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解·第41课
2017年5月2日
(念诵藏文传承)
这次学习《法华经》,大多数听众,包括现场和网上的道友,都在认真听受。相关发心人员,确实很辛苦,但有时可能是厌倦还是什么原因,工作做得不是那么细致。你们开始是怎么对待工作的,就应该长期坚持,对法、对听众要有责任心。这么多人都依靠你们的技术在听课,如果个别人稍微放松,对他们的学习就会有影响。
现在传法,不像以前只能在现场听,很多人都在网上看直播。所以,我对讲课的时间等方面非常注意。希望发心人员也能不忘初心,一直保持热情。如果实在不能长期坚持,至少在学一部法、一部论期间,发心也要善始善终,这是极为重要的。
正式讲课前,先讲一个《法华经显应录》中的公案:以前有一位鸿楚法师,从小出家,一直修习《法华经》。后来他非常出名,皇帝也敬重他,给他颁发各种头衔,但这位法师一直不愿接受。他一生讲了许多次《法华经》,当讲到第五十次时,讲堂中涌现出稀有的莲花……《续高僧传》对此也有提及。
我看了之后,就想:现在的人跟古人相比,还是不够精进。你们只是听一遍,我只是讲一遍,可能就觉得了不起。但这位鸿楚法师,他讲了五十遍《法华经》!
还有一位惟湛法师的公案:母亲还没生他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吞下一座宝塔,后来就怀孕了。他自幼信奉三宝,很小就出家,常念《法华经》。他每天诵一遍《法华经》、两万遍佛号,一辈子都这样坚持。到了夏天,他经常到草丛中,让蚊子叮咬身体,一边以身体布施,一边念《法华经》。晚年时,弟子劝他:“您这么大年龄了,再这样喂蚊子,对身体不好。可不可以放下?”法师说:“你们不要阻止我,这是我的修行。我用血布施蚊子,是为了让它们听到《法华经》,将来能获得解脱。”
惟湛法师把血肉施给众生,令其与《法华经》结上善缘,这种行为非常伟大。正如一些经论所说,这些讲经说法的大菩萨,即使是他脚踩过的尘土,也会有无数天人顶戴、恭敬、供养。惟湛法师每天都念一遍《法华经》,快的话要五个小时,还要念两万遍佛号,所以古代修行人真的很精进。相比之下,现在一些佛教徒很散乱,差别还是非常大。
接下来,继续学习“见宝塔品”。前面讲到,为了让大众见到多宝如来,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东南西北十方的无数分身都来到现场,他们各自派侍者菩萨向释迦佛问安。大家聚在一起,希望开启宝塔。
|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这时,释迦牟尼佛见到他的化身佛全都聚集在这里,各自坐在庄严的狮子宝座上,并听到诸佛都希望开启宝塔,于是他从座位上站起,升腾、安住在虚空中(多宝宝塔也在空中)。所有四众弟子都站起身,合掌恭敬,一心专注地仰望着佛。这时,释迦牟尼佛用右手指打开七宝塔门,发出非常大的声音,就像打开城门一样。
在古代的电影中,开城门的声音很大。我去监狱讲课时,那里的大门都是电子的,人一走近,门就开了,其中有好多铁钉一样的东西,过后会自动关上。但这只是院门,真正的城门非常高大,打开时要使劲推,声音也非常大。你们在纪录片中也看过。
| 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
这时,一切大众见到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坐在狮子座上,全身没有坏散,就像入于禅定一样。又听到多宝如来发出这样的声音:“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能善说《法华经》,我是为听闻这部经而来到这里的。”
藏文中没有提到“快说”。汉地个别讲义,将“快说”解释为快快宣说,但这个“快”字不一定是速度快,否则,多宝如来好像很匆忙的样子,“快说,快说,我要走了!”(众笑)这一段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善哉,释迦牟尼佛!善哉,释迦牟尼佛!请善妙宣说《法华经》,我这次是专门为了听这部经而来的。”
多宝如来是过去佛,按照生命科学的观念,佛灭度后除了舍利,就什么都没了。但事实上,灭度之后的佛陀,还会度众生,也会来听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佛灭度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了,他的智慧身或精神一直存在,存在的方式也特别稀有。
| 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
