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念诵愿文讲解
2013年12月19日
今天简单讲一下无垢光尊者的《恒常念诵愿文》。
这篇发愿文,出自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宝藏论》,总共有六个发愿。在藏地,人们经常念诵这篇发愿文,平时课诵会念,去朝山或拜见上师时会念,包括很多大德给别人做加持时,念的也是这篇发愿文。
作为修行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经常发愿,这一点特别重要。我这次去了一些地方,那些地方的大部分人不信仰佛教,只将藏传佛教等宗教当作课题来研究,在那样的场合,人们谈论的只是今世的生活、今世的快乐、今世的价值观……大多数城市里的人,他们学佛、修行,只是为了眼前这几十年的生活。相较而言,学院等真正佛教道场的修行人,虽然也会关注今生的快乐,但最关注的,还是生生世世利益众生,以及后世获得善趣等安乐。在这些方面,每位修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愿。
我相信,你们大多数人都承认业因果和前生后世,那么,希望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比如在放生、念经、闻法和授课时,以真诚的心念诵这篇发愿文,这有极大的功德。
有些人即生中福报很大,其实这和他前世的福德和发愿力有一定关系,所以,我们不能以“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这种说法来抹杀一切苦乐,平时还是要多发殊胜的愿。
无垢光尊者的这篇发愿文,总共有六个发愿:
| 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这是第一个发愿:愿我在未来的无数生世中,不要转生在地狱、饿鬼、旁生等痛苦难忍、极其可怜的恶趣,而要投生在人天善趣,获得善趣的身体,同时具足世间七德。
事实上,人间有很多特别痛苦的人。我这次外出,对人间的贫苦和病苦感受强烈。就整个世界而言,现在仍有那么多由于缺乏食物而活活饿死的难民与孤儿。包括那些被关进监狱、失去了自由的人,他们每天都很痛苦。
相较而言,有些人自认为很苦,其实不一定真的很苦。有的道友说:“哎哟,太冷了,盖了三四床被子,怎么还是这么冷啊!真是太苦了!”应该没有那么冷吧,有时候可能是心理原因。那天我去智悲学校,看到有些人穿得很厚,外面穿着羽绒服,里面套了两件毛衣,整个人就像一个大口袋,可以在地上滚来滚去了,但他们还在瑟瑟发抖。另外,城市里的人认为,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睡,觉得特别痛苦。其实,寒冷也好,生活的压力也好,这些都不算特别痛苦,相比之下,非洲、柬埔寨等地的难民,他们才是真的很苦。当然,最痛苦的,要数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了。
总之,我们应该祈愿:希望生生世世转生在善趣,并且具足世间七德。
1.种姓高贵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出生在高贵的家族,从小就具有高尚的品格。
像释迦牟尼佛的释迦族,就属于高贵的帝王种姓。在印度,婆罗门和刹帝利都属于高贵种姓。以前汉地的族谱,也能体现出家族观念,但后来因为“文革”,这些传统并没有延续下来。藏地也有种姓的差别,有些家族品格高尚,每代人都有极高的素养,而且这样高贵的品格,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而有的家族,祖祖辈辈都是猎人、屠夫等。所以说,不同家族还是会有高贵和低贱的差别。
2.相貌端严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具有端严的相貌。
如果长得太难看,一方面,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另一方面,待在不同的群体中时,自己会有许多苦恼。所以,还是不能长得太丑太难看,至少应该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我虽然不是最好看的,但还过得去。”自认为长得还不错。
这一世噶玛巴(17世噶玛巴)讲《佛子行》时说,由于第一世噶玛巴的前世曾骂一个修行人长得像猴子,导致第一世噶玛巴长得特别难看,像猴子一样。后来,他发愿一定要相貌端严,所以历代噶玛巴,特别是这一世(17世噶玛巴)和前一世(16世噶玛巴),很多人说他们长得特别庄严,尤其是汉地的很多修行人和女性道友都比较赞叹。其实相貌端严也是一种福报。
3.长寿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能够长寿。长寿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福报。
如果是很好的修行人,像前辈高僧大德,他们哪怕是多活一年,于众生而言,也有无比的利益。当然,如果自己每天都活得特别苦恼,长寿也不一定好。现在,中国和日本特别害怕长寿,他们担心几年、几十年之后,本国会成为严重老年化的国家。不过,对修行人来说,无论年轻还是衰老,任何状况都是一种享受。
4.无病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身体健康,无病长寿。
