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第5课
2020年7月17日
破地狱的偈颂
《新续藏》中有一部《地藏菩萨像灵验记》,卷一里记载了一则公案:宋朝时有一位僧人,平时不好好守戒,对僧众的财物也不重视,三门整天处于散乱放逸的状态。
后来,这位僧人因病离开了人间,但他身体的某些部位仍然温暖。三天过后,他忽然苏醒过来,痛哭流涕,不断忏悔。
当别人问他怎么回事时,他说:“我死后到了一座城市,城门前有一位僧人。那位僧人对我说:‘我是地藏菩萨。你在人世间造过我的像,虽然没有做过供养,但我仍然要回报你造像的功德。我现在教你一句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只要你能背诵这句偈颂,就不会堕入地狱。’”
“我背下偈颂后,继续往前走。到了阎罗法王那里,阎罗法王问我在人间做过哪些功德和善事。我对阎罗法王实话实说:‘我不仅没有行持过善法,也没有很好地持守戒律,反而造了不少罪业,唯一受持一句偈颂。’阎罗法王让我念诵那句偈颂。我念第一遍时,地狱里的很多众生都获得了解脱,于是我又念了一遍,更多的众生因这句偈颂的加持而解脱。见此情景,阎罗法王焦急地说:‘赶紧停止!不必再念了,将他放回人间。’”
僧人后来查验,发现那句偈颂就是《华严经》里面的内容。于是,他逢人便诉说自己的经历,并且劝大家学修《华严经》。由于译本不同,实叉难陀将那句偈颂译为:“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从这则公案中可以知道,听闻《地藏经》或地藏菩萨名号,以及造地藏像、印《地藏经》的功德非常大。
分身集会品第二
分身:这里指的是地藏菩萨的分身,或者说化身。这一品主要讲地藏菩萨分身无数,在不同的世界中度化众生。
集会: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转法轮,此时,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的化身,全都聚集于忉利天,听闻佛陀宣说正法。
当然,这里面讲到的内容,有信仰的人会接受,没有信仰的人,可能觉得难以想象。就像《大智度论》中讲的:“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若想趋入如大海般浩瀚无垠的佛法,必须依靠信心;而获得解脱、度化众生,则需要依靠智慧。
|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
那时,百千万亿个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中的分身地藏菩萨,全都会集于忉利天宫。
实际上,宇宙中有无量世界,每个世界凡是有地狱的地方,就有无数位地藏菩萨的分身在那里度化可怜的众生。
悲心无量,分身无数
不仅是地藏菩萨,诸佛菩萨和大成就者们,他们在六道中同样显现种种形象度化众生。
许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一位成就者,在同一时间,示现许多化身在不同的地方度化有缘众生;不同地方的有缘众生,在同一时间,亲眼看见这位成就者的身相,亲耳听到他的金刚语,同时获得他智慧的加持。
宗喀巴大师的传记中说,宗喀巴大师的化身同时显现在印度、尼泊尔、五台山、兜率天等很多地方。
还有米拉日巴尊者,他在圆寂之前说:“大修行人若在城市中圆寂,就像国王死在平民家一样,所以我现在要去寂静的地方。”一位弟子说:“我们用轿子抬您过去吧。”尊者说:“我的病相、死相,只是显现而已,我可以自己过去。”说完,米拉日巴尊者让年轻的弟子们先过去。当年轻的弟子们到达曲巴时,米拉日巴尊者早已在那儿等候他们了。
在同一时间,有些弟子看到米拉日巴尊者在某个山洞里坐禅,有些弟子看到尊者在某地传法,还有些弟子看到他在某人家里应供……弟子们众说纷纭,他们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所见。米拉日巴尊者说:“我只是故意在你们面前如此示现而已。”真正的高僧大德在接近圆寂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瑞相。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中还提到,尊者在圆寂之前,本来想去度化一个特别恶劣的众生,结果没有成功。所以说,众生的业力确实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宇宙世界
