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第2课
2020年7月13日
《地藏经》是一部具有殊胜加持力的经典,汉地历史上,许多人通过闻思、念诵《地藏经》,获得了巨大的加持和利益,这从各种各样的《感应录》中可以看出来。以后如果方便,可以像讲《金刚经》时那样,每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感应录》里的公案。
去年,我将部分公案译成了藏文,希望和《地藏经》配套印刷出来。关于《地藏经》的公案,汉地比较多,藏地还没有,所以我看到有意思又很有意义的公案时,就顺便翻译了。
我们在学修某部经论时,如果下课后既不参考其他注释,也不复习,甚至连听的时候都不认真,这样简单地过一遍,只是种下善根而已。如果真的想好好学,就应该围绕所讲的内容多翻阅资料,多参考其他书籍。同时,一定要对所学的法门有意乐,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对所学的法有很强的意乐,那么,以后自然能够依靠此法饶益众生。
之前讲过,我虽然没有《地藏经》的传承,但因为法王如意宝与地藏法门的特殊因缘,所以我一直对地藏法门很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有加持,当你切身感受到某个法的加持之后,你对此法的看法和态度会完全不同。通过这次的讲闻学习,你们的相续中也能得到不共的加持,有了这种加持,未来弘扬这部法时,就会很容易。
地藏像“灌顶”
也许这次学完之后,每个人都会产生弘扬地藏法门的强烈愿望,“只要我能找到眷属,一定好好给他‘灌’《地藏经》的‘顶’”,也就是,把地藏菩萨像放在所化众生的头上,然后念地藏菩萨名号。
今天还没有念,大家一起念一下。为了消除世界上的灾难,让生者平安顺利、死者往生极乐,以这样的发愿,一起念诵地藏菩萨圣号——
向却森华森华钦波萨耶酿波拉 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噢(顶礼、供养、皈依、地藏菩萨摩诃萨)
萨宜酿波切杰特洁当 地藏菩萨您所发大心
匝巴门蓝钦贼尼波策 事业大愿及与智悲力
拉美耶希杰彻结札瓦 无上智慧幻化众功德
得札括纳达所杰瓦效 唯愿吾等如是获成就
刚才说到,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用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像,为别人加持。如果有人对你说:“您可不可以给我灌个顶?”你就把地藏菩萨像拿过来,放在他头上,念诵“向却森华森华钦波萨耶酿波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噢……”然后你可以说:“地藏菩萨的加持之水已经灌到你头上了,你已经获得了最高的觉性灌顶。”(众笑)
实际上,弘扬地藏法门的方式有很多,但前提是,我们要对这个法门有意乐。当然,意乐与前世的因缘有一定关系,前世因缘较好的人,对佛教的每个法门都有信心。
“信心”,若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爱好、兴趣、有感觉。爱好艺术的人,对艺术有感觉,或者说对艺术有信心。对佛教有兴趣、对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感觉,说明对佛教和诸佛菩萨有信心。我们对诸佛菩萨的信心,以及对人和其他众生的爱,既与前世的因缘、自身所造的善恶业有关,也与今生的后天教育有关。
总而言之,只要即生中因缘具足,那么依靠地藏法门,我们一定能利益无量众生。
佛门“孝经”
昨天讲到,释迦牟尼佛的母亲示现圆寂之后,转生到了三十三天。佛陀成道后,为报答母亲的恩德,亲自到三十三天为母亲宣说《地藏经》等经典;为报答父亲的恩德,到迦毗罗卫国,以对话的方式,为父亲宣说了《父子相会经》。因此,汉传佛教有些人认为,《地藏经》相当于佛教中的“孝经”。过去许多大德为报答父母以及一切老母有情的恩德,常常会念诵、学习并宣讲《地藏经》。
无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好还是不好,父母对我们都有生养之恩,而闻思、念诵、宣讲这部法,甚至仅仅对这部法产生信心,都可以报答父母的恩德。
