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第16课
2020年8月17日
除疫地藏
先讲一个关于地藏菩萨的公案:很久以前,辽城大概有一千多户人家。到了宋代,人丁越来越兴旺,达到了两千多户。
城里有一座古庙,供奉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中间的阿弥陀佛像较左右两边的菩萨像稍高一些。当地人对这三尊圣像很有信心,平日里经常朝拜、顶礼、供养。
这三尊圣像时常放光,特别灵验。除了信仰这三尊佛菩萨像以外,他们也很重视《观音经》和《地藏十轮经》。
后来,城里爆发了一场大瘟疫,就像我们现在面临的新冠肺炎的疫情一样,导致了许多人的死亡。为了阻止疾疫蔓延,当地的乡主真诚地祈祷地藏菩萨。很快,疾疫便平息了。大家相信,这是地藏菩萨加持的结果。
当时有一位信仰天神的女人,死了一天以后又活了过来。复活过来的她,立刻去寺庙礼拜地藏菩萨,边哭泣边请求出家为尼。寺庙的僧人问她原因,她就讲述了自己死后的经历:
她死后,被恶神——也许是阎罗狱卒,押着去往中阴法王那里。他们走了没多久,遇到一位沙门,恶神见到沙门,特别害怕,就舍掉她离开了。其实,那位沙门就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告诉她:“你没有正确的信仰,而且造了许多恶业的缘故,所以才会堕入阴间。你回去以后,要至诚地皈依三宝,并出家为尼。”
她听从地藏菩萨劝告,返回人间之后就去寺院出家为尼,成了一位虔诚的出家人。
从这则公案中我们知道,在出现瘟疫、四大等的灾难时,如果一心一意祈祷地藏菩萨,就能遣除许多自然或人为的灾难,同时也能遣除个人内在四大不调导致的各种违缘与障碍。
现在,整个世界的情况都不太乐观,从新闻上能看出来,与过去相比,有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这样特殊的时候,尤其需要祈祷地藏菩萨。
我们大家共同祈祷——
向却森华森华钦波萨耶酿波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噢(顶礼、供养、皈依、地藏菩萨摩诃萨)
萨宜酿波切杰特洁当 地藏菩萨您所发大心
匝巴门蓝钦贼尼波策 事业大愿及与智悲力
拉美耶希杰彻结札瓦 无上智慧幻化众功德
得札括纳达所杰瓦效 唯愿吾等如是获成就
上节课主要讲了,生者为亡者行持善法,亡者能得到哪些利益。接下来继续讲《利益存亡品》。
|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地藏菩萨说完以后,会中有一位名叫大辩的长者。这位长者久远以前就证悟了无生法忍,为了度化十方众生,示现为长者之身。
这位长者名叫大辩——辩论一定很厉害。除了具有无碍的辩才,这位长者早已证悟了无生空性,为了度化众生才示现为在家相,弘法利生的事业也非常广大,就像维摩诘居士一样,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居士。
佛教历史上,有一些显现在家相的居士,利益了很多众生,这位大辩长者就是如此,虽现居士身,却能救度十方众生。而且他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证悟者”或“度众生者”的模样,他给人的感觉,永远是一位平凡在家人的形象。
| 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大辩长者双手合掌,恭敬地请问地藏菩萨:“大士,南阎浮提的众生命终之后,在世的子女、父母等眷属为其修诸功德,乃至设斋供僧,造种种善因,比如为亡者放生、供灯、念经、造像、上供下施、持戒以及修持安忍等,亡者能得到多大的人天利益呢?依此功德可以解脱生死吗?”
