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第44课
2017年5月15日
(念诵藏文传承)
今天学第十三品“劝持品”,藏文中是第十二品。讲课之前,还是先讲一下《法华经》的功德。
《法华显应录》里有个公案,说是有一位法忍法师,从小对《法华经》很有信心,每天念一遍《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如此坚持了三十年之久。他平时住的屋子特别小,粮食短缺时,就以水果维生,有时七天才吃一顿饭,一辈子都这样修行。他圆寂的前几天,有人看到一头大象进入他的茅棚。后来,他示现圆寂,出现了许多瑞相……他每天都念《维摩诘经》和《法华经》,还是很不容易。我们很多道友,通常都是几品几品地念,偶尔跟僧众一起共诵,很少能做到每天念一遍。
《弘赞法华传》里也有一个公案:有个人从小眼盲,看不见东西。他母亲特别慈悲,教他念《法华经》,一句一句地教。在他十三岁时,已能背诵整部《法华经》,昼夜专心诵习,背了一万七千遍——古人的精进不可思议!后来,他的眼根虽然没有恢复,但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他能单独出行,甚至可以缝衣织席。他离世后,鸟兽不敢吃他的遗体。后来,遗体的舌部,长出一尺多长的莲花,久而不烂。可见,依靠此经的加持,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奇迹,无论古代、现代都有。
其实,与《法华经》相关的案例、感应,如果我们像整理《博士访谈录》那样一一记录,现代也会有特别多。我也经常听说,很多人通过修持《法华经》改变了人生,有些还在梦中获得启示,此类现象不胜枚举。所以,不仅是古人对《法华经》有感应,现代人也一样,这些加持绝对是有的。
以上讲了两个公案:一个是终身每天念诵两部经,一个是天盲依靠信心胜过明眼人。这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开始讲“劝持品”。“劝持”在藏文中有一种欢喜受持的意思。其中“持”是受持;“劝”是不仅自己受持,还劝他人受持。
|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
这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大乐说菩萨摩诃萨和二万菩萨眷属一起,都在佛前发愿:“请世尊您不用担心,不必忧虑,我们在佛灭度后,一定会好好地奉持、读诵、宣说这部经典。”
佛陀在世时,对《法华经》非常重视。不仅是佛陀,所有高僧大德,一生的愿望就是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也非常在意他离世后佛法的传播和弘扬情况。世间人经常执著死后遗产怎么分、传宗接代怎么办,而我们作为佛教徒,最需要重视的是什么?就是弘法。
你看这里,大菩萨们并没有问:“佛陀您圆寂后,房子怎么处理?”这些都没提,而是说:“我们一定会好好弘扬这部法。”《大集经》中讲过:“虽施无量国珍宝,不如至心诵一偈,法施最妙胜食施,是故智者应护法。”用无量国土的珍宝布施给别人,不如真心诵一个偈颂,这种法施最妙、最深,胜过其他很多布施,所以智者应该护持正法。
护持正法非常非常重要。将来,不仅我们自己,对任何一个佛教徒而言,如果想报答自己上师的恩德,在上师离开后,都要护持正法。做其他的,我觉得不一定很重要,多做弘法利生的事才最重要!
