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6课
我们正在讲共同加行中的第二品寿命无常,寿命无常分为略说、广说等,其中略说已宣讲完毕,今天讲广说中的第八个问题。
乙八、以比喻说明无常:
尽管在漫长的一生中享受善趣安乐,然而,如梦初醒般瞬间就会趋向死亡。
许多人因前世的善业,今生得以转入善趣,获得人身,在漫长的一生中享受安乐,但终有一天也会瞬间死亡。
犹如赤风中油灯,刹那无常动摇性,
骤然猛烈之死缘,降临自己头上时,
不能久住定死亡,故应当下修正法。
每个人都要这样观想:我们的寿命如同狂风中的油灯,它是刹那无常、动摇的本性,没有任何可靠性。同样,死亡的因缘会突然到来,无法阻止,不要认为自己还会活很长时间。当死亡突然现前时,唯有正法能为我们带来庇护,因此,我们应于当下精进修法。
无垢光尊者的用词透露出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他反复强调“当下”“尽快”。尊者的每一句金刚语大家都要重视,这样对自己的修行将大有裨益。相反,如果我们认为传承上师们的教言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相续就不一定能获得很大的利益。
例如,和风吹动的草原上有一盏油灯,偶尔刮起一场狂风时,油灯便会熄灭。
在微风中有一盏油灯,突然刮起一阵狂风,这时油灯一定会熄灭。
同样,应该想到:自己犹如油灯动摇般的寿命被夜以继日的无常和风吹动而趋向衰老,迅速死亡,无有余地,
我们的寿命就像草原上的油灯,夜以继日地被无常的和风吹向衰老和死亡的方向,没有任何余地。
并且定会受到狂风般病缘或损害的威胁。
或许某天就会突然生病、突然死亡,谁都无法知晓死缘何时出现。
《致弟子书》中云:“如为狂风所吹之油灯,寿命瞬间住准亦非有。”
寿命就像被狂风吹动的油灯火焰一样,连一瞬间住留的把握都没有。我们能否确保明天一定不会死呢?没有任何确定的理由。
然而,明天死亡的可能性是有的,因为世间的生缘稀少,死缘众多,用因明的方法来推测也是如此。当然,从未学过宗派、无常修得不好的人不一定承认这一点,他们认为明天不死的可能性很大,但这只是相似的理由,并非有真正可靠的依据。
乙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
因为最终必将抛下一切而离开人世,由此也要观修无常。
眷属受用与亲友,美貌韶华财种姓,
皆需弃舍独自亡,无助益者随善恶,
尔时依处唯正法,为何今不勤修持?
世间所有的眷属、受用与亲友,以及相貌、韶华、财产与种姓等,都是在离开人间时必定要舍弃的,即便是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也带不走分毫,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所言:“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而去。”在世时无论拥有多少眷属,连一个弟子都带不走,所有的一切都将舍弃,留在人间,自己无依无靠独自而亡。这时没有任何人能跟随你,只有在人间曾造过的善业和恶业紧紧相随,唯一的依靠处就是自己生前修持过的正法。因此,我们为什么不从今日起勤勉地修持正法呢?遇到善知识、遇到正法并不容易,有因缘时务必要珍惜。在座的每位凡夫众生,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应从此刻开始精进修持,否则,到那时后悔莫及。无垢光尊者的颂词中经常出现“精勤”“当下”“尽快”“今日起”等字眼,看到这些,我们应当精进。
我们应尽可能在有生之年通过修行来提升自我境界,即使未能达到一定境界,只要在这一生中没有造下太多严重的恶业,并尽心尽力地行持善业,在临终前忏悔清净此生所造的恶业,这亦可被视为正法之道。
无垢光尊者的这些教言,对于不修行的人而言,与《四川日报》上的世间文字无异,但对于那些真正渴望修行、充满信心的人来说,却意义非凡、弥足珍贵,我们应将每一个偈颂铭记在心。
死亡时,今生的眷属、受用等任何事物都无济于事,必须离开人间,随着善业恶业而流转,此时唯有正法能够救护。
每个人都曾造下无数恶业与善业,在离开人间时,无论转生至六道轮回中的哪一道,此生中所拥有的财产和眷属皆无法跟随,但在生前所造的善恶业却会如影随行,临终时唯有正法才能够救护我们。