|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地藏菩萨回答:“长者,我为了未来和现在的一切众生,如今承蒙佛陀的威德与加持之力,简略地宣说您所问之事。长者,未来及现在众生,临终时若能听闻佛的名号,比如‘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宝积如来’‘南无药师如来’等,或者听到‘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南无文殊菩萨’等菩萨的名号,或听到‘南无辟支佛’,那么无论此人有罪还是无罪,都能得到解脱。”
我这里有两尊像,一尊是释迦牟尼佛,另一尊是法王在世时造的地藏菩萨,下面写着“南无地藏王菩萨”。虽然不同的地藏菩萨像有不同的手印,但差别不大。我希望听课的人,最好有一尊地藏菩萨像作为所依。现在给大家发地藏像的话,不太方便,你们最好自己在网上请,汉传的、藏传的都可以。如果条件等各方面不允许,从网上下载了再打印出来也可以——可能做生意的人又要开始炒作了吧。
这里讲,临终的人只要听到一尊佛的名号或菩萨的名号,都能解脱。我以前强调过,为临终者或亡者助念非常重要。除了助念时念佛,自己平时也要多念佛。关于念佛的功德,我想大家都清楚。
上去下去的关键时刻
明朝的莲池大师撰集过一本《往生集》,里面收录了许多依靠念佛而往生的公案。其中有一位名叫张善和的屠夫,造了一辈子的杀业,临终时见到无数动物来索命。他惊恐万分,急忙让妻子请来僧人为他忏悔。
僧人对他说:“依照《观经》的观点,临终时若出现恶相,只要一心念佛,就一定能往生。”然后让他放下一切,一心念佛。
张善和听从僧人的教诲,左手拿火烛,右手拈香,面向西方,恳切地念佛,不到十声,便亲眼见到阿弥陀佛前来迎接,当下就往生了。
临终时是决定上去或下去的关键时刻,所以临终时的因缘非常重要,千万不能结恶缘,一定要念佛、要结善缘。临终者身边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在那个时候分家产,或过度悲伤、痛苦,否则对临终者非常不利,应该尽量为临终者行持善法,创造善的氛围。临终者自己,也要尽量忏悔并生起善念,这特别重要。
有一部古老的经典,叫《那先比丘经》,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里面讲述了因果报应等许多基本的佛理。这部经典有南本和北本两个版本。南本《弥兰陀问经》主要兴盛于南传佛教;北本收录在汉文《大藏经》中,有两个译本,但都已失译,内容也有缺失。全世界都特别重视这部经典,除了汉译本以外,这部经典还有许多不同语种的译本。
经文内容主要是弥兰陀王与那先比丘之间的对话。在其中的一段对话中,国王问那先比丘:“为什么有些人造了种种恶业,但在临终时只行持一次善法就能不堕恶道呢?”那先比丘回答:“将一百多块大石头放在船上,依靠船的力量,石头不会下沉,若将一颗小石子放在海面上,小石子会立刻沉下去。所以说,即使之前只造过一个恶业,但如果没有很好地忏悔,也可能因此而堕入地狱。”从这里也能看出,临终时的因缘非常关键。
每个人最终都会死,但死亡方式各不相同。有些是因为车祸、地震等突发性的灾难而死。遭遇横死时,可能来不及观想,只能用刹那往生的窍诀——心识往上,专注于头顶;也可以在头顶观想阿弥陀佛或莲花生大士。如果临终时有充裕的时间,最好不要有恶的结生因缘,否则会直接堕落。
|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如果有人活着的时候不修善因,反而造下种种罪业。命终之后,家里大大小小的眷属为他行善修福,一切善法的功德,亡者能得一分,在世的眷属自己得六分。”
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对于这一点,其他的经典有不同的说法。当然,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密意,这些说法都是合理的。有些经论和窍诀中说,生者为亡者回向,亡者能得到所有的功德;有些则说,亡者能得到一半的功德;也有说能得到三分功德。在这里,依照《地藏经》的观点,亡者能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也就是说,如果为亡者念诵七万遍的观音心咒,亡者可以得到一万遍的功德,念诵心咒的人能得到六万遍的功德。可见,为别人念经,自己也有功德。
就像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的,“于人垫上净己障”,坐在别人的垫子上圆满自己的资粮。以真诚的利他心为他人诵经持咒,既能净除自己的罪障,也能圆满自己的功德和资粮。按照《地藏经》的观点,为他人行持善法,得到最多的,其实还是自己。
另外,亡者能得到多少功德,也和念诵者的发心有关。如果念诵者一心一意、非常专注地为亡者念诵,回向时也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亡者早日离苦得乐,那么亡者得到的会很多。即使没有这么用心,但依靠缘起力,亡者也能得到利益。
“以这个缘故,现在未来的善男女等,在六根齐全、身体安康等各方面因缘具足时,要好好修行。自己修,每分功德都由自己得。”
已入宝洲,当满载而归
