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42课
此外,因为成就佛果时胜义谛与佛陀是一体的缘故,能证所证无有二体,现见圣谛时也就是见到了心性与义智慧无二之际,
成就佛果时,胜义谛与佛陀无二无别,佛陀是一切诸法的法性,胜义谛也是诸法的法性,这时能证的圣者补特伽罗与所证的法界无有二体,现见圣谛之时,就是见到了心的本来面目与义智慧(即一切法界的本义)无二无别。
即能证所证是无二的,因此争论证悟与未证悟也就徒劳无益了。
究竟而言,能证与所证是无二的,因此争论证悟、证悟者、所证,或是争论佛陀证悟后是否存在智慧、能否现见法界等没有任何实义,因为在获得圣果时,实相中佛陀和法界融为一体、无二无别,现相上无勤度化众生,这是由佛陀的誓愿力所显现的。
有些人说:按照你们所说的胜义之本体无有能证所证,那么说补特伽罗就无法证悟胜义了?
既然胜义之本体没有能证所证,那么补特伽罗修行正法是不是成了没有意义呢?因为无法证悟胜义。
这种与事实毫不相干的论调实在令人感到可笑。想来就像别人说火是炽热燃烧自性的缘故人们不能使用火的说法一样。
无垢光尊者说,我们在抉择法性胜义时说,佛陀、胜义谛与法界无二无别是究竟实相,却有人提出“修行人能否证悟”这样的问题,这非常可笑,就像是听说火的本性是炽燃的,所以说人们不能使用火一样。《定解宝灯论》中说过,虽然一切诸法的本体是无可言说的,但修行人也可以领悟。就像火的本性虽然是炽热的,但人们也可以使用火。
虚空虽然超离了分别心等戏论之边,但是人们却可以衡量它。
虚空超离了分别念,但人们却可以衡量它。虚空没有边缘,但是人们可以用虚空来比喻一切恒常不变的法。
同样,瑜伽行者完全能够衡量超离言说戏论的胜义谛,并且可依靠胜义谛的威力从痛苦中解脱,现前内心之殊胜光明,这是极具合理性的。
瑜伽行者也能够衡量或大概推知超离一切言说戏论的胜义谛,并且可以依靠胜义谛不可思议、如梦如幻、远离一切戏论的威力从痛苦中解脱,同时可以现前内心本来具有的殊胜光明。因此,修行中观法门极为重要。
如果不了知二谛之自性,则无法通达甚深之真如。
如果不懂得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概念,则无法通达佛陀甚深的真如,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说,许多人认为现空双运的道理就像黑白绳子搓在一起一样,这是错误的认知。
我们必须要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关系、分类、价值和作用等,如果只是每天跟八十岁的老人一起念点观音心咒,转点坛城也有一定的功德,但却很难立刻通达甚深的佛教教义。
《根本慧论》中云:“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如果不知道二谛的定义,那就不会知道佛法的甚深奥义。
建议汉地的佛学院开设中观方面分析胜义谛和世俗谛论典的课程,例如《中论》《入中论》等,行人学完后一定会对佛法生起不可退转的定解。如果连佛学院都未开设这些课程,那一般的佛教团体就更不必说了。由于无法分析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很多问题就会觉得模棱两可,不知道因果到底在哪些情况下是空的,哪些情况下不空,如果连讲法者自己都没有把握,那让弟子生起信心或是开悟恐怕很难办到。
了知二谛自性之功德,如颂云:“谁依此二谛,积累菩提资,彼等于轮回,圆满智资粮。”
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功德是什么呢?若谁依靠二谛积累菩提资粮,那么此人在轮回中自然而然就能圆满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并能获得殊胜果位。
意思是说,诸法无而显现空性之游舞囊括一切万法是合理的,现空之外的任何法皆不合理。
昨天讲到的天月与水月的比喻希望大家再三地看,从这个比喻中很容易理解现空无二的道理。这里面含有中观与大圆满的含义,甚至《上师心滴》中义光明的意义。
总而言之,一切诸法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显现,现空游舞囊括一切法是合理的,在现空之外任何一个实有的法都不成立。这个道理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讲得非常详细。
很多人最近请求我一定要翻译《中观庄严论释》,但我精力有限,糌粑只能一口一口地吃,将一碗糌粑一下子全部倒入口中不现实。不过,我非常希望在这邪知邪见满天下的时代,诸位通过学习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在自相续中点亮中观定解的明灯,若能如此,作为宁玛巴的弟子就不会觉得惭愧。
《根本慧论》中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正因为万法皆空,所以一切法都可以成立,比如因果及前世后世的安立、镜中显现影像等都是应理的;如果万法非空性,那么一切法都无法安立。
