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第22课
2020年8月27日
今天讲《地藏经·见闻利益品》。
我很喜欢这一品,其中说,只要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见到地藏菩萨像,就能为今生和来世带来极大利益。学完这一品,我们一定会对地藏菩萨的名号及其形相生起更加坚定的信心,在以后的修行中也会更加精进。
健渴居士,三次死里逃生
唐代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名叫健渴。一次,他去寺院请问僧人:“为了今生和来世的利益,我想塑造一尊圣像,请问造哪一尊比较好?”
寺院的僧人们说法不一:有的说观世音菩萨很好,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娑婆世界施予众生无畏的菩萨;有的说药师佛很殊胜,因为在像法和末法时代,药师法门最有意义;有的建议塑造弥勒菩萨的圣像,因为弥勒菩萨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继承者;还有的说地藏菩萨最合适,因为地藏菩萨曾受到释迦牟尼佛的亲口嘱托,末法时代的众生全被托付给了地藏菩萨。
僧人们各有各的建议——幸好这位居士没有选择困难症,他最后选择了地藏菩萨。
决定以后,健渴居士用檀香木造了一尊三寸的地藏菩萨像,放在自己的发髻里。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他相续不断地称念地藏菩萨名号。
以前藏地也有人将佛菩萨像放在自己的发髻里。松赞干布的头顶有一尊阿弥陀佛像,但那不是藏在发髻里的,而是真正的肉髻。
公案中这位健渴居士将地藏菩萨像作为护身符放在发髻里,就像大家将佛像装在嘎乌盒里或戴在脖子上一样。我以前说过,有些人把上师们的头像全串在一起,然后戴在自己脖子上。当然,有信仰、有一个依靠处是很好的。
也许有人觉得佛教徒迷信,对相很执著。如果觉得这就是迷信和执著,那么不仅是佛教徒,任何宗教和党派都有象征性的文化、偶像、标志和Logo。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大概不会再觉得别人的做法很奇怪了,因为自己实际上也是如此。
刚刚说到,健渴居士将地藏菩萨像放在发髻里。正因为如此,他在后来的生活中,常常得到地藏菩萨的不共加持。
一次,他在战乱中被敌军包围。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他一心祈祷地藏菩萨,结果对方落荒而逃,他也从畏惧中解脱。
还有一次,他的怨家埋伏在他任职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加害于他。可是等了很久,怨敌只看到一位沙门走过,并没有看见健渴。怨敌后来听说,那位过去的沙门,其实就是健渴。怨家知道健渴有菩萨保护,再也不敢惹他了。
又有一次,他在一间客栈住宿。当夜大雨磅沱,房间的灯都灭了。忽然,他发髻里的圣像发出明亮的光,有个听上去像小孩的声音催促他赶紧离开。于是他凭借圣像放出的光芒离开了那里,去其他地方住宿。第二天一早,发现前面那件客栈已经被洪水淹没了……诸如此类的感应很多。
他七十八岁时,发髻里的地藏菩萨像放出光明,他祈祷地藏菩萨后安详而逝。圣像放出的光明一直延伸到天界。周围人都说,健渴已经转生到了天界。
这则公案中,健渴的地藏菩萨像虽然只是一尊小小的相当于护身符一样的圣像,但确实给他的今生和来世带来了极大利益。
意义与追求
在座90%以上的人应该都有清净的信仰,那么大家就应该以信仰者的方式对待佛菩萨像、大乘经典以及佛菩萨的咒语等。假使偶尔产生了邪见,也一定要不断地对治。如何对治呢?要么向有智慧的人请教,要么自己广闻博学。只有彻底断除自相续中的疑惑后,信心才会越来越清净。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真正的信仰。对人来说,拥有真正的信仰特别重要。如果是动物,可能就没办法拥有信仰。相较于动物,人有智慧,甚至可以说,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生而为人,如果从未思考过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从未想过所谓的人到底是什么、肉身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如果这些都不清楚,活着只知道赚钱,这样的人,虽然看上去是人,实际上只能算是“金钱动物”。这样活一辈子,也不会有多大意义。
身为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很重要。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可能从小就错了。有些人为了金钱拼命奋斗;有些人为了婚姻而奋斗;有些人为了地位而奋斗……即使这些都得到了,难道就能解决内心的困惑与痛苦吗?拥有大笔财富,难道就能活得更快乐吗?也许越有钱,越容易染上各种疾病。得到伴侣、名声和财富后,你就能永远快乐了吗?
