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狗偷食
信中云:“希求名声盛如燃草火,为糊口到处奔波精进者,恒时依靠邪命来养活,徘徊城边饿狗大行者。”
希求名声的欲望如同盛燃的草火,虽然从来没有为了修行精进过,但为了糊口却能到处奔波,一直依靠邪命养活自己,这就是如同饿狗一样的“大修行人”。
虽然住在修行人的行列中却不奉行正法,只是追求好修行人的美名,这种人唯利是图,贪求名闻利养的欲望好似燃烧的草火一样炽盛,只是为了获得一点点衣食的薄利也是无有疲倦地到处奔波的“精进者”,恒常依靠五种邪命来过活,这种“大修行者”就像饿狗跑到城市的四周去的目的就是偷窃过往商人及旅客们的食物。
法王如意宝也说过:“我们的温饱基本上可以解决,不用再到大城市中去,否则,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却是很多珍贵的东西。”
我们有些人也是对修持正法与上师的教言兴趣索然,
这些大修行人到城市中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一点名声地位,如同饿狗一样。确实有些人到城市里去之后,对上师的教言连听都不想听,每天就是为了得到一点儿名声地位四处奔波。
教言和窍诀有一定差别,有些格西解释说:“所谓的教言是指能使自己获得暂时、究竟解脱的善妙语言;窍诀指具有方便善巧的教言。”
仅仅为了贪求世间的丰衣足食与名闻利养而承受着心灵上的种种折磨,就像饥肠辘辘的饿狗一样到处奔跑游荡,原本自己对施主是否有违缘的情况一无所知,却装出一副一清二楚的假象,本来根本没有看到天龙鬼神等,却信口雌黄地说“你就是被它所害的”,简直就是在说弥天大谎。
现在说神通的特别多,学院里也有,他们不要说鬼神,连自己的心态都不清楚,但在施主面前经常说这个鬼、那个仙的,那些愚笨的人也是特别相信。
对于无常法门及上师瑜伽等修法甚至只是观修了喝一碗茶的功夫,口中不停地说“我很累”,身体也随之坐不住了。
他对修无常法、观上师瑜伽根本没有兴趣,只是在喝一碗茶的时间内修一修,却在不停地说:“累死了……”有些人听课也是,不想听的时候睡觉,想听的时候起来,然后仅仅听了一个小时就觉得特别累。你们可能以前没有听过法,根本不懂闻法规矩,听法的时候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心态,行为应该如法,否则非常不好。
可是,当他为了收取施主的亡财信财而夜以继日地念诵禳解仪轨,只有微不足道的少量供养也是不辞劳苦。
有些人,让他闻思修行的话,一两个小时就累得无精打采,但让他为了信财亡财奔波忙碌的时候,一点儿都不会累,反而觉得特别快乐。
今日来看,这位“大修行人”在某某施主家中,明天再看,他又坐在另外一位施主那里,不经意间已是满头银发,人生的时光就这样在城里让它白白地流逝过去了。
本来人身非常宝贵,时间也非常短暂,但是他根本没有善加利用,没有好好地闻思修行,每天就是坐在施主家里喝茶聊天。
这种修行者大有人在。可悲啊可悲,实在太可怜了。
确实这样,有些人依止过寂静地方,也依止了善知识,但后来不知道着了什么魔,有时候回到寂静地方住一两天,后来就又出去了,这样的修行肯定有问题。他们在寂静地方根本不愿意待,整天就是往外跑,偶尔回来一两次,问他:“你在外面做什么?”他说:“有点儿事情。”恐怕没有什么事情吧,听说你整天就是待在居士家里,连闻思修行都已经放弃了……
这样真的非常可惜,如果把难得的人身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那到你满头银发、牙齿都掉光了的时候,再想修也已经来不及了。
唯一追求如此欲妙而以邪命维持生活的现象前面已经讲述过。《喻法书》中在阐明五种邪命时也说:“所谓的‘敷具’有一段这样的公案,从前在耶地的经堂里有的比丘在施主们能看见的地方假装用粗毛线缝敷具,他们之所以用粗毛线来缝敷具,言外之意就是说‘我现在没有细毛线,才万不得已用粗毛线’。如此施主们便会带来大量的细毛线。这种做法也属于旁敲侧击。”当前,我们中的有些人到了施主的面前,直截了当地说:“我没有这种衣服、这种食品,也没有这种资具。”