这里的“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表示宇宙中有非常多的世界。世界之多,完全不是我们凡夫分别念所能思维的,也不是我们用语言和文字所能议论、评说的,总而言之,世界的数量,根本无法在世俗名言中衡量。
要是在以前讲这样的“不可思议”,人们也许很难相信,因为过去对世界的认知,不像21世纪这么清楚。如今,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或从天文学的角度来推测时,就会知道,宇宙中确实存在无量无边的世界。
我们在电脑上能搜索到宇宙的图片,苍穹中那些如星星般密密麻麻的亮点,其实就是发光的恒星,而不发光的、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更是不可胜数。实际上,人类所居住的星球,相对于整个宇宙或银河系来说,只是一粒非常微小的尘埃。
也许有人觉得,佛教里“不可思议”的概念,不大好接受。其实许多天文学的理念,对非天文学专业的人来说,也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对整个宇宙、世界就有一种宏观方面的认知。即使站在科技相对发达的现代来看,你也会惊叹:“佛教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竟然如此深奥和广大!原来并不是极个别宗教和学者所认为的那么狭隘。”
| 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依靠释迦牟尼佛的威神之力,从各个世界来的分身地藏菩萨,以及已得解脱、从业道出来的所化众生,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他们持着香花等供品来到佛前,供养释迦牟尼佛。当时的场面非常隆重。
前来聚会的,有两种:一种是众多的分身地藏菩萨,另一种是在佛陀和地藏菩萨的加持之下发心的、得安慰的、从业道中解脱的圣者和众生。
|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这些与地藏菩萨一同过来的众生,都受过地藏菩萨的教化。在地藏菩萨的教化之下,他们的善根已经成熟,并且发了菩提心,在无上菩提道上永不退转。这些众生,久远以来,一直沉溺在生死轮回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强烈的痛苦,连短暂的休息也得不到。但依靠地藏菩萨广大的慈心、悲心以及度化众生的甚深誓愿,他们现在已经证得了不同层次的果位。他们来到忉利天之后,欢欣喜悦,心怀恭敬,注视着如来的尊颜,连眨一下眼都舍不得。
各获果证:他们各个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果位。比如声闻四果、缘觉、菩萨以及佛果,有些虽然没有得到出世间的圣果,但也获得了一些世间的禅定或神通。
既至忉利:前面讲过,来忉利天聚会的众生,既有欲界的,也有色界和无色界的。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奔着释迦牟尼佛而来,大多数是在地藏菩萨愿力和慈悲的摄受之下而来。
瞻仰如来,目不暂舍:他们好不容易来到三十三天,佛陀威严的身相又如此难见,所以他们到了以后,目不转睛地瞻仰如来。
|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这时,释迦牟尼佛舒展金色手臂,为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中的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摸顶。释迦牟尼佛一边为地藏菩萨摸顶,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在五浊恶世教化刚强众生,令他们的心得以调伏,舍弃邪知邪见,归入正道。可是,在这些众生中,十个里面有一两个,恶习难改,仍有不好的习气。”
摸顶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陀虽以一手,但能遍摸所有分身地藏菩萨的顶。
早期,有些人对上师、大德们所谓的“摸顶”“灌顶”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这在《华严经》《法华经》等很多经典中都提到过。真正的大德,可以通过摸顶的方式,让有缘弟子得到自己相续中的加持和悉地。对有信心的弟子来说,摸顶可以说是获得上师加持的最好方式。
