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如何弘法利生
第53场
香港度母法会
Tara Puja, Hong Kong
中国·香港
2016 / 1 / 2
How to Spread the
Dharma and Benefit Others
这次我们一万多人齐聚一堂,确实不容易。昨天有人对我说:“您的粉丝很多,这一万多不算什么。”我想,自己也许有一些粉丝,也许并没有那么多。其实是不是我的粉丝不重要,我内心真正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认真学习佛法。
学佛,是智慧的选择
当今时代,虽然有一些战争、饥荒等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但我们毕竟处在一个相对自由、快乐的年代,并没被束缚在战争的硝烟当中,也没被束缚在牢狱当中,并且我们六根齐全,又遇到了佛法。获得这样暇满难得的人身非常不容易。我很希望每个人在这个时候,能真正地闻思修行。
我去一些学校、企业或机构的时候,一般都会用世间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并不都信佛教,有些信其他宗教,有些没有信仰,但今天的环境不同,在座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而且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非常年轻。
我相信在座每个人都很有智慧。如果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分析,就会知道,哪些知识对自己的人生有用,哪些知识可以让自己真正离苦得乐。当用智慧观察、抉择,并加以取舍之后,人生才会变得真正有意义。
团结,才能共荣
我这次来香港,有一些跟以往不同的缘起,包括过两天因缘具足的话,我会去拜见净空老法师。
昨天,很多佛教徒都在转发老法师对我的一个评语。其实,我对别人的赞叹或诋毁并不是很在意。虽然作为凡夫人乍一听到,心态上也会有一丝变化,但我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讲,有正面和负面的评价都很正常。不过,昨天老法师的有些话,我还是比较认可的,所以这次我准备前去拜见一下。
近几年,我去过国内外很多大学,包括一些世界顶级大学,还去过一些孤儿院、监狱和企业。我很愿意付出自己的身语意让世界上各个层次的人接触到佛法。与此同时,我也非常重视佛教徒内部的团结和合。
净空老法师一辈子讲经说法,尤其难得的是,他在汉传佛教净土宗几近垂危之际挺身而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大力弘扬。经过他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学净土的人已经多不胜数。我觉得藏传和汉传佛教非常有必要团结一致,共同学习。
佛教各派一脉相承
前一段时间,我跟随一个佛教团队去了台湾,一起拜见了星云大师。星云大师对藏传佛教代表团说:“所有的佛教,不管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就像一只手的五根手指一样。如果把五指握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拳头,这样做事情才有力量、有能力。”这个比喻,宁玛巴的全知麦彭仁波切也用过。
汉传佛教的净空老法师和星云大师,经过一生的辛勤努力,将全世界无数信徒引入了解脱道。如果上师如意宝在世,现在也是八十多岁,与这些老法师的年龄相仿。无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中,都有很多高僧大德一辈子弘扬佛法。南传佛教亦是如此,去年,我们在清迈召开“第五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的时候,也迎请了许多南传佛教的大德。
所以,我很希望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有南传佛教的佛教徒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学习,共同修行。
如今,很多佛教团体经常与其他宗教一起合作、对话或者学习,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摩门教、犹太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如果我们与其他宗教都能和睦相处,那佛教内部更不用说了。
现在佛教内部分出了很多派系,今天在座的就有很多不同上师的弟子,学习不同教派的传承。仅藏传佛教的宁玛巴、格鲁派、萨迦派等教派,就有很多分支。其中,觉囊派还有很多人学习苯波教。
虽然佛教教派众多,但都属于佛教,都是佛陀传下来的。所以,很希望南传、北传和藏传这三大语系的佛教徒们能够共同学习,和睦相处,就像老一辈大德们所做的那样。只有这样,佛教才能兴盛。
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世界
