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第14课
2020年8月13日
理智与情感,逻辑与公案
我们接着讲《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在普广菩萨的劝请下,佛陀宣讲了地藏菩萨的诸多功德。对于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有信心的人能理解,接受起来也特别容易,而没有信心的人,恐怕难以接受。
实际上,信心就是兴趣。学习佛法需要兴趣,就连学习世间的知识,像是哲学、科学、地理、物理和化学,也需要兴趣。没有兴趣,就得不到利益,因此,对自己修学的法门首先要有兴趣,这很重要。
我这次在讲《地藏经》的过程中,从可靠的《地藏菩萨像灵验记》中选取了部分公案,分享给了大家。这些公案,大部分人能接受,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还得到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所以,我们以后在讲解经文时,最好配合着讲一些公案或经历,这很有必要。
1985年我刚来学院时,法王如意宝正在讲《中观庄严论》,讲完之后就外出去弘法了。当时喇荣只有几十个人,一位名叫根登诺吾的老堪布——他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每天给我们讲《宝性论》和《大乘阿毗达磨》等论典。在讲的过程中,会时不时给我们讲无著菩萨、弥勒菩萨等诸佛菩萨及大成就者的故事。受其影响,我之前讲《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时,也给大家讲过一些相关的感应故事。
这些故事对大多数人来讲很相应,当然,极个别受西方教育影响的人,好像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讲的故事,主要是现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于前世或过去的事情,讲的并不多。我也听过一些老师和名人的演讲,他们一般以眼前生活中的,比如父母、亲友和配偶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在讲解经文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理性的逻辑论证固然重要,而感性的方式,同样不可或缺,尤其可以讲一些能令人生起清净信心的公案和故事。
天女妻子的前生后世
以前,有一位信佛的居士,每天虔诚地供养三宝。后来,他的妻子由于宿世的业力,难产而死。妻子死后,丈夫悲不自胜,为妻子做了超度等佛事,而且发心造了一尊与妻子等身的地藏菩萨像,继续虔诚地供养、顶礼。
一天夜晚,他梦见一位身着美妙天衣的天女,对他说:“我是你的妻子,因为你帮我造了一尊地藏菩萨像,以此功德,我转生到了天界。我现在跟你讲一下我难产而死的因缘。过去有一世,我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当时膝下无子,就让丈夫娶了一个小妾。小妾怀孕之后,丈夫对她倍加疼爱。我见到他们如此恩爱,心中生起了强烈的嫉妒心,担心丈夫不再喜欢自己,于是投毒毒死了小妾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因为这一恶业,我后来在六劫中感受无间地狱的痛苦。从地狱出来转生人间时,仍然经历了五十七次难产而死的痛苦。这次,你帮我塑造地藏菩萨像的缘故,消尽了我过去的恶业,让我有机会投生天界。将来我再转生为一次天女之后,就不用再转为女身了。真的特别感恩你。”
天女又继续讲述自己在天界闻法的情形:“天界有一个叫‘善法堂’的地方,每月的二十四日,十方世界的分身地藏菩萨,以金色僧相的形象集会于此,为我们传授无量妙法。我们因为听闻正法的缘故,相续中生起了善心与正见,远离了邪见与痛苦,时刻沉浸在喜悦中。”
这则公案中的妻子,因为过去造下的恶业所感,在多生累劫中持续感受痛苦,后来因丈夫为她塑造地藏像,才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
家家供奉地藏像
我最近在网上请了一批地藏菩萨像,准备发给现场听课的道友。不在现场的听众,你们可以自己请地藏菩萨的塑像或唐卡,或是将地藏菩萨的图片下载之后打印出来。过去,造一尊地藏菩萨像很费劲,现在就方便多了。
如果有信仰,对地藏菩萨也有信心,最好在佛堂或合适的地方,供养一尊地藏菩萨像,这有不可思议的缘起。其中的因缘,难以用凡夫的语言描述,但我想,大家应该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和供养地藏菩萨像的功德。
包括前面讲的公案在内,很多公案都提到了二十四日这一特殊的日子。根据农历、藏历以及《易经》,这一天是特殊缘起聚合之日。前面的公案中说,在每月的二十四日,地藏菩萨有度化众生的特殊显现,就像莲花生大士在每月初十会有特殊的化身显现于众生面前一样,那一天的加持会更有力量。
|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
佛陀告诉普广菩萨:“未来如果有奴仆、婢女等下贱之人,乃至不自由之人,觉知到不自由是宿业所致,于是生忏悔心,想要好好地忏悔宿业。”
自律给你自由
诸不自由之人:世间有很多没有自由的人,以及被他人控制着的人,监狱里的犯人就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管控。