此处,佛陀接近圆寂时,弟子们都说:“我们以后会好好弘扬这部经。”
| 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
他们继续说:“未来恶世的众生,善根变少,多有增上慢,贪著名闻利养,增长不善根,远离解脱道。虽然这些众生难以教化,但我等一定要生起大安忍力,读诵并弘扬这部经。”
以安忍力来读诵此经,这个很重要。我们以后弘扬《法华经》时,肯定有许多违缘、障碍,包括自己平时弘法,会有各种不如意之事,这时应该有大安忍力。在弘法、修行、生活之中,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要以安忍力来读诵这部经。
| 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并且受持、宣说、书写,以种种供品供养,不吝惜付出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他们愿意付出生命代价,护持这样的正法。
在浊世之中弘扬佛法,确实很难,但以安忍力可以扛过去。在座各位也是一样,以后每个人在修行、生活中,在弘法利生时,不一定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浊世。有些道友常跟我抱怨,比如上级的管理不好,下属的性格不好,生活条件不好,方方面面有诸多不满。我有时就说: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接受什么?接受我们所处的环境。如果我们身在净土,也许可以抱怨:“净土哪有这样的?”“这不是净土吗?哪儿会有烦恼众生、各种负面的事?”但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浊世。浊世有这些现象,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你身边的人不好,非常正常。包括我们自己也一样,可能自认为是好人,但用善法标准来衡量,结果并不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特别对、特别好,这也许是增上慢——你看这里也提到“增上慢”,意思是明明没有那些功德,却自认为已经得到了,有这种错觉和傲慢。
律藏中有一个公案:优婆鞠多尊者有个弟子,认为自己获得了阿罗汉果,每天不修行,特别懒惰。尊者劝他好好修,他就说:“我获得了阿罗汉果,烦恼都没了,修什么呢?”后来尊者说:“我们附近有个卖酒女,她也是个增上慢者,不知道你见过没有?”弟子说:“没见过。”“那你去见一下吧,她跟你差不多。”
然后,这个弟子就跑到卖酒女那里。这个女人长得比较好看,他没有断除烦恼,就生起了贪欲。那个卖酒女,本来也以为自己获得了阿罗汉果,结果看到这个僧人时,她也生起了贪欲。这时,他们彼此都笑了。那个女人一笑就露出牙齿,因为僧人平时主修不净观,一看到她的牙齿,就想起白骨。他安住在那种境界中,当下获得了阿罗汉果(众笑)。律藏里是这样讲的,但不知道那个卖酒女获得阿罗汉果没有?
增上慢者,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斤两,真的认为“我非常厉害”。就像现在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很好,都属于增上慢。这样的众生在世间中,并不是没有。在如此恶劣的时代中,这些菩萨发愿用安忍力来护持正法。
大家以后也要有心理准备。有些道友想得特别天真:“我去弘法没问题。”一出去才发现,有些事并不是所想象的那样。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耐心、没有安忍,确实做不下去。到时你一碰壁就倒下了,开始抱怨世界不好、环境不好、待遇不好,还有身边的人不好,有一肚子怨气。因此,我们要认清周围的环境。
我有时哪怕身体再差,也会想:“这个骨肉之躯、有漏的身体,前世这么多恶业全部积聚在上面,现在出现病痛,非常正常。”遇到周围人脾气不好,也非常正常。就像昨天讲的一样,凡夫人生嗔恨心,这是自然现象。所以大家对于生活,不要看得特别美好。否则,等你意识到了,会特别失望。
现在很多年轻人得抑郁症、自杀等,有些可能是前世业力,很难改变,但有些学了佛以后,就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他自己也认为:“如果不学佛,就没有我的今天。”当然,有些即使学了佛,最后选择的路也不太好,这种现象不是没有。
所以这方面,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末法时代,恶人比较多。《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说:“末世诸恶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别道。”末法时代的许多众生,没有信心,怀疑特别多,而且非常愚笨,根本分不清好坏,没有取舍的智慧。所以,我们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要认为周围一切都非常美好。
