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讲解·第155课
丙四(由何定生何定)分三:一、三定由何生何;二、别说净定;三、别说超越定。
丁一(三定由何生何)分二:一、就定而言;二、就其他而言。
戊一、就定而言:
无漏无间则生善,上下至第三地间,
净定无间生亦尔,兼起自地烦恼性,
染定生自地净染,亦起下地一净定。
以无漏定、净定、染污定作为因,从中可以出生多少定呢?
无漏定出生上下三地之间的一切善——净定和无漏定,比如第三禅的无漏定,向上可以出生第三禅、第四禅、无色界空无边处的净定和无漏定,向下则可出生第三禅本身、二禅和一禅的净定和无漏定。净定同样可以无间生起上下三地的净定和无漏定。
此处说“可以生”,并不是必定生,在因明当中,此二者有很大差别。比如无漏定往上可以生三地之间的净定和无漏定,并不是说“必定产生”。不同之处,净定于自地也可以生起染污定。
染污定可以生起自地的净定和染定,也可以生起下地的净定,但无法出生上地的定,因为染污定未离烦恼。
希望你们看一看《自释》以及其他讲义。此处蒋扬洛德旺波根据《大疏》作了分析,并对其中不是特别明确的内容也作了讲解,所以分析方法稍微复杂一点。
若问:这些定的实体在末尾时生起几定呢?
从定的本体来讲,有染定、净定、无漏定,但这些定在不同分位当中所产生定的性质也不相同,有些是超越定,有些是轮番定,有些是无漏定,有些是出定时的定,有些是相续时的定……当然有些禅定是圣者的境界,对凡夫人来讲可能有点难懂,因为自己没有这些禅定,想要通达也有点困难,但我们应该发愿:虽然自己现在相续中没有圣者禅定,但愿息灭自相续中凡夫的粗大心,从而生起圣者的殊胜境界。很多坐禅的人应该都很希望得到圣者的殊胜境界。
听说有些人喜欢坐禅,每天早上坐禅、晚上也坐禅……坐禅的人一定要注意:到底有没有坐禅的传承?你是哪一位祖师的传承?我问过很多禅师,也有比较出名的,不少都说:“我早上坐禅,晚上也坐禅。”“那你根据哪一位禅师的教授来坐禅呢?”很多人没有清楚的回答。这一点还是有点可悲,为什么呢?没有一个佛法的传承,只是自己的心安住,一个欲界的人光是想:我要坐禅。然后如如不动……能不能成就无色界和色界的禅定?非常难说。这里的个别道友,该念的咒语不念,该修的法也不修,只是坐禅……真的要坐禅,一心一意专注释迦牟尼佛的身体,或者专注菩提心,这样坐禅是有功德的。但什么都没有,只是这样坐禅的话,不要说大乘禅定,就连小乘《俱舍论》里面所说的禅定有没有也不好说……
如果你在坐禅当中,一直生贪心、嗔心,这个定就叫做染污定——相似的染污定,因为真正的定我们可能也没有。坐禅的时候,一直胡思乱想:我等会吃什么?我要怎么样发财?……有一个人专门画了一幅画——有些人坐禅时胡思乱想,他脑袋里冒出各种气泡——人民币、水果等各种各样的。有时候真的在脑海里面一直观想这些的话,有没有功德?所以,所谓的坐禅一定要注意。
这些禅定实体在末尾时生起多少定呢?
无漏定无间生起相续时自己后面的同类——无漏定、出定时生自地的净定,如果具有上地与下地的定,则生自地与上地、下地三地之间的有漏无漏善。此处的定是从因定角度而言的,比如三禅无漏定,如果向上,可以生起三禅、四禅、空无边处的净定和无漏定。向下也同样,可以生包括自地在内的三地的净定和无漏定。
由净定生净定、无漏定也是同样,于净定末尾无间生起上下至第三地之间的善(包括净定与无漏两种)。举例来说,在三禅无漏定末尾时,如果具有上地与下地,则生起包括自地在内到第三地之间的善,也即上三地、下三地。
有些无漏定上下可以产生十个定。演培法师在讲义里面也讲了,上地怎么产生、下地怎么产生。意思是说,有些无漏定上下可以产生十个定,分别是哪些呢?