这时,四众弟子等都见到了过去无量千万亿劫前已灭度的多宝如来的身相,并听到了他的教言。
藏文中只是提到,这时候大家都听到了。
| 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大家前所未有地惊叹,用各种天界的宝花供养,散在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佛的身上。
宝塔打开后,这么久以前灭度的多宝如来,今天出现在释迦佛的法会上,大家能见到他的真身、听到他的声音,感觉非常稀有。
|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
这时,多宝如来在佛塔中,分出一半的狮子座给释迦牟尼佛,并这样说道:“释迦牟尼佛,您可以坐在这里。”
他让出一半的法座,请释迦牟尼佛到宝塔里一同坐。
| 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
于是释迦牟尼佛进入宝塔,在半个狮子座上结跏趺坐。这时,大众见到两位如来在七宝塔中,于狮子座上结跏趺坐,各自这样想:“佛陀坐的地方好高、好远啊!希望如来以神通力加持我们,让我们也住于虚空中。”
这时,释迦牟尼佛知道众生的心,以神通力加持这些众生,让他们都腾到空中,然后以非常宏大的妙音告诉四众弟子:“谁能在此娑婆世界中广说《妙法莲华经》呢?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当时他们都已腾到虚空中,清楚地见到了多宝如来和释迦牟尼佛,还有分身诸佛。世尊当时说:你们谁能发愿?现在就可以发——“今正是时”,过去佛在这里,现在诸佛也在场,机会难得。
| 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如来不久之后,将入于涅槃。佛陀很想把这部《法华经》交付下来。”
《法华经》和《涅槃经》讲完后,佛陀就接近圆寂了。为了续佛慧命,让正法久住,当时世尊说:“你们有谁能弘扬、广讲这部《法华经》?”世尊接近涅槃时,并没有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好好享受!”他最主要的期望是什么?就是让以《法华经》为主的正法,久住于世。关于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责任。
现在还可以,许多道友、法师,无论出去也好,在学院也好,在任何地方,对自己的使命都比较清楚。佛陀们在一起,是以讲经说法为主;我们佛教徒集聚在一起,也不是为了吃喝玩乐、游山玩水,这些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提供修学佛法的方便。
包括一些居士,在因缘合适时,也可以互相传授佛法。有些人觉得:“如果是大法师,他可以讲经说法,但我作为一个普通居士,以在家身份去讲不合理吧。”很多人习惯上这样怀疑,藏地、汉地都是如此。其实,这没什么不合理,以前我也讲过:如果不是为了名闻利养,没有不良目的,纯粹以一颗虔诚的心,这是允许的。佛经里有这样的公案。
《法句譬喻经》中有个公案:有一次,佛在给孤独园讲法。那时,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叫金刚,长得特别难看,后来佛陀加持她变好看了。她有一座私人宫殿,但平时不能出宫,有五百侍女侍奉她。附近有个卖化妆品之类的商店,店主是个老人家,叫度胜。侍女们因为不能走远,经常在这家店买东西。
度胜听说佛正在给孤独园讲法,听法能解脱痛苦,非常殊胜,他就准备去听。那些侍女知道后,虽然也很想去听,但因为没有自由,就对度胜说:“我们不能离开。你听法之后能不能为我们复述一遍?”度胜有些为难:“我这样的人,没有功德,身份也卑微……”但她们再三请求,他就同意了。
后来,他去佛陀面前听法。佛陀讲完法后,特意对度胜说:“你回去之后,可以给她们传讲,并且可以坐在高座上宣说。”这也是为了体现法的殊胜,如果平起平坐,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传法还是要坐高一点的法座,这是有密意的。
其间,那些侍女好像孩子等母亲回来一样,眼巴巴地盼着。他回来之后,五百侍女把一些衣服堆起来,让度胜坐在上面为她们讲课——可能衣服比较薄吧,印度还是很热的。度胜为她们讲法之后,所有人都得到了须陀洹果。
从这个故事来看,在家人如果没有不净之心,也可以用佛法教化众生,这是开许的。所以,我们无论什么身份,以后有因缘时,都要弘扬《法华经》。佛陀最大的期望就是让正法久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尚为法来,
诸人云何,不勤为法?