这些人脸皮厚得出奇,他们会直接对施主说:“我现在缺个录音机,你可不可以给我买一个?上师上课的时候非常需要录音机。”录音机有了之后,他又说:“你可不可以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用它查资料、做笔记特别方便——哎呀,特别随喜你们的发心,我回去就给你们念《大圆满愿词》,《大圆满愿词》可殊胜了……”
有的人虽然不直接说,但通过一种表情让施主知道我没有这类物品,依靠这种手段获得利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严重习气,是故,对此应当倍加注意。
他们经常显示各种各样的行为和语言,就是为了让施主们知道自己缺少某某东西,这是很多人与生俱来的习气。
这一点应该注意,尤其在施主面前,自己的行为一定要如理如法。
在当今的末法时代里,有些名义上的僧人来到某一位施主的家里,当他自己看到有一件物品,心里立即萌生起“我需要这个”的念头,此时,他一边口中不断地赞评说“你的这件物品质量实在是太好了”,一边眼睛也瞧个不停,并且再三地评价这件物品的优点。
有一天我弟弟的孩子到我家里来,他拿着一个玩具翻来覆去地看,特别想要,于是就说:“这个非常的好,多少钱呀?你还有没有多的?”我说:“这个特别贵,一千块钱……”他非常的扫兴:“是嘛?这么贵呀?这个东西真的非常好……”后来我对他说:“跟你开玩笑的,喜欢就拿去吧!”他很快就拿着玩具兴高采烈地跑了。
一般小修行人有小念头、大修行人有大念头,不管怎么样,有些僧人到施主家,就是为了要这个、要那个。
最后施主也顺水推舟地说:“既然这件东西这么合您的意,那就供养比丘您老人家吧。”
听到修行人这么说,施主也实在没办法,只好说:“既然您老人家这么喜欢,那就供养您吧。我们家的生意这两天不太好,还希望您能加持。”“啊,这没问题,你放心吧,我肯定会加持的。我也会让上师如意宝加持你的……”
在没有达到这一目的之前就会没完没了,这也是一种旁敲侧击的做法。
这一点应该注意,不然很容易违犯。
此类现象在我们当中自然比比皆是。此外,所谓的“无箭头的箭”是表示赠微博厚的一种比喻。例如,用无箭头的箭射中别人,对方心里疼痛难忍立即会反戈相击,就像人们所说的射无箭头的箭一样,我们这些人,如果一位施主来到这里,就会喜形于色地说“我的施主来了”而起身相迎,为他接风洗尘,摆上好茶、酥油、肉类、油饼等丰盛的饮食,热情款待。
很多修行人在施主来的时候都会去迎接。有位上师的大施主打电话说要到他的寺院去,这位上师马上包了一个车去接他,但是施主在他那里高山反应,差一点就死了,然后也没有供养,只是和同来的人拍了个照片就回去了。这位上师特别生气……
其实施主供养或者不供养应该随他自己的意愿,没有必要去接。在汉地也是这样的,我有一次到一个寺院,问一个小和尚:“你们的大和尚呢?”他说:“我们的大和尚接大施主去了。”他边说也是边笑,看他的表情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
现在有些居士去某某处开法会的时候,活佛一定要用牛肉招待,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本来汉传佛教特别反对吃肉,你还用牛肉来招待这些吃素的居士们就非常不好。这些居士也是:“上师加持就可以……”上师哪里有这种权力?如果这样的话,比丘犯戒的时候,只要给你摸个顶就可以说没犯戒啦?没有这样的事情。有些“上师”也比较愚笨,弟子问:“上师您加持之后,我可不可以吃肉?”这位上师“神态庄重”地说:“可以、可以……”他可能连什么叫加持都不懂。
上师不是万能的,希望大家还是注意。
在交谈期间,口是心非地说些“你心地善良,你慷慨好施”等如是三番五次地说奉承恭维之语,言谈也一再表现出自己不喜欢愦闹利养,并乐于广作布施,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修持正法,以诸如此类的手段令施主明白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修行人,以各种妄言蒙蔽信士。
希望大家应该将正法、非法区分开来。
当时自己的举止也是闭目合掌,法衣整洁,仪表庄严,表现出一副自己知足少欲的神态,这就是一种诈谄威仪。赠微博厚、献媚奉承以及诈谄威仪此三者同时是由贪图享乐的动机而产生的。
