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讲解·第49课
2022年7月22日
衮巴瓦尊者说:“要断除烦恼,就必须认清它的过患、法相、对治、生起之因这一切。
烦恼的过患、法相、对治、生起之因等,在《俱舍论》《中观宝鬘论》,尤其在《大乘经庄严论》中,阐述得非常清楚。
了知过患才能视其为过失,将其看成怨敌。如果不知过患,就不明白烦恼是敌人。
了知烦恼的过患极为重要,因为很多世间人不但不认为烦恼该断,反而认为它们值得称赞。比如认为生起嗔恨心,是有英雄气概的标志;生起贪心,是有理想、有追求的表现;生起不辨是非的痴心,是开放、自由的体现。
因此,要按照《经庄严论》与《入行论》中所说而思维。”并且说:“要想明确烦恼的法相,就必须听受《俱舍论》,
《俱舍论》里对烦恼的法相讲得非常详细,很多道友学了之后由于真正认清了烦恼,烦恼变得越来越少。
当然,闻思之后,一定要将法融入自心,否则,学得越多,烦恼可能越多;闭关时间越长,烦恼可能越重。听说有位道友闭关了一年,她出关后告诉别人自己这一年有很多觉受,别人听后对她很生信心。然而,她却紧接着说:管家以前对她做的事情非常不公正,堪姆对她的态度有失公允,隔壁道友对她特别不友好……此时她的内心翻江倒海,烦恼滔滔不绝地涌出。众人这才意识到,她闭关这一年并未对治烦恼,反而滋生了很多烦恼。
众生由于前世的根基不同,今世的心态迥然各异。有些人生来烦恼就少,就像有些世间人,虽然他们没有信仰,也没有修行过,但为人处世让人感觉很舒服,内心也非常包容,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你翻脸。也有一些人生来烦恼就多,每天都有说不完的痛苦,仿佛烦恼一直在他心里排着长队一样。
作为修行人,一定要通过闻思修来对治烦恼。有些道友修行一段时间之后,进步非常大;也有些道友,在烦恼现前时不要说对治,连观察的能力都没有——这或许是业力所致,或许是欠缺方法。但不管怎样,首先都一定要了解烦恼,因此闻思《俱舍论》非常有必要。
最起码也要听闻《分别五蕴品》。认清根本烦恼与随烦恼后,
《俱舍论》中对烦恼的法相、分类、作用等做了详细宣说,尤其在《大乘阿毗达摩》中,讲得更加清楚。《楞严经》里讲解过五蕴,《阿毗达磨》中也对五蕴、十二处等专门做了分析。
认识烦恼时,首先应知道哪些是根本烦恼、哪些是支分烦恼或随眠烦恼。《智者入门论》中说,烦恼有六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眠烦恼之分。
当贪嗔等任何烦恼生起时,‘啊!这就是那种烦恼’,心里能明确认识,这就是在与烦恼作战。”
认识烦恼十分重要。若烦恼不是很严重,认识的当下就能断除,就像盗贼正在偷东西时,如果被人发现,他就会立即停手,不敢再继续下去。
比如,当内心产生贪心时,若能马上意识到“这是贪心,它会损害我的修行”;生起嗔恨心时,立即知道“自己开始生嗔心了,它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眠烦恼,如后悔、懒惰、谄曲、愤怒等在初露端倪的时候,若能马上认识,这即是与烦恼作战。
普穹瓦尊者结合自身而教诲说:“我虽然被沉重的烦恼所压制,但还是咬紧牙关竭尽全力与之搏斗。”
噶当派的普穹瓦尊者修行非常好,但在显现上,他也被沉重的烦恼压着,好似很痛苦,并竭尽全力地对治烦恼。我们有些法师、堪布和堪姆,对外不一定会说自己心里很痛苦,一直默默忍着,但也会想尽一切办法与烦恼搏斗。
博朵瓦格西说:“恒常具足正念、正知观察自己的心相续,必须策励断除、防止一切内在的烦恼。”
奔贡甲格西曾经说:“现在就是在心房门口放一把对治的短矛,没有别的事要做,它紧我也紧,它松我也松。”
《大圆满前行》里讲过很多奔贡甲格西对治烦恼的公案,他与烦恼作战时非常勇猛。尊者曾说:自己心前始终插着一把对治烦恼的短矛,当心不起烦恼、自在放松时,自己也会稍微放松;一旦产生烦恼,就会立即拿起短矛进行对治,不允许烦恼肆意妄为。
朗日塘巴尊者亲言:“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
朗日塘巴尊者在《修心八颂》中也说:但愿自己能恒常观察自心,在烦恼妄念刚刚萌生时,就强行将其断除,因为一旦烦恼生起,会对自他造成极大损害。这是对治烦恼的最好方法。
并说:“如果搬迁住处或者仅仅伸个腰,也能使烦恼溜走。”
在无记状态中,如搬家、走路或伸懒腰的时候,也不能与烦恼共住,让它有机可乘。我特别随喜前辈大德的这种精神,他们非常善于对治烦恼。
各乘修法不同,此处是讲显宗的对治方法,《入行论》中也把烦恼视作敌人,以完全断除的方式对治。如果具有更高的密宗境界,在生起嗔心的时候直视其本面,当下嗔心就会消失不见。
无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中,都有很多修行非常好的人,他们刚开始烦恼特别粗重,后来依靠三宝的加持和自己的修行力,慢慢地,烦恼变得微乎其微。
有些修行人虽然修了很久,但烦恼依旧深重,这主要因为他们未以佛法对治自相续的烦恼。仲敦巴尊者说:“成为烦恼的对治,就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那修行有什么用呢?
