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灯论讲解·第4课
愿菩提心的加行、正行已经讲完了,今天我们讲第三个部分——后行。
庚三(后行)分二:一、了知功德;二、令菩提心增上而守护。
辛一(了知功德)分二:一、《华严经》所说功德;二、《勇施请问经》所说功德。
壬一(《华严经》所说功德)分二:一、经说功德;二、劝再三发心。
癸一、经说功德:
如是发愿心,所生诸功德,
如于华严经,弥勒广宣说。
昨天每个人都发了无上殊胜的愿菩提心:“我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度化众生,令众生从轮回的痛苦中获得解脱。”生起如是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华严经》云:“一切功德中,菩提心为最。”所有功德中,发菩提心的功德最大,以前讲《入菩萨行论》时好像也引用过这个教证。在《华严经》中,弥勒菩萨用两百多个比喻,为善财童子广说了愿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其中讲道:菩提心犹如种子,能增长一切善法;菩提心犹如大地,为世间一切所依;菩提心犹如财神,能遣除一切贫困……这些比喻要一一引用,也有些困难,但大家还是应该大概了解其中的内容。
我记得益西彭措堪布在《走向解脱·菩萨戒品》中也引用过这些比喻,我问过他是自己翻译的还是直接引用的,他说是引用自汉地翻译的《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的论典还有很多,比如《三戒论》《学集论》《入菩萨行论》以及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等,所以我在这里不广说。我只是起一个路标的作用,把路指一下,之后你们自己去看;或者说,钥匙已经给你了,你要自己去打开。有些人把打开《华严经》或其他经典的钥匙扔在路上就不管了,回家喝稀饭、吃糌粑去了……
总之,经典中确实讲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
癸二、劝再三发心:
读经教或从师闻,了知正等菩提心,
功德利益无边际,是故数数发其心。
颂词在这里变成了七字一句,在藏文本中这里的字数也与之前不等。这个颂词说:最好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去了知菩提心的功德。在上师未宣说时,你自己就要想:“我是发菩提心的人,应该主动翻阅《大藏经》或学习诸如《学集论》《入菩萨行论》等论典。”比如,《入菩萨行论》第一品讲了菩提心的功德,你自己通过学习明白了,那你就是有自觉性的好孩子,这是最好的。
如果无法自己了知,就到上师面前听闻,但如果上师也有点糊里糊涂,尤其是在讲的内容很多的时候,讲得也不一定很好,那就到其他传承上师面前听闻。总之,一定要了知菩提心的无边功德。知道了它的功德,只要具有人的心相续,就一定会发这样的菩提心。如果是牦牛的心相续,可能不一定行。
之后,你要一再地发心。那天也讲过,最好白天发三次心、晚上发三次心,像这样在昼夜六时中一再地发心很重要。如果做不到,就在一天的三时中发心;如果一天三时中发心也做不到,可以每天早上发心,这个大家一定要做到。
《华严经》等经典中讲了这么多发菩提心的功德,这里又一再劝勉发心,如果我们还不发心,就不合理了。如果整天认为自己已入于大圆满、禅宗的禅定,却不愿意发心,那么,即使入定有功德,功德也很少。
法王如意宝之前确实传过不少胜义法的窍诀,但对我们能够做到、可以积累功德的世俗法也讲了非常多。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机会,在了知发菩提心的无量功德后,一定要再三地发心。
虽然这个问题可以继续讲很多,但我还是不广说了。
壬二、《勇施请问经》所说功德:
勇施问经等,广说彼福德,
摘要唯三颂,今且录于此:
不仅在《华严经》中广讲了菩提心无量无边的功德,在《勇施请问经》中也做了如是宣说。
其实,即使阿底峡尊者把所有经典的功德都讲了,末法时代的众生也不一定有时间听:“我一会儿还要去吃早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会有很多理由。所以,阿底峡尊者在这里就只讲了三个颂词。如果你连三个颂词都不想听,那就真的是“笨蛋”了。听者或许会想:“既然只讲三个颂词,那我就听听试试,早上稍微迟到几分钟也不要紧,你讲吧!”