我们的报恩方式与世间的不同,世间的报恩方法,无非是陪着父母一起变老,或是让父母看到自己事业成功、人兴财旺,好像这样就算尽了孝。实际上,《父母恩难报经》中讲,若能让父母趋入佛门,并行持五种善法,则是对父母最大的报恩。有些出家人无法经常陪伴在父母左右,有的在家人因为种种原因,也很少和父母待在一起,但只要我们将行持善法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同时,逐渐引导他们念一些佛经,这样也能报答父母的恩德。佛教徒应该以对父母最有利的方式,帮助他们的生生世世,以此报答父母之恩。包括我这次翻译、宣讲《地藏经》,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
大家以后在闻思、修持、读诵、弘扬《地藏经》时,也应该发愿:“希望今生的父母,以及累生累世所有当过自己父母的众生,全都离苦得乐。”这样发愿所带来的利益,父母暂时不一定能感受到,不像给他们钱时,他们马上就会喜笑颜开,但实际上,这对他们的生生世世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利益,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报答父母之恩的方式。
佛陀讲法的地点并不是固定的。佛陀在人间讲法时,听众中的人类会多一些,在龙宫时,龙类就多一些,在天界宣讲时,大多数的听众,是天界的天神们。《地藏经》是佛陀在三十三天宣讲的,当时,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无色界四天的天人,以及龙、鬼神等天龙八部,全都汇集于三十三天。
就像一位法师在某地讲法时,眷属大多数都是当地人,比如说,在西方讲法时,听众中大部分都是西方人,当然,也可能有个别其他地方的有缘众生会赶飞机去听法;在东方、亚洲讲法时,虽然其他地方的有缘众生,只要有能力的,也会参与,但其眷属还是以东方人为主。
有些人会想:“听法的眷属那么多,天界能否容纳下那么多的鬼神和不可思议数量的众生呢?”其实是可以的,我们学《维摩诘经》时知道,维摩诘居士的一个小屋都能容纳那么多人,那整个三十三天更没问题了。
从《俱舍论》和《如意宝藏论》等经论中可以看出,三十三天有很多因天人福报而自现的天宫、花园、水池、街道,特别美。与之相比,人世间再怎么美好,过一段时间仍会衰败、变得陈旧,和三十三天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1993年,我们初到西方国家,尤其是到了东京和纽约时,觉得特别羡慕,心想:“这不就是天堂吗?”可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外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现在看来,很多地方已经不如从前了。当然,这可能也和管理等因素有关。
展现喇荣颜值
说到环境美化,我在这里多讲几句。我们喇荣毕竟不是天界,所以在管理、卫生、美化等方方面面,需要道友们的共同努力。以前这边没有环卫小组,今天中午我和堪布、堪姆们说,要成立一个环卫小组。虽然和以前相比,现在已经好了很多,但还是有待提高,一座环境优美的文明城市所具足的,这里也应该尽量具足。
比如说,餐厅、宾馆、佛殿、商店以及医院等场所的指示牌数量仍然不足。几天前,我去一个地方时,来回两次都差点滑倒,我也不是特别笨的人,如果连我都这样,那比我身体差的老年人就更容易出意外了。所以有些地方很有必要安置一些安全提示牌、指路牌,提醒大家小心路滑、注意台阶,为不熟悉的人指路。
指示牌应该用藏语和汉语写明,最好有专业的规划和设计,比如颜色、形状和摆放的位置等。指示牌也不能太多,更不能到处张贴,在文明的城市,只有需要的地方才会安置指示牌。将来,也许会有许多旅游的人或者陌生人来到这里,所以,包括卫生在内的外在环境需要一些改变,要展现出喇荣的庄严。
我们有些出家人和修行人,房子内部装修得特别好,但外面的院子却乱糟糟的,不太好看。我知道你们的内在,具足无量功德,但外在的穿着、周围的环境和道路,也应该重视,尽量让人一看就肃然起敬。现在的人,更重视外在形象,美感和包装是很重要的元素。《萨迦格言》里也说,即使内在具足一切功德,但外在的装饰和形象不好的话,也会被大家轻毁。作为出家人,如果住的房子外面破破烂烂的,挂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即使你内在具足戒定慧等诸多功德,甚至已经证悟大圆满,马上就要虹身成就了,别人也不一定能看出来,人们只看得到外在的形象;一旦你真正示现虹身成就时,人们才知道你内在的功德。所以,就算你内在有功德,也应该注意形象,否则很可能被人们轻毁。
不仅是僧舍和个人的形象需要注意,佛堂、佛殿、教室,以及各个发心部门也要注意外在的形象。我曾要求堪布、堪姆们到自己所监管的部门去转一转,但后来发现有的堪布、堪姆没有任何动静。每次我说了以后,都会跟踪执行的情况,如果不执行,我会对这个人有看法,“已经说了两次,但他还是无动于衷,怎么这么刚强呢?”