有些人一会儿头疼,一会儿牙疼,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脚疼……每天都不舒服,这可能和前世造的业有关。有些人就很有福报,无论是高贵的种姓、端严的相貌,还是绵长的寿命、健康的身体,都一一具足。我二十年前看过一位名叫才丹夏仲的高僧的传记,他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说,自己这一生,除了拉过一次肚子,想不起生过什么病。
5.缘分优异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具足优异的缘分。
“缘分优异”,意思是缘分很好,无论是周围的环境、结交的朋友,还是自己的人际关系,各方面的因缘都很好。相反,缘分不好的人,经常遇到恶知识,后来又在恶知识的影响下,毁坏了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因为结婚对象没选好,跟一个无恶不作的人结了婚,结果自己的一生都毁了。有些人缘分很好,遇到了一位善知识,从那以后,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我今天跟一位道友说:“我觉得我的缘分还可以,我来到人间时,饥荒刚好结束。如果出生在饥荒和战争年代,不要说修行,可能连活都活不下去,每天都要饱受折磨。”
在20世纪70年代的柬埔寨大屠杀期间,大概有300多万人因严重的折磨而死。类似的事情,其他地方也发生过。如果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学佛肯定是不可能的。
幸运的是,我们的缘分很好,遇到了珍贵的大乘佛法。
6.财富圆满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具足圆满的受用。
7.智慧广大
我们应该发愿,转生为人时,具足广大的智慧。
这以上是善趣七德。
也许有人想,作为修行人,不一定需要广大的财富和庄严的相貌,这些都是修行的障碍。但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我们不一定生来就是苦修者,而且,既然生活在世间,就需要世间的福德。
有些修行人福报很大,正因为具足圆满的福德,所以无论是弘法利生,还是行持善法,都特别方便。比如有财富,可以做广大的上供下施;有智慧,可以将智慧真理传递给有缘的众生。可见,善趣七德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发愿: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 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第二个发愿是:愿我在刚出生或年幼时,就能值遇佛陀宣讲的正法,并且具有如理如法修持的自由。
最好从小就遇到佛法,不要等到耳聋眼花的时候才遇到,那个时候,看也看不见,听又听不懂,整天迷迷糊糊的。有些人六七十岁时才遇到佛法,说:“我想要皈依佛门,开始修学佛法。”造了一辈子的业,最后快要离开人间时才遇到佛法,还是有点晚。
如果福分特别好,刚出生就能遇到佛法,一睁开眼睛,见到的就是一个佛教世界,那该多么快乐!所以,我们应该发愿从小就遇到正法。
仅仅遇到正法还不够,还要有系统闻思、如法修持的自由。
有些人就缺乏这样的自由,虽然很想好好修行,可是因为家庭和生活的原因,自己只能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地学修。学会每周六都有共修,但没有自由的人,连参加共修的自由也没有。
那天有一个人说:“这几年来,我每次去共修都要向家人说些方便妄语,这次说去赌博,下次说和朋友去某个地方玩……到最后,我已经把能想到的妄语都说尽了,现在实在找不到一个好借口了。而且每次说去吃喝玩乐,家人特别高兴:‘好好好,去吧去吧!’可是一说去学佛,他们就气得乱砸东西。”还有些人说:“我修行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我的父母和家人。”像这样有障碍、没自由的人,应该好好发愿:希望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我一出生就能遇到正法,并且远离所有的违缘与障碍,具足如理如法闻思修持的自由。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广传》时知道,佛陀在因地时遇到过非常多的障碍,但他从未退缩,一直坚持了下来。同样,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障碍,千万不要因此而退失信心。有的人在遇到一点点障碍时,就完全放弃,再也不学习,真的特别可惜。因此,我们应该发愿: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 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
第三个发愿:愿我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能令具德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精进修持上师所传授的殊胜妙法。
