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灯论讲解·第1课
阿底峡尊者·造论
释如石·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开始讲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
阿底峡尊者是藏传佛教中了不起的大成就者、著名的佛学家,对整个藏地的佛教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对佛教界、非佛教界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朗达玛灭佛”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藏传佛教的流传几乎全部中断,所有寺院关闭、僧团解散,出家人被迫还俗。还有大量佛像被直接摧毁或扔到河里。那时的藏地暗无天日,众生饱受苦难。后来,喇钦·贡巴饶赛等几位大德发心,用驴子驮着律藏前往青海,并在那里着手恢复佛教。
藏传佛教分为前弘时期和后弘时期。公元9世纪,佛教遭到毁灭;将近10世纪的时候,开启了后弘时期。当时,藏地有一位国王叫智慧光,他和菩提光二人以发心力,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令藏地雪域重见天日,再次沐浴在佛法的甘霖下。
阿底峡尊者曾是印度东方萨霍国的二王子,他的父亲叫善胜吉祥,母亲叫吉祥胜,尊者幼时的名字叫做月藏。月藏三岁精通数学;五六岁已能辨别正教、邪教,通达世间学问;十岁皈依三宝,并经常受持斋戒;十一岁去那烂陀寺求学;十二岁到十八岁依止大成就者阿瓦都底。尊者后于金刚座出家,在戒铠论师座下受戒。尊者受戒后,一心一意依止善知识,精进闻思,增上出离心。
后来,尊者又依止金洲上师,并修成了菩提心。这一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大圆满前行》中讲,尊者每次提到上师们的时候都很恭敬,但一提起金洲上师,则显得格外恭敬。很多考古学家认为金洲位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有史料记载,为了依止上师,尊者从现在的孟加拉国以西出发,坐船在海上漂泊了十三个月,后经缅甸、马来西亚的海岛,最终抵达印度尼西亚。
在金洲上师座下,尊者主要闻思《学集论》《入菩萨行论》《现观庄严论》。对尊者来说,《学集论》和《入菩萨行论》的思想体系并不复杂,因此,他的功夫主要用在学《现观庄严论》和修菩提心方面。在尊者依止金洲上师的十二年中,在修法上,他唯一寻求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尊者四十四岁回到印度,在众多寺院的班智达中成为佼佼者。据一些史料记载,尊者还曾担任那烂陀寺和超戒寺(戒香寺)的管家。关于他的种种事迹,法王如意宝也讲过相关公案,我这里不广说。
尊者在印度的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广大。而当时的藏地,局面混乱,佛法接近隐没。智慧光、菩提光叔侄二人,是朗达玛的第五代和第七代子孙。智慧光国王本想亲自前往印度迎请尊者,但在过境时被外道王关进监狱。当时对方要求菩提光:“如果你们能献上与智慧光国王身体一样大的黄金,我们就可以释放他,否则就把他杀掉。”
法王如意宝也讲过这个公案。当时,整个藏地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不容易找到黄金。但菩提光经过四下搜寻,还是筹到了不少。把黄金交给军队称量时,他们发现筹到的黄金还缺头部那一块,于是菩提光准备返回藏地继续筹集。但智慧光对他说:“即使我现在能被释放,利益也不大,因为以我的寿命,或许只能再多活几年。所以,把这些黄金浪费在我身上实在可惜。你们应当用这些金子,去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因此智慧光最终牺牲在了监狱中。
后来,菩提光按照智慧光的意愿,派精进狮子等人带着金子前往印度祈请尊者入藏,但起初阿底峡尊者并没有答应。这段历史在《青史》等史书中都有记载,而且被描写得非常精彩。后来,派去的人终于见到了阿底峡尊者,但尊者根本不肯来藏地:“你们藏地是野蛮的地方,我怎么会去呢?”迎请人戒胜译师又再三恳请尊者:“在藏传佛教的前弘时期,莲花生大士等高僧大德辈出。但如今藏地佛法衰微,智慧光国王为了迎请您,已经牺牲在监狱中……如果您不去藏地弘法,雪域的佛法将近于隐没。”
以此因缘,阿底峡尊者与随行二十五人最终来到了藏地。尊者在藏地居住了十二年,据说先在阿里地区住了三年,之后在卫藏地区住了九年,最后在聂塘寺示现圆寂。聂塘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曲水县,从那时到现在,都是著名的寺院。其实,除阿底峡尊者外,还有其他很多高僧大德在聂塘寺住过——那里是仲敦巴尊者的母寺,也培养过很多噶当派的高僧大德。
我之前也特别想去聂塘寺,但始终没有成行。慈诚罗珠堪布曾想到那里闭关两个月,但法王当时在课堂上没有开许。
阿底峡尊者降生于公元982年,圆寂于公元1054年,圆寂时73岁,与法王圆寂时的年龄差不多。尊者在藏地造了许多论,在这些论著中,《菩提道灯论》的影响最大,很多藏地和印度的佛教徒都很重视。
许多高僧大德也根据《菩提道灯论》造了很多论典。比如,以这部论中的道次第作为依据,宁玛巴的无垢光尊者造了《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车疏》,其显宗和密宗的部分基本随同《菩提道灯论》的观点宣说,同时也引用了此论的内容作为教证。噶当派的卓隆巴上师也以《菩提道灯论》作为依据造了两部大论典——《教次第广论》和《道次第广论》。噶举派的冈波巴尊者造了《妙法如意宝解脱庄严论——大乘道次第》,这部论有汉译本。格鲁巴的宗喀巴大师,造了显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的《密宗道次第广论》。
总之,在藏传佛教中,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及格鲁派等,都以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作为依据来造论,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甚深密意和窍诀,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共的加持力。尤其对想生起无伪菩提心的大乘行人来说,获得阿底峡尊者的意传加持非常重要。
了解了《菩提道灯论》的作者之后,下面介绍一下本论的翻译情况。
这部论有三个汉译本。第一个版本是超一法师翻译的,论名叫《菩提道炬》。这个版本由藏文直译,没有按照汉文传统来译,所以比较难懂,因此我们没有采用这个版本。还有一个版本由法尊法师翻译,译于广济寺,论名是《菩提道炬论》。虽然他翻译这部论时正处于他翻译的高峰期,是他晚年翻译得最好的时候,但在初学者看来,他的译风还是比较难懂。
我们这次采用的译本是台湾如石法师翻译的。以前我们也学过他翻译的《入菩萨行论》。他这版《菩提道灯论》比较易懂。我以前用这个译本与藏文版对照过,全部都对得上,非常好。
以前法王去海外弘法的时候,我得到了这个译本,就把它带了回来。我很早就想讲这部论,但一直没有讲成,这次算是因缘成熟了。我看了一下这个译本,觉得没有必要重新翻译,所以我们就用它来讲。此译本的论名为《菩提道灯论》,而《藏汉大辞典》用的是超一法师译的论名《菩提道炬论》,但实际上这两个名字没有什么差别。
今天就先对作者、译本做个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