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能说明很多问题。去年有一次,我专门去了堪布、堪姆所管理班级的教室,有的教室堆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处摆着鲜花、灯器,供品虽然堆积如山,但一点美感都没有,特别乱;不过大部分教室,唐卡、佛像都摆放得特别庄严,给人一种清净、威严之感。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讲到,诸佛菩萨虽然没有执著,但我们在供养时,哪怕只是供七杯水,也一定要尽量做到庄严和清净。如果别人因供品美观庄严而心生赞叹,此人也可以同样得到功德。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住所、穿着、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哪怕睡觉的床等,很多方面都代表着个人的形象。
包括我们的道路,原本按照城市规划,设计了人行道和盲道,现在人行道和盲道上却放着几个很大的垃圾箱,本来盲人都可以顺利走过的路,现在连目明的人都难以通过。虽说内地一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但在文明的城市里,人行道和盲道上不会堆放任何东西。那天我跟物业负责人说:“垃圾箱放在人行道上很不好,可以放在近一点的地方,最好做一个水泥台。”
诸如此类的事情,是不是我太敏感了?有时我说了很多次也不起作用。居士林那边的人行道上,也有几个“拦路”的垃圾箱,有时候,连拖拉机和轿车也开到了人行道上。
喇荣也被有些人称作“喇荣佛教都市”,但仅有一个城市的名称,管理等各方面不到位的话,肯定不行。佛教的道场,需要美观和清净。
在内在的功德方面,除了极个别特殊的人以外,这里的大多数人,无论是修行、智慧还是能力,应该超越很多人。因为大家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闻思修行——不过有些人吃饭的时间太长了。今天我和法师们一起吃饭,我吃完要走的时候,有的人连一半还没有吃完,太慢了。有些人睡觉的时间也长,一位英语老师在演讲中说,她一天必须睡十个小时才行。如果吃饭、睡觉的时间太长,哪还有时间学习、修行呢?不过这可能只是极个别人的情况。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外在的形象和环境的美化,另一方面,也要珍惜时间。学院内的种树、种草等环境美化方面,每个人都有责任,不要认为:“这只是堪布个人的事情,我门口的花也应该由他来种。”
无论我们居住在哪儿,大的方面,有责任保护整个环境;小的方面,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仅没能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反而带来肮脏和杂乱,其过失是非常大的。
前不久,我们才学完《赞僧功德经》,里面说,供养僧众、让僧众欢喜,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反过来说,如果你乱扔垃圾,破坏了僧众的环境,让僧众不悦意,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比如说,有些人维修完房子之后,把废弃的建筑垃圾全堆在公路上,或扔在周围的垃圾桶里,这其实是很不合理的行为。维修房子是你个人的事情,所产生的垃圾也必须由你个人处理好,你应该自己包车将建筑垃圾运到学院外的垃圾堆放点。学院的清洁工,是学院花僧众的钱请的,只负责学院的卫生,如果让他们为你个人服务,这是非常大的过失。供养僧众的功德很大,浪费僧众的财产,破坏僧众的环境,让僧众不悦意,其过失也相当大。
今天中午我跟堪布、堪姆们也说,居住在某个地方时,应该是你主动为其他人提供服务,而不是让其他人为自己服务。《入中论》里说,一些外道认为“我”是常有的享受者,但不是作者。每次供斋,都是藏族的喇嘛和觉姆们在给我们提供服务,我们不能像个别外道所说的那样,只当享受者,不当作者,“你们好好供斋,我们好好吃就行了”,这样当然不行。从因果上讲,为僧众发心做事,是一件很有福报的事情,对自己的今生来世都有好处。
这里不是极乐世界,无论是公共环境还是个人卫生,都需要我们自己来创造和完善。我们到了一个新地方,就要入乡随俗,要反复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萨迦格言》中说:大家选了你做管家,但你却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眼睛是用来观察别人的,观察自己时,就需要用到镜子。包括负责人在内的许多人,虽然能看清别人的过失,却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做什么。
这是以喇荣为例而讲的,实际上,在任何地方,我们一是要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二是要为当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和帮助,给周围的人带来利益,若能如此,周围的人自然会很好地对待你。否则,如果一直当享受者,不为他人服务,也不给周围的人提供任何帮助,甚至反过来损害他们的利益,那我们自己也不一定会快乐。这一点,大家要记住。
金刚不坏之舌