|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
这时,大众中五百位获得授记的阿罗汉,对佛陀说:“世尊,我们也发誓愿,在其他国土中广说这部经典。”
有些道友也说:“我不回家乡,要去别的地方弘法。”这五百阿罗汉可能也觉得:娑婆世界太麻烦了,很难度众生。
| 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
还有有学、无学获得授记的八千人,他们也从座位上起身,向佛合掌,这样发愿道:“世尊,我们也要到其他刹土,广说这部经。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个娑婆世界,人太恶劣了,怀有增上慢。”
娑婆世界的很多众生,的确品性不好。当初,其他许多佛都不选择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却发愿度化这里的众生,也很稀有,我们学过《释迦牟尼佛广传》第一、二品,对此都比较清楚。
这里说,娑婆世界的许多众生,一是品性不好,二是有增上慢。
| 功德浅薄,嗔浊谄曲,心不实故。”
“功德微薄,善根薄弱,嗔恨心、染污心很重,谄曲心也特别多,心不真实。”
如果善根深厚,各种功德自然具足;如果善根薄弱,什么恶习都会有。由于娑婆世界的人善根薄弱,所以,许多修行人不愿选择这里。《大法鼓经》也有类似的内容,当时迦叶尊者说:“我宁可变成聋哑残疾人,也不愿意听到有人坏戒律、谤法、灭法,甚至以邪命养活,打着佛教旗号给别人说法……”听到对末法时代众生恶行的授记,他难以接受。
我们身处末法时代,旁人惹你生气,或突然发脾气,包括偷盗、邪淫、杀生等,这些都非常正常。因为,这些众生的福报、根基仅此而已。所以说,了解这个世界很重要。
你可以观察,自己处于什么环境中?如果你在一所监狱,里面是一群罪犯,他们动不动就打你、骂你,你会觉得这很正常;如果你住在圣者群体中,全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们肯定不会伤害你;如果周围全是阿罗汉,他们也都如理如法,怎么会莫名其妙就生气?
所以,这样思维后,对这个世界,我们越来越理解。包括有时看到学院的一些现象,也会觉得“还可以吧”,个别道友算是幸存者,挺好的,会有这种感觉。
|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
这时,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
佛的姨母,就是大爱道比丘尼。印度连续剧《佛陀》中,佛的姨母、提婆达多的母亲,好多演员一直不换,年轻时是那样,老了还是那么年轻。
| 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
与有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一起,她们从座位上起身,一心合掌,目不转睛地看着世尊。这时,世尊对憍昙弥说:“你为什么以忧愁的眼神看着如来?你不会是觉得为什么我不提你的名字,为你赐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授记吧?”
以前,个别女众也喜欢专注盯着灌顶或讲法的师父。有的法师要求她必须坐到十三排之后,她说:“如果要坐这么远,我就不听课了。”有这种说法,不知是否属实。
| 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说:“憍昙弥,我先总说了一切声闻所得的授记,其中肯定也包括你。如今你想知道你的授记,在未来世中,你会在六万八千亿诸佛教法中,成为大法师,还有六千有学、无学比丘尼都会成为法师。你这样逐渐具足菩萨道,然后成佛,名为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这位一切众生喜见佛,以及六千位菩萨,会以次第授记的方式,最终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授记大爱道比丘尼。
|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这时,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这样想:“世尊给那么多人都授记了,唯独不提我的名字。”
关于佛示现入世的因缘,《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里讲了很多,比如,佛陀最初为什么示现成家?如果不这样,许多世间人会诽谤佛不具足男性的生育能力,为了遣除这些邪见,太子示现娶妻生子。而且,耶输陀罗在前世也发过愿,要和佛陀成为夫妻,佛陀为了满她前世的夙愿,成道之前有这么一段经历。
我翻译的《藏密佛教史》中,前面部分提到过,关于佛陀当时的示现,共同乘、不共乘、密乘各有不同的解释。当然,有些人可能连共同乘的说法都不太清楚,他们眼中的佛陀,这辈子刚开始就是个凡夫,过着世俗生活,人很聪明,苦行六年后成道。他们对于《白莲花论》中提到的佛多生累劫圆满六度资粮等,一点概念都没有。
