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92课
皈依的利益分为七种,前面讲了救护世间之利益和圆满二资粮之利益,今天讲皈依具有无量的功德。
丙三、无量功德之利益:
如法行善知惭愧,具有正念不放逸,
获得诸多之功德,心现总持云智日,
梦中亦见不离此,忆念宿世种财饰。
皈依三宝后便成为了真正的佛教徒,进而如理如法地行持善法,知惭有愧,以正知正念摄持三门,令不放逸。皈依能获得诸多功德,例如,心中能出现总持、取舍一切诸法的智慧等。即使梦中也不离三宝的形象,通过修持后能忆念自己的前世,以种姓高贵等世出世间的财富作为严饰。
现在社会上的人有种说法:我只要心地善良,不做坏事就可以了,皈依只是一种形象而已。
持此观点之人尚未懂得皈依的意义,因为只有在皈依后才能得到上述功德,因此,心地善良的人最好皈依。如果身份不方便,可以私下皈依,不一定要跟别人说“我是皈依三宝的佛教徒”,因为从外相上看,皈依三宝后没有什么很明显的标志。我们应该给亲朋好友讲一讲皈依的功德,否则他们可能认为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有些知识分子与许多素食主义者都持这种观点。
关于吃素的问题,我以前讲过一次,在学院求学的居士们若能坚持吃素非常好。如果在高原因为气候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实在不能坚持,以后回到自己的城市,也不可向他人宣说“学密宗者可以吃肉”,这是不合理的。新来的道友们应该明白,大乘佛法没有开许吃肉,小乘佛教开许吃三净肉。虽说吃肉不像犯根本戒那样严重,但肯定有过失。因此,实在不能吃素的居士,要好好地忏悔,心怀惭愧,忆念吃素的功德,并将行持善法的功德回向这些被吃的可怜众生。
我去年讲《悲惨世界》时,许多人都发愿终生吃素,有些人发愿短期吃素,这样非常好。希望诸位以后回到汉地,最好还是随顺众生吃素,因为在汉地,吃素是从梁武帝时期就留传下来的传统,而且大城市里物质丰富,从营养方面来说,素食完全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如果你们要宣说藏传佛教的特点,那就让众生放生、念咒,这样很好。但是,从别解脱戒方面而言,小乘和大乘是一样的,原本藏传佛教没有某种特点,你却根据自己的烦恼创造一些新的开遮,将造作某种恶业认为是藏传佛教的特点,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汉传佛教认为吃肉是罪业而进行遮止,那藏传佛教肯定也同样不会允许。因此,汉传与藏传在行善和断恶方面是相同的。
现在弘扬佛法很困难,毁坏佛法反而比较容易。以佛教徒的名义来毁坏佛教,这样非常不好。在《涅槃经》中说过,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其正法不会被外道摧毁,而是有人披着袈裟以比丘和比丘尼的形象,或是以优婆塞和优婆夷的形象来毁坏正法,就像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不会被其它野兽摧毁,而是被自己身上的寄生虫摧毁一样。
《施宝童子请问经》中云:“皈依佛者,一切善法皆明显增上,知惭有愧;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诸多功德,恒时能忆宿世,具有修法之缘分福德;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众多等持总持法门,种姓恒时高贵,梦中亦不离佛法僧。”
皈依僧众之人,能令自心堪能、调柔,种姓高贵,梦中也不离三宝。许多藏族人每天白天念四皈依,有时晚上做梦都还在念。
丙四、蒙受善法天尊护佑之利益:
自成二利众皆喜,终成众生之依处,
作为有情之至亲,故得三身之财富。
皈依三宝后,自然成办自利与他利,能令众生欢喜,自己最终会成为众生的依怙与至亲,得到诸善法天尊们的保护,获得三身的财富。
喜爱善法的诸天神欢喜护佑皈依三宝者,并使其善根增上。
凡是皈依三宝者,诸天神都会尽心尽力地保护,并使其善根增上。
《施宝童子请问经》中云:“此外,蒙喜白法之诸天神护佑,诸善根亦得增上。”并且可迅速获得佛果,《涅槃经》中云:“皈依三宝者,速疾得佛果。”因皈依佛而成就佛果;因皈依法而转法轮;因皈依僧而集聚如海般不退转之僧众。
现在皈依佛,以后便能获得佛果;现在皈依法,日后就有常转法轮的能力;现在皈依僧,将来就会聚集如海一般的眷属。我们经常看见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拥有无量眷属,这就是佛陀曾在因地时皈依僧而感得的果报。
丙五、具有无量之利益:
皈依功德若有形,超胜虚空无量倍。
皈依三宝的功德如果有形相,则将超胜虚空无数倍。皈依三宝的功德确确实实不可思议,以后凡是与自己有缘的众生,应该为他们多讲一些皈依三宝的功德,让他们皈依佛门。最初把我们引入佛门的人恩德很大。
《无垢经》中云:“皈依之福德,倘若有色相,则遍布虚空,较此更超胜。”
如果皈依的功德有色相,则能遍布整个虚空界,甚至更超胜于此。
皈依可遣除一切畏惧与危害。
皈依可以遣除世间的一切畏惧和危害。
《胜幢经》中云:“诸比丘,汝无论住于寺庙、尸林抑或旷野等处,若皈依三宝,则无有畏惧、痛苦及毛骨悚然之现象。”