个人而言,上师健在时会经常为我摸顶;上师圆寂以后,我也经常在梦中得到上师的摸顶。每次梦见上师,上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我摸顶。我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些梦境,看了以后,觉得在梦中得上师的摸顶的次数似乎更多一些。总之,对有信心的人来讲,得到上师的摸顶,意味着得到了上师的加持和悉地;对没信心甚至有邪见的人来讲,得五百次摸顶也没有太大意义,反而可能因为邪见而毁坏自相续。
除了度化众生,就是好好修行
十有一二,尚恶习在:这一点,只有度化众生的人才清楚。如果只管自己,“众生怎么样,跟我有啥关系,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活就可以了”,这不是大乘佛子的行为。不度众生的话,就不知众生难度。真正去度化众生时才知道,十个人里总有一两个难以度化,一百个人里总有一二十个恶习难改。这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对众生的分析。看得出来,浊世的众生确实难以度化。
末法时代,由于魔王的力量很强,一些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情况。卓滚朗吉日巴曾说:“我度化众生,不可能失败,但破誓言的人,我没办法度化。”说完这话不久,他就示现了圆寂。
不摄受众生的人不一定清楚,如果摄受众生,像法师或堪布堪姆们就会知道,极个别众生的确难以度化,甚至暂时没办法度化。
佛陀在世时,难以度化的众生尚且十有一二,现在离像法期越来越近,会不会已经增加到十有三四了?而且,佛陀具足圆满的功德与一切智智,在度化众生方面,佛陀的善巧方便可谓不可思议,如果连佛陀都觉得个别众生很难度化,那我们发了菩提心的凡夫,在某些时候有走不下去或撑不下去的情况也正常。
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们度化众生的事业,通常分为几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末期。所以,在度化众生方面有意乐的人,要做好思想准备。末法时代的众生,到一定时候会有各种情况显现,那时度众生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如果失败了,自己就去好好禅修。各方面都要有所准备。
|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为了度化众生,我同样分身千百亿,广设无量的方便法门。利根者,听闻佛法后当即接受,很快就能明了法义,然后依照佛法断除自相续中的烦恼;有些众生,因缘殊胜,经佛陀劝请,稍微了解一下佛法,就像瓜熟蒂落一般,迅速获得成就;而劣根、愚笨的众生,则需要善知识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化,只要这样,他们才能逐渐舍邪归正;业力深重的众生,很难生起对佛法的敬仰之心,即使偶尔产生一点信心,也很容易再次被烦恼和邪见蒙蔽。”
这里,佛陀将众生分为四种:利根者;因缘殊胜者,即一经劝请,很快就能成就;愚笨者;业力深重者。
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大智度论》和《毗奈耶经》中讲,佛陀虽然具足圆满的功德,但也无法度化与佛无缘的众生。
烦恼深重的人真的很可怜,他一个人可能具足十个人甚至一百个人的烦恼,邪知、邪见、痛苦、嫉妒……种种烦恼,样样俱足,而且没有信心,又生不起恭敬和畏惧之心。这样的众生,怎么调化呢?太难太难了。
| “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佛陀继续说:“这些众生由于前世的业力不同,根基也千差万别,因此,我分身无数,以不同的身相度脱这些众生。”
各各差别:不同众生的根基,差别真的很大。有些人,初次听闻佛法便热泪盈眶,欣然接受,生起坚定的正见;有些人,就算听好几年甚至好几个劫的佛法,相续也不会有丝毫改变,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刚强难化。有些人,依靠善知识的长期教化,最终还是能归入正道。
|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我有时显现为男子的形象,有时显现为女人的形象,有时还会显现为天、龙或神、鬼的形象来度化众生。不仅如此,我有时还会以山林、川原、河池、水泉、水井等种种化身的形象使众生获得解脱。”
