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第43课
2017年5月9日
(念诵藏文传承)
今天继续讲“提婆达多品”。在藏文中,本品的内容属于“见宝塔品”,先讲宝塔的功德,然后授记提婆达多,接着讲龙女八岁成佛,这些都是同一品的内容。
“提婆达多品”功德很大,此经的每一品都有不同的感应公案。《法华传记》里说,唐朝时有位印度僧人,名叫法贤,喜欢读《法华经》,他相貌庄严,声音也很好听。有个女人被他的长相、才华吸引,很想亲近他,某天夜里,专门来到他的僧舍附近。当时,他正在用梵语念《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这个女人听到之后很欢喜,染污心顿时消失,后来她就回去了。
途中过海时,船被浪打翻了,仿佛有人把她托到岸边,她不仅活了下来,衣服也没有湿。后来她做梦,有个人说:因为她听闻“提婆达多品”时产生净信,才能躲过命难。她醒来之后,真心忏悔,后来到五台山出家为尼,名叫空慧。
众生听到一些法音、传承时,虽然不一定懂得其义,但只要听到,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就像我们念百字明,虽然不懂意思,但这些咒音自然有它的威力。昨天也跟大家提过,在藏传佛教中,看某人有没有这部法,指的就是他有没有传承。如果有传承,就有资格传给别人。
所以,不仅是《法华经》,《贤愚经》《百业经》中也经常提到,佛在因地时,为了求得一个偈颂,甘愿舍弃身体、财物、子女等一切。所以,在佛教历史、大德传记中,都有传承的内涵。有了传承之后,再去修持,会跟以往完全不同。在座的人,应该也有这种感觉:如果只是看书,不一定有很大感触,但如果获得了传承,听完以后再看,就会有不同感悟。
法王如意宝以前讲过世尊广传《白莲花论》。最开始时,我心想:“这本书我看过,这些故事有什么可讲的呢?应该多讲一些深法。”但后来,当我听到法王讲每个公案时,感觉都非常真实,大受触动。之前自己看的时候,虽然懂得字句,但对有些内容半信半疑。听了法王讲的,我对释迦牟尼佛因地时的付出,生起极大信心,产生了坚固的定解。
所以,我想说的是,传承还是很重要,这也是藏传佛教的特点之一。你们每个人也应该有种执著:“这部法我有传承。”“那部法我没得过,以后希望得到。”我讲《修心八颂》时说过,恰卡瓦格西为了求两句法的传承,专程从康巴赶到拉萨地区。所以,通常所谓的“得法”,并不是只得法本就可以了,还需要传承。这里跟大家再次强调一下。
昨天讲到,提婆达多其实是佛的善知识,是佛陀获得六波罗蜜、四无畏、相好圆满等所有功德的来源。《大乘十法经》中也讲过,因为提婆达多的缘故,佛陀的许多功德得以展现。比如,提婆达多为了害佛,放出醉象,佛陀以神通感化大象,当时的场面很震撼,许多人因此皈依三宝。这也是一种缘起,因为提婆达多的不断加害,佛陀不断地修安忍等波罗蜜,其间,佛的各种功德自然而然得以展现。《大乘十法经》还说,不应该认为提婆达多是佛的怨敌。
这部《法华经》,其实我很早就看过。刚出家第二年,我去马尔康的一座寺院安居,当时就看过这部经,知道八岁龙女成佛等内容,但那时的感触和后来真正学习时有点不同。再后来,我翻译《白莲花论》时,在许多故事里经常见到提婆达多,心想“又是他,又是他”,对他很有意见。其实,他也是一种示现,只不过我们从前不知道。
印度有一部连续剧叫《佛陀》,可能你们看过。里面从头到尾,提婆达多都扮演坏人,不断地陷害佛陀,佛陀不断地修安忍。有一次,在一座花园里,悉达多太子狠狠地打了他,净饭王就很高兴,因为他一直觉得太子太慈悲,没有男子汉气概。剧情里,提婆达多的父母也总想害悉达多,怕他当上国王,不断地制造障碍。这个连续剧是印度人拍的,跟藏传佛教中十二相成道的内容很接近,只不过为了吸引人,增加了一些内容。
很多佛教徒,对提婆达多还是有偏见,觉得他天天害佛。实际上这是误解,《大乘十法经》中讲得很清楚。以前,如果觉得提婆达多是坏人,通过这次学《法华经》,一定要知道他原来非常了不起。