昨天讲到,《地藏经》是唐朝著名的译师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是新疆人,与鸠摩罗什一样,圆寂后舌头没有被烧坏。关于实叉难陀的资料,不是特别多,但他的确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幻化译师,在佛教比较兴盛的时期,翻译了《华严经》《楞伽经》等经典。
许多珍贵的经典,之所能被译成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兴盛于世界各地,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译师们的恩德。因此,前辈大德在讲经说法之前,都要对班智达和译师顶礼,记得德巴堪布会经常忆念、随念译师们的恩德。
昨天讲过,当时的新疆,佛法非常兴盛,后来经过历史变迁,慢慢衰败了。在一些宗教历史中,也记载了唐朝时新疆包括于阗、龟兹等国佛教兴盛的状况,当时的情况可能和现在的藏地比较相同。很多大德的游记里记载,那时的于阗,大约有数万名出家人;而且家家户户门前都建有较高的佛塔,屋内也有供客僧居住的僧舍。现在的藏地,除了极少数失去信仰的年轻人以外,其他有条件的家庭都设有佛堂,佛堂里安置着佛像、佛经和佛塔等三宝所依。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约从宋朝开始,伊斯兰教逐渐入侵新疆。入侵长达好几百年,最开始只有极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可是到了明朝中叶,新疆几乎没有了佛教的痕迹。
我们佛教徒要关注伊斯兰教的入侵方式,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像其他宗教那样和他们竞争、战斗,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他们也许会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试图吞没我们,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大家知道,佛教是非常慈悲的宗教,正因为如此,大家才敢轻视佛教,认为佛教徒是软弱的群体。作为佛教徒,我们可能会想:“一切众生都当过我的父母……”但世界上的其他人,难道也会这样想吗?不一定。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恶君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有些宗教也是这样,比如西方的十字军东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长达两百多年的残酷战争。本来,战争是可悲、残忍、令人不悦意的,但他们却将战争神圣化,称为“圣战”,甚至向教徒宣称,如果在战争中牺牲,可以直接往生天堂——不用超度直接转生天界,还说战死沙场是非常英雄的事情,反正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说辞。包括很多恐怖分子,也是假借宗教名义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什么很多人说不能政教合一?因为如果政教合一,有些人就会以宗教信仰为幌子,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一点,不少西方国家都有前车之鉴。
如今,许多人不但不信仰宗教,反而非常反感,当然,这确实情有可原。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都有一些利用宗教伤害众生的人,虽然他们自称为宗教徒,教义里也有“慈悲”“仁爱”等好听的字眼,但实际上,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正是因为某些宗教和教徒给人类和社会带了许多危害,才导致很多人以不信仰宗教为荣。
战争或所谓的“圣战”,是残忍且丑陋的。无论以什么名义,只要是因为战争而死,就不值得赞叹。即使为战死者挂上美丽的花鬘,也不可能让这件事改变性质。
佛教反对战争,佛教提倡慈悲与和平,根据佛教的教义,真正的敌人,其实是我们的烦恼。《中观四百论》中说:“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释迦牟尼佛观察所化众生的烦恼,将烦恼视为怨敌,而不会将被烦恼所系缚的众生视为敌人。佛教不会把任何一个众生当作敌人,佛教的作战对象,只是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而绝不是被八万四千烦恼所束缚的补特伽罗。诸佛菩萨之所以会示现忿怒相,就是为了摧毁众生的无明,他们所执持的标帜和兵器,也是在表法,表示降伏烦恼,并不是要伤害众生。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以上,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佛教的教义才讲的。佛教的教义,一般人很难了解。世界上总共有好几千个不同的宗教,每个宗教的信徒都认为自己的宗教是最好的、最棒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确实很难辨别到底哪一个宗教的教义,才是最好、最符合真理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抉择佛教的教义?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智信的佛教徒呢?