或现神鬼身:“鬼”通常指饿鬼;“神”一般指神仙,道教里的神仙,大家都比较崇拜。其实鬼神里面,也有很多佛菩萨的化身。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里说,道路、明灯、门槛等等,都有可能是佛的显现。《华严经》中也讲:“如来深境界,其量齐虚空……随顺众生故,普入诸世间。”如来甚深的境界,等同于虚空;随顺众生的缘故,如来也入于世间当中。
无论是男相、女相,还是山川、河流等,诸种显现都有可能是佛菩萨的化现,甚至连我们看不惯的恶人,或是憎恨的怨敌,同样可能是诸佛菩萨为了利益不同的众生而示现的化身。
|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我为了度化和利益众生,有时显现为帝释天、梵天的形象,有时显现为转轮王的身相,有时显现居士相,有时显现国王相,有时显现宰辅相,有时显现官属相,有时显现比丘、比丘尼,或优婆塞、优婆夷的身相,乃至显现声闻、阿罗汉、独觉、菩萨等种种身相,并非仅以佛的身相显现在众生面前。”
或现居士身:这里的居士应该指长者、施主等。
或现国王身:比如各个国家的总统或元首。
或现官属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等各级官员。
乃至声闻、罗汉:包括未得阿罗汉果的声闻——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来向、不来果、阿罗汉向,以及得果的阿罗汉。
非但佛身独现其前:人们认为佛是来度化自己的,所以在寺院时,对佛像很恭敬,而对其他人,比如身边的居士或出家人,就鲜有恭敬之心,可能从未想过,这些人当中也有佛菩萨的化现。佛陀在这里说,我并不仅以佛的身相入于世间,除了显现佛身以外,还会显现各种各样的身形度化众生。
文殊上师
汉传佛教中的寒山和拾得两位大师,相传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也有人说,清定上师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有些可能是弟子随便传的,但有些高僧大德,确实是诸佛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示现的化身。
在藏地,大家公认赤松德赞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松赞干布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拉托托日年赞是普贤菩萨的化身。
关于法王如意宝的授记,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说是列绕朗巴的化身,有些说是降魔金刚的化身,也有些说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等等。无论授记怎么说,我一直认为,法王就是文殊菩萨。而且我确实将上师当作真正的文殊菩萨来依止,对上师的所言所行,始终以清净的眼光看待。在祈祷或修上师瑜伽时,也是将上师观为文殊菩萨来祈祷。正因为如此,像我这样恶业深重的人,相续中也得到了文殊菩萨的加持、智慧以及文殊菩萨不共的慈悲心。
上师在世时,我将上师当作文殊菩萨看待,现在,我依然如此认为——上师就是文殊菩萨。
而且,上师在五台山造的一些修法仪轨中,也要求大家将上师观为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来祈祷,这样可以获得不共的加持。虽然我们经常念诵的上师祈祷文“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里面并没有说法王是文殊菩萨,而是说法王在五台山时,得到了文殊菩萨的意传加持,但实际上,上师就是文殊菩萨,上师和文殊菩萨无二无别。因此,无论上师是否在世,只要我们视上师为文殊菩萨,就一定能得到他老人家的不共加持。
个人而言,虽然法王除了提倡念文殊菩萨的名号以外,也提倡念地藏菩萨、观音菩萨、除盖障菩萨等诸佛菩萨的名号,但如果让我观想上师与地藏菩萨无二无别,好像有点困难,我总觉得,上师应该和文殊菩萨无二无别,将上师观为文殊菩萨会很容易。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分别念,但这的确是我在修行过程中的体会。
总而言之,佛陀度化众生不一定总是示现佛身,有时也会示现菩萨等的身相。所以说,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众生,都有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化现。
