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讲解·第21课
2022年5月13日
现在讲到后得恶缘转为道用中的四种不欲转为道用,昨天讲了将未得利养遭受损害转为道用,今天开始讲将痛苦转为道用。
前年,我们学习了《苦乐道用》,今年所讲的《治病甘露流》中也有一些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于凡夫众生而言,痛苦是比较多的,有些痛苦是自己的分别念造成的,有些是因为现实中发生的地水火风等灾难,有些是源于四大不调的疾病——无论是谁,都可能感受总的痛苦,以及别业所现的各自领受的种种痛苦。当痛苦产生的时候,如果有一个转为道用的方法,对我们的闻思修行等各方面,都会很有助益。
辛二、痛苦转为道用:
我虽无有些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
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虽然我没有加害对方之类的任何过错,但如果他人不仅砍掉我身体的四肢等,还砍掉了一切肢体中最关键的头颅,我非但不能以嗔恨心来打杀等报复他,而且要想到他会因为这种弥天大罪而感受痛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以希望他远离痛苦罪业的悲心,将他相续中的罪业之因与所有痛苦之果由自己代受,这就是一切佛子将痛苦转为道用的行为。
如果我加害了对方,那别人可以按照“人不害我,我不害人,人若害我,我必害人”的法则来对付我;但如果我没有做任何损害对方之事,别人却无缘无故来害我,这个时候,佛子不但不报复,还应感谢对方。
也许有人会想:头被砍掉以后,可能马上就死了,哪有时间修悲心呢?就像往昔舍利子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人向他索要一只眼睛,尊者挖出眼睛后,没想到那人不仅不要,还把眼睛踩在脚下,舍利子很后悔,便退失了菩提心。《入行论释·善说海》中的说法与此略有不同。
这样的修持虽然非常难,但作为大乘行者,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随学佛陀将痛苦转为道用的行为,就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的佛陀因地作为月光国王布施头颅的事迹一样。
《入行论》中云:“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
世间中的乐因很少,苦因极多,而且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变成痛苦之因。
在代受痛苦的安忍时,应以不贪爱安乐、不畏怯痛苦的方式做到苦乐平等。
这样的行持很难。虽然道理是这样,可是,如果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修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贪爱快乐、愿意接受痛苦的人少之又少。
关于对作害者尽力安忍,彼论又云:“自惜身命者,因惑尚自尽,况于他人身,丝毫无伤损。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悯,慈悲纵不起,生嗔亦非当。”
即便是珍爱生命的人,一旦被烦恼左右,连自己都能杀害,又怎会对别人的身体善加维护呢?如果连自己最为珍爱的身体都可以损伤,那伤害别人对他来说更是无所谓了。
因此,当别人加害自己的时候,佛子应该心怀慈悲,就算生不起悲心,又有什么理由再去嗔恨他们呢?他们被烦恼左右已经够可怜的了,既然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发了菩提心,那就更不应该对这些可怜人心生嗔恨了。
意思是说,由烦恼所牵而成了如疯子一般的众生,尚且会自尽身亡等,当然就免不了伤害别人。因此,对自杀之人,心中理应有此念头:“他也是被烦恼恶魔所左右,真是太可怜了。”要对他修悲心,而不应对他恨之入骨。
的确如此,就算是精神正常的人,在烦恼增上时也跟精神病患者没有差别,出现伤人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当有人无缘无故地加害、辱骂和诽谤你的时候,心中应想:这个被烦恼恶魔左右的可怜人,如果可以自主,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此时我们应该缘之修悲心,为他念经回向。
又云:“敌器与我身,二皆致苦因,双出器与身,于谁该当嗔?”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伤害我的身体,应当忆念这是执著自身的过患所致。
昨天提到的教证出处在这里。敌人提供武器,我提供身体,双方都有责任,所以,为什么要对敌人生嗔心?应该怪我自己有这个身体。
此外,修心法中说自身遭受损害,是自己曾加害他众的恶业兵器临头。
