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25课
丁二、持戒度:
持戒度在外道中无有,在内道佛教中方有。
外道没有持戒度,他们只是暂时持外道自己的戒,在内道佛教中方有持戒度。
以戒守护自相续,以定修持寂灭善,
以慧获得圆二利。禁恶摄善利有情,
佛子恒持三戒律。在家居士斋戒上,
愿行二种菩提心,出家比丘与沙弥,
以及近事女戒上,守二发心为律仪。
修行人应以戒律衡量和守护自己的相续,以禅定修持寂灭的善法,以智慧获得圆满的自他二利。作为佛子,应当恒时守持三种戒律——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在家居士在守持斋戒的基础上守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出家人在守持比丘或比丘尼戒、沙弥或沙弥尼戒,及近事女戒的基础上,再守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所谓的菩萨律仪戒是指在七种别解脱戒依处任何一种的基础上具足愿行二种发心。
菩萨律仪戒需要以七种别解脱戒中的任何一种为基础,在此之上守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如若只是形相菩萨戒,则无有七种别解脱戒的限制。虽然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正学女、受斋戒男女共有九种,但它们均可以包括于在家方面的居士戒与斋戒二者、出家方面的沙弥、近事男、比丘五种之中,所以是说在此五戒任何一戒的基础上具足两种发心。
意思是,补特伽罗虽有九种类别,但戒体只有五种,所以是在此五戒任何一戒的基础上具足两种发心。
近事男,是指男居士在受居士戒后、尚未受沙弥戒前的这个阶段,这在《花鬘论》中虽有提及,但藏传佛教中没有这种传统。
《经庄严论》中云:“诸位出家者,功德无有量。精勤持戒者,胜在家菩萨。”其中宣说了出家菩萨。
有些不愿意出家的人会说“出家在家都一样”,其实根本不一样。你们可以看看我翻译的《赞戒论讲义》,这其中引用了很多出家功德的教证,看后会对出家功德生起信心。《经庄严论》中说,出家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为什么呢?出家菩萨仅在精勤受持戒律方面的功德,就远远胜过了在家菩萨。
又经中云:“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童男童女形象俱胝那由他数多众俱,一同发心……”
佛经中也说,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都要发菩提心。
居士有守多分戒居士与梵净行居士两种。守多分戒居士是指守持四根本戒或四戒中的任何一戒并断邪淫者。
居士包括守多分戒居士和梵净行居士,多分戒居士就是守四根本戒者,或者四根本戒中的任何一戒,在此基础上断除邪淫者。
梵净行居士是指具足四根本戒基础上断除非梵行者。
刚才多分戒居士只是断除邪淫,并未断淫,而梵净行居士则是在具足四根本戒的基础上完全断除淫行,守持梵行。
沙弥:《具光经》中云:“何者戒杀不与取,妄语饮酒不净行,歌舞花鬘高广床,过午进餐取金银。”此中宣说了沙弥所持的十种学处,此外还要戒同分罪而护心。
这是沙弥十戒,在座的人都学过,由于时间关系不赘述。
近事女:在沙弥十戒基础上不接触男士等十二戒,
女性在受了沙弥尼戒后、尚未受比丘尼戒前需要观察两年,在这期间称为近事女,又叫正学女。藏地没有比丘尼戒的传承,也没有近事女戒的传承。
恒时依靠行持善法的对治,因为女人烦恼深重,故而为了观察其是否稳固或者是否能守戒而于两年等期间视察。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对女众制定了这种戒律呢?大多数女性的烦恼确实有点深重,心思多变,将小问题看成大问题,因此要观察她们的发心是否稳固,观察的时间一般是两年。
我们学院对想要出家的人先观察四个月,有这样的规定。在我出生的下罗科玛一村,几年前有六十多位出家人,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位还俗了,末法时期修行人的道心不是很稳固。
比丘有四他胜、十三僧残、三十舍堕等二百五十三条戒。
四他胜罪是四根本戒,再加上十三僧残、三十种舍罪、九十种堕罪、一百一十二种轻罪等,比丘总共有二百五十三条戒。
比丘尼有三百六十四条戒等。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各部中都有共称不同的戒律需要修学。
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及正量部是根本四部,声闻十八部可以包括在这四部当中。各部之间大体是相同的,只是有些开遮不同。藏传佛教的别解脱戒一般是以功德光传下来的一切有部为主。
《瑜伽师地论》中云:“出家人之此等学处基础上具足得而未失愿行菩提心即是出家菩萨。”
《瑜伽师地论》中说:“在上面这些学处的基础之上具足愿行菩提心,就是出家菩萨。”
如此一切戒律均是令自相续防护罪行的律仪,因此称为戒学。这些戒律全部是指断恶之善心及其种子。《入行论》中云:“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
将恶心断尽时,戒度才算圆满。因此,别解脱戒的本质并非外在形象上受持哪些戒条,而是内在断恶之善心及其种子。
以防护自相续的罪行而戒不善业之分即是别解脱戒,因为依靠此戒于轮回中持人天之身并获得自利的安乐;
别解脱戒是防护自己相续中的罪行,断除恶业,依靠守持别解脱戒能获得人天之身等自利的安乐。
不仅不害他众,反而成办利益之分即是菩萨戒;
菩萨戒是不害众生,且尽心尽力利益众生。
密乘戒则在菩萨戒的基础上断除执为庸俗的业与烦恼并且堪为修生圆二次第的法器。
这是密乘戒。
别解脱自宗认为十不善均是自性罪,所以无有开许的时候;
小乘别解脱戒认为十种不善业都是自性罪,没有任何开许。
菩萨乘认为如若是利益他众,身语七种不善业有开许;
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在菩萨乘中,若对众生有利时,对身语的七种不善业有开许。
密宗不舍弃而依靠方便使得十不善业成为智慧之因,如依柴生火。因此说密宗是殊胜的深道。
前面无垢光尊者讲过,意的三种不善业任何时候都不开许,但在密宗,通过智慧与方便摄持,十种不善业都可以成为智慧的因,就像依靠木材生火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说密乘是最殊胜的深道,超胜于小乘和大乘显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