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灯论讲解·第11课
没有得过任何密宗灌顶的人,今天和明天讲的密宗部分暂时不能听,这一点不能违越。如果过两天我们请到了灌顶的上师,灌完顶可以听录音,但时间还没定下来。
下面我们继续讲《菩提道灯论》中的智慧。智慧分为认识智慧和以智慧抉择诸法空性两方面。以智慧抉择诸法空性分为以闻思观察而修、不经观察安住而修两方面,第一个科判已经讲完了。第二个科判又分六方面,昨天讲了前三个,即以胜观修无我、修持智慧本身也是无实、宣说无分别。今天从第四个开始讲。
寅四、佛说无分别之理:
佛陀明确宣说了什么叫做无分别,这一点从佛经中可以了知。
如是佛亦说:“分别大无明,
能堕生死海;住无分别定,
无别明如空。”
在《桑布扎续》等佛经续部中,有佛陀所宣说的无分别的道理。阿底峡尊者将佛陀所说的意义,基本上在这里以颂词的方式呈现了。
“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众生相续中各种各样的执著妄想和分别念是大无明、大愚痴,如果众生随顺分别妄念,一定会堕入生死轮回的大海。三界众生的轮回全部是由分别念执著外境引起的,如果一直随顺这样的分别念,就无法从轮回无边无际的生死苦海中出离。
我们知道上述道理之后,应该安住于无有任何分别的禅定中。从空性方面讲,这种禅定没有任何分别;从光明方面讲,这种禅定如璀璨的日轮一般,本来具足光明。因此,在如虚空般的无分别中安住时,自明自知、空乐无二的智慧会自然而然显现。这句话宣讲了中观最深的奥义,也间接说明了大圆满最究竟的觉空无二的智慧。
《桑布扎续》等佛经续部中说,分别念是大无明,受分别念的牵引,众生将入于轮回的大海。但如果安住于禅定,我们就能无碍获得法界光明境界,如虚空中自在飞行的鸟儿。
总之,在佛经中,佛陀宣讲了分别念的过失、无分别的功德。
入无分别陀罗尼亦云:
“佛子于此法,若思无分别,
能越分别障,渐入无分别。”
已发菩提心的佛子,如果可以思维无分别的法门,修持并入于无分别的禅定,一定能超越生死妄念等各种分别念的障碍,逐渐趋入无分别的空性境界。这个道理在佛经中也有宣说,《入无分别陀罗尼》中讲:“任何佛子,如果对此殊胜的胜义法进行思维并观修无分别念,则能超越分别密林的障碍,逐渐趋入无分别的菩提大道。”
我们平时也应该思维:“众生漂泊轮回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分别念。我昨天也举了例子,暂不论分别念令众生漂泊于轮回,即便就在这个世间,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有多少人都在被分别妄念的狂风席卷,随顺自己的妄念而无法获得自在。
如果我们思维分别妄念的巨大过失,之后入于空性光明无二的智慧禅定,轮回的可怕密林就一定会被超越,其根本必定会被斩断。虽然刚开始入于无分别会有点困难,但只要你不断地修,无分别的境界最终会自然而然现前。
寅五、劝修无分别:
由诸圣教理,定解一切法,
无生无性已,当修无分别。
通过各种经典中教证的证实,以及自己理证智慧的分析,如运用金刚屑因、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等,一定要对一切法生起殊胜的定解——万法空性、无生、无自性,没有任何实有的本体。生起这样的定解后,应当经常在这样的定解中安住,修持无分别。
因此,学习中观、因明非常有必要。如果不闻思教理,我们的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真正的定解。而一旦通达这些教理,在自相续中会真正生起殊胜的定解,并对无我空性法门自然而然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这里作者劝我们对教理进行广泛闻思,并一定要在自相续中生起万法无自性、空性的定解。这时再修无分别,自相续中的智慧会自然而然增长。
寅六、依此获得成就:
这里是讲依靠无分别的修行可以获得成就。
如是修真性,渐得暖等已,
当证极喜等,佛菩提非遥。
我们按照前面讲的次第进行修持,即先通过闻思观察修,之后不观察而安住修——就像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所讲的,先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不观察而安住修。以补特伽罗修行所获的功德,将逐渐获得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乃至加行道的暖位、顶位、忍位、世间胜法位,即“渐得暖等已”。之后,通过继续修行,将获得第一地“极喜地”,乃至二地、三地……并最终获得佛菩提的果位。这个果位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快就能得到。
总之,我们一定要先闻思,然后安住,最后以无执著的方式继续修持,这样一来,佛果离我们便不会遥远,将在很短的时间中获得。
以上共同般若乘,即显宗因相乘的道理已宣说完毕,下面讲不共密宗乘,即密宗金刚乘的内容。
己二(不共密宗乘)分三:一、灌顶入门;二、如何得灌顶;三、闻思密法等得上师灌顶即可。
庚一(灌顶入门)分三:一、宣说欲修各种密法者;二、令师欢喜;三、求得灌顶。
辛一、宣说欲修各种密法者:
若欲由咒力,所成息增等,
及修宝瓶等,八大悉地力,
顺利得圆满,大菩提资粮;
及欲乐修习,事行等续部,
所说诸密咒。
众生的根基意乐各不相同,比如,有些人喜欢修息增怀诛的事业,有些人喜欢修八大成就,有些人喜欢修事续、行续。所以,这里宣讲了各种补特伽罗的根基。
“若欲由咒力,所成息增等”,有些人想通过密咒的各种能力,修息增怀诛的事业。比如,有些人想通过念金刚萨埵心咒忏悔业障,有些人想以念“德玛嘎雅哈雅格瓦拉”的功德增长自己的名声、福报,还有些人想凭借念长寿咒延长寿命。
我看这次开长寿法会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得比较好,也许是因为对死亡很恐惧。喇嘛那边除了一两个人没去以外,其他人全部到经堂念经,这四天特别自觉,平时开其他法会都没有这样……但我相信很多人肯定是为了天下众生而念的咒语,而不是只考虑自己:“我这个如水泡般的身体马上就会死,我一定要念长寿咒!”那天我跟慈诚罗珠堪布开玩笑:“是不是不念长寿咒的只有我们两个?”因为平时无论管家怎么强调,还是有很多喇嘛在开法会时在外面散乱,但最近外面一个人都看不见。这里说的是修增业,还可以修息业、怀业、诛业。总之,偈颂中说,有些众生愿意修息增怀诛这些事业。
也有些众生欢喜修如意宝瓶,修成后自己的受用都可以从如意宝瓶中出现——这是一个密宗的成就,不过,它是一种共同成就。获得如意宝瓶成就后,不需要买生活资具,只要在家里放一个大大的宝瓶:需要泡菜的时候,泡菜就从宝瓶里出现;需要茶叶或药的时候,只要祈祷宝瓶,这些东西都会从宝瓶里出来。还有些众生喜欢修八种共同悉地,比如土行、宝剑、妙丹等,我们以前讲过。
很多众生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顺利获得大菩提的资粮。但如果以自私自利的心修这些法,得到的不是大菩提,可能连小菩提也算不上。如果真正为利益众生而念金刚萨埵心咒、长寿咒,那就成了大菩提的资粮和顺缘。
“及欲乐修习,事行等续部”,也有众生愿意修行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所说的密法。
总之,这里宣讲了世间所有密宗行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