如果皈依三宝,无论住于何处都不会有畏惧感。若有人觉得恐慌,那就多念点四皈依。《大圆满前行》中讲过一个公案:魔众看到有个人念诵四皈依,全都被吓得落荒而逃。所以,皈依三宝的人不用害怕,若是诚心诚意皈依三宝,无论是住在寺院,还是在尸陀林、旷野等地都不必有任何畏惧。
皈依者也不会出现恶魔及恶趣的恐怖。
皈依三宝的人不会出现各种邪魔的危害,也不会有恶趣的痛苦。我们在看到这些教证后内心很有安全感,因为这些都是佛陀亲口所言。
《日藏经》中云:“皈依佛陀之众生,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然失戒心烦乱,亦定趋向解脱道。”
这个教证对佛教徒而言很重要。皈依佛陀的众生,百千万魔众都不能对其进行伤害。若是之前已皈依三宝,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失毁了皈依戒,以致心烦意乱,但如果在临终前内心没有舍弃佛陀,最终必定可以趋向解脱道。
总而言之,若皈依三宝,则可救脱烦恼、危害、小乘道以及轮回恶趣等一切违缘,并且获得增上生、决定胜之一切利益。
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堕入恶趣,作为佛教徒,自身所受的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戒条非常多,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习气沉重,不一定每条戒全都守持得很好——连阿底峡尊者都曾经说过,他自己的小乘别解脱戒守持得纤尘不染,大乘菩萨戒也守持得十分清净,但密乘戒每天都有所违犯。我们在皈依三宝后,便能从轮回恶趣等一切违缘中脱离,获得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益。
或许有人会想:不出家就不会犯戒,那是不是不出家更好一点呢?关于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我给大家讲过乔美仁波切的教言,他说:出家和不出家,肯定是出家更好,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故意犯戒。
我们应该清楚三乘戒律之学处,犯戒以后要及时忏悔。慈诚罗珠堪布在《前世今生论》中讲过,与不能毁坏戒律相比,更加不能毁坏的是见解。如果对三宝上师生邪见,在胜解佛出世时能否解脱呢?我觉得很困难。因此,大家一定要守持清净的戒律,如果实在遇到违缘,最低条件是不要舍弃三宝。
《经庄严论》中云:“佛陀恒普救,所有烦恼聚,一切罪恶行,及与诸老死。救护诸损恼,恶趣非方便,坏聚小乘故,为第一皈处。”
依靠佛陀能救护一切烦恼、罪行、生老病死等痛苦,还能救脱一切危害,诸如能遣除恶趣、非处等痛苦,并能超胜小乘的见解,佛陀就是殊胜的皈依处。
丙六、诸德所依之利益:
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谁人不依之?
皈依三宝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有智慧的人怎会不依止三宝呢?
对于功德无量的皈依处,诸位智者理应依止。《宝积经》中云:“智者随功德,依此圆成事。”因此当依此理而皈依。
这个教证很好。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会先观察,不会盲目皈依,知道皈依三宝的功德以后才去皈依,依此圆满成办利他之事业。
丙七、遣除有寂衰败之利益:
百倍诚信而顶礼,弃罪趋寂众至亲,
皈依恩赐三界福,利乐源泉如意树。
我们应该用百倍的信心顶礼三宝,依此能遣除一切罪障。三宝是众生的至亲,能赐给众生一切善妙福德;三宝是众生利乐的源泉,就像如意树一样。
包括天界在内的世间中堪为依怙之最的就是三宝,因为三宝是救脱一切罪恶并将众生引向寂乐的大商主。
世间依怙之最即是三宝,三宝能救脱一切罪业,并将所有众生引向寂乐。
三宝是福田,赐予所欲之如意树,功德之宝库。
三宝具有无形的加持力和功德,真正有信心之人,皈依三宝后必定会受益匪浅。
《宝积经》中云:“三宝是天等世间之应礼处、
三宝是世间所有众生的应礼处。《札嘎山法》中说,连修行人的住处也值得人天供养。一个修行人曾经住过的山洞,许多人都拿着香、花前去朝拜,恭敬顶礼——如莲花生大士曾经住过的桑耶青朴、无垢光尊者住过的刚日托嘎等地。而世间最出名的建筑物,人们对它有没有产生信心和恭敬心、合掌顶礼、供香、供花呢?没有。所以,三宝值得世间人天恭敬。
应合掌处、殊胜福田。”
我们看见三宝所依时应该合掌,因为三宝是殊胜的福田。藏传佛教有这样的传统:人们在路上看见玛尼经旗或玛尼石堆时,会马上摘下帽子,双手合十,且十分恭敬出家人。
《入行论》中云:“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此等经论中均说明了此理。
即使有人损害上师三宝,可能暂时会遭受痛苦,但究竟还是会感受安乐,因为对境殊胜之故。所以,我们理应恭敬一切安乐的来源。
为此,昼夜六时甚至用餐时也应当观想三宝在前方虚空中,
昼夜六时,甚至在享用饮食时,都要观想三宝聚集在自己的前方。如果将三宝全部观想完整有点困难,就可以只观想释迦牟尼佛。我给大家讲《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时说过,世尊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希望大家以后把《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作为最主要的念修内容,同时要多多弘扬。
