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颠倒想
对此有些人显出一副颇有见地的神态说:就像如果与火靠得太近必将遭到焚烧一样,如若与上师过于亲密,那必然会出现矛盾重重的不良后果。所以,求法时依止上师,在不求法时就远远避开上师,到别处去安住,这样还是很好的。
有人认为:就好像离火太近会被灼伤一样,离上师太近的话,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不应距离上师太近,求法时住在上师跟前,不求法时就远远离开。
他们依止上师就为了得到一点儿法,札嘎仁波切说:这种人就像乌鸦得到一块肉就马上远走高飞一样,在他的相续中,根本得不到上师的加持。实际上,上师的意传加持非常不可思议,仅仅依靠自己苦修不一定证悟,但依靠令上师欢喜等方式获得证悟的现象却是非常多的。
说完便在距离上师一个月路程的远处住了下来。这种现象俯拾即是,极为常见。
不要说像我这样的小人物面前,即使法王如意宝跟前也有这种人——听法时靠上师特别近、不听法就远远离开。他们认为平时也离上师太近,以后肯定会出问题的。但你远远避开可能不会解决问题,前辈的高僧大德从智慧上来说非常了不起,却为什么还是长时间依止在上师身边呢?就是为了获得上师的意传加持,学习上师的清净行为。
这种人往往口头上会说出诸如“我唯一依赖上师”这样冠冕堂皇、漂亮动听的言辞,实际行动中却充分显露出他对于如理如法依止上师根本毫无兴趣的心态。
这种人已经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了自己对依止上师根本毫无兴趣的心态。
一般而言,具有将上师视为真佛的无伪清净心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我们如果能做到口中经常说上师就是真佛陀,心里也反反复复这样观想,夜以继日对上师修清净观,那么与上师越亲近,对依止上师之道理的理解程度也相应会越来越提高。
作为凡夫人,想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不容易。这主要是因为认识不够,对依止上师的方式根本不理解。我们如果能够身体如理行持、口中如理宣说,其实依止上师也并不是很困难。
一般来说,真正的高僧大德、大上师不会无缘无故损害你,可以一心一意地依止,不像现在社会上的恶人,他们经常不讲道理,会对你造成损害,对这种人远远避开是非常好的。
有些人说:“我经常对上师生邪见。”我有时想:在法王如意宝这样的上师前怎么会生起邪见呢?上师不论做任何事,就是为了暂时、究竟地利益众生,为什么还会生邪见呢?如果上师整天喝酒、抽烟、无恶不作,那你对上师生邪见也可以,但上师每天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你到底从什么角度对上师生邪见呢?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依止上师、亲近上师不是很困难,经常将上师作佛想,口中也如此宣说,自己的相续会逐渐得到转变的。
还有些人顾虑重重地说:“因为我心里对上师没有信心、恭敬心与清净心,如果待在上师身边,只能积累恶业而已。”
有些人认为:自己既没有信心也不具足清净心,那还不如早一点儿离开上师。但你有没有把握离开上师后功德越来越增上呢?假设在上师身边都得不到利益,那离开上师可能更加不行了。
这些人本来自己就已经不具有清净观,加之又不愿意长期持久地修清净观,他们认为反正我没有清净心,就顺其自然吧,如此也是很快乐的,而不愿意改正自己的恶行。(这些人纯粹是破罐破摔、将错就错、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殊不知无有清净心也是可以改变的。如上所说,与具正信的道友相处,多观想上师的功德,逐渐就会改过自新的,并且亲近上师也有无量功德。)
他们愚昧地认为一切随缘转吧,根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德行,这唯是将自己推向恶业深渊的想法,是对自己、对众生不负责任的一种心态。
有的人也满不在乎地说:“既然对上师不能观清净心,那也是无所谓的,独自住在偏僻的山里修法也是很好的。”
他们对于这样做的后果根本不在乎,认为:没有清净心也无所谓,反正得到一点儿法,到山中修行就可以了。
你们对上师连一颗清净心都不能观想,那煞有介事地修法又能有什么利益呢?难道佛陀没有说过大大小小的一切功德均依赖于上师吗?
也许你自认为非常了不起,但是,难道你不知道远离上师之后,可能有很多功德都得不到吗?
