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巴堪布简介
齐美仁真堪布·著
索达吉堪布·译
了义善知识德巴堪布仁波切,又称蒋阳哲毕罗珠,生于藏历第十六胜生周水猴年(1932年)一月初八。他降生在富饶、强盛、幸福的罗科玛部落,出生地点位于多康六冈之一的多康匝木冈右侧之喇嘛嘉度雷的林间,这片树林坐落在大小绕阔山谷的小绕阔之中。他的父亲名叫多萨,是一位具有威德力和生圆次第众多功德的密咒师,也是罗科玛地方德高望重的人物;母亲名叫瓦萨康巴。由于他降生时,林中的德哦鸟和黛胜鸟等百鸟齐鸣,声音宛转动听,母亲因此将他取名为“德巴”。如今,人们普遍尊称他为“德巴堪布”。
他天生睿智,从小就聪慧过人,秉性正直,性情调柔,与生俱来就具备圣者的诸多功德。自七岁起,便在父亲身边学习读书写字、制作供品、吹奏乐器、敲锣打鼓,以及舞蹈、音乐、绘画等,后在朵芒寺担任过供祀师和神舞师。十五岁时,他依止该寺的格秋仁波切出家,得受了相应的佛法。十九岁后,依止白玉大堪布土登根桑欧色,即众所周知的班玛堪布,他是石渠大堪布根华、大班智达布玛莫札的智幻化——纽西堪布阿琼的亲传弟子,是一位既有高超的智慧,又有清净的戒律,还具有非凡成就的殊胜善知识。他住在朵芒寺转妙法轮时,德巴堪布在他面前,以虔诚的信心、恭敬的行为进行依止,在九年的时间里,听闻了从《戒律根本颂》到光明大圆满之间浩如烟海的显密佛法。通过持之以恒的闻思修行,他对此彻底通达无碍,生起了成就的体悟,被授予堪布的荣誉,接受灌顶成为上师的补处,并获得了真实加持,生起了意传证悟,成为上师所有心子中首屈一指者。正如堪布在《远唤上师》中所写:“信勤等根虽迟钝,成熟解脱道次第,尤其极密意精髓,全盘托出而恩赐,区分心识与觉性,觉力自成竟窍诀,密意加持入相续,心心相印唤上师,金刚弟子会众中,唯一授予荣誉者,金刚语赞赐安慰,深切呼唤上师尊……”
在他二十八岁至四十岁之间,正值动荡年代,逆缘迫使他不得不融入普通百姓中,从事放牧、运输、木工等工作,历经各种风雨。他甚至还被关押数月,受尽折磨。然而,即便身处如此严峻的环境,他仍然在放牧时将书籍缠在腰间,躲到山谷树丛等隐蔽处阅读。白天虽然从事木工、农活等劳作,非常辛苦,但晚上他仍在油灯下偷偷阅读各种经论,著书立说等。他始终坚持日常的闻思修行,从未松懈。
在那个年代,整个藏地笼罩着非法边地的恶见黑暗,恶行充斥着人间。然而,像堪布这样的个别大德,却像“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中所说,始终不受任何违缘与灾难的影响。他的觉受、证悟功德等,如上弦月般日益增上,如狂风中的灯火般始终不熄,这样的境界实属罕见。
在木虎年(1974年),堪布四十三岁时,无偏开显佛法的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吉祥贤,在色达喇荣的雅钦山坡上修行。他秘密前去拜见,得受了相应的正法,也开启了他们结成师徒关系的良好缘起。随后,依靠众生的福报,迎来了佛法弘扬之日轮重升的大好时机。堪布在佳依达自己以前做木工活的公房里,向如今名震藏汉的大堪布索达吉等五十多位弟子,传授了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并指导他们修五十万加行。
从木鼠年(1984年)开始,朵芒寺建立了讲学院。堪布根据全知荣索班智达、龙钦巴、尤其是文殊怙主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的自宗观点,传授了显宗的《戒律花鬘论》《智者入门论》《释量论大疏》《中论》《入中论》《四百论》《中观庄严论释》《现观庄严论》等五部大论及其注释,以及密宗的《密藏续总义·光明藏论》《除十方黑暗》《如意宝藏论》《集密意续大疏》《功德藏》《功德藏释》等。数十年来,他不断地讲经弘法,使佛法之余火重新燃起。
后来,宗教政策逐渐开放。从那时起,堪布一有空闲便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在法王如意宝座下聆听灌顶、引导、教言等显密法理,成为法王心子中的佼佼者。在喇荣,他也传授了《集密意续》等显密诸多法义。学院中的常住僧众无不成为他的弟子,他对大众有着无比的恩德。
堪布还在炉霍、色达、道孚、丹巴、嘉绒等各地,为在家众指引善道,使所有结缘者都受益匪浅,他的事业广大而深远。此外,他还塑造佛像、印制佛经、建造佛塔等。虽然他有许多伟大的功绩,但在此不一一赘述。
总之,尽管堪布内在具备信心、大悲、觉受、证悟的功德宝藏,但他的外表却没有丝毫的傲慢之态,远离闻名利养,过着知足少欲的简朴生活。当今时代的人们,往往注重外表的排场和名气,对那样的人极具信心、恭敬有加,而只将堪布视作一名老实的老僧人,并没有特别敬重。但事实上,如果看了他所著的那些甚深显密论典,就会了解到他与众不同的功德特质。希望遇到他作品的广大读者,能够细细品味。
译于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