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所有的追求中,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心。当你真正认识了自己的心、认识了烦恼的本体、认识到空明无二的时候,世间的一切得失、存亡等的显现,对你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梦幻泡影;胜义中,则是了不可得、远离一切戏论。若能达致如此境界,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健康的人、最幸福的人、最快乐的人,是真正拥有了一切的人。
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标,这很有必要。有些佛教徒一直无法深入学习,始终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这肯定不行。还一些佛教徒,连基础都不稳固,却整天追求最高、最深的大法。如果对上师和诸佛菩萨的信心,以及对六道众生的悲悯心都不具足,即使修再高的法,也不过是冰上建筑,最终一切都会倒塌无余。所以,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应该想方设法认识自己的心,这很重要。
接下来讲《见闻利益品》,这一品比较简单。从字面上解释《地藏经》并不难,像我这样汉文基础很差的人都能解释,你们这样的大智者,更没问题了,对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轻视:“《地藏经》这么简单,有什么不懂的?”虽然这部经典的字面意思不难,但其中的甚深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发,值得每一个人重视。
|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相光、大绿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庆云毫相光、大庆云毫相光、千轮毫光、大千轮毫光、宝轮毫光、大宝轮毫光、日轮毫光、大日轮毫光、月轮毫光、大月轮毫光、宫殿毫光、大宫殿毫光、海云毫光、大海云毫光。
这时,世尊从顶门上放出百千万亿大豪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绿毫相光、大绿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庆云毫相光、大庆云毫相光、千轮毫光、大千轮毫光、宝轮毫光、大宝轮毫光、日轮毫光、大日轮毫光、月轮毫光、大月轮毫光、宫殿毫光、大宫殿毫光、海云毫光、大海云毫光。
祥应荐臻,瑞光频朗
佛陀的脚底、膝盖、密处等身体各处都能放不同的光,以利益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人这六道中的众生。佛陀从顶门放光,普照一切,令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得到解脱。
按照《大智度论》的观点,佛陀首先放清净光,让众生的心得以清净;再放智慧光,为宣说正法做准备;最后放微妙光,遣除众生所有的垢染。
佛陀放出的光芒,与一般的光完全不同。佛光能加持众生的心、遣除众生内心的黑暗,并开启众生的智慧。虽然天人和声闻缘觉也能放光,能显现一些瑞相,但和佛陀的比较起来,有着天壤之别。
佛陀在转法轮、度众生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放光。不仅是佛陀,包括佛陀的追随者和修行人,他们在转法轮或度众生时,彩虹等种种光芒偶尔也会显现。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否定:“啊,不要执著,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很多高僧大德、成就者和修行人在获得成就、示现神通、在不同的地方转无上妙法轮,或趋入涅槃时,的确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彩虹等光芒。这能让人们生起信心。
如同《贤愚经》里讲的那样,大部分凡夫人最喜欢神通神变了,出现光相时,大家都会趋之若鹜。当灯稍微亮一点,头上“放光”的时候——“哇,你头上是不是在放光?”其实不是放光,是反光。这种光肯定不是神通神变的光。洗了脸的人,也会“放光”,平时将脸保养得不错的人,随时都在“放光”。像这样的光,没什么特别的。
不过,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在不同的地方度化众生时,确实会出现稀有的光芒等瑞相。许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这样的瑞相,我们不能否认。
|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佛陀从顶门上放出如是百千万亿毫相光后,发出微妙音声,告诉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与会大众:“请谛听,我今天在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在人天界中广行利益之事、不可思议之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之事、毕竟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事。”
