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50课
我们正在讲业因果品中因果的所依和能依,所依分为十个科判,前三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四——各位之识。
戊四、各位之识:
串习此等转三界,三门迷乱痛苦因。
前面讲了七种识聚,由于众生无始以来未能认识其本性,串习这七种识聚后转生于三界轮回,出现三门的迷乱显现和痛苦之因。
与解脱道没有关系的阿赖耶位之识一缘寂止的稳固等持;明而无念禅定胜观稳固的部分;由随外境而生六根增上缘产生的粗大识,积累善恶业。由这三种业分别迷惑于无色界、色界、欲界中。
与解脱道没有关系的阿赖耶位之识,一缘寂止的稳固等持,这是无色界的因;明而无念禅定胜观之等持分是色界的因,因为若要转生到色界,禅定必是光明、无念、较为稳固的;随外境而生六根增上缘产生粗大的意识,依此积累善业和恶业,则会转生到欲界。如果依靠六根而造恶业,就将转生到地狱、饿鬼等三恶趣;若是依靠六根造作善业,则会转生到三善趣。
原因是,这些没有以解脱摄持、没有超离所取能取。
因为上面所讲到的等持并未离开二取,也未被解脱道摄持。我们在修等持时千万要注意,如果没有与解脱道相关联,也没有离开二取,实际上就是无色界、色界和欲界的因。因此,大家在坐禅时,最好具有传承上师和教典的依据,否则很危险。
也就是说,无分别等持的境界是所取,从中不散一缘安住为能取。
前面有时说“一缘寂止”,有时说“明而无念寂止”,那为什么又说这种境界不离二取呢?这里讲了原因:无分别等持的境界是所取,从中不散一缘安住即为能取。无色界与色界虽然没有像我们欲界众生这样很明显的能取所取的执著,但其仍未离开细微的二取。
真实的禅定尽管是以大悲方便与不住二边之智慧的方式来修持,然而既无有境与有境之戏论,也无有堕“此境界”一边之修,所以是与不可思议的实相关联的,
真正的等持虽然以大悲方便和无二智慧摄持的方式来修持,但它没有境和有境的戏论,也没有诸如“这是光明的境界、一缘的等持”等堕入一边的修持,所以是与不可思议的实相、解脱道相联的。
这在修行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我们要修真正的等持,不要修假的等持,不然确实很危险。今生得到人身很不容易,想修行、求解脱的念头更不容易产生,如果修错了,那真是相当遗憾!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修色界和无色界的因。
即使从中获得喜乐、神通神变,也无有自相之欢喜心与相状执著。
在这样的境界中,虽然可以获得大乐智慧、神变神通,但也没有“我现在修得很好,我的等持很不错”等诸如此类自相的欢喜心,亦无实有、相状的执著。这在修等持时很关键。
其余等持则与之相反,因而超越不出轮回。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所修的其他等持,与前面的道理恰恰相反,因此并未超越轮回。
当今多数禅修者已明显误入歧途,并且自己也未见拥有功德。
无垢光尊者所处时代的许多禅修者修得怎么样不得而知,但就我观察而言,现今的修行人中误入歧途者数量众多,令人惋惜。许多人常说“我在坐禅”,其实多数都是无色界或色界的因,真正修等持的人并不多见。即使有些修行人已经修了三四年,日复一日地早晚修行,结果却一点功德也得不到,甚至误入歧途却不自知,令人担忧。当然,我并非否定所有的禅修者。我们遇到善知识不容易,应当明了这些取舍,以免根据个人的判断而做出不当的行为。
无垢光尊者在此特别强调:真等持是解脱唯一的因,假等持是三界轮回的因,这非常重要。
戊五、宣说三界以何者为主:
思维此等识于自地、他地之主次:
欲界七识聚为主,色界阿赖耶识主,
无色界中则唯以,无念阿赖耶为主,
其余二者随眠附,当知各地所具之。