比如三禅无漏定的末尾,可以产生十个定:相续时自己后面的同类(1),即持续入定时的无漏定。出定时自地的净定(1)。超越远加行顺式时四禅的无漏定(1),远加行顺式时可以产生第四禅的无漏定。远加行时,从无漏一禅至无所有处之间上行,有顶因为无有无漏而不经过,此为顺式;又从无所有处返回,直到一禅,即为逆式,此为无漏定;若是有漏定的远加行,顺式可以直到有顶,又从有顶返回到一禅。在远加行的时候,第三禅的无漏定可以产生第四禅的无漏定。轮番入定——有漏、无漏、有漏,这时原来的无漏定可以入到净定(1)。近加行顺式时空无边处的无漏定(1)。正行时空无边处的净定(1)——远加行和近加行全部顺利圆满的话,最后的正行会熟练,此时可以产生净定。超越加行逆式时,二禅的两种——净定与无漏定(2)。正行时一禅的净定和近加行时一禅的无漏定(2),共有十定。
无漏定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可以产生无漏定、净定,但上下地不同的缘故,无漏定最多可以产生十种定。
同样,四禅与空无边处也可依此类推。比如第四禅无漏定,向上可以生自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三地的无漏定和净定,往下可以生自地、三禅、二禅三地的无漏定和净定。识无边处虽然生起直至第三地之间的善,但由于无所有处之后为有顶,而有顶不存在无漏法,所以不能产生有顶的无漏定,有顶的净定可以产生。
无所有处无间可以产生七个定,也即上地有顶的有漏净定,自地及下地——识无边处、空无边处的净定和无漏定。
有顶与一禅各生六定。其中一禅往下是没有的,可以生自地以及二禅、三禅的净定和无漏定,共有六个定。在讲无漏定时,蒋扬洛德旺波尊者说有顶生六个定。对此,大家应该观察。因为按照有部的观点,有顶本身没有无漏。
我翻了很多讲记,演培法师和《自释》没有讲有顶产生多少个定。《大疏》里面也没有明说。《自释》讲了无所有处生七定,二禅生八定,识无边处生九定,空无边处生十定,但没有讲有顶产生几定。
不过讲到净定时,《自释》和演培法师都讲到有顶的净定产生六个定。
所以,有顶产生六个定,应该是针对有顶的净定而言的,不是针对有顶的无漏定而言的。
二禅生八定。类智末尾能入无色界的净定与无漏定,而法智由于所缘不同,往上没办法,由于它自己是欲界的对治,不可能生起其他定。
无漏定与染定在任何时候相互都不能无间产生。
大家应当明白,上面所说的意思是,无漏定能生自地至上下第三地之善,净定也与之相同。然而不同的是,净定在前面的基础上,在被染污定所逼恼或享禅味时,也会生起自地的染污性静虑——被爱、慢等所染污的禅定,而无漏定的后面不会产生染污定。
入定时的净定被染污即染定,若具足正知正念,则在出定时会了知“耽执禅味不合理”,从而生起自地的净定。相续时染定自己产生染定。染定也会产生下地的净定,比如第二禅的禅定,由于耽执禅味而为染污定所逼恼,此时因为喜爱一禅,出定以后又再度入于一禅的净定。所以,染污定可以产生三个定。
戊二、就其他而言:
死时净定生烦恼,染定之中非生上。
命终之时的净定中,生起自地、下地、上地的烦恼。有些注释说:这里的净定只是从心专注角度而言,算不上真正的净定。在死亡时,由净定作为死心,可以转生于自地、下地、上地,以烦恼作为生心。
以染定作为死心转生自地与下地,而不会生于上地,原因是未断下地的烦恼不能转生上地。
丁二、别说净定:
净定有四顺退等,依次随顺于烦恼,
自地上地与无漏,渐次生二三三一。
下面讲净定有四种分类,每一类有不同的名称。哪四类呢?颂词中说“顺退等”,“等”字里还包括顺住分、顺胜分和顺抉择分净定。四种净定怎么安立呢?按照次第,随顺于烦恼、自地、上地、无漏分别安立为顺退分净定、顺住分净定、顺胜分净定、顺抉择分净定。这四种净定分别能无间产生出二个、三个、三个、一个定。
若问:既然说“净定无间生亦尔”,那么,由净定中必然产生上下至第三地间的一切善吗?