在日常生活和修行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不悦和苦恼,这些都跟自己的前世因缘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只是正在感受果报而已。
对此,阿底峡尊者也说:“他害己身时,当视宿业致。”
当别人伤害自己的时候,应该知道这是自己以前所造的恶业所致,前辈大德们如是说。在面对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虽然一些人难免会抱怨,但稍微懂得因果的人会如理作意。比如自己罹患重病、财物被夺或者被人加害时,佛子应该想:这肯定是因为自己以前所造的恶业,如今正在感受果报,进而忏悔自己的业障。
仲敦巴格西亲言:“虽千次割我之身,亦愿再度相扰乱,今披安忍之盔甲。”
纵然有人百千次地砍割我的身体,我不但不生嗔心,反而为了有修持安忍的对境而希望对方再度扰乱我,让我有机会再再披上安忍的铠甲。
金厄瓦格西也曾说过:“所有世人都是珍爱安乐胜过痛苦,我们则应与之相反,珍爱痛苦胜过安乐。”并详细讲述了其原因,即贪执有漏安乐的过患与取受痛苦的功德。
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特别好。大多数人都想获得快乐,珍爱安乐胜过痛苦,这本是正常现象,但修行人与此完全不同,我们珍爱痛苦胜过快乐。
有些人常说:“承蒙上师三宝的加持,我现在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这当然很好,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感到痛苦,身体患病或者遭遇违缘,修行人也应将这一切视为上师三宝的加持——像这样把违缘转为道用,才是最好的修行。《苦乐道用》中也如是说。
否则,如果觉得快乐是上师的加持,而一旦遇到痛苦,不要说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甚至加以诋毁,说明此人的修行很不成功。
关于以慈悲心的方式修习安忍,格西说:“比如,一个疯子伤害他人,如果他人神志正常,就不会与疯子针锋相对,而会满怀怜悯之情说‘真可怜、真可怜’,不会报复。同样,对我进行加害者也相当于被猛烈烦恼恶魔唆使的大疯子,想到他真是可怜而修慈悲心,不应嗔恨。”
被疯子加害时,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不会计较,因为疯子不可理喻;同样,任何加害我的人也相当于被烦恼魔控制的“大疯子”,对其不应嗔恨。
这些窍诀非常好,但可能因为业力深重,有些人在闻思时感觉良好,但在实际行持时却依然故我,人和法之间有很大的距离。
当然,不能说学法完全没有用,比起根本不学的人,闻思过的人还是会好一点;但要像无著菩萨、阿底峡尊者那样把每一个教言都落到实处,也许我们还是很惭愧。对于《佛子行》中讲到的每个道理,无著菩萨都身体力行;如果我们只是在字面上学习,那距离菩萨高深的境界就还很遥远。
喀绕巴格西说:“今之诸苦乐,依于宿业故,汝不怀憎恨,而该转道用。”
夏哦瓦尊者说:“未懂得损害与痛苦,为正法之助缘。”
别人带来的痛苦与损害,对自己修行正法是最有帮助的,但我们以前不懂,觉得不受损害就是修法的助缘,常常祈祷自己修行顺利——其实顺不顺利不重要,关键是看能否对修行有助益。对修行好的人来说,在不顺利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大的收获。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又说:“某人嗔恨我慢转,于我身作大伤害,出现必死无疑时,我当忆念此誓言。”
当别人被嗔恨和我慢所转,对我加害并令我必死无疑之时,修行人应该记起自己的誓言。
又言:“砍断我之肢体众,我当断彼烦恼苦。”
面对砍断我肢体的众生,我应当断除他的烦恼。
并且讲解说:“饶益作害者这一誓言,是释迦西日的四种事迹之一,也是法王古仓瓦的十二修法之一。”而尊者本人也实地行持,并有将患有虱病者的虱子转到自己身上代受等超胜的事迹。
我们也应该这样饶益作害者。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给自己带来违缘的“提婆达多”,其实这些人对我们的恩德很大,他们的出现也许可以考量我们的修行境界。
学了这部注释后,我们要反观自心:自己相续有没有一点点改变?我能不能饶益作害者?如果实在做不到,也应在心里好好发愿。就像释迦牟尼佛因地时曾为国王,当其他国家前来征伐时,他就舍弃王位去往寂静地,并为众生念经回向。
文中提到的释迦西日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班智达,他最重要的行传是修持四法,其中饶益作害者就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修法。
法王古仓瓦也是一位特别精进的修行人,他有十二个修法,饶益作害者是其中之一。丹增活佛很喜欢看他的书,我原先也想翻译他的传记,《开启修心门扉》中也经常引用他的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