|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佛告诉四众弟子:“提婆达多再过无量劫后会成佛,名为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世界名为天道。”
因缘不可思议。为什么提婆达多不断地加害佛陀?有一部《佛说兴起行经》,就讲了许多事情的起因,例如孙陀罗等人诽谤佛陀,这是佛在过去世曾诽谤别人的缘故,后来即使获得佛果,还会有这些余报。
佛与提婆达多的因缘,佛陀也亲自讲过:很久以前,某个富贵人家,有同父异母的两兄弟。父亲临死时,兄弟俩对遗产都很执著。哥哥觉得,如果弟弟活着,以后可能会夺走财物。于是他就在灵鹫山顶,把弟弟推下深渊摔死,还在尸体上压了很多石头。当时的哥哥,就是释迦牟尼佛很早的一个前世,弟弟就是提婆达多的前世。总之,由于这样的因缘,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很多世中,受到了提婆达多的损害。
|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那时的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为众生广说妙法。恒河沙数的众生获得了阿罗汉果,无量无边众生发了缘觉心,还有恒河沙数的众生发了无上菩提心,获得无生法忍,达到不退转的果位。”
有些佛教徒常说“你就是提婆达多”,比如某上师身边,有人不太听话、经常捣乱,旁人就会说“这人是提婆达多”。从某种意义上,按照共同乘的观念,也可以这样说。但这部《法华经》有许多不共的法义,是我们从前不了解的。
或许有人会问:“《法华经》一直在讲各种功德,到底要讲什么?”其实,这部经主要讲了在共同乘未曾讲过的、最秘密、最深的内容,以及究竟一乘的道理。
|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当时天王佛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以佛全身舍利建起的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和人用各种杂花、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等做供养,礼拜这座七宝塔。依此,无量众生获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得辟支佛果,不可思议的众生发无上菩提心,乃至获得不退转果位。”
原来提婆达多是很厉害的,这方面以后要注意一下。其实,我个人对提婆达多时有不满,许多道友也是这样。我们在临死前,能认识到真相还是很重要,所以,今天一起念100遍金刚萨埵心咒忏悔:“嗡班匝儿萨埵吽……”
刚才讲到,这尊佛圆寂后,遗塔也能度化无量众生。所谓的遗塔,如《大般涅槃经》所讲,声闻、缘觉、真正的成就者,圆寂后可以建塔;《华严经探玄记》中也说,声闻、缘觉和菩萨圆寂之后,可以建遗塔。
现在,汉地也好、藏地也好,有些所谓的上师圆寂后,弟子给他修塔,把他的头发等都放进去。这方面,法王如意宝是很反对的。如果不是大成就者,或没有特殊必要的话,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是获得成就的声闻、缘觉、菩萨,那没问题。现在汉地一些寺院,只要是长老去世,就给他修一座塔,把他的遗物放在里面,以至于“祖师林”特别多,这样合不合理也不好说。
以前,达摩祖师有一位弟子,叫总持。她一辈子修《法华经》,二十年未出过寺院门,共念诵了一万遍。后来她在深山里圆寂,很久没人发现。人们发现以后,把她的身体做成塔。再后来,这座塔里长出莲花,人们顺着莲花寻找,发现莲花根就是她的舌根,可能是她一生修诵《法华经》的功德和加持吧。后来官府批准,在遗塔所在地修了一座“法华寺”。