这时,佛陀为了重新宣说这些内容,以偈颂方式说道:“圣主世尊多宝如来,虽然灭度很久了,但在宝塔中尚且为了听法而来,诸位为什么不能为了正法而勤奋呢?”
早已灭度的如来,以希求佛法的缘故,都会专程来此听闻。诚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讲:“听法功德,出生死中,最为第一,常当亲近,专心听法。”听法的功德非常大,在出离生死轮回方面,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应当经常亲近善知识,聚精会神地听受佛法。你看,这里说“诸人云何,不勤为法”?这么久之前圆寂的佛陀,现在都以这种方式来听法,我们为什么不勤奋呢?
《正法念处经》中还说:“以闻正法故,能止于恶法,以离恶法故,常得安隐处。”听闻正法以后,能制止恶法,以远离恶法的缘故,常获得快乐。我也经常说,有些人以前心很烦乱,但只要听了法,除了少数人以外,都会平静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心会专注于法。所以,大家应该欢喜受持正法,对闻思修的积极性要提升。
此佛灭度,无央数劫,
处处听法,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常为听法。
“这尊佛灭度后,即使过了无数劫,只要有佛宣说《法华经》,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也会去听闻,因为正法非常难遇。这尊佛的本愿就是:我灭度以后,只要有宣说《法华经》的地方,我都前去听闻。”
发愿是很重要的。这尊佛虽已灭度,但仍会去各处听法,这是他的愿力。我们也要发愿:“从今生乃至生生世世,我要弘扬《法华经》。”发愿以后,就算今生实在找不到听众,就像昨天讲的,哪怕对着石堆讲《法华经》,也可以。或者在夏天时,去有许多昆虫的地方,给草地上的蚂蚁传法、诵经,那你也是一位大上师!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
如恒沙等,来欲听法。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此外,我的分身无量诸佛,如恒河沙数一般,也为了听法来到这里。”
佛在十方世界都有分身,如恒河沙数那么多,他们也都来到这里听《法华经》。佛既然来听法,菩萨就更不用说了,文殊菩萨、观音菩萨肯定会听;菩萨都要听法,声闻、缘觉更不用说了;声闻、缘觉都要听法,其他人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傲慢。
有些居士,稍微有点智慧时,就觉得不用听课了。有些法师也是这样,没当法师时还可以,后来当了法师、堪布、堪姆,好像听法的兴趣都没了:“我是讲法者,哪儿需要听法?”佛为了正法,尚且到另一尊佛那里听闻,而我们有些人,没有获得佛菩萨果位,只不过得到一个暂时的头衔,有什么可傲慢的?包括居士辅导员中,有些也是傲气冲天,这一点不用我们评价,无论是旁人还是自己,都应该一目了然。他们到底是在弘扬佛法,还是比较傲慢地维持一种形象,自己应该清楚。
及见灭度,多宝如来,
各舍妙土,及弟子众,
天人龙神,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故来至此。
“这些分身诸佛,为了拜见灭度的多宝如来,各自离开美妙庄严的国土,与他们的弟子、天、人、龙、神,进行各种供养,为了让佛法久住于世间,而来到这里。”
这么多佛陀,为了正法久住,都来到我们这个刹土。
为坐诸佛,以神通力,
移无量众,令国清净。
诸佛各各,诣宝树下,
如清净池,莲华庄严。
“为了让诸佛安坐于此,释迦佛以神通力迁移无量众生到其他国土,令整个娑婆世界变得清净。诸佛各自来到菩提宝树下,如清净水池中的莲花一样庄严。”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不再高低不平,山川河流都没了。这些佛陀安住在树下,如池中的一朵朵莲花般特别庄严。
其宝树下,诸师子座,
佛坐其上,光明严饰,
如夜闇中,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遍十方国,
众生蒙熏,喜不自胜。
譬如大风,吹小树枝,
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宝树下的各个狮子座上,有诸佛一一安坐。每尊佛的身体以光芒严饰,犹如暗夜中燃烧的大火炬。他们的身体散发出扑鼻的妙香,遍及十方国土。无数众生闻到这些妙香后,心生大欢喜,好似被大风吹动的小树枝般雀跃。诸佛以这样的善巧方便,令正法久住于世。”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中说:“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只要正法久住,人天众生就会越来越多,恶道众生会越来越少。只要世上有了正法,人们就会乐于行善,恶风气会慢慢消失。