因此,对于拥有智慧的人来说,修持正法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于那些缺乏智慧的人,可能不会对这件事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从在座的居士和出家人中便能看得出来,有些人是口头上的佛教徒,有些人是形象上的出家人,他们的内心并未真正领悟正法的真谛,虽然表面上说要闻思修行,但实际上并没有将法的意义融入自相续。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说,最好不要自我欺骗,做一个相似的人意义不大。
《教王经》中云:“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
国王您在某日趋入死亡之时,一切受用与亲友都无法跟随,将来无论您到了任何地方,善业和恶业就像身影一样,始终紧紧相随。
上师如意宝特别喜欢这个教证,它在论典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喇拉曲智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大疏》及麦彭仁波切的《君规教言论》等,在《窍诀宝藏海》中也长行文的方式解释过,大家肯定记住了吧。
在藏传佛教,无论是堪布还是普通的闻思者,基本上都能背诵这些重要的教证。那天在接待室,有位居士在我们谈话期间引用了一次教证,除此以外,我没有听到汉族弟子引用过教证。在平时的言谈中或讲法时引用教证非常重要。
《德施请问经》中云:“杂业寻受用,养活子与妻,极苦死亡时,子妻非依处。
世人的财产受用,大多是通过杂业而获得——善业与恶业相夹杂,辛辛苦苦地养活自己的儿子、妻子等家人,然而,临死前感受四大分解的痛苦时,妻子、儿女等却不能成为自己的依靠处。
如做种种事,亦舍子与妻,独自受苦果,时无代受者。
虽然一生诸事辛劳,但在生命终结时也不得不舍弃妻子、儿女,一辈子造作恶业,最后只能自己感受苦果,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受。
父母兄弟妻,仆财眷属众,死后无跟随,诸业随其后。”
无论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或是财产、眷属、仆人等,在死时无一跟随,而一切善业恶业必定紧随其后。
善业恶业为什么会紧紧跟随我们呢?一定要通过闻思与潜心研究才能知道,否则,因果的信念难以坚定。
对我们的感官所能觉知的明显问题进行判断时,释迦牟尼佛和高僧大德们的观点毫无错谬,以此可推知,对于黑业和白业为何跟随自己的非常抽象隐密的因果等道理,他们肯定也不会欺惑我们。例如,佛陀在讲六道轮回时,将人类的痛苦讲得十分全面透彻,那地狱、饿鬼等众生的痛苦,我们虽然无法以肉眼看见,但诸佛菩萨定能以智慧之眼无碍彻见,并无谬为我们宣说。
因此,不信因果是因为自己智慧不足,只承认眼前,不承认以后。在这类问题上,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分别念,而应以圣教量作为依据。
尔时积累深重罪业的人们会出现被往昔所宰杀的众生和阎罗狱卒用轮、索束缚牵引的景象。
积累深重罪业的人们,在死时会出现以前被自己所杀的众生以及阎罗狱卒拿着兵器刺杀、拿着绳索捆绑等恐怖的景象,他们在临死时大喊大叫:“我要死了!某某人要害我……”
在座的许多人曾在童年和年轻时期,由于不信因果而造下杀生等累累恶业,学佛后,虽然渴望在临终之际往生净土或即生成就大圆满,但在这些恶业未消尽之前能否成就呢?不一定。不过,若能在今生醒悟也不算晚。我们务必要念《金刚经》或金刚萨埵真诚忏悔、净除业障,同时好好闻思修行。
《入行论》中云:“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如果有人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的他们,会因极度恐惧而显得格外紧张,口干眼凸出,由于极度恐惧,他们的相貌会与平时大不相同。我曾在甘孜师范学校后方目睹过执行死刑的场景,那些死刑犯在临死前非常痛苦。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中阴身的感受本身就非常敏感,更何况遇到恐怖的魔使、持着各种兵器的阎罗狱卒们,怎会不害怕呢?这种痛苦无法言说,无法形容。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这时,中阴身开始恳求:“谁能救护我离开这样的大痛苦?”他们睁开大大的、恐怖的眼睛,在四方寻求救护,但结果只能大失所望。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彼处苦无依,惶惶何所从?”