|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佛陀接着说:“地藏,你看我在多生累劫中,精勤、辛苦地度化刚强难化的罪苦众生,至今仍有许多众生没有得度。这些还未得度的众生,将会随着业力而感受果报,如果因为恶业现前而堕入恶趣感受极其难忍的痛苦时,地藏,你应当忆念我在忉利天宫对你的殷勤咐嘱,从现在起,直至弥勒佛出世,在这56亿7000万年期间,你一定要让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全都解脱,让他们永远脱离生死诸苦,并值遇诸佛,得到成佛的授记。”
累劫勤苦:佛陀在多生累劫中,殷勤、辛苦地度化众生。当然,佛陀并没有真正的痛苦或伤心等情绪,但显现上,佛陀也觉得末法时代的众生很难度化。尤其是刚强众生,佛法听不进去,世间法也听不进去,就算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到他面前,他还是无动于衷。
在忉利天,佛陀将娑婆世界还未得度的众生,全都委托给了地藏菩萨,并且郑重地向地藏菩萨交代:“这些还未得度的众生,唯一由地藏菩萨你来度化。”在后面的嘱累品中,释迦牟尼佛再次嘱咐:“我没有度化的这些众生,全都托付给你地藏菩萨,你要一个不剩地将他们全部度完。”佛陀要求地藏菩萨时时刻刻要想到度化众生。
我们虽然无法和佛陀或地藏菩萨相提并论,但作为讲经说法的法师,你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最好将所有有缘的众生全都度尽。假如有个别众生,你虽然拼尽了全力,强烈地想要度化他,但实在是没办法,那你也应该将他交付给与他有缘、和他相应的人来度化他。
你看,连佛陀都没办法将众生全度完,更何况我们一般人呢。而且现在又是末法时代,别说度,有时就连种善根也很困难。不过,众生的因缘很难说,有些人,阿难度不了,但文殊菩萨能度;还有些人,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都没办法,只有阿难和迦叶能度……
我们虽然一心一意地想饶益众生,但有时候,不但无法给众生带来利益,反而害了众生。如果我们将某些自己度不了的众生交给其他人去度,也许因为投缘,他们之间的因缘很好,结果那个众生很快就获得了解脱。其实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度化众生的方法。
从这段经文来看,个别众生暂时连佛陀也没办法度化。所以当地藏菩萨的分身汇集于忉利天时,佛陀做了最后的交代:我虽然很想度尽浊世的众生,但有些众生实在没办法度化,剩下还未得度的众生,就由你地藏菩萨来度化。
|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
付嘱之时,所有世界的分身地藏菩萨合为同一身形,涕泪哀恋,向释迦牟尼佛陈白:“久远劫以来,我因为蒙受了佛的加持和接引,才获得如此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与广大的智慧。”
不要说去那么多地狱,就连去一个地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地藏菩萨却能分身无数,在各个不同的地狱里救度众生;虽然分身无数,此时又能将无量无边的分身合为一个,可见,诸佛菩萨的神通以及幻化真的很不可思议。
|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
地藏菩萨说:“我的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数的世界,在每一世界中,又幻化出百千万亿分身,而每一分身,能度化百千万亿众生,让他们都皈依三宝,彻底脱离生死苦海,获得究竟的涅槃。”
地藏菩萨仰仗佛的威神加持,才获得不可思议的神力,之后又依靠大神通力,分身无数,遍满世界,现种种身相,令无量无边的众生,首先皈依三宝,最终脱离轮回。
解脱路,第一步
皈依三宝很重要。无论是出家身份还是在家身份,只要皈依之后不退转,自始至终属于三宝弟子,有生之年也没有造过严重的罪业,始终对上师三宝有虔诚的恭敬心,而且见解、行为以及日常的念诵,一直到死都没有改变,那么,哪怕修行不是很精进,也绝对不会堕入恶趣。《随念三宝经》等许多经典中都说,皈依三宝的人,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
地藏菩萨度化众生,也是先让众生皈依三宝,然后逐渐远离生死,最终达至涅槃。这是地藏菩萨的愿力,地藏菩萨也确实有这种能力和威力。《地藏十轮经》中讲:“勇猛名地藏,现出家威仪。”由此可见,“地藏”不仅表示功德宝藏,还有度化众生非常勇猛的含义,并且,地藏菩萨主要现出家僧相。汉地与地藏菩萨有关的感应录中,地藏菩萨通常都是以出家人的形象显现。而在藏地,八大菩萨的唐卡和塑像,则是报身的形象。