关于共同乘和不共乘的说法,我们作为佛教徒,自己一定要清楚。别人怎么想就不说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佛是以什么身份示现成道的,而不能认为:“佛跟凡夫一模一样,只因为他非常聪明、运气好,在印度修了六年就成佛了。”不是那么简单的。其实,佛成道前的各种示现,都是为了引导众生。
在藏传佛教中,世尊的生平,跟印度拍的电视剧《佛陀》里的情节比较接近。印度人对待传统文化,不像中国、韩国的某些导演,把佛教拍得特别低俗,他们还是有一定涵养的,拍的内容也比较深刻,把佛法直接或间接融入其中。
其实,在不同人的眼里,对佛的认知完全不同,艺术家有艺术家的视角,哲学家有哲学家的角度,包括气功师、心灵大师等,他们心中也有不同形象。所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佛陀也很重要。
| 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佛告诉耶输陀罗:“你于未来世,会在百千万亿诸佛的教法中,修菩萨行,成为大法师,逐渐具足佛道。将来你刹土的名字叫善,你在善国中成佛,名为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尊佛的寿量是无量阿僧祇劫。”
这是对耶输陀罗的授记。
|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
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
这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和耶输陀罗比丘尼,以及她们的眷属,都产生未曾有过的大欢喜。她们在佛前以偈颂方式说:“世尊导师,您让所有人和天人都得到安稳和快乐,我们今天听闻授记之后,心里非常安乐。”诸比丘尼说完这个偈颂之后,又对佛陀说:“世尊,我们也可以在其他国土,广泛宣说这部经。”
她们也害怕娑婆世界,所以发愿:“我们以后会在其他国土,宣讲这部《法华经》。”佛身边的许多阿罗汉,还有比丘尼,对于在娑婆世界弘法都觉得很难。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可能以后也会发愿:“我不在这里,要去别的地方。”
|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这时,世尊注视着八十万亿那由他的菩萨摩诃萨,他们都获得了不退转果位,能转不退转法轮,还获得了各种陀罗尼。这些菩萨从座位上起身,来到佛前,一心合掌,心里这样想:“如果世尊要求我们受持、宣说这部经,那么我们一定依教奉行,广说这部法。”他们又想:“可是,如今佛陀默然,没有这样要求,我们该怎么做呢?”
他们一开始是这么想的:“那些阿罗汉都不愿在此世界弘法。如果佛要求我们的话,我们当然依教奉行。”又想:“但佛好像也没有这么命令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呢?是自己发愿,还是等佛陀指示呢?”
|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
这时,这些菩萨恭敬随顺佛的密意,也想圆满自己从前弘扬佛法的发愿,就在佛面前作狮子吼。
他们开始自己发愿了。我们也能看到,在佛的眷属中,修行人的发愿都不同。任何一位善知识在人间转法轮时,每个弟子根据自身因缘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发愿:有些发愿特别大;有些发一般的愿;有些甚至产生恶念,最后走上歧途——这也正常。所以,从这些内容中,可以发现修行的许多规律。
| 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反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他们一起发愿道:“世尊,我们将来在如来灭度之后,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这部经典,受持读诵、解说经义、如理如法地修行,并以正知正念摄持,这些都源自佛的威力。祈愿世尊您,在他方远远地加持我们、守护我们。”
这种发愿非常重要!他们在别人不敢发大愿时,自己还是发了强大的誓愿。前面许多修行人都不愿在娑婆世界弘法,但他们还是愿意在十方世界弘扬,尤其对这个娑婆世界,并没有特别排斥。《大乘起信论》中说:“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我们作为修行人,在行持善法方面一定要坚定,不要懈怠、退失,要远离懦弱之心。
其实,一个人性格坚强与否,取决于自己。如果自己特别坚强,即使某件事特别难,也可以面对,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些菩萨真的很伟大、很了不起,那么多修行人都不敢发愿,他们却说:“无论遇到什么,我们都愿意依教奉行,弘扬这部法。”
|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这时,这些菩萨异口同声地宣说偈颂。