欲界以七识聚为主,色界以明清的阿赖耶识为主,无色界则以无念的阿赖耶为主,其余二者(七识聚及阿赖耶识)以随眠附属的方式存在。我们应该知道三界(色界、欲界及无色界)各自所具之识。
佛密论师在《观察阿赖耶与智慧论释》中说:“要知道,欲界以眼识等七识为主,其余为附;
欲界是以眼识等七识为主,阿赖耶识则以不明显或附加的方式而存在。
色界以阿赖耶识与趋入识为主,其余为附;
“趋入识”可能是意识,色界以阿赖耶识和意识为主,其他识以不明显、随眠的方式存在。
无色界以阿赖耶为主,其余以随眠的方式存在。”
无色界以阿赖耶为主,其余诸如眼根、耳根等,以不明显的随眠方式存在,一旦因缘聚合、种子成熟时,无色界的众生逐渐可以形成其他根识,例如,若是无色界众生转生到欲界,如堕入地狱、饿鬼界时,相应于彼趣的眼识、鼻识等根识便开始形成。
戊六、融入方式:
详细分类:
如是欲界夜眠时,五境根识渐入意,
意识融入阿赖耶,一缘无念无现境,
彼者融入法界故,自性远离诸戏论,
复现阿赖耶识中,意识单起而做梦,
种种破立无而现,从中觉醒六识聚,
趋入外境而造业,夜以继日如是现。
在欲界众生晚上入眠之际,首先是五根识渐渐融入意识,接着意识又慢慢地融入阿赖耶,阿赖耶也是一种无念的状态。“彼者融入法界故”,阿赖耶逐渐融入法界,此处“法界”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中脉当中的智慧脉;二是指阿赖耶融入真正的光明法界。
“自性远离诸戏论”,这时显现远离一切戏论的光明境界,但许多人进入酣睡状态后什么都不知道,从而无法认出这种境界。欲界众生每晚在睡眠时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能够认识的话,当阿赖耶融入法界时就会现前自性光明。
同样,众生在苏醒时也有一个过程,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突然从酣睡中醒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下面讲各识如何起现。
“复现阿赖耶识中,意识单起而做梦”,各识再度起现时,从法界光明中显现阿赖耶,阿赖耶中显现阿赖耶识,从阿赖耶识中单独起现意识,在意识当中开始做梦。我们一般不会在入睡时直接做梦,而是会先陷入沉睡,从沉睡中稍微清醒过来后就入于阿赖耶识,从阿赖耶识中产生意识,于意识中产生梦。
“种种破立无而现”,在梦中无而显现种种破立。
“从中觉醒六识聚”,从意识中醒来时产生六识聚。
“趋入外境而造业”,白天趋入外境造作善恶业。
“夜以继日如是现”,欲界众生夜以继日地如此显现。
欲界众生睡眠时,五根识与染污意融入意识,意识融入阿赖耶识,顷刻出现明而无念之状态。虽然新派有些上师承许说:“认识阿赖耶识本面的人在此基础上安住,从而无梦享受光明法性。”
意识融入阿赖耶识后,出现了一种明而无念的状态。有些新派的人说:“认识阿赖耶识本面的大修行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安住,这时没有任何梦境,直接享受光明的法性。”
这里的“新派”可能是指部分嘎当派的大德,而非宗喀巴大师开创的格鲁派,因为无垢光尊者圆寂时宗喀巴大师才6岁。
但(我认为)实际上是阿赖耶识融入不分别任何法的阿赖耶中,阿赖耶又融入法界而使粗细执著隐没,并显现了光明离戏之法性。
无垢光尊者认为,阿赖耶识先融入阿赖耶中,阿赖耶又融入法界,所有大大小小的执著全部灭尽,并显现离戏光明的法性。颂词当中也是这样讲的。
如果已经认清了这一本面,才可断除迷惑。
如果真正认识这种光明境界,就能断除迷惑。敦珠法王等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有记载,他们晚上经常在光明梦境中云游。
《集密智宝续》中云:“七识聚入阿赖耶识,后阿赖耶净法界,尔时显现本俱生,明空自然本智,瑜伽士当知此理。”