活在世间,却没有自由,这就是一种痛苦。佛经中说,有缚悉苦,自由最乐。拥有自由,不被束缚,是最大的快乐;反之,只要被他人控制——哪怕控制自己的,是父母、配偶、兄弟姐妹或老师,这都是一种痛苦。
当然,有些人认为的不自由,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自由。父母的严厉管教,也许会让孩子觉得不自由,但这对孩子的人生是必需的;老师的严格要求,或许会让学生感到不自由,但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出家人和居士,因为守持了相应的戒律,所以不能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其实,这不仅不是对自由的束缚,反而是自由的保证——让人生始终处在合法、如理的生活轨道上,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有的人觉得,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约束地随心所欲,连法律也不需要放在眼里,“我要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要人身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这些不是真的自由,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才有资格谈自由。
不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确实没有自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管控。还有一些人,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心却一直被魔束缚着,或被各种各样的痛苦缠绕着,这样的人也属于“不自由之人”。对众生来说,没有自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为什么有些人会没有自由呢?有的经典中讲了五种原因:一、前世傲慢,瞧不起双亲;二、性格刚强难化;三、为人放逸,不恭敬三宝;四、以盗窃为生;五、欠债不还。这五种因缘,将导致众生变成下贱无自由者。
觉知宿业,要忏悔者:他知道,之所以会没有自由,完全是过去的因缘所致,所以不会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其实是不懂因果的表现,今生的遭遇,往往和前世造下的业有关。如果即生中长得不太好看,权力、地位、财富也样样不如人,甚至连做事情也处处不顺,一个明智的人,知道这是过去的业力所致,所以自己会好好忏悔。
| “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想要忏悔宿业的人,应当以真诚之心瞻视、顶礼地藏菩萨像,在一日或七日中,念满一万遍地藏菩萨名号。这样行持的人,此生的果报受尽之后,在未来的千万生中,将会常常转生在尊贵之家,不再经历三恶趣的痛苦。”
志心:忏悔的方法是什么呢?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像,并念诵地藏菩萨名号。“志心”,就是要诚心诚意地忏悔,并不是心不在焉,只在表面上做做样子。行持任何善法,无论是忏悔,还是转绕或顶礼,都需要一颗挚诚的心。
念菩萨名:地藏菩萨的名号,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无论是持诵圣号,还是恭敬顶礼,都能得到地藏菩萨的加持,也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
《地藏十轮经》中说:“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闻,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即使在一日中念诵地藏菩萨的名号,其功德也远远超胜在俱胝劫中念其他大菩萨名号的功德。《地藏十轮经》中还讲到,在满足众生愿望方面,地藏菩萨远远超胜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麦彭仁波切在《地藏赞·大地庄严》中也讲过这个道理。
既然在一日中念诵地藏菩萨的名号,都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么,如果以至诚恳切之心,连续念诵七日或念满一万遍,所获功德将更加难以想象。
我们既可以念“南无地藏菩萨”,也可以念藏文的“向却森华森华钦波萨耶酿波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噢”。
现在,大家一起念一下藏文的地藏圣号——
向却森华森华钦波萨耶酿波拉香擦洛巧多嘉森且噢(顶礼、供养、皈依、地藏菩萨摩诃萨)
萨耶酿波切杰特洁当 地藏菩萨您所发大心
匝巴门蓝钦哲尼波策 事业大愿及与智悲力
拉美耶希杰彻结札瓦 无上智慧幻化众功德
得札括纳达所杰瓦效 唯愿吾等如是获成就
可满万遍:佛经中经常有这样的“定数”,有些要求念满一万遍,有些则要求念满十万遍,不同的修法,有不同的要求。
有的人分别念比较重,我上节课说过,如果某个数字是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不会产生邪见。比如医生说:“药一天要吃三次,每次吃三粒。”他不会问:“为什么是一天吃三次,而不是一天吃四次,为什么每次只吃三粒,吃四粒就不行吗?”
