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喇荣人房的最新管理
2025年1月16日
喇荣寺的一些觉姆听汉语比较方便,所以我今天就用汉语给大家讲一些话。今天主要讲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最近整个喇荣寺和佛学院有一个大的举措——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信息登记。整个登记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有许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前来采集信息。
这个登记主要涉及人员和房屋。我们学院2017年整顿过一次,进行院、寺分离,当年8月28日,“喇荣寺管委会”正式进驻喇荣沟开展管理,那个时候做过一次“一标三实”登记。因为上次登记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最近上级部门要求整个喇荣沟,包括阿交社区在内,重新进行一次更正式的“一标三实”登记,我们也是义不容辞地配合工作。记得当年登记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次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完成了。在座的很多觉姆管家过程中都非常积极地配合,特别感谢大家。她们不管白天黑夜,跑遍阴山阳山,非常辛苦。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非常复杂。
经过这次登记,我们这里的人数最终得到确定,常住人员确实没有超越原定数量。原有3500位觉姆,这几年有人还俗,有人去世,有人离开,现在常住的觉姆共有3400多人。这次登记的人员信息和房屋信息都按标准化一一对应。当时整顿过后,我们这里确实没有增加任何的房屋,哪怕一个小小的牛粪棚、阳光棚,一间也没有新建。一方面,管委会白天晚上都在监督;另一方面,喇荣寺的很多堪姆和管家都在积极配合,主动管理,不允许建房。这次大量工作人员来到喇荣进行审核,最后的结果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原有的人员信息和房屋信息,目前正在进一步审核中。这些信息不会有大的出入,这方面我们心里很有把握,也得到了上面的认可。现在信息审核基本已接近尾声,大家都辛苦了。
我刚才提到的“一标三实”是什么意思?是“一个标准”和“三个实有”。
“一标”是指地址标准——哪个乡哪个村,按照内地的习惯,就是哪个行政片区的哪栋楼,哪个单元,哪号房屋,这些都要登记详实。我们这里虽然没有那么复杂,但至少要把觉姆十三个大片区的每区每号都登记清楚,这就是所谓的“一标”,是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三实”是指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和单位实有。
人口实有,就是这间房屋里实际居住的人员是谁,包括身份证信息和个人照片全部要登记清楚。
房屋实有,就是房屋内有几个房间,多少面积,包括厨房、卧室、书房等信息都要登记核实。
单位实有,就是每个人员的具体单位是什么,在哪个班,哪个部门,这些都要实际对应。
这“一标三实”是全国通用的标准化人口管理方法,这次相关机构也重新制定了比以前更完善、更细致的登记标准。这个工程整体比较大,但现在基本算是圆满了。虽然在寒冬腊月,让大家配合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包括我个人,接到让我上山的要求后,尽管自己身体不好,不太适应冬天气候,但我还是一直在尽心尽力配合。现在这件事情已经基本圆满了,但还不是完全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的工作要做。
第二件事,现在有关部门要求喇荣寺和佛学院减少常住人数,这也是一个大工程。大家知道,2017年8月份后,整个喇荣寺和佛学院常住保留人员的数字是喇嘛1500人、觉姆3500人,总共5000人。到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圆寂、离开,或者还俗,不在喇荣总人数中。这次登记也统计出了喇嘛和觉姆的变动信息,现在实际总人数只有4000多人。
从去年开始,上面要求喇嘛和觉姆的人数要进一步减少。这个工作我们也一直在做,过程当中虽然有一些困难,但也在努力推进。上级部门有一些具体要求,比如每年要减少多少人数,我们一直在努力配合。
原本除了5000个常住僧人以外,中央、省里、州里都允许一些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在喇荣工作,但这次应相关部门领导要求,这些人员也要离开。目前我们按照指示,也在配合执行。执行之后,整个喇荣寺和佛学院按要求减少人数,应该没有太大困难。
当然,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看,有些人肯定不愿意离开这里,但是从大局着想,也不是不能做到,对此我们也在全力以赴地做一些工作。要明白的是,这次减员并不是针对哪个民族、哪些人进行的,上面的要求不是这样。主要原因是,除了原有的常住人员外,其他流动人员在喇荣长期居住是不合理的,因为这里已经饱和了,外面的人想进来也很难容纳。我希望那些以前在喇荣道场待过的人,或者计划想来的人,不管是有信仰者,或者无信仰者,现在都不要往这里来。你们是哪里人,就在哪里修行,这样比较好。
刚才我也讲过,现在不同于以前,学院已经实行了“一标三实”的标准化管理,每间屋子门口都有二维码,其中清楚标示了人员的身份、照片、地址等详细信息,跟以往完全不同。即使有人想过来住,也没有容身之地。而且,如果以非法的方式待在这里,可能自己也会遇到种种麻烦,因为有很多管委会的管理人员、觉姆管家,包括公安部门的相关人员等,白天晚上都在持续监督。