虽然有些大德所持的观点,显现上与其他教派略有不同,但这也是正常的。我年轻时就驳斥过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观点,也与他们辩论过,与我们佛学院的一些高僧大德也辩论过。但辩论和驳斥不等于不承认,不等于有矛盾。就像我虽然批评某人的一些想法或行为,但这不等于我推翻他所有的观点。我们需要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世界许许多多不同的思想和理念。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用一种善巧、智慧的方法,来接受其他宗教徒和非佛教徒,比如,对于没有任何信仰的年轻人,有时要随顺他们的某些言行举止。
阿难尊者、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在释迦牟尼佛座下学法的时候,大家公认文殊菩萨最有智慧。为什么呢?因为文殊菩萨常去一些外道道场,与外道徒们一起吃饭、睡觉、聊天,共同生活。当他们逐渐对佛教感兴趣后,文殊菩萨才开始教他们佛法的真理。
所以,我们不应该非常固执地强迫所有人接受佛法。开始的时候应该随顺,随顺的同时,用一种智慧方法逐渐让对方接受。
有些道友看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不信佛、造恶业,心里特别着急。其实,我们可以用一种缓慢的方法,先暂时相合他们的意乐,然后鼓励他们行持善法,再逐渐令其趋入解脱道,这即是一种善巧方便。
现今,全世界人的思想都在不断变化。尤其80后、90后、00后的很多心态和行为,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搞不懂。他们说的很多话都是网络语言,我们根本听不懂;他们的有些想法和兴趣,我们也理解不了。所以,与他们接触的时候,随顺和包容非常重要。
祈求佛菩萨的加持,至关重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会减轻我们的痛苦,反而可能徒增很多烦恼。我之所以劝大家学习佛法,是因为学佛之后确实可以断除烦恼,使内心产生很大变化,这样生活才会逐渐转好。
诸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包括这次我们一起修度母,我自己都有亲身体会。藏传佛教很多大德在修一位本尊的时候,首先要与本尊做一个深交,即通过灌顶、听受窍诀,与之深深地结缘。就像两个人通过其他朋友介绍一起吃饭、一起参加某个活动最初认识了,熟识之后,就会随叫随到。修本尊也有同样的缘起。
在座有些人可能以前不知道度母。在佛教当中,度母是一位极具加持力的本尊,只要经常祈祷,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和加持,这是真实不虚的。关于这方面的道理,我下午会给大家简单讲一下。
现在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我们现在学习正法非常不容易,刚才主持人引用过寂天菩萨的一句话:“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事实的确如此,我们的慈悲心、智慧、信心等善根,就像黑夜中的闪电一样一闪而过,转瞬即逝。虽然这几天因为蒙受诸佛菩萨的加持,自己很想将来好好修行或者利益众生,但这种兴趣可能在离开香港,回到家里,被各种杂乱事情扰乱之后,就逐渐消失了,变成和以前一模一样的凡夫,无法很好地修行。
这次我们这么多人集聚一起很不容易,有了这样殊胜的因缘,大家一定要好好祈祷度母,并好好发愿。发愿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发愿将来生生世世一起修行。当然,下一次不一定是在香港的亚洲国际博览中心,每个人的身体也不一定还像现在这样,但有了这种愿力,我们的心还会在一起修行。
做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在座很多人都是学藏传佛教的。今天灌顶以后,我希望大家能修五十万加行。你们都还年轻,应该可以修完对吧?
昨天,我们乘机从成都飞香港,在机上遇到了来自北京、成都、德阳、绵阳的很多道友。当时我看到不少人都在修加行,有些在念皈依偈,有些在念发心偈,还有些在念上师瑜伽。昨天有个人还发照片给我,说他们一到香港,就开始磕头。有些人甚至一边参加法会,一边磕大头。
这样修加行非常好。你们现在还很年轻,如果到了八九十岁,就很难修得动了。如果现在修完了五十万加行,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要知道,只办一个皈依证,或者当一名“跑跑居士”,只是整天求灌顶、见上师,不好好闻思修,不懂佛教的道理,也不修加行,不能算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怎样正确依师
你们拜见一百位上师,或者依止几十位上师,都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应该认准一两位上师,遵循他们的教言闻思修行,这一点至关重要。
无论我们依止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的上师,都是可以的。但要知道,依师的主要目的是向上师求法,上师也要能为你传授佛法。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上师用身体为弟子指示,令其开悟,但这种情况极少,现今有没有也不知道。其实,上师最能利益弟子的方法,就是为其传授佛法,采用其他方法还是很难的。
就像一名老师,他最能利益学生的方法,就是为学生讲课。如果作为一名老师,一堂课也不给学生上;作为一名学生,一堂课的知识都没从老师那里学到,那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呢?