佛法的修持,仅凭自力不可能完成,一定要依靠具德善知识的引导。按照佛法的缘起规律,在得到善知识的引导后,最重要的就是让传承上师生欢喜,如果上师不欢喜,得不到上师的意趣,自己的修行也很难成办。
那么,最令上师欢喜的是什么呢?就是法供养。当然,所依止的上师必须是真正具足德相的上师,如果依止的是一个假上师,他再怎么欢喜,对你的修证也不会有丝毫帮助。因此,我们首先要依止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师,之后完完全全依教奉行,自始至终令师欢喜。
如果为了让上师欢喜,整天给上师按摩、洗脚、端盆倒水……表面上看,这样的师徒关系似乎不错,但弟子能否得到真实的利益呢?很难说。只有少数师徒,比如帝洛巴和那若巴、玛尔巴和米拉日巴,他们师徒之间具有特殊的密意和加持,那样行持是有意义的。一般而言,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义,善知识和弟子之间,应该依靠正法来结上解脱的善缘。
作为弟子,应该将修行变成生活,日日夜夜中精进修持正法,这一点特别重要。有些人,一个礼拜才听一堂课,或是在平时不上班的时候稍微看一眼书,不像藏地的修行人,他们已经将修行融入了生活,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修行。
你早上起来以后,无论是念经、磕头,还是走路、吃饭,除了和别人交谈以外,一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于修行,无论在哪儿,都应该处于修行的状态中。如此一来,你才能将学到的佛法真正用在生活中。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以这样的理念和方式来修持,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
但在这样一个末法时代,有些人口头上说依止上师、令上师欢喜,但实际上,所作所为完全与上师的言教背道而驰。如果依止上师,却故意违背上师的言教,这根本不是在依止上师,更谈不上令上师生欢喜。
| 愿我悟法后修精华义,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
第四个发愿:愿我在领悟、精通佛法的教义之后,依靠修持佛法的精华义而跨越轮回大海。
这里的“精华义”,主要指密宗的修行教义,按照无垢光尊者的直接意思,是指密宗甚深的光明大圆满法。依靠修持大圆满密法,即生就可以成就,能迅速超越三界轮回大海。
每个法门虽然都很殊胜,但很多法确实难以迅速断除烦恼。大家在闻思和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比如说,有七个法的话,每个法都很殊胜,就像七个商人卖马,每个商人都说自己的马不错,但我个人而言,唯一骑大圆满的“骏马”,我对自己骑过的“马”更有把握。我承认,每个法都很好,但在闻思和修行的过程中始终觉得,密法在断除烦恼方面殊胜无比。
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说,愿我们如理如法地修持密宗的精华意义,依此法门即生成就,超越轮回。假使即生没有成就,在中阴阶段也会获得成就。就算在中阴没有成就,来世也一定会再次值遇大圆满法而获得成就。
我再三强调,希望你们按照次第来修行,首先要修好加行。末法时代,众生的分别念非常粗重,烦恼也是那么炽盛,除了极个别利根者以外,大部分人都要按照次第来修持。如果没有修好加行,直接修持正行的话,很难得到真正的利益。
虽然现在是末法时代,但只要我们按照次第如理如法地修持,那么密法就像黑暗中的杲日一样,具有极其特殊的加持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传授的过程中,自他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任何一个人,只要如理如法地修持,一定能感受到密法的力量与特殊加持,这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我在一些学校演讲时讲过,现在的人并不傻,大家都很聪明,如果密法是一种垃圾文化,在对治烦恼等方面没有效果,肯定会被人们抛弃、淘汰,不可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实际上,密法现在越来越兴盛,无论是学者还是修行人,都感受到了密法不可思议的特殊力量。
人身非常难得,即生一定要如理如法地修行,因此,我们应该发愿:愿我今生好好修持精华义,超越三有轮回的大海。
| 愿我能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心。
第五个发愿:愿我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为众生传授妙法,以正法利益有缘的众生。而且,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即使遭遇再大的违缘与困难,也愿我不要有丝毫的疲厌与怯懦之心。
作为菩萨勇士,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强、勇敢的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愿,为众生传妙法。或许有人想:“即生中,我没办法为别人传法。我怎么传法呢?现在连密法的闻法证都没得到,还传什么法!”
