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讲解·第12课
2022年4月30日
丙七、佛教入门之皈依:
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
故知殊胜无欺处,皈依三宝佛子行。
自己还被困在难以解脱的轮回囹圄中、被业惑的集谛铁镣紧紧束缚、没有自由的世间天神等,无论威力多么强大,又有谁能救护希求善趣与解脱的补特伽罗脱离恶趣和轮回的痛苦呢?丝毫也不能。那么,我们应该寻觅什么样的殊胜对境作为皈依处呢?即要全心全意皈依永不欺惑、具有必定救护自他一切有情摆脱有寂一切畏惧的能力的三宝,这就是所有佛子真实皈依的行为。
世间的邪魔外道,根本无法救护我们,而三宝却可以让我们从今生来世的畏惧中获得解脱。
《入行论》中也说:“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所谓“众怙主”,是说无有亲疏地悲悯众生;所谓“勤护生”,是指饶益那些利益过自己与没有利益过自己者;所谓的“力”,是说自己已脱离一切怖畏;所谓“能除众惧”,是指具备救护他众摆脱畏惧的善巧方便。具足如是四种特法、堪为皈依处者,非佛陀莫属,而自在天等他众根本不具备这些特点,因此,佛陀才成立为最殊胜的皈依处。对于佛所演说的正法、追随佛陀的僧众,也理应皈依。《皈依七十颂》中云:“佛陀正法与僧众,欲解脱者之依处。”
虽然皈依有令入内道等许多功德,但概括而言,则如《摄般若经》中云:“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当然,如果没有诚心诚意地信赖三宝,也难以出生如是所有功德。未皈依的过患,即是与功德相反的一切。三宝各自与共同的所有重要学处,应当从他论中了知。
《般若摄颂》的这个教证,其他注释中也经常引用。但我在《般若摄颂》中没有找到,可能出自《摄般若经》。
这里讲了,皈依的功德非常大。关于三宝各自与共同的重要学处,从《大圆满前行》《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等论典中也可以了知。
此外,阿底峡尊者也说过:“善加依止皈依境,殊胜依处师三宝,依净欲乐诚挚信,善妙信心之大地。”
皈依的时候,要皈依上师和三宝,即常说的“四宝”。如何皈依呢?应该具有清净信、欲乐信、诚挚信这三种信心。
由于尊者洞察到皈依是正法的根本,于是在涅塘等地令所有僧俗皈依佛门,因而他被人们普遍称为“皈依上师”。
同样,爱放生的上师叫“放生堪布”,爱化缘的上师就叫“化缘上师”(众笑)——可能吧,我猜的。
阿底峡尊者在涅塘一带很有名,他对大大小小的人都说“皈依、皈依”。据说那里还有一尊度母像。
皈依是非常重要的。皈依的方式,有广的仪轨,也有略的仪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和《三处三善引导文》中,就有简单的皈依方式。
不过,现在有些人不单单想皈依,还想出家。若想出家,一方面,出家的生活确实非常清净快乐,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劳神费力;但另一方面,出家以后可能不好找寺院,各方面都不一定方便。所以,大家还是要考虑清楚。
总之,劝人皈依很重要,其功德也特别大。
仲敦巴格西说:“轮回大海实难渡,所有痛苦亦难忍,需要救护父母等,祈求其他靠山处,无有胜过三宝者。”又说:“无有如佛之本师,无有如法之护卫,无有如僧之田地,故我皈依三宝尊。”
所谓“田地”,是指福田。
若想让众生获得利益,除了皈依三宝以外,没有更好的方式。
博朵瓦格西亲言:“我等畏惧轮回与恶趣的痛苦,需要皈依至上的依处——佛陀出有坏。而其他世间神、大自在天等以及大力天龙们都不能作为我们的依处,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脱离轮回。再三思维后,越来越坚信不疑,相续越来越清净,自然就会获得加持。对此生起定解而诚心皈依,之后修学皈依戒时,所作所为要完全符合佛法,我们这些人甚至都没有将本师佛陀的智慧看作是很准的打卦。”
现在常有人以佛教徒的名义,做破坏佛教的事情,这确实很可怜。
还有些人对佛陀的信心不足,对佛陀所说的教言不太认可,对打卦、算命却满怀信心。他们认为佛陀连一个打卦的人都不如,对佛所说的话不去奉行,而算命打卦的人一说,自己便深信不疑。
再有,绒瓦地方的卡隆巴格西说:“由于依赖于三宝的缘故,再没有比我更快乐的。金厄瓦也是这样做而在龙秀地方享有最大的安乐、幸福、名声,其他的修行人也都是如此。我们如果依赖三宝,那么必定会获得快乐、幸福、名誉……”
皈依三宝的人,确实是最快乐的。遭遇疫情的时候,面对人生困惑和痛苦的时候,如果你皈依了三宝,在有生之年当中,应该是最好的拥有。
喀绕巴格西说:“唯有无欺三宝尊,余无可作皈依处,理当恒常皈依彼。”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又说:“世间天神与众人,自尚未离诸畏惧,无有救护他众力,故应知非永依处,当依必定能赐予,暂时究竟诸安乐,是故诚心依三宝,以恭敬心猛皈依。”并且还说:“皈依是道的正行、前行,是除一切道障之最。”遣除道的正行、前行障碍最殊胜的方法,莫过于皈依。同时,尊者也这样实地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