即使四方寻找,也没有任何依靠处,内心非常懊恼,极为失望,只能无可奈何地感受痛苦。
《入菩萨行论》中的这几个偈颂十分生动地描写了死亡时的场景,我们每个人在不久的将来都将亲身体验这种感觉。无垢光尊者下文中说,我们在百年之内一定会死亡,或许很多人不需要一百年,十年之内就会死,如同即将落山的太阳。
昨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时发出柔和的光,我想到院子里修顿超,但太阳与山靠得太近,不方便修,后来只好通过太阳西沉来观修寿命无常,我似乎真的体验到了即将离开人间的悲伤之情。太阳落山的比喻确实十分形象:青少年如同早晨的太阳,而有些人则是午后两三点钟的太阳,有些人已经是下午五六点,甚至七八点钟的太阳了。
到了死时再忆念正法也已为时过晚,
到了死时才开始忆念正法,已经太迟了。
如同犯法者落到刽子手的掌中时方寻觅救护者一样。
如果在面临被执行死刑时才寻求救护则为时已晚。同样,若已经落到了阎罗狱卒的手上,正在感受地狱痛苦时,想获得救护也很困难。
因此必须从现在起就忆念正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忆念正法。
《入行论》中云:“未肇或始做,或唯半成时,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
有些事情还没有开始做,或者已经开始做,或者正做到一半时,死主阎罗军突然不期而至,寿命就此中断。
也就是说,三宝与善法才是真正的皈依处。
所以,只有善知识与三宝,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处、皈依处。
《净施请问经》中云:“父母亦非吾依处,亲财韶华亦非尔,唯有具足功德者,沉轮回众之依处。
无垢光尊者的教证极为丰富,使得我们常常置身于各种不同的佛教观点之中。沉溺在轮回中的迷惑众生真正的依处是什么呢?不是父母,也不是财产、亲友,或者自己的地位、名声、青春等,凡夫人得到这些时或许会感到特别高兴,但从实质上观察其实并无意义。世间的一切都不可靠,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具有无上功德的三宝,唯有三宝才是我们的依靠,生生世世对我们真正有帮助、始终不能舍弃的就是三宝。
我前段时间看了噶当派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格西所著的《修行宝鬘论》,它主要讲述了舍弃今世的重要性,其中引用了许多教证来阐释今生的一切名声、财产、地位、亲朋好友等都没有意义,引导修行人看破世间。如果我们能够达到他那种境界,那真是很值得羡慕!
吾愿为佛舍身体,生命受用皆舍弃,唯有皈依三宝外,无有余众吾皈依。”
我愿意为了佛陀与佛法,而舍弃自己的身体、生命和受用,除了三宝,我再无其他的皈依对境。今生来世无论遭遇任何恐怖或困难,我们都要坚定地祈求三宝的加持。
上师如意宝也曾教导我们,若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违缘,无需寻求其他方法,只需一心一意地祈祷三宝。搞关系或依靠其他方式解决,这是世间人的做法。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唯一通过祈祷三宝的方式遣除违缘。祈祷三宝后,如果表面上未能遣除违缘,那说明依此能消尽我的业障而转化成为顺缘。
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也说过:“表面上的违缘很可能成为顺缘,而表面上的顺缘也可能成为违缘。”我很喜欢这句话。世间有人评论说:“现在你们学院遇到很大的违缘……”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违缘实际上可能是隐藏的顺缘。有些人拥有很多财富,这表面上看来是顺缘,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修行的违缘。
人生在世,痛苦、违缘总是难免的,但我们要明白的是,很多表面上的违缘实际上可能是顺缘。因此,当违缘出现时,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恐怖和痛苦无济于事,而是要坚定信念,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三宝,观自己心的本面,通过善巧方便来解决问题。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关于皈依三宝的道理讲得非常殊胜,不知你们是否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