其实,传法不一定全部传无上密法,也不一定非要坐在法座上以讲闻的方式来传授,我们为佛法传播而做出的任何努力,其实都是在传法。比如,别人因为我的行为,对佛法生起了信心——信心本身就是非常难得的法,所以,这也是在传法。再比如,我通过使用电脑,让很多人有机缘接触到佛法,懂得了真理,这就是在传法。除此之外,像是依靠身体搬运法本等体力劳动,也是在传法。我那天看到他们发心人员,在仓库里将法本堆得像须弥山王一样高,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来运送法本。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可能很多道友都没办法得到珍贵的法本。
他们的发心难道不是在传法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其他人也不可能得到法义。我们之所以能够闻思修持佛法,其实是很多人努力的成果。所以说,任何为佛法传播与弘扬而提供顺缘的行为,都是在传法。
有些人觉得,一定要坐在法座上给很多人说法,这才叫弘法利生。实际上,如果心不清净,即使坐在法座上讲经说法,也不叫传法,只是个形式而已。真正的传法,首先不能有傲慢心。在没有傲慢心的基础上,再通过自身的能力和行为,将佛法真理传递出去,这就是传法。另外,以身作则其实也是一种传法。
我们要有广大的发愿,希望每个人都承担起弘法利生的责任。过段时间,我们这边会发毕业证,听说有些人因为没得到毕业证而生气。哪有这样的,有什么好生气的,自己不具足资格,生谁的气呢?在正规的学校,没有资格毕业的学生,也不会因为毕不了业而生学校或其他人的气。
你如果真的想传法,可以先试试其他方式,比如在毕业之前,多发心、多干活,这也是一种传法。你先以这样的方式多多地传法,得到毕业证以后,再不断地传法。传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另外,希望大家在成办利生事业的过程中,不要有厌倦心。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没有经验,以前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学校里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以致在发心时遇到一点点事情,或是人际关系方面有一点点冲突,马上生厌倦心,“我再也不干了!好痛苦好绝望”,这说明你的心特别脆弱。虽然我有时候嘴上也会这样说,但实际上,我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放弃有意义的事情。我自认为比较坚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撒手不干。有时候,他们问我:“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想放弃吗?”哪有那么简单!
传法的前提
我们发心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时,一定要有一颗利他心。在利他心的驱使下,发心与闻思修行没有任何冲突。没有发心的闻思修,很难真正成为利他之因。而且,如果没有利他心,整天只考虑自己的修行,这种封闭心态不打破的话,很容易得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大家首先要培养一颗利他心,也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是传法的前提。
传法,从传统意义上说,当然是以讲闻的方式传递佛法。除此之外,其实传法还有很多种方式。我们这边的发心人员,今天一天就批改了成千上万份试卷,特别辛苦。其实,他们也是在传法,他们通过自己的付出,让很多人收获了智慧,对佛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所以,这就是一种传法,这就是一种利他。
传法和利生,有很多种方式。你们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当场和我辩论。如果你说:“这些都不叫传法,传法就是一个讲一个听。”那我说:“不定。为什么呢?因为法有教法和证法,佛法如果只能以讲闻的方式来传授,那么缘觉以神通传法就不合理了,禅宗大德以表示方法传法也不合理了,甚至连持明表示传和如来密意传都不合理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理解得太狭隘。
你我的责任
每个人有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希望大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为佛法的传播尽一份力。弘扬佛法,每个人都有责任,都应该非常努力。而且,现在恰好有广弘佛法的因缘和空间,希望每个人不要轻视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传不了佛法,不要这样想。
哪怕你今天才皈依佛门,也可以看看周围有没有投缘的众生,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劝导对方:“我刚刚皈依佛门,感觉确实不错。以前我烦恼特别重,但皈依以后,心好像有了归属。我觉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真的很好,要不一起皈依吧?”实际上,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很多人趋入佛门、种下善根,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获得解脱。那么,这是不是传法?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传法。
有些道友认为:“传法是他们上师、堪布、堪姆、格西和法师的事情,我哪有什么资格?”其实从广义上讲,引导周围的人行持善法,就是在传递正法。正法包括教法和证法,其中的证法,也就是心相续中的证悟境界,包括信心、悲心以及出世间的无漏智慧等等。
