大家最好修安忍,相互之间不要吵架、打架。
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过个两三天,我基本上都会知道。有些人认为,堪布现在没有管事,所以不用怕。我虽然没管事,但对有些事情还是很执著的。我今天确实没管,但以后我坐在这里,一定会管的。到时候我管起来,你可能会不太方便。所以,希望大家互相帮助,不要陷入各种争论。
刚来的人,一般条件都不好,外面有很多违缘,心里也有很多违缘。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伸出帮助的手,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以后发财了,一定会供养你。所以,有智慧的人为了将来的“前途”,也应该去帮助他们。开玩笑!
总之,初学者依止善友和善知识非常重要。
“此于诸初学者极重要”,上面讲到的六条,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窍诀宝藏论》是无垢光尊者最甚深的教言,每一句,都要用来好好衡量自己。大家都观察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初学者。如果觉得自己不是,那你是不是就不需要依止上师、也不需要知惭有愧了?对这些问题,要详详细细地分析。
虽然学院的人非常多,但能听闻如此甚深窍诀的人却并不多。现场可能有些人在打瞌睡,有些人在聊天。如果是这样,坐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心专注于正法,对自己才有利。
若欲独自居于寂静处,事先需要具备之六法:
辞别上师自己能独立;遣除疑障无有可问事;
身体无有病魔及违缘;销声匿迹远离诸人群;
具足成办二利之教授;内心断定正见之密意。
很多人都在想:“哎呀,我现在应该去闭关!”到一个人不见、鬼不知的地方去,一心一意闭关修行当然好。但这之前,还是要观察一下,看自己具不具足独居静处的六个法。
如果具足条件,什么时候离开学院,到墨尔多神山或其他神山去都可以。否则,事先没观察好,到时候很可能待不住。即使勉强待下去,也不一定有太大的意义。
“辞别上师自己能独立”,上师不在的时候,整天想上师,不是打电话,就是写信:“上师,您老人家什么时候回来啊?”上师回来了,“我要到寂静的地方去修行!”这些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如果整天都离不开上师,独自闭关可能不行——始终不离上师的密意,是可以的。已在上师面前得了很多教言,修行完全能够独立自主,这是第一个条件。
即使没有上师的当面教导,自己修持显宗和密宗的任何法都没有问题,这一条你具不具足?如果具足,那还可以。
“遣除疑障无有可问事”,在上师面前,通过辩论、探讨等,已经遣除了所有的疑障——怀疑方面的障碍。佛法方面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明晰,闭关时该如何修持,心里非常笃定,没有任何怀疑。大家都看一看,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
如果这里也疑惑重重,那里也疑惑重重,那最好不要离开上师。不然,你在寂静的山里突然有了疑障,是找不到人问的。万一老虎来了,只有问老虎:“老虎啊,你老人家能不能回答我,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是有执著好,还是没有执著好?”老虎不会回答你,它可能“嗷”的一声,扑过来吃你。
前面的六条,很多初学的人不懂;这里的六条,很多想闭关的人不懂。我觉得特别可惜。如果都懂一点,修行应该能够如愿以偿。因为不懂,事先没有准备,结果才过两三年便开始后悔,或者出现种种违缘。
“身体无有病魔及违缘”,要想闭关,身体应该健康,没有病魔缠身。否则,在寂静的地方突然生病,没有人可以照顾你,最后肯定待不住,非常麻烦。所以,能不能住山,还要看身体行不行。如果有风湿病,你还跑去住山洞,最后肯定不成功。
除了身体健康,还要观察有没有修行方面的违缘。如果你在山洞闭关,家里人却经常跑来找你,或出现自身的一些违缘,闭关同样不会成功。正在依止上师、得受教言的人,也不具足闭关的顺缘,很难有好的结果。
到山里独自修持,身体一定要好,而且不能有其他违缘。
“销声匿迹远离诸人群”,还需要有远离各种人群、彻底销声匿迹的耐力。如果离开人群根本坐不住,独自才坐一两天,就觉得孤独寂寞:“哎呀,还是要找人说说话、见见面!”那你可能没法闭关。到时候坐不住,又从山洞失踪,跑回人群,不太好。
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能不能彻底远离人群?能不能把自己隐藏起来?如果不能,说明闭关的机缘还不成熟。不然,你跑到寂静地方去,没过几天,就会对茶壶摇摇手:“我走啦!拜拜!”
我那天在厦门,做了一个梦。梦到养了一只小猴子,我们一起住在山洞里。我想,应该教小猴子磕头。后来,它不仅学会了磕头,还学会了供香。有一天,我要下山寻找粮食,就叫它守着我们的山洞。它一直乖乖地坐在山洞门口。我走到山下,回头一看,它好像还在门口的石板上望着我。
可是,我刚从山上下来,就醒了。我闭上眼睛,禁不住想:“小猴子是不是还等着我?”心里有点难过。到现在,我还会想起梦中的那只小猴子,不知道它是不是还在等我。
这是一个迷乱的梦。有时候,梦就是这么稀奇古怪。
“具足成办二利之教授”,具足利益自他的教言与教授,比如具足无垢光尊者在本论中宣说的这些教授和窍诀。
“内心断定正见之密意”,对正见的密意通达无碍,从内心生起真正的定解。
没有大圆满正见的人,是没办法修大圆满的。如果对大圆满的见解无所不知,圆融无碍,那可以到寂静的地方独自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