所以,真正的大成就者、大修行人圆寂后,可以建宝塔。除此之外,我的建议是,一般的上师,包括我们普通人,最好不要建塔。如果将来你成为某某寺院的住持、方丈,在你死之前,最好还是对弟子们说一下:“不要把我的遗体放在塔里。”如果你不是成就者,这对你不一定有利。
造塔时,有佛舍利当然很好;如果没有佛舍利,也可以按照传承仪轨装藏,要如理如法。现在有些人,什么都往塔里装,在转经轮里也是放这样那样的东西。其实,有些东西,一般是不能随便放入塔里的。特别是,如果某位上师还在世,在塔里放他的头发、指甲等,对他可能会有害。关于这些问题,作为佛教徒,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不能太随意。“这是上师的头发,统统都装进去”,这不一定如法,最好是以经论或传承上师的教言为依据。
|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妙法莲华经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
佛告诉诸位比丘:“未来世中,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这个《妙法莲花经·提婆达多品》,生起清净信心、恭敬心,不产生疑惑,此人不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界。”
这个很重要。因为“提婆达多品”的有些内容,跟我们以往的认知不同,不生怀疑可能有点难。如果能完全信受,不产生怀疑,并且有恭敬心,这样的人不会堕入三恶趣。
| 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
“将来会生在十方诸佛面前,所生的地方经常能听到这部经。如果生于人天中,也能感受殊胜的妙乐。”
到时候,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会是想要这个那个,却始终得不到。这样不能如愿以偿,也很痛苦。
| 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如果生在佛前,就会从莲花中化生。”
不会有胎生之苦,这就是信受本品的功德。
|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这时,跟随下方多宝如来而来的一位菩萨,名叫智积,他对多宝如来说:“应该回去了。”
有些注释说,他是多宝如来的随从、侍者。具体不太清楚。多宝佛圆寂那么久了,他的侍者一直没圆寂吗?当然,作为菩萨,也可以这样示现。他说:“我们来这里参加法会已经圆满了,现在该回自己的刹土了。”
|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释迦牟尼佛告诉智积菩萨:“善男子,请稍微等一等。我们这里有一位菩萨,名叫文殊师利,你们两位可以见面,谈谈佛法,然后你们再回去也不迟。”
“既然都来了,你最好跟文殊菩萨也交流一下。”当时智积菩萨也答应了。
|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这时,文殊菩萨坐在千叶莲花上,莲花大如车轮,跟他一起来的菩萨们也坐在宝莲花上,从大海娑竭罗龙宫里自然涌出,之后他们安住在虚空中,前往灵鹫山。文殊菩萨从莲花上下来,来到佛前,在释迦佛和多宝佛两位世尊足下顶礼。顶礼之后,他来到智积菩萨面前,互相问安,之后就坐在一边。
|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这时,智积菩萨向文殊菩萨询问:“您去龙宫度化了多少众生?”
世间人最喜欢问的是:“某地有什么好吃的?好不好赚钱?如果能赚钱,我也想去。”但佛菩萨对这些没兴趣。菩萨们的对话,对衣食住行、世间法不一定谈很多,有时也会为了随顺众生说一些,但并没有这方面的贪执。
当时,智积菩萨问文殊菩萨:您这次去龙宫,弘法利生的事业怎样?度化了多少众生?