在有因缘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去修,不能等着别人给我们念经、超度、回向。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说,神识离开身体后,灵魂像愚狗一样漂泊在中阴界,除了真正的成就者以外,像他这样的人很难超度亡灵。
所以说,如果活着时不好好修行,却希望临终时依靠别人的超度而解脱,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在身健体康时、耳聪目明时、具足暇满时,一定要把握机缘精进修行。
一方面,闻思很重要,比如学习五部大论。尤其是对分别念较重的众生来说,如果不依靠佛教智慧的力量,确实很难断除相续中的邪见和恶习。另一方面,如果只有闻思却没有修行,恐怕意义不大,因此,实际修行更为重要。
藏族有句俗话:“心里记住的教言,怀里揣着的口粮。”意思是,既然去一个地方求学,就一定要求得教言,无论闻思多久,相续要有所改变。
如果在某个佛学院待了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平时只是拍几张照片,隔三岔五地和道友吵个架,生病了输个液,最后回去时,和刚上来时一模一样,既没有求到任何教言,相续也没有丝毫改变,只是花了一大笔钱而已。求学不能这样,这样的求学没有多大意义,既然来求学,那么自己的相续中就一定要得到佛法。
前辈大德们是怎样求学的呢?他们去的时候是凡夫,回来的时候是成就者,可谓满载而归。所以,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自相续。
也许你没有亲自去某个佛学院求学,但你自己在家学佛、听课其实也是求学,所以也要有收获。如果将佛法课程,当作一般的企业演讲,只是在理论上听一下,而且听完了就忘完了,以这样的态度学习佛法,肯定不会有收获。
求法,就一定要求得其中的精华;得了法,就一定要实修。如果得了法,却停留在知识层面,不实际修持,那么上师的教言是上师的教言,前辈大德的教言是前辈大德的教言,法是法,人还是原来那个人,依然被贪嗔痴紧紧地束缚着。
当然,这样能在阿赖耶上种下善的习气种子,也能得到闻法的功德,但也仅此而已。暂时来讲,这颗种子的力量不是特别强大,它在多少劫后才会开花结果呢?谁也不好说。
我们得到了人身,又遇到了佛法,尤其是遇到了大乘密法,自己至少要在修行上有一种把握。虽说不一定人人都有生死自在的把握,但只要用心去修,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境界。
在此过程中,《三戒论释》中说,凡夫不能做瑜伽行者的行为;瑜伽行者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为——对于能行持的行为,有一层一层的要求。作为凡夫,若想马上获得佛陀的境界、菩萨的境界或大成就者的境界,有一定的困难。如果相续是凡夫的相续,行为却模仿大成就者的行为,由于见解和行为不相应,法对相续不会有利,这样做也不合理。
|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我个人对这句经文深有感触。这句经文虽然只有八个字,其中的意义却非常甚深。
我们每个人,明天是否还健康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呢?很难说。有些人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今天就已经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与这里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世界。
许多人觉得自己还年轻,能好好地活很长时间,其实不一定,因为“黄泉路上无老少”。《入行论》中也说:“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死魔是不可信赖的,无论你的罪业是否清净、资粮是否圆满,病也好,未病也好,他随时可能降临,不会一直等待你,“你这件事情做完了吗?做完了我再来。”不会这样的,有些人还没来得及将事情做完,死魔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死亡无常”是佛教中特别殊胜的修行方法。这一修法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很大。我个人修无常很有感觉,自认为修得还不错,无论发生什么,或是看到任何事情,我都能提起无常观。一旦生活上、人生中或生命里出现无常时,相比其他人,我应该是最容易接受的。
一方面,我们要好好观修无常,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准备好面对无常。《正法念处经》中说:“智者常念死,无有逃避处,念死最殊胜,诸念无与等。”观死亡无常是最殊胜的修法,有智慧的人会经常观修死亡无常,比如印光大师就时刻以“死”字来提醒自己。《大般涅槃经》中也说,在所有的足迹中,大象的足迹最为尊贵,而在所有的观想中,无常想最为殊胜。
无常随时可能来临,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个人而言,我对死亡也好,对生活中的变化也好,都时刻准备着,一旦无常现前,我会积极应对,而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对无常的到来感到惊讶:“怎么会这样?”