对于佛教中的定数,比如某个修法要修七天、念一万遍或二十一遍,他就会问:“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同样是定数,也同样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实际上,这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接触的环境有关。从小在佛教家庭中长大的人,对佛经相当认可,佛经怎么说,他都会觉得:“确实如此。”如果他对现代医学不太了解,也许会问“药为什么要一天吃三次”之类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疑惑、分别念,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父母的言教、整个社会的环境文化都有关系。因此,当见到没有信仰的人诽谤其他人的信仰时,我们也能理解,觉得情有可原,心想:他如果在另一种环境中长大,应该不是现在看到的这样。
这里说,身心不自由之人,若能志心忏悔,念满一万遍地藏菩萨名号,就能不再堕入恶趣。暇满人身来之不易,在有因缘的时候,最好多念地藏菩萨名号。如果能念藏文,最好念藏文的,实在不行,也可以念“南无地藏菩萨”,念一万遍应该不困难。
“速往无量光佛刹”的莹珂
更不经三恶道苦:经常念诵诸佛菩萨的圣号很重要。《净土圣贤录》中记载,宋朝有一位叫莹珂的出家人,因为破戒而伤心不已,知道自己死后一定会堕入地狱,于是在三天三夜当中不吃不喝,精进念佛。
后来阿弥陀佛现前告诉他说:“本来,你这一世死后会堕入地狱,但因为诚心念佛,清净了罪障,也延长了寿命。你将在十年后往生,那时我再来接你。”莹珂说:“不行啊。我不能再待十年了,我这个人很坏的,如果还继续住在世间,我怕十年之后就去不成极乐世界了。希望您能尽快接我。”结果,他三天之后就顺利往生了极乐世界。
从这则公案中能看出,无论是感动诸佛菩萨,还是忏除自身的业障,都需要一颗特别虔诚的心。
这以上讲的是,顶礼地藏菩萨以及念诵地藏名号的功德。依靠顶礼和念诵的功德,未来生生世世都不会再堕入恶趣,不仅不堕恶趣,而且会常常转生在富贵的家庭。
|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普广,在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以及其他异姓种族等一切人,如果有新生之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七日之中,及早为其读诵这部不可思议的经典,再念诵一万遍地藏菩萨名号,这个新生的男孩或女孩,即使因为宿恶业,有灾殃恶报,也能得以解脱,从此安然快乐,容易抚养,福寿绵长。如果这个孩子本来就是承着宿世的福德而受生,那么福德、寿命和安乐便会更加增上。”
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如果因为宿世的恶业,这个孩子是专门来讨债的,但为其念诵了《地藏经》和地藏圣号的缘故,父母和孩子都能从宿世的恶业中解脱。孩子容易抚养,不哭不闹,快快乐乐的,而且会很长寿。
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如果这个新生之子,本来就善根深厚、具足福德,又因为父母为其念诵了《地藏经》和地藏圣号的缘故,这个孩子的福寿与安乐,将会更加增上。
昨天一个亲戚带着孩子到我家来聊天,我当时比较忙,实在是没有时间,但他一直不停地讲孩子的事:“我这个孩子很可爱,特别爱笑,晚上从来不哭。”我心想:“这好像不关我的事吧,他笑或哭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他作为父母,也许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我当时只好说:“哦,不哭啊,很好很好。”他的孩子可能就像这里说的,“安乐易养”。
《地藏经》里的生活妙招
我原来讲过要弘扬“生活佛教”,《地藏经》里就有很多切合人们生活的内容。一方面,我们要通达佛法中的甚深奥义,更重要的,要懂得将佛法用在生活中。
这一品讲了许多生活中的情况,而且大部分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比如说,如何帮助病人、穷苦的人以及监狱里的犯人等没有自由的人;如何转变噩梦等不吉祥的事情;如果厌离女身,又该如何转变;尤其是这里提到,怎样做才能最好地帮到分娩的母亲和婴儿;为新生婴儿念诵《地藏经》和地藏圣号,会有什么样的功德和作用,等等,讲了很多。
现实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可怜的人,像前面讲的久病不愈、卧床不起、半死不活的人,他们尤其需要地藏菩萨的加持。
有些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处境、长相、权利、财富等各方面都非常满意,“现在是我最好、最快乐的时候,我每天都过得特别幸福,这样的幸福,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真的是诸佛菩萨,尤其是上师老人家的加持。”对于这样幸福的人,我们也祝愿他:快乐连绵不绝,蒸蒸日上。
也有一些人,对什么都不满意,对身边的人不满意,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对别人做的饭菜不满意,照镜子的时候,对自己的长相也不满意,就像《苦乐道用》里说的:“一切显现都成了怨敌。”怨敌是让人感到不快乐、不悦意的,如果所见所闻都像怨敌一样让人不悦,如同无间地狱里的众生,六根的对境全都是恶的——恶色、恶声、恶香、恶味、恶触,这样业力成熟的时候,即使是地藏菩萨,可能也难以改变。一个长得特别难看的人,要求地藏菩萨马上把他变得特别好看,地藏菩萨也会有点为难。虽然业力现前时,诸佛菩萨的妙手也无能为力,但只要虔诚祈祷,就是在播下将来获得安乐与解脱的种子。
殊胜的胎教法门