|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证知。”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在虚空。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
文殊菩萨说:“我此次度化的众生数量无法计算,不能用语言宣说,也不能用分别念衡量。你稍微等一等,自然就会知道。”话还没说完,无数菩萨坐在宝莲花上,从大海中涌现出来,前往灵鹫山,住于虚空中。这些菩萨都是文殊菩萨所度化的。
语言无法形容,分别念难以衡量,其数量无量无边——这么多的菩萨,都是文殊菩萨此次去龙宫所度化的。
我们出去一趟,经常找不到人皈依,偶尔找到几个,他们过段时间就退失了。
| 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
有些菩萨具有菩萨行,共同谈论六波罗蜜多的法义。还有一部分菩萨,本来是声闻行者,他们在虚空中还是宣讲声闻行。
这些菩萨分为两类:一类始终是大乘根基,一直谈论大乘六波罗蜜多的道理;还有一类,本来是声闻,但文殊菩萨去了以后,他们皈依大乘,成了菩萨。藏文中也是这样。
有时,藏传和汉传的佛友在一起交流时,学汉传的人讲汉传的道理,学藏传的人讲自己修学藏传的经历。你看,文殊菩萨的这些弟子,在龙宫时就有两类,一类是大乘行者,另一类是小乘行者,入了大乘之后,因为原来的习气、爱好还在,到了那里,还在宣说一些声闻行。
这样也挺好。我以前遇到过一些汉地的老法师,他们年轻时入藏求学,现在提起藏传佛教,一直滔滔不绝,仍特别有感觉。如果他完全在汉传环境中受教育,这方面串习比较多,也会一直谈论汉传佛教。所以,文殊菩萨的眷属也是这样。
| 今皆修行大乘空义。
有些菩萨一直是大乘根基;有些之前是小乘根基,如今都在修大乘法。
刚才,智积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对话的过程中,来了这么多菩萨,全是文殊菩萨所度化的。
| 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文殊菩萨对智积菩萨说:“我到大海里教化众生的情况,就是这样。”
|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
这时,智积菩萨以偈颂赞叹道:“具有大智慧、大功德、大勇猛的尊者,您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如今在场的大众,包括我智积,都已亲眼见到。您演说实相的意义,开阐一乘法门(这是《法华经》最殊胜的地方),广泛引导众生,让他们迅速成就菩提果。”
智积菩萨觉得文殊菩萨确实了不起,特别赞叹——“没想到啊,刚才我差点回去了,幸好释迦牟尼佛让我等一等。”
|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文殊菩萨说:“我在大海中,常常唯一宣讲《妙法莲华经》。”
文殊菩萨通过宣讲《法华经》,这次有这么多众生得度,获得了成就。
文殊菩萨功德不可思议。有一部《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里讲,如果能见到文殊菩萨的形象,千百万劫都不会堕入三恶趣。前两天也讲了,你们把这个上师、那个上师的头像挂在脖子上,不如挂文殊菩萨等佛菩萨的像。当然,如果是挂我的像,我更不愿意,特别反对。如果你们真对佛教有信仰,像文殊菩萨、释迦牟尼佛的挂件,还有上师如意宝这样大成就者的像,戴在身上是很好的。
经典中说,文殊菩萨是过去佛,十方诸佛都依靠他而发菩提心,他也是现在佛,未来还会示现成佛。在不同经典里,都有不同的记载。我去年翻译了《八大菩萨传》,其中讲了文殊菩萨的许多功德。以前我写过一本《五台山志》,这方面的介绍也特别多,当时我专门引用了许多教证,讲了对其见闻接触者在菩提道中不退转等。在所有的菩萨中,我们念文殊菩萨的名号“曼殊师利”,或者念他的咒语“嗡阿Ra巴匝纳德”,这对于开启智慧、不堕三恶趣等,有特别大的利益。
上师如意宝在1986年还没去五台山时,要求藏汉众弟子念文殊心咒一亿遍,或念一百万、一千万遍不等——当时汉族弟子比较少,1987年才开始正式结缘。我们今年上半年,也劝大家多念文殊心咒,生生世世都不离具有这样智慧的文殊菩萨。有时,文殊菩萨在什么地方我们很难知晓,尤其朝拜五台山时,许多公案和历史中都说:“凡是朝拜五台山的人,都能见到文殊菩萨。”他不一定是持着宝剑和经函的形象,可以化现各种形象让你见到。
《法华传记》里有个公案:有个姓高的小居士,十六岁左右,遇到一位海云法师,大概五六十岁,他们共住了一段时间。后来,海云法师带他去了五台山,还教他念《法华经》。法师有个朋友,是印度来的一位胡僧,经常来找海云法师畅谈。有一次,海云对小居士说:“你知道这位僧人是谁?”小居士说:“我不知道。”海云以开玩笑的语气说:“他就是文殊菩萨。”可能因为居士年纪太小,当时也没有太在意。
后来有一次,小居士要到城里去,海云告诉他:“你这次进城,一定要守护好根门,千万不要接触女人,女人是万恶之本!”反复叮嘱他。他记住师父的话,进城时,恰好遇到一个十四岁的女孩,相貌端严,穿着华丽。当时她骑着一匹白马,那匹马很野,一直控制不住。女孩求小居士:“你可不可以帮帮我,我想从马上下来,但没办法控制它。”小居士一直记着师父的话,就不理睬她。但骑马的小女孩一直追着他,追了几里路。小居士一直埋头往前跑,后来回到茅棚时,师父非常赞叹他,说:“虽然她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但你这次做得很好。”
又过了三年,小居士把《法华经》念得很熟了。他听说长安某地可以剃度出家,就很想去。师父告诉他:“我们俩相处这么久,以后不一定能再见。如果你真想出家,就要依止善知识。长安某寺院有一位卧伦禅师,你可以去依止他。”
后来,小居士就到了卧伦禅师那里。禅师问:“你从哪里来?”“我从五台山来。”“你师父是谁?”“我的师父叫海云。”卧伦禅师说:“好可惜啊,他就是《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三位善知识——海云比丘。你怎么不好好依止他?”