实际上,无常大鬼确实是不期而至,我们无法和他约定时间,他总是突然出现。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无常既是某种提醒,也是很好的修行契机。
| “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神识在中阴界游荡,对自己的罪福状况浑然不知。在七七四十九日中,如同愚痴的聋哑人一般可怜。或者由于业力现前,在阴司与中阴法王、阎罗狱卒辩论生前所造的善恶之业,论定罪福果报。之后根据业的善恶轻重,或者投生三善趣,或者堕入三恶趣。在这罪福未定的期间,中阴身已经愁苦万分,更何况堕在恶趣?那只会更加痛苦。”
按照《地藏经》的观点,漂泊在中阴界的众生,如同痴人和聋人那样,不能自主。世间的有些犯人就是这样,一直被羁押在看守所,既不给判决,又得不到释放。我听说有些人已经在看守所熬了两三年,案子却始终得不到最终的判决。
中阴界的众生,特别希望自己的业果能够早点审定下来。当然,也有个别众生不需要经过中阴,一瞬间就堕落下去了,比如造了五无间罪和堕入金刚地狱之因的众生;以及如《上师心滴》中所讲,证悟了密宗中“彻却(直断)”的人,上去也是一瞬间的事情,除了极利根者以外,根本发现不了有个中阴阶段。其他大部分众生,由于业力的显现,在中阴期间等待阎罗法王的判决时,都会十分凄苦。在中阴期间就已经如此痛苦,何况真的堕入恶趣呢?一旦堕入恶趣,更是苦不堪言。
|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
“亡者在命终之后、受生之前的七七四十九日中,日日夜夜思念着人间的骨肉亲眷,希望能为他造福,救拔他的苦难。”
藏地经常说,阴阳之间有差别,所以要经常为亡者做功德。这很重要,再贫穷的家庭,也一定会为去世的家人做功德,因为生者在人间,无论如何不会太惨,而亡者在阴间,没有丝毫自由可言。
回向需称名字
为亡者做功德或超度时,最好写上亡者的名字。即使亡者已经过世很久,比如祖父祖母等祖辈,但只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就应该写上。写好之后,再交哪怕五块或十块,请僧众在念完经回向时念一下亡者的名字,即使亡者堕在地狱或饿鬼道中,依靠这样一种缘起力,也能迅速得到救拔。所以说,写上亡者的名字非常重要。
我对此很重视。有些道友交念经钱时不写名字,其实应该要写上名字。这不仅是藏地的做法,《灌顶经》中也说:“为亡者称其名号,修诸功德。”所修功德回向给亡者时,要称呼他的名字。
藏地还有一种说法:“这个亡者家里很穷,连一个念他名字的人都没有。”因此,以后为亡者做功德时,要写上亡者的名字。尤其是在亡者离世的四十九天内,尽量每天请僧众为他念经并称名回向,这对亡者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 “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中阴业感结束以后,众生便随着业力而受报。造业严重的众生,将会堕入恶趣受苦,千百年中,不得解脱。如果造过无间罪,就会堕入大地狱中,在千万劫中,受无量苦。”
我们仍在人间,有自由,也有信仰——如果因为愚痴或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没有信仰,那也没办法。有了信仰以后,至少要控制自己的烦恼,尤其是对极其严重的罪业,无论如何要谨慎一些。假如在人间造了五无间罪,一定会在恶趣感受难以忍受的痛苦。相比五无间罪,破密乘誓言,比如嗔恨金刚道友、诋毁金刚上师、泄露秘密等,其果报比无间地狱的果报更可怕。
《胜乘宝藏论》在讲誓言和灌顶部分时,讲到了破誓言的果报,我看了之后毛骨悚然,真的特别可怕。没有信仰的人可能觉得这些是神话传说,不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有些佛教徒,言行举止也和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一模一样,虽然嘴上念的是佛,说的也是善恶因果,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这也许是业力现前。