我们学院的闻思非常值得赞叹,可以算是佛教的明灯或宝洲,真正能够通达大圆满的奥义和大中观的甚深意义。
又如云:“空性皆合理,不空则非理。”
如果万法是空性,世俗谛的一切法都是合理的;反之,若万法不空成实,则一切法都成了非理。
总而言之,不清净迷乱之世俗法如梦境般无有实有,除了欺惑性、诱惑凡夫以及虚无缥缈的自性以外无有本体与识别性。
这里有两种法——不清净的迷乱显现和清净的法性,这与我们昨天所讲的世俗谛和胜义谛没有差别。不清净的迷乱法除了如梦如幻的显现以外并非实有,它的本体是欺惑性,诱惑所有的凡夫,就像阳焰水欺惑野兽一样,实际上是虚无缥缈的。不过,我们将万法执为实有的习气从无始以来就根深蒂固地存在,十分坚固,现在想要瞬间瓦解非常困难。
清净法性之深寂离戏自性光明智慧的实相则是无有迁变、任运自成、不可思议之法性。
这是清净光明智慧的定义。实相是无有迁变、任运自成、不可思议的法性。这里的“无有迁变”并非像我们平常心里想的某事物于昨天今天没有变化的概念,而是超离思维、不可思议的范畴。
因此通过在世俗谛中积累如梦如幻般的福德资粮,于胜义谛中修持如虚空般的法性义之智慧资粮,结果可以现前殊胜色身与殊胜法身之果位。
这里讲到,平时要在世俗中不断地积累如梦如幻般的福德资粮。而有些人对空性的理解是“碗里没有水就是空性,虚空中看不到色法就是空性”,认为证悟空性后就不用积累资粮,转绕、念经等什么善法都不需要行持,一概否定,这样不合理,即使是八地菩萨仍然需要如梦如幻般地修行。
藏传佛教的荣敦班智达曾说他自己是八地菩萨来到人间度化可怜众生,麦彭仁波切在圆寂时也说:“我是大菩萨化现为人的形象来此世间利益众生,可由于人们的福报太过浅薄,我并未如愿以偿地开展广大的利生事业。”连这些大菩萨们都没有否定世俗的善根,一生中念了多少咒语、行持了多少善法?何况我们薄地凡夫。许多高僧大德特别重视闻思,希望大家不要舍弃世俗中背诵、精进修持等如梦如幻的善行。
也许你们看过宗喀巴大师的传记,他在四十岁之前一直专研中观,遍览印度的中观讲义,行持了极大的苦行,显现上在四十多岁才真正证悟中观的空性意义。其传记中记载,宗大师一天晚上做梦,看见月称论师和圣天论师等大德在一片清净的草地上辩论,其中佛护论师用中观法本给他做加持,后来宗喀巴大师造了许多中观论著。
麦彭仁波切在翻阅《七宝藏》中的《如意宝藏论》时,看见里面有不少错别字,考虑到无垢光尊者的法要于我们宁玛巴的传承弟子而言极为殊胜珍贵,虽然自己身体不好,但仍然下定决心重新校对,在这项工作上花了很长时间。
这些高僧大德们出于对弘扬佛法的责任感以及对中观法门的信心,并非在证悟后就什么事情都不做。因此,我们应该追随像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等前辈祖师大德们的足迹,这样才能成为真正闻思修行的人。否则今天稍微背诵一两句,明天又到处乱跑,这不是闻思修行的态度,以长期、稳定的心态闻思修行,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与实益。
这以上第一法藏二谛之理已宣说完毕。
无垢光尊者前面说用两把钥匙可以衡量法理,所衡量的法理又分为两部分,其中二谛之理已经宣说了,不知诸位收获如何,下面准备打开第二个宝藏——缘起法。缘起性空之理真的很重要,如果大家仔细咀嚼,一定会对佛陀的甚深教义有所体悟。
接下来宣说诸法缘起之自性。《根本慧论》中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在世间万法当中,非由因缘所生的法一个也没有,所有的法全部是因缘而生,所以,一切法皆是空性,没有一个不空之法。
我最初听到这个教证,是嘎巴堪布在1986年讲《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时引用的,听到后觉得特别好,马上写在了日记本上,后来日记本被老鼠啃烂了一点。
我在《密宗成就略说》中讲过嘎巴堪布的故事,他是上师如意宝到石渠求学时的道伴,非常了不起,我们刚来学院时他算是资历比较老的上座堪布,对我的恩德很大。堪布是1990年圆寂的,至今已十多年了。
缘起共有三种,即本性缘起、轮回缘起、涅槃缘起。
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中宣说了非常殊胜的缘起性空的道理,其门下许多弟子都造过《缘起赞》的讲义,比如贡塘仁波切的讲义就特别好。如果我们能对空性法和缘起法生起不可夺的定解,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自己内心中确实觉得缘起空性法不可思议,这样就不会生邪见,而且见解会很稳固,这时才算是入门了。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缘起——
第一,本性缘起:现有轮涅之法性或者彼之自性未曾从何处来,也未曾去往何处,又不住于任何处。
从本性上观察,轮回与涅槃的任何法没有真正的来处,也没有去处、没有住处。
法性依赖于有法,而有法正在显现生灭之时也是远离生住灭一切戏论的,此即称为中观之观点。
一切法性依靠于有法,有法正在生灭时也是空性的,这就是所谓的中观。也就是说,法性正在显现时称为有法,有法跟法性在本质上无二无别,就像波浪正在起舞时不离大海一样。