小居士恍然大悟,连夜返回五台山。结果,他回到原来茅棚所在地,发现茅棚和禅师都不见了,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这里也有些道友,动不动就想回去,说:“我出家三年了,父母都不知道,这次可不可以悄悄回去一趟?父母也许高兴,也许伤心,因为我原来头发很长,现在都没有了……”(众笑)
朝拜五台山时,会有许多奇妙经历。以前我在《五台山志》里也写过,菩萨有时是大德的形象,有时是一般人的形象,还有一些比较奇怪的形象,包括乞丐、残疾人等,菩萨会以各种方式与众生结缘。所以遇到任何人时,我们都应该观清净心。
当年我去五台山,路过成都时,看到许多农民在种地,我就想:“可能是文殊菩萨示现在种田。”到了山西太原,见到有些工人在修路,当时是夏天,特别热,每次看到戴安全帽的工人,我就想:“可能是文殊菩萨示现为工人的形象。”其实,观清净心是有好处的,对吧?
此处讲到文殊菩萨的功德。这个因缘很好,大家应该多多忆念。当时,文殊菩萨度化这么多众生,靠的是什么?就是这部《法华经》。
|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这时,智积菩萨问文殊菩萨:“这部经甚深微妙,是所有经典中的如意宝,在世间非常稀有。若有众生精进修持这部经,是否能很快成佛?”
智积菩萨问,这部《法华经》那么殊胜,众生修持能很快成佛吗?
|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文殊菩萨说:“娑竭罗龙王有一个女儿,年方八岁,智慧敏锐,善知一切众生的根、行、业等,获得陀罗尼,能受持诸佛菩萨所说的甚深秘藏,能入甚深禅定,了达万法实相,并于一刹那中,发起无上菩提心,获得不退转果位。她辩才无碍,怜悯众生犹如赤子,具足诸多功德。她内心所念和口中所说,都微妙广大,具有慈悲、仁爱、谦让的品德,内心和蔼温和,能获得无上菩提。”
当时,文殊菩萨宣说了这位龙女的功德。
|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智积菩萨说:“我见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中苦行,积累许多功德以求菩提道,从未停止。遍观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处芥子大的地方,不是菩萨布施身体的地方。佛陀为了众生而这样行持,然后才能获得菩提果。我不相信这位龙女须臾间就能成佛。”
智积菩萨显现上不相信龙女受持《法华经》就能这么快成佛。以前也有许多人,对于密法的“即身成佛”有类似疑问;有些人对禅宗的见性成佛,也持有同样怀疑。实际上,有些佛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成道的,但佛经中也讲过一些快速成就的情况,就像《中般若经》中说,一地菩萨如果愿意,七天就可以成佛。
无垢光尊者在《大幻化网》的注释里分析过,所谓三大阿僧祇劫,是针对众生的不同信解、根基、意乐而宣说的,并不是必须一天、两天一直数到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实际上,具缘的利根者在短时间中就能成佛。可以这样来理解。
为什么这部《法华经》不能随便宣说?为什么它的功德这么大?因为其中的很多理念,是共同乘没有的。密宗有即身成佛的甚深窍诀,禅宗也有见性成佛的窍诀,这些法之所以特别深,原因就在这里。
智积菩萨说:“我不信这位龙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中成佛。你看释迦牟尼佛都需要这么长时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个是他不曾布施过身体的地方,最终他才成佛。这个龙女成佛太简单了吧?”他显现上有点不信。
世间中,有些人喜欢用一个标准来套一切,但有些地方,并不能一概而论。世间都有不同的情况,何况佛法?