所以,我认为每个人最好在自己的地方以如理如法的方式待着。有些人可能以前在喇荣住过,很想再来,但现状不可能按你的想象来。既然这里的人已经满了,你非要进来也不是太好。世界上任何一个道场或者高校,如果额定人数已满,比如限定招生3000人,招满之后,你就很难再挤进去了,想在里面留下来是没办法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管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很多人都得离开舒适区,自己应该尽量去适应社会、适应管理。有些人可能觉得以前怎么样现在还得怎么样,但很多事情不可能一直不变。现在的管理方式已经完全不同,每个地方都要有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我们也非常希望大家能理解配合,这很重要。
不要认为喇荣喜欢很多人来。我以前在各种场合中多次说过,就喇荣现有的情况而言,人一旦多了,管理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论每个人的吃喝拉撒,还是卫生、消防,很多方面都存在隐患。照这样下去,喇荣原有的4000多个闻思修行的觉姆喇嘛,最后可能都难以完成自己的学业。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尽量从大局着想,能够对整个喇荣道场从各方面进行维护,这一点其实也没什么想不通的。当然,我们也尊重每个人的感受,不是要强制大家离开,会以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和管理。
第三件事,从今年春天,大概三月开始,我们这里要推进消防工作。这一方面是应上面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喇荣的喇嘛和觉姆管家自身也认为有这个必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对于喇荣这个地方,地水火风四大自然灾害当中,火灾的威胁是最严重的,而且,现在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我们不担心大风、地震、洪水等,但最担心的就是火灾,因为这里的山坡上盖着一层层密密麻麻的木屋,一旦发生火灾,火随风势,有可能危害到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这一点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清楚。
最近大家都关注到美国加州的火灾,本来他们应该也具备一定的消防条件,但火灾到现在已经持续一个礼拜还没熄灭。在短短几天里,整个城市,包括富人区,都变成了废墟,看起来非常可怕。所以,我们确实对火灾有一定的担心。因此,从三四月份开始,学院可能会考虑把喇嘛和觉姆区的一些空置房屋买下来,或者倡导大家把空屋供养给学院。因为有些房屋可能要面临搬迁拆除,会有这样的情况。阴山和阳山上都要再建一些消防通道,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规划,但具体哪些房屋要拆,哪些区域要修路,这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是特别清楚。但不管怎样,到时候如果遇到个人房屋必须拆除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供养、布施、舍弃。
当然,我也知道,涉及个人的住房,说起来简单,但发生在自己身上肯定会比较心疼。出家人的房子,虽然看起来只是不到十几平米的小屋,但也许这就是他所有的家产,不像一个富人,可能拥有许多套别墅。所以,从真正的价值上看,出家人好不容易把房屋建起来,现在要把这个屋子拆掉,也有一定的困难。这些情况我们会跟相关部门反映,看能不能争取一定的补助,或者学院自己要不要补贴一些,大家通过商量之后再决定。总之,我们要尽量在没发生火灾之前,拆一些房子,修一些消防通道。大家要知道到时会有这么一个安排,这也是今年最主要的一个任务。
我们最近也请了色达县的应急、消防,以及食品监管等好几个相关部门过来,看看不论公共场所还是私人房屋,在这个冬天有没有火灾隐患,最近一直在进行审核。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十分关心的,万一发生什么事故,那时候抱怨谁也起不到作用。
第四件事,不管怎样,希望大家根据现在的工作需要进行配合。在减少人数的工作上,包括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暂住人员,你们以后不能继续留在学院,要接受这个事实。佛教徒经常说无常,但是无常有不好的,也有好的。很多事情现在看起来比较困难,但也许最终其实是好的。大家从心理上要能接受,不要太过伤心、痛苦,更不要做一些极端的事情,这样完全没有必要。语言上也不要传出什么言论,或者听信各种谣言,这些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现在跟以前的管理方式确实不同。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喇荣每次一开法会,会有许许多多人从各个地方涌来,一片人山人海,但现在基本上连法会都没有了,就算有内部的念经,我们也都严加管理。随着时代的不同,大家要学会做出不同的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管怎样,大家作为修行人,哪里都是道场。出家人本来就应该四海为家,在哪里都要学会适应环境、适应生活。我觉得,对每个人来说,首先,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如果没有了健康,这个世界再美好也没有意义了;其次,行为应该合理合法,一旦犯了大事,谁也没法救你,当然,小的事也不能去犯,应该如理如法地做事,这样对自己各方面都比较有利。
这些是我发自内心跟大家提的要求和建议,所说内容也没什么需要保密的,可以公开。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我自己想说的,没有别的因素。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负全部责任。
最后,快要过年了,祝大家新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