下面这些内容,虽然是这些菩萨的发愿,但也有许多跟我们有关的内容,包括弘法利生和平时修行过程中,常常会遇见的事,讲得特别真实,大家可以看看。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
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希望世尊您放心,不必忧虑,佛灭度之后,在恐怖的五浊恶世中,我们会广说《妙法莲华经》。”
他们首先做了一个承诺。
这个世界很恐怖,看看现在的恐怖事件就知道了。我今天看到一个数字:光是一年之内,在高速公路上死亡的人,全世界就有125万人。还有一些恐怖分子杀害平民的事件。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也讲过,有时真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可怕,每天都会听到很多不好的消息。
以前我去过非洲,从此之后就觉得:我们亚洲的某些贫穷生活,也不算什么,非洲有些地方真是和饿鬼世界一模一样,所以,佛经说“恐怖恶世中”。但这些菩萨,明知这个环境并不美妙,还是发愿在这里弘扬大乘妙法。
其实,现在许多人,都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不说什么恐怖主义,现在各个国家的人,尤其稍微有点学问的人,都特别担心“人工智能”,担心人们因此而失业。现在有些宾馆里,全是智能服务:你进来的时候,机器人带着你;做登记的也是机器人;到了房间里,给你汇报的,全是机器人。在一家酒店里,除了顾客之外根本见不到人。以后,包括老师、律师、翻译、医生等很多职业,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
以前“工业革命”出现后,机器替代了工人、农民的体力劳动。原来修路那么难,现在挖掘机、推土机一来,在短时间内,原先需要几百人才能完成的建筑,几台机器就搞定了。现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一出现,很多脑力劳动的岗位也会被替代,将来许多有文化的人都会失业。
一旦资源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再过二三十年,整个人类会变成什么样?那时如何正常生活?很多人都担忧。当然,这也许是杞人忧天,没那么严重,但也许会真的发生。现在世界变化特别特别快,所以有时候,人们没有安全感也情有可原。这里也说是“恐怖恶世”,虽然不一定有恐怖分子在身旁持刀威胁,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不确定因素。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
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
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
“那些没有智慧的人,他们会恶口谩骂,并用刀、杖等兵器施加伤害,对这些我们都能安忍。浊世中有个别比丘,充满邪知邪见和谄曲,没有获得功德却自认为获得,我慢之心充满整个相续。”
《佛遗教经》中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谄曲心与正道完全相违,所以应当有一颗正直、纯真的心。
这里提到,在末法时代,有许多邪知邪见者。
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
贪著利养故,与白衣说法,
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
“他们有些在寂静的阿兰若,穿着百衲衣、粪扫衣,自认为是修行正道,并且轻贱、贬低其他人。他们贪执利养,为了获得供养,为一些在家人说法,从而受到世人恭敬,如具足六通的阿罗汉一样。”
末法时代,确实有一些人,表面装作修行人,但内心对佛法根本不信,没有修证,甚至经常以嫉妒心谩骂、攻击他人。
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
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
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义,
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
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
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
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
及余比丘众,诽谤说我恶,