|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
他还没有说完,这时龙女忽然显现在大众面前,以头顶礼佛陀,安住在一面,以偈颂赞叹说:“佛陀深入通达罪福的实相,智慧遍照十方世界,法身微妙清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用这些来庄严法身,天、人都顶戴敬仰,龙、神也都恭敬,一切众生无不信奉佛。”
如来的身体,无论释迦牟尼佛也好、多宝如来也好,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色身,并与法身双运。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龙女说:“我还听说,修成菩提这件事,唯有佛能证知。我也能阐释大乘妙法,度化无量痛苦众生。”
|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时,舍利子对龙女说:“你说不久就会获得无上道,这让人难以相信。为什么呢?因为女身有许多垢染,不是法器,怎么可能获得无上菩提?佛道的修行很漫长,要经过无量劫苦行,修行六度之后,才可以成就。再加上女身有五种障碍:一、不能得梵天果位;二、不能获得帝释天果位;三、不能成为魔王;四、不能成为转轮圣王;五、不能作佛。既然如此,女身怎么可能迅速成佛呢?”
这时舍利子站出来,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今天发言的人比较多。
|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当时,龙女有一颗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她持着这颗宝珠供养佛陀,佛当即接受。龙女对智积菩萨和舍利子说:“我刚才供养宝珠,世尊接受,你们说这个过程快不快?”他们回答:“很快。”龙女说:“你们以神通力观察我成佛的过程,比这个还快。”
藏文中稍微有点差别,当时龙女说:“我以神通力现前成佛,你们以神通力观察我成佛的整个过程。”
|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当时在场的大众,都见到龙女忽然变成了男子,具足菩萨行,当下前往南方的无垢世界,坐在珍宝莲花座上,成就正等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广泛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转妙法轮。
大众都看到她前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转法轮。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中说,有一个世界叫火焰,里面全是女众,成佛者的数量有七十万二千亿。
所以,我们要学习不同的教理,学会理解佛经的各种密意,这是很重要的。你不相信佛经就另当别论,如果信的话,这部佛经就宣说了八岁龙女成佛,这是真实了义的观点。
|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这时,娑婆世界的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遥见龙女成佛,并为其所在世界的人天等众生说法,大家都心生欢喜,远远地敬礼。
你看,龙女说法时,其他世界的众生在远方都见到了,这也是奇妙的因缘。我们现在依靠网络的因缘,东南西北各个国家的人都能听法,这也是三宝不可思议的加持,让每个人既得到传承,又得到加持和力量,就像当时法会大众一样欢喜。
过去的人可能会想:“如果没有神通,怎么能做到这些呢?”但因缘具足时,确实是可以的。现在不同地方,通过网络都能接受传法,在短暂的人生中,有机会结上这样的善缘,每个人都应该欢喜。
我个人很珍惜这样的因缘。现在通过网络传法,如果没有出现违缘,确实很方便。相关发心人员,以后也要想办法,不断提升直播效果。世界变化太快了,如果我们的技术没有更新,过段时间可能就跟不上了。这十年间,我们在网络弘法的过程中,换了无数工具和平台,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但发心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希望广大佛教徒也一样。我看到许多七八十岁的人,为了听法而学习上网,这种精神很可嘉。你看英国女王九十多岁了,还开着车到处跑,那你们为了听法,八九十岁还在学上网,也是很时尚的。
| 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龙女在南方无垢世界传法,无量众生闻法解悟之后,获得了不退转果位,无量众生得到了授记,无垢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娑婆世界的三千众生安住于不退转果位,三千众生发起无上菩提心而得到授记。智积菩萨、舍利子及一切大众,对此默然信受。
刚才许多人还有疑惑,现在都接受了。这也是个很好的因缘。
所以说,《法华经》的确是大乘妙法。常人难以相信的许多道理,能让很多众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