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释讲解·第11课
2022年4月29日
博朵瓦格西在《教言录》中说:“如果结交良友,即使你自己无一是处,他也不会让你放逸无度、为所欲为,
即使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都不行,但善知识和善友也不会让你放逸无度、为所欲为。所以,对于新来的初学者,大家的帮助很重要,不管是财力、物力,还是学习方面。毕竟我们刚来时也是什么都不懂,毛病一大堆。
当然,学院相较世间会好一点:在世间上,多么自私的事都可能发生,而学院至少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僧团,完全自私自利、只为名闻利养的人基本不会有,即使有,也不会在这里待太久。
有些人经常抱怨学院不好,如果你觉得这里不好,完全可以离开,没有谁把你捆在这里。要知道,经常抱怨是很大的问题,说明自己的心不清净。
其实,无论在哪个群体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要么是领导不好,要么是同事不好,毕竟这是凡夫聚集的地方。之前我去非洲时,特意去了解他们平常都聊什么,结果非洲人也是一样,老百姓抱怨领导,领导抱怨上级。所以,只要是凡夫群体,哪里都是这样。
有些人确实福报浅薄,比较可怜,没有钱、没有地方住、经常身体不好,而且性格也不好,但我们还是应尽量以慈悲心帮助他们,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就能自立了。
并且守护戒律、奉行善法等一切他也会负担。”
真正的善知识,都会对你负责。藏地经常说:“我们想让孩子出家,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位好上师。”这是最关键的。对初学者而言,环境和助伴非常重要。华智仁波切说过:“如果交往有贪嗔痴的友伴,自己也会变成有贪嗔痴的人;如果交往有信心、悲心的友伴,自己也会变成有信心、悲心的人。”
“对法义一无所知的初学者,要想令功德越来越圆满,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依止大乘善知识。
一位上师如果有真正的慈悲菩提心,就能令很多人直接或间接获益;如果他一点修行都没有,嘴巴上再怎么夸夸其谈,你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因此,内心未得到稳固境界之前,要与上师形影不离,精进依止上师……
“要与上师形影不离”,并不是说上师到哪里、自己就跟到哪里。这样的话,别人不一定能接受,也会出现诽谤上师等现象。所谓的形影不离,是指理解上师讲经说法的意义,尽量依教奉行。作为凡夫,在未得到稳固境界之前,精进依止上师非常重要。
如果对上师没有恭敬心,即便依止佛陀也无有利益。”
倘若对上师没有信心、恭敬心,离上师再近也没用。就像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都有机会随侍在佛陀身边,但他们只看得到佛的过失。善星比丘承侍佛陀二十多年,却认为佛陀和自己差不多,只是头上多了一寻光而已。所以,藏地有种说法:“离上师最好远一点,这样不容易生邪见。”否则,离上师太近的话,心不清净的人,刚开始觉得上师是佛,慢慢就认为上师是凡夫了,“我有的贪嗔痴,原来他都有”,容易对上师生邪见。
因此,对上师有恭敬心、清净心很重要。有了这种心,你在哪里都一样。尤其是现在,依靠网络的便利,哪怕你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也能跟随上师学习,这跟待在上师身边差不多。
喀绕巴格西也说:“具智贤功德,舍弃俗世间,该依如是师。”又说:“无有信心之人,不会获得任何功德。因此,要依止善知识,阅览法藏。”
具有智慧、人格贤善、舍弃世间的善知识,是我们应该依止的对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多翻阅经论。前几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中学给一年看了一百本书的同学发了奖。而你们,不要说一百本,二十本有没有看过呢?尤其是出家人,在这里不需要务农,也不需要挣钱,除了闻思修行、多看看书,你们还能做什么?
出家人是无需挣钱也能活下来的一群人,在整个世界上可谓绝无仅有。世人为了生存,从早到晚披星戴月,但即使有些人再努力,也还是活不下去。如果你们在这里不好好闻思修,天天睡懒觉、讲是非,一聊起天来,就是在说别人的过失,这样的人最好还是早点离开。
涅热尊者也如此教诲:“要对善知识生起如意宝想,对善友生起坚固堡垒想。”
上师就像如意宝一样能满足你的所愿,好道友就像堡垒一样能保护你的慧命。
夏耶瓦尊者说:“由于是解脱与遍知佛果的向导,因此要恒时依止善知识。”他本人也有如理依止善知识的绝妙事迹。我们对于胜过自己功德的高尚正士,必须要刮目相看、敬仰爱戴。
对于具有功德的善知识,我们理应恭敬,要看他们的优点。对于上师、法师和道友,要想到一个人既有功德也有缺点,看到缺点时要马上闭起眼睛,看到功德时,眼睛可以睁大一点;说话时也应该多说功德,对别人的缺点闭口不言。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有些人就喜欢拿着放大镜看过失,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其实,金刚道友之间少说过失,也照样可以活得下去。那些不爱闻思的人,常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习惯讨论各种是是非非,这样很不好。现在学院的闻思特别紧张,包括藏族的喇嘛和觉姆,大多数人都起得很早,都在特别努力地学习——当然,不排除极个别人睡得很香。
普穹瓦这样说道:“听闻圣者们的传记,要满怀敬仰之情。”
我翻译过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的传记,《圣行集萃》里也写了很多大德的传记。看到这些传记时,确实容易生信心。
塔意尊者亲口说过:“对于噶当派的那些前辈祖师,我实在万分佩服。”
我最近在看与《楞严经》有关的大德传记,在讲这部法的同时,你们也应尽可能多看看这方面的注释、传记。“原来有这么多弘扬《楞严经》的大德,我也应该变成下一个蕅益大师”,自己要发这样的愿。
再者,佛子无著仁波切本人也说道:“依善知识增善法……于示证悟无生法,大德当如头颅依。”并且尊者也这样身体力行,曾依止过无与伦比的大堪布索南札巴与西波巴仁波切等四十余位善知识。
依靠善知识可以增长善法,他为我们开示了真正的利世法门。对于他们,应当用头恭敬顶戴。
“西波巴仁波切”,即仁钦西日。之前说过,他和索南札巴是无著菩萨两位如意宝般的根本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