首先,要对佛教的教主佛陀,产生坚定的信心。任何宗教,它的教主很重要,有些宗教的教主是天神,有些是人类,有些教主没有自己的思想,有些教主有自己的思想。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那么,我们就观察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智慧,到底有没有理论的妨害?这可以通过现量、比量和教量三个方面来观察。观察之后,如果我们对“他所讲的法没有任何错谬,的确是真理”这一点确定无疑,那么再皈依他所宣讲的法,以及追随他的僧众——以这样明智的方式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会非常保险。若只是因为别人信佛,所以自己也跟着信,这其实是人云亦云的迷信。
“文革”期间,很多人都放弃了自己的信仰,但有一部分人,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之所以坚持了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闻思的过程中,对三宝产生了坚定不移的定解。
有的人觉得:“是的是的,释迦牟尼佛很好,上帝也很好,只要是不可思议的,都很好。”这种人缺乏主见,没有任何定解,别人说什么,他都会随声附和。如果别人赞叹:“释迦牟尼佛很好,莲花生大士很好,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也很好。”他也连连附和:“对对对,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文殊、观音都很好。”为什么好?他自己也不知道。
当我们通过闻思,真正认识到了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就像学习《释量论》,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世间唯一的量士夫,生起了确信无疑的定解时,自己的信仰和见解,才不会被他人的邪见与邪说所转。
在闻思的过程中,我们先听老师的讲授,然后边看边思维:“难道释迦牟尼佛真的这么厉害?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和修证,经得起科学和理论的验证吗?经得起实修实证的验证吗?”我们真的要自己去观察,不能别人说好就是好。观察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虽然世界上的宗教教主有那么多,可是唯有释迦牟尼佛,对世俗、胜义二谛通晓无余,他的智慧,不仅无碍了达一切现象,而且还彻底照见万事万物的究竟真理——释迦牟尼佛的确了不起。
像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世间的学者和科学家,只是精通世俗中的部分学问而已,他们有没有通达缘起性空等甚深之理?他们对胜义空性的证悟,有没有达到声闻阿罗汉的境界?我们可以观察。
也许有人会问:“胜义空性方面,一定要证悟吗?”当然要证悟,因为这是万法的实相。万法又有世俗谛和胜义谛之分。世俗谛是多数人眼耳鼻舌身意的对境;胜义谛是远离一切世俗戏论的境界。
真正揭示万法实相的,究竟是谁?是科学家?其他宗教的教主?还是释迦牟尼佛?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释迦牟尼佛已经为我们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三藏十二部,而其他宗教的教主和科学家们,在文字上又是如何向这个世界交代的呢?这方面,值得我们细细观察。
记得《中观四百论》中说:“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可依无相空,而生决定信。”如果对佛陀所宣说的甚深隐秘之法,比如前世后世、六道轮回、业因果等,心存疑虑,那么,可以先观察佛陀所宣说的空性法门,当我们通过自己的推理观察,发现万法确实如佛陀所说,完全没有丝毫自性,这时,便会对佛陀及其所说之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昨天说到,当释迦牟尼佛以不可思议的智慧和神通,度化五浊恶世刚强难化的众生时,十方诸佛都派遣侍者前去忉利天宫,问讯释迦牟尼佛。
|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在诸佛侍者问候释迦牟尼佛之时,佛陀面含微笑。微笑之后,佛陀大放光明。所谓圆满自他二利的大圆满光明云,还有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
如来的任何行为,包括微笑等表情在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中观四百论》中说:“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诸佛菩萨的任何行为,都具有甚深密意,并非无因无缘,甚至连呼一口气、吸一口气,也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
佛陀有时顶上放光,有时眉间放光,有时心口放光,有时全身放光,各种情况不一而足。这里并没有具体说佛陀哪里放光。
大光明:佛陀放出的,都是大光明,这里的每个“大光明”,都可以按照密法或共同乘的方法解释。若按密法来讲,“大光明”可以解释为心性光明;若按照共同乘,则可以解释为遣除无明。我看到很多法师都根据各自的方法做了解释,前辈大德的论著里也有不同的注释,所以我这里就不再一一解释。
云:云可以覆盖整个世界,所以表示多,我们常说“普贤云供”,也就表示,供品无量无边,非常清净圆满。
佛陀的慈悲、智慧、般若、大吉祥等功德,都可以说是一种光。比如,你去朝山时,或是当你得到特殊加持时,外面的显现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瑞相,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加持。但有的道友经常大惊小怪,“啊,这里有彩虹、那里在放光”,甚至连电灯的反光,也被他当作不可思议的瑞相。有些道友特别喜欢光,其实现在的光很多,城市里什么光都有。
当然,佛陀给众生带来的光明,我们的肉眼不一定能看到。比如说,当你相续中的智慧、悲心、三摩地,以及慈悲喜舍等境界生起或增上时,就说明佛陀放出的光,已经照入了你的相续中。实际上,每一个众生,每时每刻都能接收到佛陀所放出的无量光芒。
|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
放出如是等不可思议的光明云之后,佛陀又发出种种动听悦耳的妙音。
一般情况下,“光”由眼见,“音”由耳闻。那么,佛陀到底发出了哪些声音呢?