利益等事:地藏菩萨在多生累劫中是如何利益众生的。
不思议事: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神通神变,以及显现种种身相度化众生之事。
超圣因事:“圣”,指声闻缘觉。也就是说,地藏菩萨作为大菩萨,完全超越了声闻缘觉自私自利的习气。
证十地事:地藏菩萨是十地菩萨,所以这部分主要讲从一地到十地的证悟境界。
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地藏菩萨不退转菩提正觉之事。
《见闻利益品》主要讲的就是这五事。佛陀首先放出光芒,然后以微妙音声赞叹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
|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佛陀话音刚落,会中有一位大菩萨,名观世音,从座位起身,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敬地禀白佛陀:“世尊,地藏菩萨摩诃萨具有广大的慈心和悲心,他怜悯所有被烦恼和痛苦折磨的众生,因此在千万亿世界中,化千万亿身,度化罪苦众生。这位菩萨身语意所具有的功德,无量无边,他的威神加持之力,更是不可思议,我听世尊您和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即使让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无量诸佛,同时宣说地藏菩萨的功德,也说之不尽。’”
化千万亿身:千江有水,千江月,地藏菩萨在千万亿世界中化千万亿身。
威神之力:像《大集经》等古代翻译的大乘经典中,一般是用的“威神力”,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加持力”。
观世音菩萨说:我听世尊您在不同的场合中赞叹地藏菩萨,十方如来也经常赞叹地藏菩萨——我都有点嫉妒了,我和他都属于八大菩萨,他得到那么多赞叹,我好像却……(众笑)
| “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
“刚才又承蒙世尊说要赞叹地藏菩萨利益之事等五事。希望世尊您能为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称扬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利益之事,令天龙八部等无量众生闻而生信,从而通过瞻仰、礼拜地藏菩萨,获得无穷无尽的福德。”
从这一段我们知道,虽然佛陀很想赞叹地藏菩萨,但依然需要一个缘起。这个缘起,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祈请。
所谓的祈请,并不是佛陀在那儿坐着,根本不想讲地藏菩萨的功德,而观世音菩萨非要让佛陀宣讲:“世尊,您一定要讲,一定要讲!”不是这样的。佛陀本身就很想讲,但转法轮需要一种缘起,观世音菩萨的祈请相当于一种助缘,促成了因缘的成熟。经过观世音菩萨恰逢其时的祈请后,佛陀赞叹地藏菩萨的因缘也就成熟了。
|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佛陀赞叹观世音菩萨:“你与娑婆世界的众生非常有缘。”
观世音菩萨祈请之后,佛陀先安慰一下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前面不是有点不满嘛,“您总是喜欢赞叹地藏菩萨”,所以佛陀说,不仅地藏菩萨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你观世音菩萨也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殊胜的因缘。(众笑)
风云际会,稍纵即逝
我有时候在想,一方面,我们转生在这样的五浊恶世,的确很可怜。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非常幸运,因为遇到了这么好的佛菩萨——释迦牟尼佛发愿摄受我们,文殊菩萨发愿摄受我们,观世音菩萨也发愿摄受我们,地藏菩萨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只要我们的信心和修行能跟上,以后一定能获得成就、利益无量众生。就像一个调皮的学生,他刚开始是很调皮,但后来因为遇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而且每个老师都对他特别好,依靠这样的因缘,这个调皮的学生逐渐也会成为一位很了不起的伟人。确实有这个可能,因为他有这样的因缘,而因缘非常重要。
假如我们转生在一个连诸佛菩萨的名号都听不到的黑暗世界,不说和诸佛菩萨有大因缘,我们甚至连祈祷的对境都不知道。这一点,在座的各位要静下心来细细思维。
我们既然有幸遇到了诸佛菩萨和大乘正法,千万不能让这一生空过,如果再这样荒废下去,就像《亲友书》里说的那样,简直是在用金器盛装不净粪,非常可惜。我们得到了难得的人身,又生活在诸佛菩萨的慈悲爱护之下,而且还有很多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善知识慈悲摄受我们,这么多善妙的因缘都一一具足时,如果自己没有更加努力,那就太愚痴、太遗憾了。