五无间罪是特别可怕的罪业,现在有没有杀父、杀母的情况呢?很难说,因为时代越来越恶劣,众生相续中的烦恼也越来越粗重。
假使真的因为业力而堕入大地狱中,相比那时的痛苦,我们现在所感受的诸如寒冷、饥饿、生病或心情不舒服等痛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根本不值一提。因此,对于这些罪业,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
殊胜的供斋法门
|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
“长者,这些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他行持善法,设斋供僧,能帮助他清净道业。在供斋期间,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米泔和菜叶不能随意乱扔。二、食物在供养佛、僧之前,施主不能先行食用。如果违背了这两点,在供养佛、僧之前,自己就先行食用了,又不精勤护净的话,亡者就得不到前面所说的功德。”
为亡者设斋修福,其实就是给亡者路粮或资粮。既然供斋,就要按规矩来,要如理如法,这里就讲了供斋的方法。
首先,淘米水和黄菜烂叶不能随意乱扔,也不能随意浪费。另外,食物在供养佛僧之前,自己不能先吃。如果食物还没献新,自己就先吃了,这肯定不合理。
| “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如果以殷勤恳切的心精勤护净,先将干净的食物供养佛僧,这样能使亡者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因此,阎浮提的众生在父母等眷属命终之后,应该为其供斋,而且一定要志心勤恳,这才能使生者和亡者得到最大的利益。”
志心勤恳:供斋一定要志心勤恳,以真诚的心供养,这一点很重要。不是说非要供养多少多少钱,只要有真诚的心,哪怕只供养一点点,也有很大功德。
平时可以为生者供斋,尤其要为亡者供斋。如果不能单独设斋供养,也可以随喜,比如每次开法会时随喜一些,或在亡者刚去世的四十九天内每天随喜,或每年在亡者的忌辰随喜,或在每次想起亡者时,为亡者供斋。
我每次讲供僧、供斋的功德时,很多人特别热情,这时便会冒出一些打着供斋名义做各种非法事情的人。所以,除了真正的账号以外,大家对其余的账号一定要警惕。我在讲的时候也很谨慎,有时刚讲完造佛像的功德,就冒出一大堆账号,“造佛像的,把钱汇过来”。居士们刚听完课,还非常热情,马上就把钱转过去了。一段时间后,钱随着账号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网络上有很多骗钱的盗贼。
供僧、供斋应该是自愿的,有些人整天以供僧的名义在网上化缘,影响很不好。现在是特殊时期,如果组织供斋,组织者自己也有一定的风险,大家在做善事的过程中,应该如理如法。行善是个人的事情,没必要劝别人,有些人自己什么都不做,却不停地让别人做这做那。到底应该做什么,每个人自己知道,有善根的,自然会行持善法,不需要你来当联络员或宣传员。有些人甚至把别人的财物直接抢过来做布施,这样的行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一定合适。尤其是作为大乘佛教徒,形象还是很重要的。
有极个别人,自己什么善事都不做,却经常打着上师的名义化缘,我最讨厌这样的人。前几天我在课上提醒了,但昨天发现还有这种人。这些人可能从来不听课,是专门来化缘的,说是为了利他,其实主要还是自利,有自己的目的。如果真的是为了利他,那别人自己做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让别人通过你来做呢?