对于庆祝新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现在汉地的普遍做法是生孩子之后就杀生、办酒席、收红包;印度一般会为新生之子行持善法;而藏地,则会去寺院祈请高僧大德为孩子取一个吉祥的名字,并念诵经文赐予孩子祝福,同时,父母等亲友也会为孩子行持许多善法。不过和以前相比,有些年轻一代也不太在乎这些了。
总而言之,缘起是不可思议的,身为父母,应该尽量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善的缘起和氛围,这非常有必要。
现代人常说胎教,其实,佛教和儒家文化中也有胎教,虽然当时没有使用“胎教”这一名称,但有胎教的内容。怀孕期间,如果父母经常禅修,行持善法,生活在清净的环境中,那么,孩子出生后,心性等方面都会更为出众。相反,在战争等恐怖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孩子,心态或许会有一些与众不同。
现在有些孩子脾气特别暴躁,周围的人都说:“这是他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导致的。”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中,孟母对孟子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视,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孟母知道,环境对人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
以后,我们看到谁家添了小孩时,虽然给红包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他念《地藏经》。对方也许不太接受:“念经倒是不用,你给红包就可以了。”不过,现在人与人之间好像连红包也不给了,感情越来越冷淡,即使兄弟姐妹生了孩子,也什么都不给,只是随意问一下:“你家生孩子啦?好好好,拍个照片,给我看看就可以。”
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尽量为新生之子行持善法、多做功德,这样的话,如果孩子是善缘再来,会好上加好,即使是恶缘再来,也能转恶缘为善缘。
一位大德曾说,子女通常可以分为四类:报恩来的,报怨来的,还债来的,讨债来的。《大圆满前行》中,嘎达亚那尊者的公案就说明了这一道理。实际上,夫妻之间的缘分,大抵也是如此。有的夫妻,感情不好的时候怪前世的孽缘,感情好的时候,就觉得是今生的善缘。
|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普广,未来世的众生,在每个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这十斋日是结集善恶,判定轻重的日子。”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这里的“结集善恶,判定轻重”可以从两方面理解。按照《佛说四天王经》等佛经,每个月的十斋日,会有不同的天神降临人间,考察众生的善恶,审核后交付于帝释天,之后再经过中阴法王衡量,最后判定善恶业的轻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和人间的判决方式类似,就像违法犯罪的人,经由法院审判,最后会被关进监狱受苦。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众生业感的显现。中阴界不一定真有像人民法院那样的屋子,中阴法王也不一定像法官那样穿着黑衣服,但根据人们的习气,确实会显现这样一层一层的审理模式,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在业感显现中,似乎真有阎罗狱卒在进行审核和判决。比如做噩梦,有时会感觉自己已经莫名其妙地堕入了地狱,有时则感觉是一层一层逐渐堕入地狱。要知道,佛经中的有些内容是根据众生业感而宣说的,业感又与众生的习气有着密切关系。
我经常想,现代的众生如果堕入地狱,见到的一切显现肯定与古代不同,可能阎罗王面前也摆着一台电脑。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由于不断串习,众生面前才会如是显现。
我们做梦也是这样。过去没有手机和电脑的时候,人们即使在梦中,也不会梦见手机和电脑。而现在,人们每天都需要使用手机、电脑,再加上人间司法系统与法官、监狱等情景有关,所以现在的众生死后,很可能显现手机、电脑、法官和监狱等景象。
也许有人认为:“地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还是说,这只是民间说法?”其实从了义的角度来讲,地狱就是众生业力的显现。众生命终之后,由于各自的业力不同,会显现不同的景象,罪障深重的众生,便会堕入地狱感受痛苦。因此,这里所讲的“结集善恶,判定轻重”的现象,的确存在,而且时间也是特定的。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每月的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二十九和三十,是外空行与内风脉集聚的日子,在此等吉祥日行持善法极其殊胜。特别是在初十的白天和二十五的夜晚,空行纷纷聚集在修行者的住处,此时做会供等修持尤为殊胜。
有些人不理解:“你们藏传佛教中怎么有那么多特殊的日子?今天是会供日,明天又是殊胜日。”其实汉传佛教中也有许多殊胜日,比如初一、十五等斋日。
|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南阎浮提的众生,起心动念都在造业,造的几乎都是罪业。更何况恣情纵欲去造杀盗淫妄等百千种罪。如果能在十斋日,对着诸佛菩萨的圣像,至心读诵《地藏经》一遍,那么东西南北一百由旬之内,都不会有任何灾难。在现在和未来的百千年中,这个读经的人,甚至连此人的家人,无论老少,都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个教证很出名,大德们经常说:“我们南赡部洲可苦啦,‘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啊!”