意念顶礼、意幻供养、忏悔罪业、随喜福德、请转法轮、祈不涅槃,此后随念三宝功德,观想为利一切众生愿我也获得如是功德。
将释迦牟尼佛或上师观想在前方虚空中,意念顶礼、合掌、意幻供养,然后在他们面前忏悔,随喜福德,请求释迦牟尼佛永远不要涅槃。麦彭仁波切在释迦牟尼佛的修法仪轨中讲过,虽然释迦牟尼佛早已在当时的所化众生前示现涅槃,但佛的化身不可思议,因此,麦彭仁波切在此仪轨中用了七支供,这其中就包括了请不涅槃支。
我们佛教徒平时可以在佛堂供养释迦牟尼佛像,并时常观想,外出时最好随身带上——外出住旅店时,可以将佛像放在床头。
不记得是1998年还是1999年,有次在中央花园,我和慈诚罗珠堪布住一个房间,堪布说,房间里没有佛像好像心里不自在,我们马上找来一张佛像贴在墙上。今年我看到我们那时贴的佛像还在。
无论在何时何处,都要不离释迦牟尼佛的像,每天观想、顶礼、念诵《随念三宝经》,作为佛教徒,这些应该都能做到。从今天开始,我希望大家经常将佛像带在身上,每天至少观想一次,并念一次释迦牟尼佛的仪轨。
下面的《随念三宝经》出自《宝积经》《月灯经》,麦彭仁波切有一个藏文注释,益西彭措堪布之前也讲过,今天我用藏文给大家念个传承,你们方便时不妨参阅益西彭措堪布的《随念三宝经》讲义。
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通常在施主供斋时都要念诵《随念三宝经》为施主作回向,你们以后也可以这样做。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等进行回向。
《随念三宝经》的藏文传承,是朵芒寺的堪布拉雪传给我的。现在有些人好像是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得到的传承一样,不愿意提赐予自己传承的上师,这样不是很好。不管你的上师名气如何,提一下自己的传承上师,也许能对自相续带来很大利益。
边观想边合掌念诵《宝积经》《月灯经》中所说的(“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信解欢喜,慧无能胜,力无能屈。诸有情师,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语言清净,音声和美;观身无厌,身无与等。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解脱众苦,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妙智圆满。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槃,住真实际,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佛、薄伽梵,善说法律。正得,无病,时无间断。极善安立,见者不空,智者各别内证,法律善显,决定出离,趣大菩提。无有违逆,成就和顺,具足依止,断流转道。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我对《随念三宝经》信心很大,我以前印过一些麦彭仁波切的《随念三宝经释》。佛教徒每天都要尽量读诵《随念三宝经》,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论》中讲过,随念三宝的功德很大。
后行回向善根。如此而行,即可灭尽罪业,增上善法,迅速成就菩提,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甲三、回向本品善根:
赞扬大乐胜德故,诸众谨持正士行,
愿依罪业劣境者,疲劳心性今休息。
作者在此高度赞扬了大乐智慧的功德,大乐智慧就是指三宝,三宝是一切大乐的来源,诸位理应精进地行持善法。愿依靠我造论之善根,令世间受到恶劣环境影响、不信仰三宝的人们,心相续中获得真实的快乐和休息。
以此珠连妙语赞颂福德云中所发出的苍鸣声,愿长久依于劣境为轮回数千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的众生于佛陀出有坏胜乐处得到休息。
以此寂灭正法甘露雨,愿众心之善妙皆增上,
恒时享受佛果如意云,具有殊胜解脱之智慧。
以此正法的甘露妙雨,愿所有众生心相续中的善法得以增长,时时刻刻享受佛陀如意云一般的殊胜解脱智慧。
祈愿十方所有世界中,一切善逝普降法甘霖,
佛子以利乐光照有情,三恶趣处皆空成正觉。
愿所有十方世界的善知识和诸佛菩萨降下甘露,诸佛和佛子以利乐的光芒照耀有情,愿所有三恶趣的众生皆能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
愿于无有导师世盲众,普传三宝一切诸功德,
令彼皆入解脱之正道,无余成就佛陀之果位。
愿世间没有导师指引的盲目众生,在听闻三宝的功德后,全部入于解脱的正道,并无余成就佛陀的果位。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六品皈依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