| “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
“天龙、男女、神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只要听到你的名号,见到你的塑像、画像等形象,或恋慕你、赞叹你,对你有信心,这些众生在无上菩提道中就决定不会退转,而且还能常常转生在人天善趣,享受种种妙乐,当善因果报成熟时,将值遇佛陀,得到成佛的授记。”
嗡玛尼贝美吽
这是释迦牟尼佛对观世音菩萨的亲口称赞。的确,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心咒“嗡玛尼贝美吽”,是世间真正的如意宝,我们千万不能舍弃。
我以前讲过,在藏地,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在念观音心咒,最少也会念几千万遍,多则几亿遍,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这不是迷信,念观音心咒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少数年轻人,由于价值观的影响,有了一些变化。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里讲了观世音菩萨及其心咒(观音六字真言)的功德。我很想讲《大乘庄严宝王经》。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也非常不可思议。诸佛菩萨可以幻化成各种形象,只要有信心,无论是藏传还是汉传的观世音菩萨像,都能赐予我们慈悲与悉地,绝不会有任何欺惑。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中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只要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见到观世音菩萨的身相,或是在心中忆念观世音菩萨,能灭除生死中的种种烦恼与痛苦,绝对不会空过。
汉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许多人经常以虔诚心祈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刚才讲的《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还说,只要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心咒,就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因此,凡是与观世音菩萨结缘的众生,都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那么,我们先念一下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心咒——
香且森华森华钦波帕巴宣瑞惹旺协拉香擦洛窍多嘉森且沃(顶礼、供养、皈依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嗡玛尼贝美吽……
| “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
佛陀继续对观世音菩萨说道:“你具有大慈大悲之心,怜悯天龙八部等众生的缘故,祈请我宣说地藏菩萨的功德及其不可思议的利益之事。那么我现在为你们宣说,你们要认真听受。”
佛陀先赞叹一下观世音菩萨,结果真正想说的,还是地藏菩萨的功德。(众笑)
| 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观世音菩萨说:“世尊,我们很有意乐听闻地藏菩萨的种种功德,请您为我们开示。”
|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佛陀告诉观世音菩萨:“现在、未来的各个世界中,天福已尽的天人会出现五种衰相,或在命终后堕入三恶趣。”
五衰相现:关于五种衰相,不同的经论中,说法稍有不同,但大致是相同的,《大圆满前行》中也讲过。一者头上花萎,天人接近死亡时,头上的花冠渐渐枯萎;二者衣裳垢腻,天衣本来没有垢染,但天人在临近死亡时,天衣也会忽然变脏;三者腋下汗出,天人原本不会出汗,但福尽寿终时,腋下自然出汗;四者眼目数瞬,天人一般不眨眼,但在快死亡时,就开始频繁眨眼;五者不乐本座,临近命终的天人,福报穷尽的缘故,会觉得居处不悦意,不想再继续待在自己的宝座上。
有些道友也是这样待不住——在这里发心一段时间,不愿意干了,就换另一个部门发心,结果没待多久又不想干了。对天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死相(众笑)。有的人真的是哪里都待不住,发心不断地换部门,闻思不断地换班级,这说明心很散乱。这样不稳重的人,就像空中的树叶,随风而飘。有些人就很稳重,藏族有种说法:稳重的人就像钉在地里的桩子一样,纹丝不动。
当天人出现这五种衰相时,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快尽了。其他的天子天女很现实,就像丢弃茅草一样抛弃他,只在远远的地方边撒花边说:“愿你一切吉祥!以后转生天界时,我们再一起享受妙乐。”可想而知,临近堕落的天人有多么凄惨、孤独。