这里讲,如果能在十斋日念诵《地藏经》,方圆一百由旬之内不会有任何灾难,而且鬼神也不会制造违缘。因此,念诵经典以及供养护法,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殊胜日,最好多念一些经咒,多修一些法。一方面,在十斋日等殊胜日修法很重要,另一方面,修法连修七天也很重要。
神秘的“七”
有些人可能会想:“为什么佛教中经常提到‘七日’呢?”其实,“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特殊数字,“七日”也有特殊的缘起。
比如说,一个礼拜是七天;完成某件事情一般以七天为期限;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很重视“七”这一数字。
而且,不仅这部经典提到过“七日”,《阿弥陀经》等其他经典也提到过。《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由此可见,净土宗也很重视“七日”。
汉地还经常举办为期七日的法会,比如打“佛七”“药师七”“禅七”以及“华严七”——“华严七”一般打三个七,也就是二十一天。
喇荣的地藏法会、金刚萨埵法会和极乐法会,都是连续开七天,刚开始持明法会也是开七天,后来法王说,我们若想获得身心自在,具足广大的弘法利生能力,就需要大量地修怀业,持明法会只开七天不够,要连修十四天。从那以后,我们每年都会修十四天的观音九本尊。此外,藏地的一些大修,像普巴金刚大修、八大法行大修、玛哈嘎拉大修等,基本上是连修七天,至少是三天。
因此,个人修行时,无论是禅修,还是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最好连续修七天,实在不行,也尽量修三天,以闭关的方式一心一意地修持。总之,“七日”是一个特殊缘起,所以修法一般以“七日”为周期。
如法才能弘法
这方面,前辈大德做得很好,他们修行时非常如理如法。不像现在的有些人,所言所行全凭想象,既不依照佛经论典,也不遵循祖师大德的金刚语,仅凭自己的分别念胡言乱语,这不是弘法,是毁法。我建议,那些不懂佛法却给自己贴上“法师”标签的人,最好不要胡说八道。以前有些辅导的人,私下要求大家写“保密书”。为什么要别人保密呢?因为他知道自己讲得不如法,担心被人知道。其实,越不想让人知道,别人就知道得越清楚。
我们作为佛教徒,至少要通晓基本的佛法道理。有些人连基本的佛理都一窍不通,对上师三宝也没有起码的信心和恭敬心,却装作“法师”“大德”去搞名闻利养。这样的人,也许刚开始有一些因缘,但最终肯定不会太好。像这样的做法,不是弘法利生,是误人子弟。
|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如果每逢十斋日都念诵一遍《地藏经》,则能保证自己的家庭在现世中,不会遭遇任何疾疫、横死等不祥之事,同时衣食等受用也会丰饶富裕。”
衣食丰溢:物质受用方面,圆满丰饶,如意自成,无需勤做,自然丰衣足食,财源滚滚。
| “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
“因此,普广,你应当知道,地藏菩萨有这样的大威神力,以及利益众生之事,这实在是不可思议,说不能尽。阎浮提的众生尤其与地藏菩萨有殊胜密切的因缘。”
有大因缘:八大菩萨中的每一位,都与南赡部洲的众生很有缘,尤其是地藏菩萨,与我们特别有缘。从古至今,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对地藏菩萨有着强烈的信心。
《妙法莲华经》中说,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同样,菩萨们也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我们此生来到人间,能够遇到这些如意宝一般的善知识,真的非常不可思议,大家最好不要放弃这样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缘。
|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若众生听闻地藏菩萨名号,见到地藏菩萨身相,乃至只听到此经中的三字、五字,或一句话、一句偈颂,这些的人,现世就能获得殊胜绝妙的安乐,在未来的百千万生中,常常转生在尊贵的家庭,而且身相端严。”
昨天我回去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等在门口。他跟我讲他的家庭状况。听他说完,我很感慨:为什么人世间这么不公平?富裕的人,应有尽有,再怎么奢侈浪费,钱还是花不完,可是有些人,却连读书的钱都没有,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很困难。表面来看,似乎是人世间不公平,其实是各自造的业“不公平”。
