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7课
我们正在讲第二品观修无常,寿命无常品分为略说和广说,今天讲广说中的第十个问题。
乙十、三世均为无常:
如是思维轮回之处、自相续以及他众皆是无常之本性。
思维无论是六道轮回中的哪一处,不论自相续还是他相续均是无常的本性,无一常有。
思维世间前后代,先前无量人已逝,
如今人间多数众,百年之内定死亡。
未来一切亦复然,且观老幼同辈去,
吾亦不离此性故,当思定死而修法。
我们若是思维广大世间界中众生的前代与后代,定会在自相续中生起无常的观念——从人类历史上看,无数的先人已经离开了人间;而如今生活在世间的人们,绝大多数在一百年之内必定会死亡;将来降生的众生寿命也大致相同。我们周围很多老年人、年幼者、同龄人都已相继离世,我也不会例外,我自己的身体也不离无常的本性,并非如金刚般坚固。所以,我们理应时时刻刻思维“我决定会死亡”而精进修法。如果我们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无常观,修法自然会精进,即使没有他人的督促,我们也会自发地努力学习。
如今末法浊世,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六七十岁,人寿百岁者非常罕见。上师如意宝在《无常歌》中也说,世间的人们在百年之内必定会死亡。一百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我在学院几十年的光阴仿佛眨眼而逝。如果我们不出任何意外,大概能活到五六十岁,因此,我们都应该认真观察自己到了人生的哪个阶段?现在如果不修持佛法,以后是否还有机会?
呜呼!诸位善友,且观外境的迁变,再看看百年以前那些人们有留下来的吗?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百年之后也仅剩下名字而已,
诸位善道友们,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外境的迁变,在这个世界上一百年前的人们,现在还有留在人间的吗?几乎没有。现在大多数的人们在百年之内一定会离开人间,留下的仅是他们的名字而已,一些不太知名的人甚至连名字都不会被记住。我的许多亲戚朋友离开人间还不到一百年,但我已忘记了他们的名字。
未来的一切众生也都与此相同,因为从来就没有生而不死的情况。
未来的一切众生都是如此,有生就必定有死。
比自己年长的、较自己年轻的、与自己同龄的许多亲友、怨敌相继离开人世,由此也要想到自己也不例外,终究必死。
确实如此,在离世的人群中,有比自己年轻的,有比自己年长的,还有与自己同龄的人。所以,我们应当思维:我的身体和寿命也是无常的本性,我在世间的时间并不会很长久。许多修行人没有生起寿命无常的观念,因而贪执世间法,如果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无常观,对世间八法就不会那么有兴趣。
《因缘品》中云:“自某日夜晚,初入母胎人,寿无增唯减,一去不复返。
从某时入胎起直到现在,我们的寿命只有损减,没有增加,流逝的岁月不会再复返,我们的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在此生中不会再有第二次。
上午见多士,午后有不见,午后见多士,翌晨有不见。
上午我们还在街上看到了一些人,但他们在下午就离开了人间;下午还遇见过某人,第二天就撒手人寰。在我们金刚道友当中亦是如此,上午能见到的下午未必还能见到,下午见过面第二天可能就见不到了。
我昨天听到一则新闻,尼泊尔国王和王后不幸遭遇暗杀,他们的王子也选择了自杀。这一家人上午还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午后便家破人亡。就连国王的家庭都无法避免无常,那我们普通人的家庭与身体更无丝毫稳固性可言。
诸多男与女,亦有壮年死,说此年轻人,岂有存活准?
