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灯论讲解·第12课
现在讲《菩提道灯论》的密宗部分,没有得过灌顶的人暂时躲一躲。(众笑)
辛二、令师欢喜:
为求师长灌顶故,当以承事施宝等、
依教奉行等诸事,令贤善师心欢喜。
前面讲了有些人想修密咒,有些人想修事部、续部或瑜伽部,总之有各种情况。而修习密法,首先一定要在上师面前得灌顶。密宗不像大乘显宗或其他教法,无须灌顶便能学习。有些人说:“密法可以随便看,没什么问题,灌顶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比较严格,但现在这个社会非常开放,所以没有问题,可以随便看,不用灌顶。”虽然现在的社会非常开放,但密法也不能无缘无故地随意学习,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可能是说这些话的人本身太开放了。总之,修密法前,必须先得到灌顶。
多识仁波切写过一篇文章,专门破斥了密法不用灌顶的邪说,我觉得写得很好。我们有些道友也要注意,如果别人没有得过灌顶,你不要劝他看密法书或念密法仪轨,因为这对他不一定有利。比如,有些人根本没有得过大圆满灌顶,你就让他读《系解脱》、劝他看《上师心滴》,这肯定不合理。还是要让对方先得灌顶,这是进入密乘的入门法,一定要有。
不仅如此,得灌顶时应该让上师欢喜。这里的“师长”指的就是上师。密宗有各种不同的法,学修不同密法,对灌顶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你求的是大圆满,就必须得大圆满的灌顶;如果你求的是一般的密法,也应该获得密宗的一般灌顶,这是不可缺少的。总之,必须求得上师的灌顶,并应当在上师面前承侍。如果你很难做到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于百千万劫中在如来面前承侍,但至少要让上师欢喜。
“施”是供养的意思。有些人为了在上师面前求灌顶,用假的宝物供养上师说:“它的价值很高,您可不可以给我灌个顶?”这肯定不合理。正确的做法是:在上师面前供养珍宝等,对上师的教言依教奉行,要听上师的话。在末法时代,有些人只要上师说什么,他就否认什么,每天都挑毛病。
希望堪布堪姆说的话,你们还是要听,这样好一点。如果他们说的话你们都不听,他们也会失去热情。对法师的教言,无论你认为它是否正确,都要尽量依教奉行,这样大家才有凝聚力。否则,在一个团体里,人本来就多,遇事又是你反对、我反对,最后这个团体就会很混乱。这是不行的。而且,我想他们也不会提过分的要求,平时让大家做的事情,主要还是与讲经说法、考试等有关,所以希望你们尽量依教奉行。
人只要自己的心堪能,那什么事情都好办;如果心不堪能,即便对方的建议或要求很合理,你也不一定能做得到。总之,弟子要依教奉行,令上师欢喜。这是第一个条件,令具有法相的贤善上师心生欢喜。这之后是求得灌顶。
辛三、求得灌顶:
贤善上师心喜故,圆满传授师灌顶,
清净诸罪为体性,即成修习悉地器。
首先,令灌顶或传法上师生起欢喜心,不扰乱上师的心,然后在上师面前圆满获得你需要的灌顶,这是一定要做的。这样一来,自己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就能全部清净,并堪为真实的法器。
从来没有耕种过的荒地,经过开垦后再播种,种子才有成熟的机会。同样,很多人的相续起初不是密法法器,通过上师的灌顶,相续就会成熟。灌顶就像往瓶子里灌水,可以滋润你的相续,因为灌顶的本意就是赐悉地、洒甘露。那天讲《三戒论》时也讲过,灌顶的梵语“阿贝肯札”就有这些意思。
令上师欢喜之后,通过灌顶让自相续成熟、成为法器,这是进入密宗最基本的条件。
庚二(如何得灌顶)分三:一、梵行者不得受密智灌;二、若受犯戒;三、犯戒则堕恶趣。
梵行者、出家人不能受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如果受了就会犯戒,犯戒则会堕地狱。这个科判可能很多人解释不清楚。
辛一、梵行者不得受密智灌:
初佛大续中,极力遮止故,
梵行者勿受,密与慧灌顶。
《时轮金刚》续部是由初佛,也就是最早的佛所宣说的。《时轮金刚》大续中再三强调:遮止梵净行者、受出家戒律者受密宗的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在密宗的四灌顶中,第一个是宝瓶灌顶,第二个是秘密灌顶,第三个是智慧灌顶,第四个是句义灌顶。其中第一个宝瓶灌顶出家人也可以得,但第二个秘密灌顶和第三个智慧灌顶,在《时轮金刚》中对出家人严厉遮止。
很多出家人可能会想:“我等了这么久,一直想获得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灯论》密宗部分的窍诀,结果今天却说出家人不能受这些灌顶。”其中的密意到底是什么呢?以前在其他论典中也提过,这个问题有历史原因。当年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后弘时期刚开始,正值朗达玛灭佛后佛教还未恢复的混乱期,很多根本没有资格灌顶的人,却亲自做真实灌顶。
那天讲《三戒论》时说过:按照密宗真正的要求,如果上师具有大慈如来的真实法相,那么就需要亲自灌顶,与空行母双运,然后让弟子享受甘露;而在智慧灌顶时,要让弟子行男女双运。以前有这样的真实灌顶。但在后弘初期的藏地,出家人也做真实灌顶,这种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就像现在个别地方也有修双运法的乱象。