报身的地藏像一般有两种:根据麦彭仁波切著的《圣八吉祥颂》,地藏菩萨右手拿着如意宝,左手托着宝瓶;而在麦彭仁波切著的《地藏菩萨修法仪轨》中,地藏菩萨右手拿的是妙果,左手持着莲花,莲花上放置着如意宝。
诸佛菩萨有种种示现,装饰与标帜也不尽相同,无论是报身相,还是出家僧相,都是合理的。我们在修行时,根据自己的信心,既可以观想拿着宝瓶和如意宝的报身相,也可以观想持着锡杖的出家相。
| “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只要众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做过善事,哪怕善根小到只有一根毛、一滴水、一粒沙、一微尘或毫发般大小,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逐渐度脱这些众生,使他们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点滴善根,解脱因缘
无论是依靠地藏像、《地藏经》,还是地藏菩萨名号,只要与地藏菩萨结了缘,即使种下的善根再微不足道,但对解脱来说,也是最殊胜的因缘。如果没有和诸佛菩萨结过缘,也没种下过一点善根,那就没办法解脱,但只要有一点点善根,就一定有希望,也一定有办法。
古人常讲,“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不应该轻视平时的善根,虽然念几遍圣号、磕几个头、供几盏灯,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个人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有很大的利益和转变。
大家一起念诵地藏菩萨圣号——
向却森华森华钦波萨耶酿波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噢(顶礼、供养、皈依、地藏菩萨摩诃萨)
萨宜酿波切杰特洁当 地藏菩萨您所发大心
匝巴门蓝钦贼尼波策 事业大愿及与智悲力
拉美耶希杰彻结札瓦 无上智慧幻化众功德
得札括纳达所杰瓦效 唯愿吾等如是获成就
| “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请世尊您不要为后世的恶业众生忧虑。”地藏菩萨三次禀白佛陀:“请世尊您放心,不要担心后世的恶业众生。”
浊世怙主
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无论是对治自相续中的烦恼,还是度化众生,都最好祈祷地藏菩萨——由于地藏菩萨的大悲誓愿,以及他在忉利天宫对佛陀的承诺,浊世众生的恶缘又与地藏菩萨的誓愿特别契机,所以地藏菩萨完全有办法救度五浊恶世的罪苦众生。
尤其是调伏业力深重的恶劣众生,地藏菩萨确实有办法,所以他当时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再三承诺:“您完全可以把最不听话、最刚强难化的恶劣众生都交付给我,我有办法度化他们,请世尊您放心。”
不仅是这一品,在最后的嘱累品中,佛陀圆寂之前,再次将所有的浊世众生都交给地藏菩萨,而地藏菩萨也反复承诺,希望世尊不要为后世的众生担心。
如今末法时代,从外境来看,尤其是近三四十年以来,地水火风方面的灾难,以及战争、饥荒等外在的天灾人祸不断肆虐,中间一段时间,在各种因缘的冲击下,佛寺、佛像等三宝所依损毁严重,再加上高僧大德纷纷圆寂,各种噩耗不断传来;从众生内在的烦恼来看,贪、嗔、痴、嫉妒、傲慢、谄曲、憎恨等各种根本烦恼及随烦恼,如大海波涛般涌现。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候,特别需要具有强烈悲心的佛菩萨,否则众生的恶缘很难改变。
一般来讲,最初佛法兴盛的时候,众生烦恼相对薄弱,佛菩萨、高僧大德比比皆是,成就、证果也很容易,善因善缘样样具足。但在如今的浊世,就特别需要像地藏菩萨、度母、莲花生大士这样具有强大力量的依怙。众生如果能以强烈而迫切的信心来祈祷,也许能从根本上转变因缘。
|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佛陀赞叹地藏菩萨:“善哉善哉,我非常随喜你的大愿大行。久远劫以来,你发下的弘法利生的誓愿非常强大,你能成就久远劫以来所发的弘愿,在广度有情的事业即将圆满时,会证得菩提果位。”
地藏菩萨并没有说自己永远不成佛,在度化众生的事业圆满时,地藏菩萨也会证得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