有些人在施主来的时候特别精进,仪表也庄严……以此博得施主的好感。其实这都是无常观得不好的原因,再加上贪心特别强烈,这类神态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如果未采取赠微博厚的做法,唯恐施主因不满意而不对自己作供养,或者供养也是微薄的礼品;如果未曾使尽周身解数当面赞叹施主以及介绍自己如何以最大的精进行持善法的情况,则担心施主不会生起信心,假设不生信心,就一定不会供养财富;倘若行为举止不装得十分调顺,说起话来不是柔声细语、温文尔雅,又恐怕施主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好的修行人,以至于利养少得可怜。
他的发心是这样的,认为如果施主没生起信心,自己也就不会得到供养。但他还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这种心态,并且说:“我完全是为了利益施主们才这样做的。”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一言一行根本就是为了掩饰自己丝毫没有调伏的内心。
《喻法宝积书》中也写道:“依靠诈谄威仪以求获取利养之人,希望别人会说‘这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从而得到利养恭敬,于是在人前也假装行为寂静,面带微笑,慈眉善目。”
奔公甲的一把灰,为什么会成为当时藏地最好的一种供品呢?噶当派的格西经常观察自己的心,就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不好的发心之后做出了这一举动,所以即使一把灰也成了最好的一种供品。但有些人不仅不观察自己的发心,而且别人给他指出来的时候,他还会强词夺理:“根本不是这样!”
“或者希望别人对他如此评价说‘这位尊者秉性正直,不为世间八法所动’进而供养丰厚财富,态度也是毕恭毕敬,于是通过行为如理如法、语言直爽坦诚、直言直语等让别人生起信心的各种方式来骗取利养,这就是邪命。”
《喻法宝积书》中说:真正的邪命,就是指通过虚伪狡诈的语言行为欺骗施主,以此获得利养恭敬。
我们应该经常观察自己的行为,不要通过这种假装的行为欺骗信士。
我本人对此也有同感,我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修行人,或者装出一副行为如法的模样,眼睛只看木轭许的地方,平时举行赛马、射箭之类的娱乐活动,装作没有看到似的,当见到鸡犬等动物时口头上也是说着“它们好可怜啊”,本来无有一点恻隐之心却装作悲心切切的样子。
那些狡猾的出家人经常会表现的如理如法,非常符合戒律要求:眼睛只看一木轭许的地方,对赛马、射箭等活动视而不见。他们相续中虽然无有丝毫悲心,但在见到可怜的动物时,仍在表面上做出一副大慈大悲的样子。
尤其大城市里一些假装的修行人,为了获得利养,在放生的时候特别有悲心,在居士面前也表现出戒律特别清净的行为,这种人现在非常多。
本来,心里对施主的供品早就垂慕已久,贪求不已,可是口头上却假惺惺地说:“不要将这些拿到我的面前来,难道你们不想让我待在这里吗?”假装知足少欲。
本来他特别想要,但却装模作样地说:“不要把这些东西拿到我面前来,不要这样……”然后施主们认为这位修行人真是知足少欲,连供养都不接受。有些人不接受还是有一定目的的,因为越不接受,供养就越多,这些都是假象的修行人。
无论是对施主还是其他任何信徒说话时总是装作不知隐瞒似的说什么都是直来直去,当别人恶语中伤时,本来心里怒气冲冲,可是口中依旧谈笑风生,表面上显得颇有度量,无有安忍的境界却装成有忍辱负重的气度等,
他装作大成就者一样,说话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不论别人说什么都不生气,一直都是笑容可掬的样子,表面看来,这位修行人真是非常有度量。
无论从心态行为哪一方面来看,无一不是虚伪狡诈的,自己都应该对自己厌恶得发呕。
我觉得这部《山法》一直在批评自己,对于这种虚伪狡诈的行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我想你们当中肯定也有这种人吧……