后来,阿底峡尊者依据《时轮金刚》,对这样的行为进行严厉遮止:凡是出家人,不能亲自做真实灌顶。从此之后,整个藏地只能以表示方法灌顶,不能以真实方式灌顶。如果上师和弟子都是真正的大成就者,那他们做真实灌顶也不会犯戒律。但如果不是大成就者,作为出家人,上师灌顶时带着空行母,弟子也行双运,则都犯出家戒律。
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所安立的观点,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当时,尊者依据《时轮金刚》,要求出家人不能接受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但按照后来高僧大德的解释,现在的出家人是否可以接受上师的这两种灌顶呢?现在开许以表示法受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并不是亲自受真实灌顶。就像法王如意宝给我们灌了很多次顶,用的都是托巴里的甘露、智慧空行母的照片等表示物。所以我们没有亲自受过真实灌顶,否则后果非常可怕。
国外的有些著作,将续部中的这些意义做了直接表达,所以美国人都特别喜欢,觉得这些行为很了不起,也许是因为他们个别人的贪心比较大。但肆意而行可能会对密宗造成不利,很多人不仅没有等净无二的见解,甚至连密宗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如果没有见解就行持所谓的男女双运,这是一种疯狂的行为。对这些行为,高僧大德在各种经典中都予以了严厉遮止。
在这方面,阿底峡尊者对佛教有非常大的贡献。尊者通过造这部论,对藏地很多不如法的现象进行了遮止。时至今日,藏地的高僧大德在传密法时,如果没有境界也不敢做真实灌顶,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其实,采用表示法进行灌顶与密续的观点非常相合,在授予灌顶者的能力成熟之前,运用表示法才是合理的,但即便如此,受灌顶者也能获得灌顶。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
辛二、若受犯戒:
若受彼灌顶,复住净梵行,
违犯所遮故,坏彼难行律。
作为出家人、梵净行者,如果没有资格受真实的秘密灌顶和智慧灌顶,而以此理由与他人行双运,就违犯了释迦牟尼佛在《毗奈耶经》中所制定的戒律,毁坏了难行的律仪。
辛三、犯戒则堕恶趣:
禁行者若受,当生他胜罪,
且定堕恶趣,故亦无成就。
现在有些出家人说:“上师和我说过,他跟我有很多密切的因缘。”其实,有些所谓的上师也生贪心,实在不能自主,以各种方法欺骗他人。尤其是一些女众,经常受到相似上师的引诱,这方面一定要注意。阿底峡尊者在这里严厉地遮止了这些行为。
个别人由于贪心增长,无法守持梵行,如果要犯戒,就要按小乘的方法处理,千万不要以密宗当借口说:“上师这样做是有密意的。上师有加持力、有功德,与我双运对他的成就有帮助,而且对我成佛也有利益。”如果通过这种途径染污佛法,对自他都不利,应该注意。
凡是梵净行者,如果受了这种灌顶,则犯他胜罪,即四种他胜罪中的淫戒。如果犯了淫戒,以后一定会堕入恶趣,不会有成就的希望,因此一定要注意。
庚三、闻思密法等得上师灌顶即可:
如果仅是听闻密法,得到上师的一个灌顶即可。上师灌顶是共同五灌顶之一。如果只是为了听密法,没有得过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这四灌顶也可以,只需要得一个共同灌顶。
欲闻说诸续、火供祠祀等,
须得师灌顶;知真者无过。
如果你想听一些密法续部或大圆满中的个别法,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幻化网》《时轮金刚》等,或准备依靠密宗做火供、息增怀诛的事业,只要得过共同五种灌顶中的上师灌顶就可以。
“知真者”是知真如者。在《事师五十颂》中提到过十真如,内容在“上师法相”部分,你们方便时可以看一下。知真如者可以对密续做任意阅读、听闻、修持,都没有过失。
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的密宗部分,主要讲的就是出家人不能受真实灌顶,对修法则讲得不是很广,说得一个上师灌顶就可以了。其实,要想听这些密宗部分,那几位道友不离开也可以,因为只讲了这些内容,平时我们也会提到。不过,对他们有这样的要求,会让他们有一种难得心,这样也可以。
甲三(末义)分二:一、造论者;二、译者。
乙一、造论者:
上座吉祥燃灯智,见经等法所说教;
菩提光诚劝请故,已略示明菩提道。
“吉祥燃灯智”是阿底峡尊者的名字。尊者以慧眼照见了各种显宗经典、密宗续部的法义,之后由菩提光国王劝请,简单地宣说了这部《菩提道灯论》。
大阿阇黎吉祥燃灯智所造《菩提道灯》竟。
乙二、译者:
此论造于象雄托铃寺,由这位印度大学者本人以及主校译师善慧共同翻译审校。
象雄托铃寺,位于藏地。阿底峡尊者用梵文写了这部论,之后又自己翻译成藏文。不知道为什么尊者不用藏语直接写,可能一开始他的藏语说得不是很好。藏族的善慧法师翻译了很多经论,对藏文很精通,所以尊者跟他合作翻译。
阿底峡尊者用梵语撰著论典肯定没问题,但不知道他在藏地学了多少藏语。有些人在藏地待了十五年,连十五句藏语也不会说。阿底峡尊者在藏地待了十三年,不知道这部论是他什么时候造的。总之,阿底峡尊者用梵语撰著,之后与善慧法师共同把梵文译成藏文。后来此论又被翻译成汉文。
《菩提道灯论》已经宣讲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