而且,对上师能生起信心、观清净心的主因就是要在上师身边住下来,随后全神贯注听闻依止上师的甚深窍诀,交往那些对上师观清净心的同修道友,与此同时对上师修清净观。
远离上师没有利益,应该在上师身边安住下来,与对上师有信心的道友交往,这一点很重要,法王如意宝也说:“如果实在无法闻思修行,就依止见修行果比较好的道友,这样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成就者事业金刚曾经请问金刚手菩萨:“生起信心之因是什么?”金刚手菩萨答言:“如若依止如第二佛陀般的上师便可生起信心;如果与具有正信的道友相处也可生起信心。”
事业金刚是宁玛巴的一位大成就者,宗喀巴大师的上师。在宗大师的传记中说:有关密宗宁玛巴的种种教言是在事业金刚面前听受的。《空行心滴》中莲花生大士与空行母益西措嘉的对话——有关甘露妙药的大圆满法,后来宗喀巴大师在事业金刚前听闻之后,也将这一法要通过自己与事业金刚对话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宗喀巴问、事业金刚言,这在宗大师的著作全集中应该有。
现在很多人说:“我信心生不起来,恭敬心也没有,怎么办呢?”这样的话,你在具足信心的道友跟前待几天就自然而然会生起信心,因为一般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事的影响。金刚手菩萨赐予我们的教言是:上师与第二大佛陀无有差别,如若对其无有信心、恭敬心,就更应该好好依止上师,千万不要轻易离开。
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住在与上师隔一定距离的寂静山中,只要将上师观想在头顶上修清净心就可以了,守在上师身旁又有什么必要呢?
学院的有些人说是到附近的某某神山修行,但你到了那里以后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我也略有耳闻,这时你们怀念上师的金刚歌也已经“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不是自讨苦吃嘛!
在上师健在的时候,不论修行好或不好,最好不要离开上师,在上师面前聆听法要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人也实属愚昧无知、智慧浅薄之徒。如果不住在上师身边,怎么能听受上师的讲经说法?如果听闻不到上师的讲经说法,怎么能断除对教言的满腹怀疑?如果没有断除对教言的满腹怀疑,又怎么能生起五道十地的功德?
现在很多人的心里都会存有很多疑惑,这是因为学习佛法的时间不长、自己的精进程度不够导致的。如果依止上师的时间越来越长,相续中的怀疑也会自然而然断除。在座的老修行人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刚来的时候——怀疑满腹、矛盾重重,而现在,相续中的怀疑是不是已经越来越减少了?你们可以比较一下,现在的心态是不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这都是听经闻法的原因,否则根本不可能断除怀疑。
再说,如果我们要杜绝上师不欢喜的一切事情、对于上师欢喜之事尽力而为的话,那么住在与上师遥隔千里之外的地方怎么会知道什么是上师欢喜的、什么是上师不欢喜的呢?
按理说,应该对上师欢喜的事情努力行持、不欢喜的事情尽力断除,假设一直待在上师身边,就可以了知哪些事情会使上师欢喜,哪些事情上师不欢喜,但如果离开了上师,又如何知道呢?
如果说需要以三供养令师欢喜,无论是哪一种供养都必须亲近上师才能做到。
对于上师,应该依靠三种供养使之欢喜,而所谓的三种供养都必须亲近依止上师才可以,否则根本无法实现。
供养财物必须要面见上师前而供养;
首先是供养财物令师生喜。不过,这也不是很困难,现在通过银行汇款、邮局投递都是可以的,除非是一些饮料想寄过来恐怕有点儿困难……
恭敬承侍也必须住在上师身边,才能办到;
其次是以恭敬承侍令师欢喜。这一点确实要在上师身边才能做到,不然你人在大城市里,然后说:“上师你要不要做什么事情?”在大城市里没什么事情需要做,我也不想在那里办工厂……
依教修行的供养也是同样,要遣除修法的歧途障碍必须向上师请教,方能成就。
能够令上师真正欢喜的就是依教修行,但是修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歧途障碍,这只有在上师跟前请教之后才能遣除,如果离上师特别远,你又如何请教呢?
所以说,只有在上师身边才能以这三种供养令师生喜。如若与上师遥遥相隔,那以三供养令上师欢喜就成了痴心妄想,根本是无法办到的。
希望各位道友不要轻易离开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