从大圆满和大中观的角度来说,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显现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的密意。缘起性空的道理大家都要明白,否则就会一直在轮回中迷惑流转。
《根本慧论》中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凡是因缘所生的法,我说都是空性——“我”可以指佛陀,也可以指龙猛菩萨。所有缘起法从显现上讲只是假名,无而现、现而空,远离一切戏论,这就是真正的中道或中观的意义。
《楞伽经》中云:“断除常与断,有无皆已离,即将悟中观,如是中观道,我与诸佛说。”
一切诸法不是常、也不是断,不是有、也不是无,对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好像眼见色法一样明了时,就可以称为通达中观的意义,我(释迦牟尼佛)和过去、未来的诸佛都着重宣说这样的中观道,无一例外。当然,真正证悟空性很困难,但依靠文字来了解不是非常困难。
如是不清净的显现以及缘取它的心识均如同有胆病眼翳的患者眼前飘浮毛发一般,正在显现时就未曾有过。
我们在凡夫位时所有不清净的显现和执著显现的心识,就像有胆病眼翳者面前所显现的虚无缥缈的毛发一样,正在显现的当下根本就没有毛发存在。
从本性上讲,走在路上看到的一堆牛粪与眼翳患者看见的毛发没有任何差别,但若是不明白中观推理或缺乏大圆满的证悟体验,光从文字上理解恐怕有点困难。稍微有点感觉和证悟的人心里非常明白,就像哑巴吃糖,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糖的甜味,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
大家要知道,闻思与实修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边听闻中观的意义边思维,在行住坐卧中都不离开中观的见解,在自相续中不断地串习,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楞伽经》又云:“无性无有识,无实无普基,如尸愚寻思,劣者立此等。
在中观境界中无有自性、无有识别、无实有、无所依,而如尸体一般的凡夫人却以邪念来安立并执著实有。有位大德曾开示说,如果修行人没有高尚的人格,那就和尸体没什么差别,因此,我们务必拥有高尚的人格。这里的意思是,本来不存在实有,凡夫认为有;明明存在的如因果、前后世等他们却不承认,这是凡夫愚者以邪念所安立的。
如颠倒毛发,眼翳者所见,分别有实法,凡愚颠倒立,三有唯心立。”
就像眼翳患者才能见到颠倒的毛发一样,凡夫以颠倒的分别习气认为万法实有,其实三有都是以心假立的,并非实有。三有是心假立的内容在许多论典中都有概述。
无垢光尊者下面阐述的观点非常接近大圆满,是将显宗和密宗相结合的说法,这在中观法门中提得比较少。
也就是说,如同梦中的迷乱显现在临睡与清醒的状态时都无有,然而却显现在睡梦中,
梦中的迷乱显现在还没有睡着时肯定不会出现,第二天早上清醒后也不存在,正在睡梦中时就显现得非常清楚,以此来比喻我们凡夫位的迷乱状态非常合适。
现今六道的这种迷乱显现也是同样,在最初心性本来清净的如来藏中根本是不存在的,到后来迷乱极为清净成佛之时也荡然无存,
如今这样的迷乱显现在最初心性尚未被染污时根本不存在,到后来成佛时也荡然无存,在最初和最后都没有。
实际上中间显现也是无而显现,因而不成立生住灭,由于本体无有生灭,因此自始至终均无变迁。
正在做梦时,梦中的山河大地、地水火风等皆不存在,但在迷乱心识前却无欺显现。同样,我们现在轮回六道中的一切显现都只是无而显现,所以并无实有的生住灭,由于本体无有生灭,因此自始至终根本没有迁变。
本来这一品是在讲显宗的菩提心,没有得过灌顶的人可以听,但下面无垢光尊者引用了大圆满《普作后续》的教证。那天我们讲《窍诀宝藏论》时,最后部分一会儿讲密宗,一会儿讲显宗,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根基的人在学,所以只好念一点金刚萨埵心咒就全部讲完了。
《普作后续》中云:“后法界中无变故。”
这样的迷乱显现在法界中根本没有任何迁变,六道轮回的显现如同梦境一般。
一切迷乱的显现仅仅是名称假立之法而已,本性中皆不成立,犹如空中的鲜花与石女儿一样。所以说,如若真实证悟了迷乱显现的自性,即可获得解脱。如颂云:“世间无生灭,极似空中花,依汝智悲力,不缘有与无。
世间的一切生灭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就像空中的鲜花一样,依靠佛陀您的大悲和大智慧不缘有与无。
诸法皆如幻,断除心与识,离世间常断。”
最后了悟到一切诸法都如幻化一般,断除心和心识,远离世间所有的常断。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境界中,因果、生死轮回是无欺存在的,切勿落入断空中。希望大家依靠中观之理精进修行,真正从幻化的轮回中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