| 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狮子吼音,大狮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所谓布施波罗蜜多的声音、持戒波罗蜜多的声音、安忍波罗蜜多的声音、精进波罗蜜多的声音、禅定波罗蜜的声音、般若波罗蜜的声音。还有慈悲的音、喜舍的音、解脱的音、无漏的音、智慧的音、大智慧的音、狮子吼的音、大狮子吼的音、云雷音、大云雷音。
佛陀准备为众生转法轮时,首先放出无量光明,接着发出种种微妙之音。当然,这种声音不一定是我们能听到的如吹海螺时所发出的声音,或其他类似的声音,这种种微妙之音也许是特殊的声音,依靠它们,众生的相续中能生起智慧、禅定、慈悲等境界。
能成熟的解脱音
有时,仅依靠某种声音,就能让人的相续中产生各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1985年,我刚来喇荣五明佛学院,1986年,法王准备去五台山,于是在这之前,法王带着我们先到康区等很多地方,劝当地每个人都念一亿遍文殊心咒。当时我们去了炉霍、甘孜、道孚、新龙、康定、丹巴等地,总共去了七十多个寺院。一路上,法王在车上放了一个大喇叭,里面循环播放着莲师心咒和仓央嘉措的歌,缘起很好。
当时我刚刚出家,很有好奇心,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特别开心。那时法王坐着最好的车,是一辆北京吉普,其他人有些坐的是货车,每辆车上都放着高音喇叭,莲师心咒和仓央嘉措的歌,响彻天际。那时管得也不严,每当经过县城和村庄时,就会有许多人被嘹亮的歌声所吸引,纷纷跑出来看。尤其是经过县城时,整个县城的人几乎倾巢而出,路边站满了人。有些人因好奇心而来,“为什么有这么庞大的队伍?为什么一直放这么大的声音?这是放的什么呢?”还有些人被声音所触动,热泪盈眶,满怀强烈信心,这样的人比较多。
记得当时上师说:“这次应该给很多人种下了善根。”这可能是高僧大德和诸佛菩萨特殊的密意吧。有时可以依靠声音,或是依靠美感、美色等各种形象度化众生。
我看到,有些道友在听到莲师心咒或观音心咒的歌声时,也是一直哭,可能心咒的声音,确实触动了他。好像也有极少数人听不惯,这不是很好。
我们课前课后也会吹海螺,以前还会敲鼓或其他法器,这样非常有必要,可以为众生种下善根。课前,经堂里会循环播放法王唱诵的莲师心咒,课后,维那师也会念莲师心咒。不过,维那师真的太认真,每次只念三遍,就再也舍不得念了。如果他实在舍不得念,程控室多播放一会儿也没事。
有一天,我跟维那师说:“你旁边能不能再安排一个人跟你一起念,不然声音听上去有点单调。”后来他特意把话筒放到自己这边,旁边的人想念也念不到。另外那位师父虽然坐在他旁边,但话筒却在另一边……(众笑)
|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
发出如是等不可思议的声音之后,娑婆世界和其他国土,有无量亿的天龙八部和鬼神,全都来到了忉利天宫。
首先是来自天界的天龙鬼神。天界包括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这些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如意宝藏论》中讲得很详细,我不用逐一宣讲,你们应该很精通的,对吧?