一般来说,净定有四种,即顺退分以及“等”字所包括的顺住分、顺胜分、顺抉择分净定。
它们的本体是什么呢?下面对四种净定分别作解释。按照次序,顺退分净定随顺产生自地的染定,即净定在自地当中产生自地的染污定,这叫做顺退分净定。顺住分净定随同产生自地的净定,与相续生是一样的,比如第三禅净定后面继续产生三禅净定。顺胜分净定是随顺生起上地的净定,比如原来是三禅净定,之后继续生起四禅净定。因为越上去越殊胜,所以叫做顺胜分。顺抉择分随顺产生无漏定,比如原来是三禅净定,如果从中产生无漏定,此定即称为顺抉择分净定。
那么,顺退分等四种净定,每一种无间生起什么呢?颂词说“二三三一”,按次第来说,顺退分净定,无间产生其本身与顺住分净定二者;顺住分净定,无间生起不包括顺抉择分的三种,也即顺抉择分净定不能产生;顺胜分净定,无间生起不包括顺退分的三种,因为顺胜分净定跟顺退分净定隔得有点远;顺抉择分净定,无间生起唯一的顺抉择分净定。
丁三、别说超越定:
与八地二相关联,超越一者顺逆式,
以不同类至第三,即是超越之等至。
若问:超越定是如何生起的呢?定的基础与有漏八地、无漏七地两种相联,也即依靠有漏的八定和无漏的七定而修。
按照顺序,从有漏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直至无色界有顶之间,入定顺行而去,之后又从有顶向下,无所有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至有漏一禅之间,逆行而来;无漏也是同样,从无漏一禅至无所有处之间上行,从无所有处下至无漏一禅逆行,以入定的方式得以清净,即为远加行。
什么叫做远加行呢?比如我先入于第一禅,之后第二禅、第三禅直到有顶,有顶之后下来到一禅,这是有漏的修法;无漏也是从一禅到无所有处之间上行,再下来。这种修法,就叫做远加行,因为距离正行比较远而得名。
其实我想:有时候学习《俱舍论》的禅定的话,对于分析现在很多禅宗大师所入禅定的本体有很大帮助——到底自己入的是什么定?是除这些以外的入定还是此处所描述的一种入定?如果是除此以外的一种定,是哪部佛经中所说的哪种定?因为有些佛经里面讲到一百多种定,如果这些里面都没有,只是自己心里面什么都不想,那不一定是入定。
所以,这是一种远加行的入定方式,有漏、无漏按顺序来的。
那什么是近加行呢?之后从有漏一禅起超越一个而到三禅等。这里有漏无漏没有混杂,先入于有漏一禅,中间超越有漏二禅直接到有漏三禅,向上而行直至有顶之间,再向下直至一禅之间;无漏也是如此,无漏一禅超越一个至无漏三禅,如是每超越一个而至无所有处之间上行,再向下至一禅之间,这是近加行。
近加行因为距离正行比较近而得名。为什么近加行距离正行比较近呢?因为近加行是超越的,远加行的时候没有超越。
最后是以不同类而到第三种修法。这种方式比较难,没达到纯熟之前,一般人根本没办法从有漏跳到无漏,无漏跳到有漏,跳的方式也是中间超越,这是非常困难的。
从有漏一禅至无漏三禅——中间的二禅不管,由无漏三禅到有漏空无边处、从有漏空无边处至无漏无所有处之间顺式上行,再从有漏无所有处至无漏空无边处、由无漏空无边处到有漏三禅,从有漏三禅至无漏一禅之间逆式而来,如此无论有漏还是无漏,不同类三种随意而行,若此种方式特别纯熟,此入定即已成就超越定的正行。
《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超越定比此处更复杂,因为这部论主要讲菩萨的各种超越定,但《俱舍论》如果通达的话,《现观庄严论》应该没什么问题。《现观庄严论》大概明年、后年还是再后年会讲,到时候大家在不在也不知道——有些可能离开人间了,身体都已经……一般人死了以后,身体在五六天之间喂给老鹰特别容易。有时候人的死亡,一想的话也很简单,比如今天没有什么病,再过十天,也许连一根头发都不一定在世间当中,现在在座的人也是如此。不过在佛法方面,还是应该有一个安排……
所依身份唯是智慧敏锐的人。补特伽罗:唯是无有烦恼、自在等持的不动法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