“这些人怀着恶意,常常念着世间俗事,假装住在寂静的阿兰若,经常诽谤我们,说我们的过失。他们诽谤说:‘这些比丘为了利养的缘故,宣说外道的论典。’还说:‘这是他们自己造的经典,诱骗世间人,为了追求名闻利养,才宣讲这样的佛经。’这些人常在大众中,为了诋毁我们,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其余比丘众,宣说我们的过失。”
对宣讲《法华经》的法师,这些恶人经常诽谤:“你们这是外道的说法,这部经是你们自己造的。”甚至有些人向政府举报,给传法者制造障碍。
确实,在末法时代,有些佛教徒,尤其是穿着出家衣服的人,因为害怕对自己的利养有影响,为了打击其他法师,就出来发表一些“看法”。对于这些,佛陀早有授记。
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义。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
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
如此轻慢言,皆当忍受之。
“他们还诽谤我们:‘这些是具有邪知邪见的人,宣说外道的论义。’我们由于恭敬佛的缘故,对这些恶行全都能安忍。他们还会用轻慢、讽刺的语言来挖苦我们:‘啊?你们都是佛啊!’对于这样的轻蔑的语言,我们都能忍受。”
去年讲《法华经》时,很多人都站出来攻击。有些道友哭着问:“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证据,要不要反驳他们?”我要求大家集体静默,任何人不得以牙还牙,做无谓的唇齿之战。当时参与攻击的人非常多,后来好像没什么声音了,他们又跑过来听课。包括今天听课的人中,当时攻击我的某些人,又装作特别恭敬的样子。其实,人有时候还是有点拜高踩低,看哪边高,就站到哪边,现在觉得这边比较方便,又悄悄跑回来,装作没事一样。这种现象也比较正常。
《法华传记》里有个公案:以前有个比丘弘扬“三阶教”。这个“三阶教”于隋朝创立,在汉地存在了三百年左右,是个非常可怕的组织。他们声称,不能读诵大乘佛法,否则会堕入大地狱,其信徒都穿粪扫衣、日中一食等,形象方面还可以。所谓“三阶”,就是把佛陀教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教法期,第二是像法期,第三是末法期。他们认为在末法期只有形象,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还说大乘佛法是不存在的。他们宣称谁念《法华经》,一定会堕入地狱。因为信仰这个宗教,原来念《法华经》的一些人,就不敢再念了。
有一次,这个组织的僧人,在上万人的群体中正在讲“三阶教”。有个女居士心想:“他说的是邪法,佛法不是这样的。《法华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受持此经符合佛意,愿这些人马上得怪病。”她这样动念之后,法座上的那个僧人,马上不能说话了,同时,其他弘扬“三阶教”的五个法师也不能说话,变成哑巴一样,好多天一直如此。后来大众幡然醒悟,知道这些人是邪见者。
从历史上看,无论弘扬《法华经》,还是其他正法,都会遭人诽谤。包括现在,邪知邪见者更多,势力也更加强大。你看,那时都有上万人集聚在一起,现在网络时代就更不用说了。而且,现在很多人智慧肤浅,只要有个讲师特别会说,许多人都会相信,从而人云亦云。所以,我们佛教徒需要有智慧,即使分不清哪个法师讲得对、哪个法师讲得不对,至少对佛陀应该有坚定的信念,要看看佛语是怎么说的。
刚才讲到,很多人都不敢发愿在娑婆世界弘法。我们有些道友也是这样:“哎,现在哪里都不能弘扬佛法,我还是自己念咒算了,或者去深山里打坐,浊世众生真的很难度化。”这一点我也特别理解。如果你没怎么接触人,看谁都觉得很好,可你一旦接触之后,有时感觉非常恐怖。所以,在这些时候,大家应该披上安忍的铠甲。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
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当著忍辱铠,
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
菩萨们继续说:“在五浊恶世,会有各种恐怖现象,包括有恶魔、恶鬼入于一些比丘和修行人的体内,谩骂、诽谤、侮辱我们。我们由于恭敬信仰佛陀,会披上忍辱的铠甲,为了弘扬、宣说这部经,能安忍诸如此类的所有难事。”
我们也要这样。如果对弘法有坚定的信念,面对他人造谣、诽谤、疾病等各种违缘时,这些都不是难事,一定能安忍。
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
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
“我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只爱惜《法华经》所指示的无上妙道。我们在未来世,一定会护持佛陀所宣说、嘱托的《妙法莲华经》。”
大家都要护持佛陀所嘱托的《法华经》。前两天我发了一条微博:“《法华经》被佛陀亲口誉为‘经中之王’,极为超胜,若能与此结缘,功德不可思议。您这一生中,如果发愿看一遍,或读一遍,或抄一遍,或讲一遍,或听一遍,或背下来,或用灯、水、香等长期供养此经,或长期随身携带它,只要做到其中一种,请按下右下角的‘赞’来报名,到时候我们会将此功德做大回向。”学院里很多人平时不上网,可能不知道。今天我看了一下,五天时间有2.1万人报名,54.5万人阅读。