男男女女之中,也有正值壮年而死亡的。许多人常说:“我还年轻,肯定不会这么早离世。”然而,你有什么必定存活的把握与理由呢?去世的人群中不乏年轻人,或许在老年人还未离世之前,年轻人便已先行离开了人世。
我们藏族人有一种说法:一位接近死亡的病患眼中会目睹许多年轻生命的离世。意思是,有人因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而自认为将不久于人世,然而,在他们尚未去世之前,许多身体健康、无病无痛的人却先他们而去。我们的身体非常脆弱,它是由不坚实的物质组成,往往很轻易地就离开了人间。
有者胎中死,有者落地亡,有仅爬行逝,有跑时夭折,
有些人在胎中死亡,有些人刚刚落地后死亡,有些人在爬行时死亡,有些人在奔跑时夭折。
有老有年幼,有些壮年人,相继而离世,如果熟坠地。”
有些老年人、年轻人与中年人相继离开世间,就像水果成熟后马上就会落地一样。五十年之内,我们在座的人大多数都会死亡。
乙十一、三有皆是无常:
三界地狱至有顶,无一胜过死主者,
悉皆无常无实质,不可依靠如车轮。
在整个三界轮回中,从无间地狱直至非非想天有顶之间的所有众生,除了极少数如莲花生大士、布玛莫扎等密宗持明者外,其余众生皆被业力所困,无有一人能战胜死主,获得不死果位。所有众生的生命与身体皆是无常、无有实质,在轮回中接连不断地更换身份,如同车轮般不停地旋转,无有任何可靠性。
尤其人世多损害,成多病魔之祸源,
兵刃火灾险地毒,猛兽国王与怨敌,
以及盗贼土匪等,摧毁生命坏圆满。
尤其在这人世间,各种损害我们的违缘不胜枚举,诸如病魔等危害,以及刀兵、火灾、险地、毒药、野兽、国王、怨敌、盗匪等祸害之源,不仅摧毁我们的生命,而且还会毁坏我们的财富、名声及地位等。
无论在六道任何一处,都没有不受到死亡威胁的地方,由此就该想到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均摆脱不了死亡。《毗奈耶经》中云:“无论是虚空,大海或山洞,住于任何处,无有不死者。”
《毗奈耶经》中说,无论人们身处于虚空、大海,或是山洞等任何地方,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上师如意宝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某日的黄昏时分,两位研习因明的小僧人来到一位老妇人家中,希望能借住一晚。老妇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但有个条件,那就是不能与她辩论。小僧人答应了她的要求。
到了晚上,老妇女在身上找到一只小虱子,她对女儿说:“把它放到一个不死的地方吧。”小僧人接过话荐,问道:“老奶奶,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不死之地,您能否把我也放到那里去呢?”老妇女听后有些不悦,回答说:“你们这些学习因明的人总是处处较真,世间哪里存在不死的地方?你们两个现在就离开我家吧!”
在戒律中讲过,对于虱子等小含生,应将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以使其能暂时存活,但并没有真正“不死的地方”。
此处讲到,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山洞、大海或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一个不死之地。如果真有这样的地方,我们所有人都希望搬过去住,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地方确实不存在。
无论死于任何地方都是只舍弃身体,而心却随着以前的业力屡屡流转在轮回中。
不管死在何处,只是舍弃身体,而心会随着前世的业力不断地流转于轮回。
《广大游舞经》中云:“三有无明诸众生,愚痴之故而流转,人天三恶趣五道,犹如瓷师之轮盘。
被束缚在三界中的无明深重的众生,因无始以来的愚痴而漂泊流转于轮回五道中——人、天、地狱、饿鬼、旁生,轮回就像瓷师的轮盘一样,不停地旋转。
恒恋美色动听声,妙香美味及乐触,众缚恶世之网中,如猴困于猎人网。”
众生恒时贪执美色、动听的声音,以及妙香、美味、乐触等,因此被捆缚于恶世的铁网中,就像猴子被困在猎人的网里一样,陷入其中一直无法自拔,不得解脱。
尤其是,人间的损害更为繁多,诸如麻风、瘟疫、风、胆等疾病,
尤其人间有诸多疾病的损害,有些论典中说,世间有八万损害魔。
小儿鬼、食肉鬼、空游鬼、厉鬼等多种魔鬼,国王、怨敌、野人、灾祸等数百危害剥夺人们的丰富财产、生身性命,会造成骤然暴死,因此必须精进修持正法。如《摄功德宝经》中云:“人间鬼魅疾病多,利悲谛实加持息。”
人间损害生命的因缘确实很多,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精进修持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