我们之所以弘扬佛法,并不是想壮大自己的教派,而是想为众生指明正确的道路。众生一旦步入正途,自然会感到快乐;而让众生快乐,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理念。因此,我们经常要求大家多学习佛法。
现在总体上讲,各地学习风气还不错,但也有个别地方,一些人借用佛教的名义毁坏佛教,通过各种宣传招揽许多人,最终,这些众生的相续并没有什么改善。
迷信和正信,我们要学会区分。要想学会区分,就要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正法、哪些是邪法,哪些是善知识、哪些是邪知识,要把这些问题弄明白。
我也希望一些佛教徒,不要太过迷茫。现在某些地方,的确有假冒的上师、仁波切、大和尚等,有各种不太好的现象。毕竟我们所在的世界黑白俱全,并不像净土那样完美无缺。当然,恶法也不能太多了,否则到处是邪气遍满,天人和人类越来越少,恶人和恶趣众生越来越多,世界会变得痛苦不堪。我们希望世界和平,但如今世间有种种战争、饥荒,一些国家的状况真是特别可怜。所以,大家还是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度化这些众生。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佛陀告诉大众:我灭度之后,谁能护持、读诵、演说这部经?今天在佛面前,应该自己宣说誓愿。”
我们也要发愿: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都要弘扬《法华经》。内心深处有这么一个誓愿很重要。
其多宝佛,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令得久住。
“多宝如来虽已灭度很久,但他以大誓愿力,在宝塔中发出这样的狮吼声。多宝如来和我,以及我所召集的化身诸佛,都知道其中意义。诸位佛子,你们谁能护持这部妙法?应当发大愿,令正法得以久住。”
我们一定要发誓愿:将来弘扬《法华经》!生生世世不离《法华经》!
这次讲法,每天上课时我都很欢喜。一方面是,你们很多人遇到了《法华经》;另一方面,我离开人间之前,能讲一遍也很欢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部经应该能讲完。能将其讲一遍,或者读一遍、看一遍,获得人身就特别有意义。
听闻佛法是非常难得的。《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世尊甚难遇,妙法亦难闻。”遇到如来是非常难得的,听闻佛法也非常难得。虽然我们没能亲见世尊,但他所传授的佛法,我们已经遇到了,所以应该发下宏愿:“为了让正法久住,我要想方设法护持它。”
其有能护,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诸来化佛,
“如果有人能护持这部经,就是供养我与多宝如来。这位多宝如来处于宝塔中,经常云游十方世界,也是为了护持这部经。如果护持《法华经》,则是供养所有来到这里的化身佛。”
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读此经,多看一看。实在不行,也要经常带着《法华经》。
我看到,现在许多人都随身携带《法华经》。不过,以前我讲《般若摄颂》时,很多人也带着《般若摄颂》,现在就把《般若摄颂》置之一旁了;法王讲《系解脱》的功德时,很多老道友都携带、念诵《系解脱》,现在有些人也不念了。所以,有时候,人还是会喜新厌旧。
庄严光饰,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这些化身佛是以光明庄严世界的尊者。如果有人宣说这部经典,就是见到了我释迦牟尼佛,见到了多宝如来,也见到了所有分身佛。”
只要谁传讲《法华经》,他就可以宣称:“我见过释迦牟尼佛,还见过多宝如来和十方诸佛。”“啊,你真的见到了?”“是啊。”“怎么见到的?”“因为我讲过《法华经》。”“讲这部经怎么就见到佛了呢?”“佛陀亲口说:‘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这在因明上,谁都驳不倒。所以,今天我也承认:我见到了释迦牟尼佛,见到了十方分身诸佛,还有过去无数劫前涅槃的多宝如来。