人其实也很现实,一个人成功、发达、顺风顺水时,人人都簇拥在他的周围;一旦他开始衰老,名声、财富、地位下滑时,连亲生子女也会远远地离开。
天人在天界通常依靠禅定力享受生活,当五衰相出现时,天人会用神通观察下一世的投生之处,一旦看到自己死后的情形,有些天人当下对禅定和正法产生邪见,结果以此因缘堕入三恶趣。其实老虎、狮子等旁生中,有很多以前都当过天人。轮回中的业感真的很不可思议。
|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无论是天子还是天女,当五种衰相现前时,如果能遇到地藏菩萨像,或在听闻其名号后,向地藏菩萨瞻仰、顶礼,哪怕一次,天福立即就会增长,感受极大喜乐,而且从此以后,永远不会堕入恶趣。仅仅一瞻一礼,尚且能转增福报,不堕恶趣,更何况在见到地藏菩萨的身相或真身后,以鲜花、妙香、衣服、饮食、珍宝、璎珞等供养地藏菩萨了?所获得的功德福利更是无量无边。”
虽然地藏菩萨等诸佛菩萨都会去忉利天的善法堂讲法,但和人间相比,诸佛菩萨在天界度化众生并不是那么方便,因为许多天界众生多数时候都在享受妙欲。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天界的众生在面临一生中最大的危机——即将堕落时,如果能见到地藏菩萨的身相或听闻其名号,那么这些众生还是有救的,并不是没救了。
这以上讲的是地藏菩萨利益天界众生的情况,后面主要讲地藏菩萨利益人间之事。
我觉得《地藏经》特别符合世间人的需要。如果我们讲中观应成派的道理、《俱舍论》中的“得绳”或无色界的禅定,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太懂,而《地藏经》里面讲的,几乎全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再者,观世音菩萨,现在和未来各个世界中的六道众生,临终时若能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就算他没有信心,只要声音传入耳边,他就永远不会堕入恶趣,再也不用经历三恶道的痛苦了。”
圣大解脱经
在见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众生时,最好在他们耳边念一念地藏菩萨和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圣大解脱经》中说的“南无宝髻如来”和“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伽雅”,这非常重要。自己临终时如果能念诵这些名号,也会有很大帮助。
我最近对《圣大解脱经》的信心特别强烈,一直很想讲,以后可能要给大家传讲《圣大解脱经》。我昨天对照了一下《圣大解脱经》的藏文版和汉文版,觉得都翻译得很好,只是译者的名字失佚了。
汉文《大正藏》中的《圣大解脱经》(又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主要是从敦煌藏本等版本中收集而成。而藏文的《圣大解脱经》则是从汉文译过来的。德格版本和其他几个版本的《大藏经》里都有这部经典,翻译的时间大概是在前译时期,但具体在哪个朝代不太清楚。
我每天用的大转经轮,里面装的就是《圣大解脱经》。
家里如果有人去世了,最好为其念诵《圣大解脱经》,就算只念一遍也可以确保亡者绝不堕落,一定会解脱。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很想给大家讲《圣大解脱经》。讲完以后,我们在超度亡者时,最好在四十九天内,每天都为亡者念诵一遍《圣大解脱经》。如果念诵藏文版,可能时间长一些,念汉文版的话,念诵一遍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圣大解脱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里面讲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名号,以及大量菩萨的名号。在藏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念诵这部经典,而且许多修行人也将这部经典当作日课每天念诵一遍。有时觉得,古人真的很了不起,每天都会念诵很有加持力的经典。梦参老和尚的侍者说,梦老在一百岁时,仍然坚持三四点起床,然后念一遍《地藏经》。
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人都很惭愧,不说每天念一遍《圣大解脱经》,即使连每天念一遍《地藏经》也很困难,可能一个礼拜才念一遍,或是很多天才念完一遍。听说有的道友每天念一品,半个月念完一部——这也值得赞叹。毕竟每十三天就能念完一部,而我们自己呢?半个月连一品也没念。
我们不敢说今生一定要虹身成就,但无论如何,至少不要堕恶趣。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后,该忏悔的罪业要忏悔,该念的佛菩萨名号要念。罪业的过失与圣号的功德,佛陀已经为我们讲得清清楚楚,佛陀是不诳语者,因此,我们要有信心,要依照佛陀所说的去做。