当然,能否对治得了,还要观待烦恼的严重程度。如果烦恼特别严重,即使每天非常精进地闻思修行,还是会经常被烦恼打败,但这时也不要气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烦恼的力量必定会日益减弱。到了一定时候,哪怕你天天睡觉、什么都不做,烦恼也不是你的对手。如果烦恼消失了,那又何必苦行呢?
不过现阶段,大家还是应该非常认真地与烦恼搏斗,虽然有时烦恼赢了,有时自己赢了,像两个小孩比赛一样,但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涅热巴尊者说:“烦恼伺机出现时,绝不能懈怠,要立即以对治消灭它。如果不能消灭,则要供曼扎罗,陈设供品,祈祷上师本尊,观想而诵猛咒,如此可使烦恼销声匿迹。”
如果烦恼实在深重,无法立即将其灭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要知道,无法对治的原因是自己福报太浅薄,这时需要积累资粮,可以陈设一些供品,供曼茶罗;其次,应该虔诚祈祷上师和本尊,比如祈祷莲花生大士和法王如意宝;此外,每天还应该念一些猛咒,如金刚橛心咒、忿怒莲师心咒等。这样自己深重的烦恼就会逐渐消亡。
供曼茶罗非常重要,尤其在值遇甚深法时,福报浅薄的人根本无法承受,一会儿生病、一会儿生烦恼,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这时,很有必要修曼茶罗。
祈祷也极为重要。祈祷法王如意宝真的很管用,我每次出现烦恼或违缘时,就会马上念诵一百遍法王祈祷文,念的同时还会认真观想。这样之后,烦恼就不会对自己造成很大危害。有时我晚上做恶梦,第二天清早也会马上祈祷莲花生大士和法王如意宝。
我们在闻思深法的时候,尤其像今年传的“四心滴”灌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烦恼、违缘或痛苦,这些也是一种征相,此时一定要虔诚祈祷上师和本尊。
我刚出家的时候,听一位老堪布说:“虽然想要防范违缘,但自己不一定有这个能力,还需依靠上师三宝的力量,因此祈祷非常重要!”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殊胜的窍诀。自此以后,每当自己身体不好、生起烦恼或者遇到违缘时,就会马上祈祷上师如意宝和莲花生大士。祈祷之后,违缘或者消于法界,或者转成顺缘,由此,我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违缘。
如今,我们金刚降魔洲能成为一个常年闻思修行的僧团,的的确确不容易。如果在外面,一位法师哪怕只给十人讲七天课,也会胆战心惊,而且不一定成功,然而,我们年复一年,这么长时间中讲经说法不间断,确实非常难得。我说这些好像在自我赞叹一样,其实也不是,我确实感觉是上师三宝的加持,自己才能坚持这么久。喇荣留院教学的堪布当中,我也算教学最久的人之一吧。我从一九八几年开始讲课,到现在大半辈子过去了,仍在讲法,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些人发心三年、五年就受不了,很想退下来。虽然三年、五年时间也不短,但我们应该朝着发心三十年、四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努力。
无论在发心还是闻思修的过程中,祈求上师三宝加持必不可少。尤其在如今末法时代,魔众和外道的力量极为强大。人们造善业的时候,违缘此起彼伏;造恶业的时候,顺缘处处皆是。我们身处这样的浊世,善心就如狂风中的灯火一般,随时都会熄灭,以我们自身微弱的力量,很难与之抗衡。所以,很希望大家能够虔诚地祈祷莲花生大士和法王如意宝。
法王如意宝是真正的大菩萨,他显现于世是为了再弘佛法、利益众生。如果我们能够依此缘起力和传承加持力虔诚祈祷,即便暂时会出现一些违缘或烦恼,但究竟而言,这些违缘都会变成修行成就的顺缘,让我们修行顺利、圆满。
如果能做到以上所说的供曼茶罗、祈祷上师本尊、观想念诵猛咒,所有烦恼便会销声匿迹。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还说:“调伏后得三毒念,诸念未现法身前,无有不可需时忆,莫纵迷念玛尼巴。”
当所有念头都变成法身之时,就无需以正知正念对治、忆念,但在此之前,千万不要放任自心迷乱。
“玛尼巴”,就如“当日瓦”一样,是无著仁波切对某个地方人的称呼。
又言:“初生烦恼当认清,中起对治力而断,后为不生当精勤。”尊者也这样实地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