也有人利用巧取讹索的邪命来欺骗信徒,他们别有用心地告诉他人说:“某某施主供养了这些财物,我通过此仪轨为他祈福消灾。结果十分灵验,他现在一切顺利,重病痊愈,财运亨通,已经发了大财,而且香火不断,已生儿育女。”
有些施主想要作某某法事的时候,这位上师经常会说:“这个不是很容易,没有1000元以上不能做。”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1000元以上,可能是没有这么多钱,这位上师老人家的发动机就没办法发动……
很多人也是特别愚笨,没头脑没智慧,对佛教的真正含义根本不懂,别人说什么他们都信。
又对其他的施主大声疾呼地游说:“我如今正在做一件广大的善事,你们应当趁此大好机会尽力捐助、随喜供养、多出钱财。”
有些人说:“我现在正在做某某善事,这件善事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非常有利益,而且我问过许多活佛堪布,他们都是非常赞叹的,就连法王如意宝都不断地对我点头。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这个机会非常非常难得,如果你们能积极参与,一定会转生到极乐世界、香巴拉刹土……”
如果信众没有竭诚供养,只是捐赠了微量低等之物,此修行人便大发雷霆,恶言相骂:“你们就拿来这么一点点东西,难道还能积累福德吗?”经他这样一说,信徒也无可奈何,不得不供养,这些都是属于邪命。
如果施主供养的财物没有自己想象得多,他就会特别生气:“你供养这么一点点,怎么还想要成佛……”感觉上给他供养的越多,成佛的时间也会越短……
现在有些人说:“我们这里缺这个、缺那个……”一方面他自己并没有享受这些财物,应该有一定功德,但有时候为了学院、为了上师化缘也不太好。还有些人不懂化缘的方式,不仅很容易断了信士们的善根,对自己来说也成了一种邪命养活,这样的话,即使你造了佛像、做了功德也没有很大意义。
《格言宝藏论》中说:“恶人尽管得财富,行为变得更恶劣,瀑布无论再阻挡,然彼一直往下流。”愚者到了汉地虽然会得到一些财产,但都是以不清净的方法得到的,对自己的见解、修行不会有丝毫助益,这样做佛像也没有意义,不如像噶当派的大德那样,在清净的地方修行,这才是最有利益的。
一般世间上有各种各样不如法的事情,但他们怎么做也没有办法,只要自己如理如法也算是一个智者。
在当今的恶世,有些形象上的修行人口头上冠冕堂皇地说:“为了让施主今生幸福快乐,我将尽力成办这件事。”其实他完全是为了自己捞取大量的收入。另有些人打着“我要造佛像、印经、建寺”的旗号,想方设法让大家捐款捐物。在此过程中,有些根本没有用上,有些虽用上,剩余的财物装入个人的私囊,据为己有,此等人同时造了任意享用三宝财产、浪费信众之财以及邪命养活这三种恶业,使自相续被速堕恶趣之因的滔天重罪所玷污,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就像发疯了一样。
现在有这种说法:很多人通过建造寺院已经发财了。当然建寺院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没有一定的能力和智慧不一定成功,但以造佛像、印经书为名化缘也不是很好。有些人在外面说:“要放生、印经书,你们多多随喜……”他有没有放生倒是不知道,但印经书的钱确实没收到,可能全部装在自己系解脱的口袋里了……
这些人把佛教当作一种买卖品,真的已经发疯了一样。有时见到这种行为都是特别痛心,即使你对前世今生不承认,也不应该把佛教当作买卖品进行损害,希望大家不要变成这样的疯子!
此五种邪命前文中也已宣讲过,此处又再次重申。对于这一点,若从自己所见所闻的切身体验,虽然还有许多要讲的,但于此恐繁不述。恒时依靠这样的邪命而维生的“大修行者”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就像流浪在城边的饿狗一样。
希望以前没有出现这类行为的人,以后也不要依靠这种邪命养活自己,依靠恶业维持生活真的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