| “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临命终时仅是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就能不堕恶趣,更何况在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临终者的舍宅、财物、宝贝、衣服等物品舍掉后,为临终者塑造地藏菩萨圣像。或在病人命终之前,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知道眷属把自己的房子、宝贝等变卖,并为自己塑画了地藏菩萨圣像。假如这个人因为严重的业报,应当生重病,依靠塑画地藏圣像的功德,不但重病会很快痊愈,而且还能增益寿命。如果这个人的命已经尽了,由于深重的罪障、业障,命终后本应堕入恶趣,但依靠舍弃财物塑画地藏菩萨圣像的功德,命终之后不仅不堕恶趣,反而会转生在人天善趣,享受种种殊胜的妙乐,一切罪障都会消尽。”
这里讲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病人生病时,用他的钱财塑画地藏菩萨像,念地藏圣号,这样一来,病人不仅不会因病而亡,而且能延年益寿。
有些功德真的很不可思议,当我们生病或出现违缘时,可以请僧众念经,或是自己念经,这有明显的效果。病人的寿命如果还没尽,也可以请僧众为他念经。
病人本来已经奄奄一息了,然后家人把他的房子、车子全部卖掉,造了地藏菩萨像,也请了僧众念经,结果病人又活过来了。他活过来之后,发现什么都没有了,又开始抱怨家人:“我本来就不会死,你们干嘛把我的东西全卖了去造佛像!”(众笑)
还有一种情况,病人的寿命确实已经尽了,即使为他做功德,他还是会死。他的死亡虽然无法扭转,但后世的命运却可以改变。他因为深重的业力,命终之后要堕入恶趣受苦,但依靠家人为他塑造圣像等做了功德的缘故,命终后不仅不会堕落,反而能消尽罪障,并且转生在人天中感受妙乐。
以上这部分内容是我们很关心的,因为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堕落。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再者,观世音菩萨,未来世如果有男子、女人,或在哺乳期,或在三岁、五岁、十岁以下,就已经失去了父母,乃至失去了兄弟姐妹。长大懂事后,开始思念自己的父母等眷属,不知道他们现在转生在哪一道中、生在哪一个世界。如果已经转生到了天界,是生在欲界天、色界天,还是无色界天呢?”
| “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
“这个人如果能塑造地藏菩萨的像,或是绘画地藏菩萨的唐卡,乃至在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后,瞻仰、礼拜一次,从一天到七天,不要退失最初的发心,听闻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见其形象后,应当精勤瞻仰礼拜,诚心诚意供养。”
| “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这个人的眷属假使因为业力,应当堕入地狱等恶趣感受数劫的痛苦,承蒙家属为其塑画地藏菩萨像,瞻仰、礼拜、称名的功德力,很快就会解脱,并且生在人天中感受种种妙乐。如果此人的眷属凭借自身的福德力,已经转生到了人天,正在感受殊胜妙乐,那么承蒙眷属所做的功德,他将会辗转增上超凡入圣、解脱成佛的因缘,感受无量法乐。”
有些人的父母可能已经离开了,虽然不是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离开的,但现在也不知道他们转生在何处。如果希望自己的父母等亲人离苦得乐,就很有必要为他们念诵《地藏经》、塑造地藏菩萨像,以及供养地藏菩萨。
|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如果这个人能在二十一天中,一心一意瞻仰、礼拜地藏菩萨像,并称念地藏菩萨名号一万遍以上,将感得地藏菩萨现无边身。地藏菩萨会在此人的梦中、觉受中或现实中,告知亲人的转生之处。或在梦中,地藏菩萨显现大神通力,亲自领着他前去亲人所处的世界见他的亲人。”
白天一直念诵地藏菩萨名号的缘故,晚上在梦中依靠地藏菩萨的加持,会见到自己的父母等眷属。
形影不离,护你一世周全
|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如果还能每天念地藏菩萨名号一千遍,一直念满一千日——大约需要三年,地藏菩萨便会派遣所在地的土地神和护法神,终身形影不离地卫护这个人。这个人现世衣食丰足,身心健康,没有疾病、痛苦和横事。横事连这个人的家门都不会进入,更不可能降临在此人身上了。而且,这个人一定会得到地藏菩萨的摸顶授记。”
汉文的地藏圣号很好念,每天念一千遍“南无地藏菩萨”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应该没问题。不过,刚开始发愿容易,后面能不能坚持也不好说。
如果每天念一千遍,坚持一千日,地藏菩萨就会派遣所在地的护法神终身卫护。这里特别提到“终身”卫护,并不是有时候在,有时候护法神比较忙就不在,或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护法神恰好不在。不是这样的,护法神会一直保护你。这个很重要。
以前和上师一起出去,我们正好不在上师身边时,来了很多客人。上师后来显得不太高兴,说:“你们跑哪儿去了?刚才来了那么多人。”当时门卫觉得没什么人,就出去稍微放松一下,结果来了一大堆人。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