刚才讲的内容,可能记笔记的人不知道记什么,因此会对我不满:“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插在这里,等解释颂词的时候,脑海里一片空白。”以前有个记笔记的人就是这样,一遇到这种情况就咳嗽,然后大家都笑了。如果你们实在记不下来,我就在那个时候喝茶。(众笑)
“善提心福德,其中若有色,
充满虚空界,福德犹有余。
即使只发了一刹那的菩提心,它的功德如果可以用色法衡量,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也就是说,一刹那发心的功德已超越无限的虚空。所以,发菩提心的功德真的相当大,这是佛陀亲口说的。其实,佛陀所说的原话在经中不是用颂词来呈现的,而是采用长行文的形式,这些内容在《大圆满前行》中也被引用过。虽然发菩提心的功德相当大,但作为一个凡夫,如果想圆满超过虚空的功德,就需要非常精进,这一点可想而知。
若人以珍宝,遍满恒沙数,
一切佛世界,普供世间主;
如果有人用遍满恒河沙数世界中的金银、玛瑙、珊瑚等七宝财富,供养怙主佛陀……我们有些人可能觉得拿出八十斤黄金就很了不起,或者拿一万块钱来做供养,就觉得上师肯定会很欢喜——“我今生已经用一万块钱供斋了,我的功德肯定很大!”这些人往往认识不到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其实发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尤其是对于穷人来说,菩提心是最好的一种供养。
有些人很苦恼:“别人有供品而我没有,供养不了佛陀,也供养不了上师,就像《入菩萨行论》中讲的那样可怜,这是因为我前世没有修佛法的缘故,所以我即生中一定要修黄财神。”其实,修不修黄财神不要紧,但一定要好好修菩提心,因为所有的供养都已经在发菩提心中具足了。
总之,如果有人用遍满恒河沙数的财宝来供养诸佛,这种功德当然非常大,但下面讲:
若人合其掌,心敬大善提;
此供犹胜前,获福无边际。”
有些人即使没有任何财产和供品,但只要他有一颗纯洁的心——对大菩提有恭敬心,对众生有悲悯心,在相续中生起了真正的菩提心,再以此菩提心作为供品供养,其功德完全超胜供养前面所说的供品。
有一个富裕的人,在他的包里或卡上有一百万人民币或美金,他用这些钱去供养僧众、建造经堂,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功德相当大。而有一个生起了无伪菩提心的穷人,一分钱也没有,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没什么功德。富人认为自己的功德很大,穷人认为自己没有功德,这是因为他们对因果的道理还不够明白。
实际上,如果在相续中真真正正生起了菩提心,这种功德完全超过富人做供养的功德。如果富人做供养时还有傲慢心和执著心,那生起无伪菩提心的功德就更远远超胜了。
大约在七年前,有一个人供养了我们学院三万块钱,他经常提起这件事,一直念念不忘,可能心里也经常想:“你看我的功德多大!”这就是供养时还有傲慢心和执著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完全胜过以这样的心做供养的功德。
我们之前讲《中观四百论》时也说过,真正发菩提心的功德,完全超胜建造高于色界之佛塔的功德。所以,如果即生中我们在钱财方面有些困难,很难去修缮或供养寺院,那就以发真正的菩提心作为供养。这个功德大家一定要相信,这是佛陀的无欺之语。
以上讲了阿底峡尊者从《勇施请问经》中摘录的三个颂词。下面讲令菩提心增上而守护。
辛二、令菩提心增上而守护:
既发菩提愿心已,应勤努力令徧增;
为于来生能忆念,应当徧护诸学处。
既然我们已经发了愿菩提心,现在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从多方面努力,勿令相续中的菩提心因违缘而失坏,并要为其创造各方面的顺缘,使之日日增上。这样做是为了以后哪怕成为地狱众生,也能忆念菩提心,忆念众生的痛苦。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守护菩提心的学处——舍弃四种黑法、受持四种白法。
假如我现在问这八条内容,现场有人答不上来,就不太合理了,因为这个内容在讲《三戒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时都讲过。如果有人不知道,你们自己再查一下,我明天要问。
守护这些学处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增上我们的菩提心,让我们在生生世世中忆念菩提心、不忘菩提心。所以,大家应该好好修学菩提心的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