所谓上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上等的老师。这是我的解释方法,不知道合不合理。何谓上等的老师呢?就是他不仅会讲世间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会讲出世间解决生死大事、超越轮回的法。我们与这样的上师结成师徒关系,才不会虚耗人生,才是合理的。
现在,很多佛教徒都比较迷茫,整天忙于各种外在形式。因为不好好闻思,连基本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道理都不懂,更别说中观、因明、般若,乃至密法了。而很多上师则整天忙着化缘、搞各种仪式……
去年(2015年),媒体上了出现一些对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不利的新闻报道。从一方面讲,出现这种现象很不好,但从另一方面讲,佛教中一些不如法的现象早点暴露出来,也非常有必要。不管哪座寺院,哪位仁波切、法王、上师、活佛,以及堪布、格西,谁做得不如法,个人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不应该让纯洁的佛教受染。利用佛教蒙骗别人、做各种自我宣传和自我吹嘘,没有任何必要。
智信而不迷信
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佛教徒缺乏智慧,而缺乏智慧的根本原因,是欠缺系统的闻思修。
这几年,我们在汉地推广了一些系统学习的模式。可以说,自古以来,在系统学习方面,我们算是规模较大、比较有序的一个学佛团体。当然,现在的发展还不足够。如今这么多年轻人信佛,我们千万不能让他们变成迷信。其实,无论迷信佛教、迷信科学,还是迷信其他宗教,都是非常可怕的。
今年,我去了世界五大洲的很多地方,里面既有宗教兴盛、科技发达的国家,也有特别偏远,瘟疫和战乱不断的地区。去了之后,我深深感觉到,人活在世间的确需要智慧,而要想有智慧,必须不断学习,尤其佛教徒,一定要花大量时间学习佛教知识。有了智慧之后,我们就能看清真相,就不会被人利用。
学法到了一定程度,即使没有上师,也可以自度度他。就像我们刚学车时,必须有教练教我们怎么把方向盘、怎么踩油门,否则自己很难把车开走。但教练不可能永远坐在副驾驶位置陪练,当我们熟练之后,自己就可以轻松驾驶了。
学佛亦是如此,刚开始需要在上师面前听法,经过若干年闻思之后,我们便能修行自理了。希望大家能快快成长起来,不要一直处于一种迷信的状态。
学佛的同时,不放弃世间知识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学佛,他们素质比较高,喜欢闻思,这让我觉得佛教的未来很有希望。其实,我们不仅要明白佛教的理论和修行,最好也能了解一下世界主要宗教的教义,懂得科学与佛教之间的关系。
我接触的佛教徒,有些太保守了,只对佛教的学修有意乐,对科学等世间知识毫无兴趣。前天,我和一些佛教徒见面,当我讲修行法门的时候,他们非常专注、认真地听,后来我讲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时他们的态度马上转变,开始打瞌睡,不想听了。其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佛教徒很有必要了解一些佛教与科学简单对应的道理。
接下来还有十几分钟,我们一起来念度母。刚才因为害怕大家犯困,所以讲了这些。有些话我在不同场合也说过,但现场说有一种气氛,感觉上与在光盘、书本里不一定相同。
结语
刚才讲的第一点是,最近,汉传佛教净土宗与藏传佛教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特殊缘起。希望从今年开始,佛教各派能更加团结,尤其是净土宗和密宗。我个人一直在学修净土宗和密宗,但有的佛教徒以前可能不是这样。希望大家能有一种佛教各派究竟一体的清净观,这一点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是,希望我们佛教徒从现在开始,能够学会自己学习,并且学得扎实,不要只听了一两堂课或参加一两个法会以后,就拼命地玩。我们得个人身非常不容易,不能太过形式化,也不能玩得太多了。要知道,人的生老病死苦唯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得以解决。
祈祷,就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