“再者,观世音菩萨,未来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了广大慈心,希望救度一切众生,想修持无上菩提道,想出离三界轮回。”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发心。
| “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这些已经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在见到地藏菩萨像,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后,一心一意地皈依地藏菩萨,并以香华、衣服、珍宝、饮食等供养菩萨,经常瞻仰、顶礼地藏菩萨,这样的善男女,一切所愿都能速疾圆满,永远不会有障碍。”
前面讲过,地藏菩萨是满愿如意宝。《地藏十轮经》中说:“若乐修诸福,正念戒闻慧,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如果想修福德、正念、净戒、智慧等功德,只要一心一意地皈依、恭敬地藏菩萨,所求的一切都能得到满足。所以说,如果真正能一心一意地祈祷地藏菩萨,那么,无论是清净的戒律、正知正念、听闻的智慧等出世间的功德,还是世间的福报,都能一一具足。
每个人的愿望各不相同,大多数人想要的,也许只是健康、平安等一般的愿望。真正的修行人,希求的是自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能迅速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也需要通过祈祷地藏菩萨来满愿。
再再劝发菩提心
具足暇满的人身真的很难得。前段时间,六月初四时,我们一起发了菩提心。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发了菩提心?像我以前在上师如意宝面前,确实发了菩提心。
以后如果有人问你:“你是什么时候发的菩提心?”你应该心中有数,知道自己是在某年某月某日真正发了菩提心。
不过,有的人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发菩提心:“我每天都念发菩提心的仪轨,所以每天都在发菩提心。”这太笼统了,作为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记得最初发菩提心的日子,比如说:在2020年六月初四,我真正发了菩提心。否则,说是说发了菩提心,但真是发自内心的吗?
《大智度论》中说:“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菩萨初发菩提心、鱼子和庵树华,以上三者在因位的时候数量很多,最终能成熟为果的却很少。发菩提心的人刚开始很多,但有些在中途遇到外缘时就退失了;鱼子刚开始也很多,但最终能形成鱼的却比较少。庵树(芒果树)开的花很多,但结的果却不多。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也说,口头上发菩提心不重要,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才重要。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菩提心,那么,无论别人怎么害自己,我们也不会以牙还牙,更不会报复或伤害对方。
遇到大乘佛法非常不容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我的出离心是什么时候生起的?我的菩提心又是什么时候发起的?”如果还没有真正生起菩提心,那就挑一个合适的日子,就像佛陀在因地时最初在某个世界的某一天发起了菩提心那样,我们也随学佛陀,让菩提心真正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
上师如意宝1986年造过一个发菩提心的偈颂,我们当时跟着法王一起发了菩提心。但我觉得那时发的菩提心只是形式上的,一直到后来才真正生起了菩提心。自从真正生起菩提心之后,我的人生的确有了改变。过去难以忍受的,比如敌对的情况等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在生起菩提心之后,好像自然就能接受了,非常奇妙。
希望各位再三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得到了暇满的人身,又遇到了殊胜的大乘佛法后,不能只是在形式上念一下发菩提心的仪轨,相续中应该真正生起无伪的菩提心。
如果还没有发菩提心,最好选一个自己能记住的日子,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天降日、转法轮日,或是法王如意宝的圆寂日,甚至你自己的生日也可以,你可以说:“今天不仅是我肉身的生日,还是我菩提心的生日。”
总之,大家的内心深处一定要真正生起菩提心。否则,好不容易得一个人身,结果活了一辈子,既没有发心,也没有生心,最后离开的时候和没学过佛的人差不多,那就太可惜了。我们千万不能让宝贵的人身随意空耗,一定要将它用在大乘的菩萨道上,要在阿赖耶上种下菩提的种子。这样的种子永远不会夭折,最终一定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