我那个微博,发一些世人喜欢的心灵鸡汤,就有几百万阅读量,而对于这些内容,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所以阅读量没有那么多,但哪怕给大家种一个善根也好。有时候只是点个赞、共同发个愿,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也许将来几百万年后,依靠这个小小的发愿力,对我们会是一种很好的缘起。
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
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
恶口而颦蹙,数数见摈出,
远离于塔寺,如是等众恶,
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他们继续说:“世尊您是知道的,浊世的这些恶比丘,不了解佛陀随顺众生传法的善巧方便,以恶口谩骂、恶眼颦蹙,多次将我们摒出僧团,远离塔庙和寺院。这样的恶事不胜枚举。我们忆念佛陀的教诫与嘱托,对这些事情都能安忍。”
末法时代的僧团中,经常会有此类事件,佛陀早就预言了。对于这些,我们都应该忍下来。作为修行人,如果时时刻刻都能安忍,那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很有意义的修行,对吧?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无论是在村落还是城市,如果有希求《法华经》的人,我们一定想方设法到他那里去,宣说佛陀所托付之法。”
我们也应当这样发愿:以后哪怕只有一个人求《法华经》,无论他是什么人,只要因缘具足,自己都要去弘扬这部法。
我们共同学习的这种因缘,未来可能突然消失,总有一天你们会知道:当初一起学《法华经》的整个过程,真的像一场梦。但如果你们发了这些愿,会令自己的生生世世结上善缘。
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
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
“我们是世尊的使者,在大众中能无所畏惧地善说佛法,希望佛陀您放心。”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佛快圆寂了,这些菩萨们这样发愿。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
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菩萨们说:“我们在世尊和十方诸佛面前,发下这样的誓言,佛陀您一定明白我们的心。”
这里的“佛自知”,藏语中是“桑杰钦”。我们平时说的“上师知”,藏语中是“喇嘛钦”;“莲花生大士知”,藏语中是“格热仁波切钦”。“佛陀知”的意思就是:佛陀您知道我们的心,您会加被我们,我们的誓愿您非常清楚,您是最了解我的。
前面讲过,我们去各地弘扬佛法时,佛在远方也会加持我们、护佑我们。作为佛教徒,对佛应该有虔诚的信心。麦彭仁波切在《七句祈祷文》的注疏中说:如果我们特别感动、激动,以这样的心来发愿和祈祷,佛菩萨会立即降临给你加持。所以,希望大家在诸佛菩萨面前,尤其是等会儿念《普贤行愿品》时,要好好发愿。发愿非常非常重要,这对生生世世都很重要!
我个人的话,每天回向时一边念《普贤行愿品》,一边用转经轮。有时需要接待,口里的念诵舍不得停下,手里的转经轮也舍不得放下。不过,我那天专门练习过,口中不间断念诵,右手摇转经轮,同时用左手给他们加持。最后接待结束了,《普贤行愿品》也念完了,这边手痛,那边手也痛,但心里非常高兴,觉得很有意义。
大家念《普贤行愿品》时,最好要发出声,这没什么舍不得的,同时要用转经轮。我们学院的道友,稍微好一点,但也有人可能买不起转经轮吧,很长时间都不用。在网上听课的道友,我感觉你们不太用转经轮。你们这方面的“信心”还是非常坚固的,我都提醒你们近十次了,如果是个乞丐,一直这样央求,有善心的人也会给点钱。我一直求你们“用转经轮、用转经轮”,说了那么多次,如果你们还不重视,那在其他方面依教奉行,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用不用转经轮,这完全是你们自己的事。网上请一个转经轮那么简单,一边念《普贤行愿品》一边用,应该没有那么困难。如果某些场合实在不方便,或者你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周围全是信其他宗教或特殊身份的人,我也不强求。但有些人明明有条件,很方便,为什么不用呢?我稍微有一点意见。
大家在回向时,要观想在十方诸佛菩萨、释迦牟尼佛面前,发愿从今天乃至生生世世,好好弘扬以《法华经》为主的大乘经典,希望诸佛、护法神、传承祖师多多加持。如果我们的心堪能,许多事情能顺利成办,许多困难会迎刃而解。下面一起来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