| 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欲界六天中,第一层是四大天王天,往上分别是忉利天(三十三天)、离诤天、弥勒菩萨所在的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些天众都来到了三十三天。
他们同在欲界天,所以过去比较容易。
|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这是讲色界天,色界天有四禅。一禅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四禅包括凡夫的三层天和圣者的五层天。凡夫天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是广果天的一部分,长期修禅定的外道最后会转生到无想天。圣居五天是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里居住的是圣者。
这里的有些名称和《俱舍论》中的基本一致,有些略有差别。
从摩醯首罗天往上是无色界,无色界包括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摩醯首罗天:是色究竟天的天主大自在天。
非想非非想天:指有顶,是三有最高处。
按照《俱舍论》观点,无色界没有色相,所以没有真实、固定的地方,即将转生无色天的人,在哪里死,就在那里入于几万劫的禅定。但按《如意宝藏论》的观点,四个无色天还是有一些细微的色法,所以它们的位置在天界有不同的名称,层层向上。二者的说法稍有不同。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引用过一些教证,讲得比较多。
《如意宝藏论》有时一直在讲外道,好多天都讲不完,有时世界观讲得比较多,有时又会花很大的篇幅描述天界。大德们特别重视《如意宝藏论》,可惜我只得过传承,刚来学院的时候看过一遍,没有真正学过。现在正在翻译这部论,不知道翻译出来有没有人看?不管怎么样,以前发过愿,要把《七宝藏》全都译成汉文。《如意宝藏论》有厚厚的两本,上册基本上翻译完了——宣说无色界的内容是在上册,下册还在翻译中。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天众已经讲完了。学过《俱舍论》的人比较清楚,知道这些天众在哪里,没学过的人,云里雾里,只能傻傻地望着我。
三界的天众,还有龙众和鬼神等都来了。
龙众:有神通的龙可以飞到三十三天去,现在电影里的有些龙不一定能上去。
|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
还有他方世界以及娑婆世界的各种神灵,如海神、江神、河神、依树而住的树神、依山而住的山神、土地神、湖泊神、庄稼神、昼神、夜神、空中的神、天界的神、灶神,还有草木神等等,这些鬼神,全都汇聚在三十三天。
以前汉地,“江”一般指长江,而“河”指黄河,后来合并在一起,泛指大河。通常而言,大的水道叫“江”,小的叫“河”。藏文中的“江”与“河”并不是很好区分。
海有海神,江有江神,河有河神。有时,海神、江神不高兴了,有些人就会遇难,自古以来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世上真的有鬼
现在有些人根本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当自己被鬼神束缚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有鬼神。”
若按唯物论的观点,很多事情都解释不了。比如,有些山神、地神、路神不高兴的时候,经常捉弄人,给人类带来各种危害;他们高兴时,也确实会给予我们方便。我们如果完全不承认他们的存在,也许会遇到很多麻烦。所以,如果我们经常做火施和烟施的话,能给土地神等鬼神带来很大帮助。他们有些是饿鬼身份,有些是旁生身份,还是很可怜的。
虽然以我们人类的肉眼和肉耳,无法看到、听到他们,但他们确实存在,这一点谁也没办法否认。从西方国家的有些名人和领导的传记中能看出,他们虽然刚开始根本不相信鬼神,但后来,一些发生在他们生命中的事情,迫使他们不得不承认鬼神的存在。
实际上,佛教中的很多经论,将河神、树神、山神等鬼神描述得非常清楚。
昼神、夜神:鬼神里面,有些是上白班的,有些上夜班。如果不注意,晚上可能会遇到夜神——等会儿下课回去的时候,在没有路灯的地方,“哇”地一下,出来好大一位!(众笑)
饮食神:古代称为灶神、厨神,他也属于火神。如果食物烧焦了,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厨神可能会不高兴。
这以上介绍的是神。
|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又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等非常多的大小鬼王,都来到了三十三天。
恶目鬼王:眼神凶狠,令众生见而生畏。
啖血鬼王:经常吸众生的血。
啖精气鬼王:有些人气色不好,一直生病,看上去奄奄一息,是不是被啖精气鬼王吸走了精气?你应该对啖精气鬼王说:“不要吸我,不要吸我……让我的气色好一点嘛。”(众笑)
啖胎卵鬼王:经常吃胎生的胎、卵生众生的卵。有的人在胎中就夭折了,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行病鬼王:此鬼王因为众生行为恶劣而感到不高兴,从而给世间带来流感、禽流感、新冠、瘟疫、鼠疫等疾疫。
摄毒鬼王:有些人吸毒,可能就和这种鬼有关。虽然吸毒在某些国家合法,但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合法。吸毒的年轻人很多,一旦吸毒,就已经被鬼神控制,失去自由,不能自主,这是特别可怕的。
慈心鬼王:这位鬼王还是很有慈心的。所以,鬼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好的鬼神也有很多。有的人说阿修罗、罗刹、夜叉都不好,但我觉得有些比我们人类还要好。
福利鬼王:这位鬼王经常做慈善。
大爱敬鬼王:这是一位见到修行者就会恭敬礼拜、常作护持的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