大家在弘扬正法的过程中,不要有厌倦心,这一点很重要。刚开始,很多人有一股热情,但长期坚持也不是那么容易。个别法师说:“我已经传法五六年、十几年了,已经可以了,现在还是好好休息吧,要好好养一养身体了。”这个有漏的身体也没什么可养的,越养越糟糕,还不如利用它来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这就是最好的养生。
如今,弘扬佛法的因缘很好。尤其在汉地,没有信仰的人特别多,大部分的人,心都是空的,他们稍微皈个依,有一点点修行,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佛法的利益。很多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生活越来越快乐,其实这也是诸佛菩萨的加持。
前段时间,我真诚地说过:“我不需要得到任何利益,也没有任何目的,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快乐。”
快乐有很多种。世间的快乐,像是人们特别重视的感情、钱财,其实都不可靠,只是痛苦的因。真正的快乐,只有在佛法中才能找到。依靠修持佛法,不仅能得到暂时的快乐,还能得到究竟的安乐。而且,这样的因缘,现在很多地方都成熟了。
| 愿我能以无偏大事业,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
第六个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中,以无有偏袒的伟大事业,让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这里的“无偏大事业”,并不是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民族,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也就是说,愿自己能以无有偏袒的心,投身于利他的伟大事业中,让所有众生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人天快乐,以及究竟的圆满正等觉果位。
暂时的利益,只能感受暂时的快乐,并不究竟;最究竟的快乐,就是成佛。即使还没有成佛,但只要能证悟心的本性,这也是一种真正的快乐,而且也是一种真正的利他。
因此,愿我生生世世以无有偏袒的伟大事业,让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这以上讲的是无垢光尊者的《恒常念诵愿文》。他在《窍诀宝藏论》中说,如果能长期念诵这篇发愿文,将会获得无法用语言描述、如虚空般广大无边的功德。
此外,还有一个发愿回向偈,我简单地讲一下: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愿我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与正法,恒时以欢喜心与恭敬心享用大乘妙法,在圆满五道十地的功德以后,迅速证得金刚持如来的果位。
1.生生世世不离师
有些人不要说生生世世不离师,就连今生暂时待在上师身边也不愿意——既不愿意看他,也不愿意听他的声音。凭借这样的行为,想获得成就是很难的。
按理来讲,凡是依止过、有法缘的上师,生生世世都不能离开。正因为如此,我编辑了《不离》这本书,觉得还是有一种甚深的意义。《妙法莲华经》中讲:“佛陀无涅槃,正法无隐没。”从了义来讲,佛陀不会涅槃,佛法也不会隐没,并没有“末法”这种说法。从密法的甚深教言来讲,上师其实是自己的心,心性的本来光明就是了义的上师,所以上师从来没有离开过。说简单一点,我们见到的任何显现,都是上师的身相;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上师的金刚语;所有的分别念,都是上师的智慧妙力,如此一来,更不可能离开上师。
有些人可能会想:“某某上师很讨厌,我要离开他。反正上师就是我的心,我保护好自己的心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非常不合理,如果连世俗的上师都远离了,怎么可能找得到胜义的上师?所以,有这种想法的人要注意。
2.恒时享用胜法乐
首先是不离开具德上师,之后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生生世世恒时享用殊胜的大乘佛法。
无论去哪里,我经常这样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暂时来讲,我们应该具足善趣七德,究竟而言,恒时享用胜法乐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大乘的人无我、法无我以及利益众生的法乐,才是最真实、最究竟的快乐。
3.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在圆满了五道十地的功德以后,迅速获证金刚持如来的果位,或者说法身果位。分别来讲,是获得法报化三身——法身普贤王如来、报身金刚持、化身金刚萨埵的果位,实际上也是获证与上师无二无别的果位。
以上的发愿文和偈颂,我们应该经常念诵发愿。有些经论中说,每天早晚都要发愿,依靠发愿,修行中的许多障碍自然而然会消失。因为心一放松、心一打开,紧张、痛苦、烦恼和焦虑自然就消失了。同时,通过祈祷上师,心融入法以后,邪魔外道的干扰也会自然离开。
今天给大家传授了两篇发愿文。这些发愿文,我每天都会念诵。
下周六准备讲一个修行窍诀,到时候我们在“虚空”中见面。现在网上听课非常方便,希望你们好好利用网络,多闻思多修行。大城市里的迷乱因特别多,大家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最好的方法就是闻思修,这也是最有意义的。
附:
恒常念诵愿文
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
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
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
愿我悟法后修精华义,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
愿我能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心。
愿我能以无偏大事业,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