七识聚融入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融入阿赖耶,阿赖耶又融入清净的法界,这时显现本来俱生的明空自然之智慧,瑜伽士应当知晓此理。
我们的观点是有教证支持的,并非像有些新派大德所说的那样在阿赖耶识上认识光明。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特的观点时,应该像无垢光尊者一样,要么有很充分的理证,要么引用教证。现在许多人凭自己的想象做事,这是不太合理的。
从中再度起现,也就是从法界中出现阿赖耶,从阿赖耶中产生阿赖耶识,又从阿赖耶识中单独起现意识,由此显现出各种梦境,
在睡眠时,首先是阿赖耶识融入阿赖耶,阿赖耶融入法界,从法界中显现光明。而在苏醒时,先从法界中出现阿赖耶,从阿赖耶中产生阿赖耶识,从阿赖耶识中单独产生意识,从意识中显现各种梦境。萨迦班智达在因明著作《量理宝藏论》中说过,各种梦境是一种迷乱的意识。
即是以习气而将意的对境——法执为我所之时。
这是以白天的某种习气或无始以来的习气,将外境执为我所。
也就是说,分别动念之风与依七识聚之脉内的风由经精脉血脉而入于中脉内时,称为阿赖耶三等之识,因为三风平等合于一处的缘故。
分别念运行的风,与依靠七识聚脉中的风,经过精脉和血脉而融入中脉时,称为阿赖耶三等之识,因为这时三风合而为一的缘故。
尔后此识入于中脉内成为一味一体,是阿赖耶之时,也就是处在酣睡的状态而没有梦境,有人也有整个晚上处于无梦状态中的情况。
阿赖耶三等之识融入中脉内,成为一味一体,是阿赖耶之时,此时处于酣睡中,没有梦境。有些人早上醒来后发现什么梦都没有,说明可能整个晚上都处于阿赖耶的酣睡中。
之后,阿赖耶融入法界是指中脉中央殊胜光明不变之脉具有粗明点及风不运行、明性光的自性。
三等之识或三等风聚合时,处于一种酣睡且无梦的状态,最后还要融入法界。这里说智慧中具有粗明点、风无运行、光明不变的一个光脉,也可以说心识入于中脉中的光脉,这时会出现真正的光明智慧。
《普明续》中云:“中脉中之脉,不变胜光明,无实明性界,自成本智处。”
中脉当中有一个脉,是不变胜光明和无实光明自然而成的智慧来源,也可以说心识融入光脉时,光脉中显现智慧。
这里是大圆满中阴窍诀较为甚深的内容,没有得过灌顶的人不知能否听闻,嗡班匝儿萨埵吽……没有得过灌顶,连五十万加行都没有修过的人,还是好好忏悔,否则可能我泄露秘密了,你们也可能是盗听,不一定很好。
所谓中脉之风精华叫做自心。当通达心性的时候,就显现出光明。
中脉里面清净的风是自心。通达了心的本性时,会显现光明。
此时,出现明点、光、彩虹等显现光明;现出离戏心性之空性光明;现前明觉觉受大智慧之双运光明。
在这时分别出现三种光明:明点、光芒、彩虹等显现光明;显现心的本性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光明;显现明觉觉受与大智慧无二无别的双运光明。
随后阿赖耶、阿赖耶识、意识起现的时候,即是风起现在意念所依之命脉内的时候,其后风入于依各根的能依脉中,醒来后自然对显现境产生二取执著。
再显现阿赖耶、阿赖耶识、意识时,风就行于意识所依靠的命脉中——刚才是心入于智慧脉中,然后风又入于眼根、耳根等能依脉中,醒来后对显现境产生各种执著。
比如,当分别色法的同一个对境时,也可以分成各个部分,此理下文有讲述。
见到色法的同一个境时,也可以有各种分类。
以上所讲述的道理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好好观察,在睡眠时光明如何显现,风心怎样入于中脉、智慧脉,以及命脉和各自的根脉,与此同时分别显现何种境界,这些道理应该明白。这里也包括了玛哈约嘎、阿努约嘎中一些风脉明点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