每个人都希求平安、快乐、健康和富裕,也希望自己生生世世都能转生在尊贵的家族,拥有庄严的身相。按照这里所说,仅是听闻此经中的几个字,比如“地藏经”或“地藏菩萨”,或见到地藏菩萨的形象,或以信心念诵《地藏经》,即使只念诵其中的几句或几品,也能为自己的生生世世带来极大利益。
|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普广菩萨听到佛陀这样赞叹地藏菩萨,于是单膝跪地,恭敬合掌,对佛陀说:‘世尊,我早知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和大愿力,为了让众生也了知其中的利益、明白这些道理的缘故,我才请问如来您。您开示以后,我们必定会欢喜地顶戴接受。’”
故问如来:普广菩萨对佛陀说:“其实我早就知道地藏菩萨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和大愿力,我是明知故问。”释迦牟尼佛确实很好,换作是我可能会说:“你知道还问。”
之前普贤菩萨也是明知故问:“三恶趣的痛苦,我一清二楚,我是为了众生才请问您的。”这些菩萨们都是为了众生而提出问题。我在去一些学校和企业时,大部分的提问者,好像都不是为众生而问,只是因为自己困惑才问的。
|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世尊,这部经应该叫什么名字?我们以后怎样流布、弘传这部经典呢?”
|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佛陀告诉普广菩萨:“这部经典有三个名称:一是‘地藏本愿’,二是‘地藏本行’,三是‘地藏本誓力经’。”
“地藏本愿”:这部经典开显了地藏菩萨的殊胜本愿,所以叫‘地藏本愿’。汉地用的就是此经名,我翻译时也是用的这个名称。
“地藏本行”:我们不能光发愿而不行动。地藏菩萨不仅发了大愿,而且也确实在践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大行。
“地藏本誓力经”:地藏菩萨发了大誓愿以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我们虽然也发了愿,或多或少在做一些事情,但是否具足真正能度化众生的威神之力呢?地藏菩萨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其实,只要向地藏菩萨祈祷或顶礼,自己也会得到这样的力量。
那么,我们以后应该如何弘扬地藏法门呢?
|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由于地藏菩萨久远劫以来,发下过无数的深重誓愿,要利益众生,所以你们应当依照地藏菩萨的本愿来流布此经。”
地藏小擦擦
我们应该按照地藏菩萨的本愿来弘扬这部经典。地藏菩萨的唯一目的,就是生生世世利益众生,所以我们弘扬地藏法门时,不应该考虑“我以后要有很大的名声”“我要赚得盆满钵满”“我要找一个可爱的伴侣”“我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当然,从世间角度来说,这些希求也可以,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愿生生世世利益众生:“地藏菩萨如何利益众生,我就如何利益众生。”这样发愿,其实就是最好的弘法。
对于怎样弘扬地藏法门,释迦牟尼佛讲得很清楚——“依愿流布”。地藏菩萨久远劫以来,发的都是利益众生的愿,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快乐、吃得好睡得香而发愿。地藏菩萨发的是什么愿呢?“只要能利益众生,我怎样都可以,即使下地狱,也在所不辞。”这样的发愿,很纯粹,很有力。
普广菩萨问得很好,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地藏法门?就像地藏菩萨发愿利益众生那样,我们也随学地藏菩萨,以他那样的发心去利益众生。地藏菩萨如何弘法利生,我们亦如是弘法利生。所以,我们应该发愿: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一定要以地藏法门来利益众生。
| 普广闻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普广菩萨听佛陀说完,双手合掌,恭敬地向佛陀作礼,之后便退下了。
四大天王当时是哭着离开的,普广菩萨是合着掌离开的,不知道四大天王当时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