我每次讲供斋或其他善法的功德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希望大家注意。
|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地藏菩萨说完以上法语,前来忉利天宫的千万亿那由他阎浮提鬼神,都发了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 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来到佛所。
这时,铁围山内的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一同来到忉利天佛陀的面前。
| 所谓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当时来了哪些鬼王呢?所谓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个别注释中,对每一位鬼王都做了详细解说,但不知道佛经中有没有出处。大家知道,这个世界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众生,比如鬼、魔、罗刹等非人以及中阴身。
实际上,关于人类的前世今生以及天界、地狱、鬼趣等六道众生的状况,佛经中有非常全面的描述,包括对我们肉眼看不见、分别念根本想不到的许多问题,也讲得特别细致。
对于鬼神的存在,唯物论者当然不会承认,虽然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只因为教科书中没有提及——即使个别老师提及,也是以“神话、迷信”等字眼搪塞,所以他们才会一厢情愿地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鬼神等非人不仅存在,而且到处都有。鬼神并非普通人肉眼的对境,但遇到过、看见过鬼神的人,却为数不少,甚至有些噩梦也能提醒我们鬼神的存在。所以,非肉眼可见的其他道众生,确实存在,对此矢口否认没有必要,否认的理由也根本找不到。
记得以前读书时,有一个姓谢的老师经常说鬼神不存在,我那时虽然没学因明,但我知道他的观点是错的,所以一天到晚和他辩论。每次他理屈词穷时,就一直说:“你思想有问题,你长大以后没有前途、没有出息!”不过,跟老师辩论还是不太好,毕竟老师对我们有恩德,当然,我们也只是在观点上辩论。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我读书的时候他的年龄就已经很高了,可能他现在正在听课也不一定。
啖兽鬼王:专吃野兽。
负石鬼王:由于业力,身负巨石。
主耗鬼王:主虚耗财物。如果他在你家,你家里的东西很快就会耗尽,如果他藏在你的钱包里,你的钱一会儿就没了。所以,如果钱花得很快,说明主耗鬼王在你的钱包里藏着。
主祸鬼王:主车祸等灾祸。
主食鬼王:经常待在食堂里的鬼王。
主财鬼王:主护人财物。
主畜鬼王:主畜生。
主禽鬼王:主飞禽,禽流感也与他有关。
主兽鬼王:主野兽。
主魅鬼王:主精怪鬼魅。
主产鬼王:主生产,经常待在医院妇产科的鬼王。
主命鬼王:主众生命。
主疾鬼王:主疾病。
主险鬼王:主危险路段。
|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与百千诸小鬼王,尽居阎浮提,各有所执,各有所主。
这些大鬼王各带领着成百上千个小鬼王,全都居住在南阎浮提,他们有各自的专业和所管辖的范围。
鬼神到处都有,如果我们做烟施、念咒语回向,他们会得到利益和解脱。
| 是诸鬼王,与阎罗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俱诣忉利,在一面立。
诸位鬼王与阎罗天子,仰仗佛陀和地藏菩萨的威神加持之力,到了忉利天宫,站立一旁。
哇,三只眼睛的、几千只眼睛的,那么多鬼王聚集在忉利天,场面很可怕吧。要不今天讲到这里?让他们全都站在那儿——或者再往下学一点,不然那么多鬼站在那儿,还是有点恐怖。
| 尔时,阎罗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与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方得诣此忉利大会,亦是我等获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问世尊,唯愿世尊慈悲宣说。”
大辩长者退下之后,阎罗天子来到佛陀面前,右膝着地,双手合掌,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我与诸位鬼王,承蒙佛陀与地藏菩萨的加持之力,以及宿世种的善根福报,才有机会参与此次忉利大会。我现在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冒昧地请问世尊,希望世尊您能慈悲宣说。”
阎罗天子说:“我们以前天天忙着害众生,这次有机会在两三天中听个课,觉得特别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