你们也是读诵、护持《法华经》的人,见到了没有?(众笑)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佛陀说:“诸位善男子,你们应各自好好思维,这是非常难的事,最好能发大愿。宣说其他恒河沙数的经典,不足为难;把须弥山放在手中,抛到他方无数佛土以外的地方,也不是很难;用脚趾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并将其远远抛到另一个国土,也不是很难;站立在三有的顶端(非想非非想天),为大众演说无量其余经典,这也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什么?就是在佛灭度之后,在恶世中能宣说这部经典,这是极其困难的。”
在这浊世之中,弘扬《法华经》确实是非常困难的,违缘重重。去年我刚讲这部经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情,就连平时对我很好的、听了十几年课的人,也说变就变。有一段时间,我想过要不要放弃,觉得要不要不讲了。
这部法的功德特别大,所以违缘也特别大。我讲经说法三十多年了,即使是传讲很多密法,也从未遇到过如此大的困难,差点都讲不下去了。后来在关键时刻——有些事也许可以说吧,依靠梦中上师的加持,以及一些护法神的护持,我最终没有放弃,还是捡起来继续讲。
那段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以前遇到各种违缘时,我都觉得没什么,但这次的很多事情让人难以接受。所以,我对这段内容深有感触。讲其他课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讲《法华经》,尤其在这个末法时代,确实有难以想象的困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用手把持住虚空进行游行,这不算难,真正难的是什么?在我灭度后,如果自己书写并受持这部经,或让别人书写,这是很难的。假使把大地全部放在脚的趾甲上,升到梵天界,这也不算难,真正难的是什么?在佛灭度后,于恶世中,哪怕在短时间中,读诵这部经典,也是非常难的。”
这些假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体现此经的与众不同——讲其他经、读其他经都不算难,诸多佛经之中,如《法华经》般有这么多佛陀如此重视、护念的,极其罕见。
所以说,我们都比较幸运。大家一方面要欢喜,同时也应该在有生之年,尽力弘扬《法华经》,一定要发这个愿。我们回顾汉地历史,像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相对来说,此经都弘扬得不错,但在这个时代,对《法华经》弘扬得特别不够。所以,我们应该扩大范围,想尽一切办法去弘扬。
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机缘学习《法华经》,那该多好啊!大家一定要努力。我看到在唐朝时,汉地寺院的说法风气很不错,就像公案中说的那样,一个人讲过五十次《法华经》。但现在,人心的确变了,加上碎片文化盛行,各种短视频被刷来刷去,人们喜欢以这种方式学习,其实这完全不够。希望大家多看一些长篇幅的书,多听一些系统性的课程。
不过,此次学习《法华经》的佛友,应该还不错,一直都在坚持着。我也一直在关注,如果今天缺了一个人,我就想:“这个人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五一假期去喝酒了?”“某人应该又去散乱了。”“今天他虽然外出,但还坚持在手机上听,很可爱。”所以,我通过各种方式,在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
这次,大多数人都很好,我比较满意。与此同时,对于这种学法的机缘,我们还要不断地扩大、弘扬,自己要学得深一点、踏实一点。如果自己学得好,甚至梦中也想着给众生传讲,那是很好的。如果实在找不到眷属,给家人弘扬也可以。
现在的听众中,在家人占大多数,应该有几万人。如果有五万在家人,其中两三万人应该都是香火传承者,是“亲生弟子”。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弘法利生。跟我同龄的法师,还能活多久也不知道,希望那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以后在全世界弘扬《法华经》,大家可以多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