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2课
寿命无常分为略说和广说,广说分为十三个问题,我们正在讲第一个问题中《教王经》的教证。
大王,尔时正法可作洲岛、处所、怙主、本师。
释迦牟尼佛对大王说:在你遇到各种中阴恐怖时,生前曾经修持过的正法会以各种显现来救护你,成为你在大海中休息的小洲、所依处、怙主和本师。
藏传佛教很多经论中都讲到,人死时所有的财产、眷属、名声、财富等都用不上,唯有佛法方面的境界和功德能作救护。有些人虽然在世时没有证得很高的境界,但以修持佛法的功德能遣除自己中阴时的恐怖。
大王,是时自卧榻中,感受后世显现,若堕恶趣则现彼处恐怖相,尔时,任何非法皆不可救。
大王,那时你虽然卧在床上,但已经开始感受后世的显现,如果后世你将堕入地狱、饿鬼、旁生中,便会显现相应的恐怖相。即将要堕恶趣的恶相出现时,除了佛法,人或财产等任何法都不能救护你。
大王,汝如是爱重之身亦终有亡时,具足功德,长久以诸多净食等满足之滋养之,然住于最后榻时医生离弃,众人置之不理,心不安乐即至亡时。
国王,你十分爱护的这个身体也终有死亡之时,虽然长期以各种营养食品滋养它,但最终不仅医生会舍弃,众人也无法救护,置之不理。你内心虽不安乐,但也没有办法,马上就会前往中阴。
大王,如是沐浴、涂拭、香薰身体,以香花薰染亦定出现臭气。
世人对这个身体非常重视,一旦它变成了尸体,无论怎么为其沐浴、擦拭,并以香花、香粉等薰染,但仍然会出现恶臭,尤其是在夏天,谁也不敢靠近尸体。
人的身体极为不净,这在我们看到尸体时都深有感触。听说汉地很多人看了《入菩萨行论广释》后,都知道了身体的本来面目,以前喜欢打扮的人,如今减轻了对身体的执著。
大王,如是以嘎谢嘎布、绸缎等妙衣遮掩,然住于最后榻时污垢覆身,亡时赤身裸体离开人世。
“嘎谢嘎布”,在印度的诗学中经常用到,意为天人的布或白色天衣。
大王,你生活在王宫中非常快乐,穿着讲究,有各种嘎谢嘎布、绸缎制成的妙衣遮掩身体,但最后死亡时,身体被垢秽染污,赤身裸体离开人间。
大王,虽以种种欲妙享乐,然舍一切后于贪不厌足中死时已至。大王,如是汝居室内香、花、飞幡、宝座、妙衣应有尽有,左右置有卧具,今纵眠其上,然汝身必将被抛于遍布乌鸦、狐狸、人尸等令人发呕之大尸林中,尔后身必纹丝不动卧地。
大王,你在世时虽享受各种欲妙,但却在无有满足中已临近死亡;大王,如今你的卧室虽舒适无比,但死后身体必定会被放到遍满尸体、令人作呕的尸陀林,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
大王,如是汝乘象马,奏动听乐,悦意欢欣,高撑伞幢等,诸君臣亲友美言赞叹,目送而去。然不久亡于榻上,为四人掮,父母兄弟悲痛捶胸,自城南门出至荒野,或葬于地下,或为乌鸦、鹰鹫、狐狸等所食,
大王,您出门时骑着大象骏马,伴随着各种动听的妙音、歌声,旁边有人撑着宝伞,君主、大臣、亲友口中赞叹“万岁”。然而死后,四个人将国王您的尸体从南门抬出,到野外葬于地下,或抬到尸陀林变成乌鸦和狐狸的食物。
遗骨无论火焚抑或投于水中抑或埋于地下,皆经风吹日晒雨淋而成粉末,飘散各处,终将腐烂。大王,如是诸行皆无常,无有可靠。”
不论是将遗骨埋在地下,或是火葬、水葬,久经风吹日晒之后,都会变成微尘,飘散至各处。大王,一切诸法皆为无常之自性,无有任何可依靠处。
这里将一个人从生病到最终死亡的整个过程描写得十分详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的身体也会在汉地或藏地火葬、土葬,或是天葬喂秃鹫。
如是广说之理,应当深思。了知死时今生的任何显现均不能跟随,因此希望诸位日夜唯一勤修正法。
无论如何,死亡很快就会来临,今生的任何显现在死时都无法跟随,因此,我们日夜唯一修持正法最为重要。
乙二、得梵天果亦是无常:
三界圆满善妙主,梵天乐生千眼等,
声誉福德威光灿,亦无胜过死主时。
三界中非常圆满的尊主们也逃不过无常,比如可以住世数劫的梵天、乐生、千眼等,他们的名声、福德等各方面胜过了一切世间众生,但最终也躲不过死亡,因此无有胜过死主的时候——与死主作战后天人胜利了、死主失败了,这样的事情从未曾发生过。
纵成禅定住数劫,业尽之际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罗,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间君主平凡等,无边众生皆畏死。
有些天人虽然可以在禅定中住数劫,但在业力穷尽之时也必定会死亡。天人、非天、获得世间持明果位的成就者、人间君主以及平凡众生都害怕死亡,如果他们没有断除轮回的根本,死后还要继续投生,一直在轮回中辗转受生,感受无边生死。
梵天、大自在天、遍入天、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光芒四射,普照世界,胜过千日之光,威光赫奕超过金山,福德声誉传遍天下,成为天上、地上、地下三界之主尊,并有圆满善妙之财富严饰,然而他们也有死亡之时。
我们一般将这些天人称为三界主尊,虽然他们在三界有一定的威望、名声和福报,但仍无法避免死亡。
《毗奈耶经》中云:“诸比丘,且看此等兴盛皆衰而无实,
《毗奈耶经》中说:比丘们,你们看看,世间所有的兴盛都会转为衰败,它们皆是无常、无有实质的。
我忆昔日虽于轮回中转为梵天、帝释、四大天王等不可思议之尊主,然皆于不厌足中死亡,堕入恶趣。”
释迦牟尼佛回忆自己的前世时说:我虽然曾在轮回中转生为梵天、帝释、四大天王等,但却仍不满足,于天界寿尽后堕入恶趣。
又言:“且观梵天帝释大自在,千眼遍入亦悉无常亡,日月须臾显现之游舞,大地四洲世界皆成空。”四禅天及其余诸天、非天、一切苦行成就者、持明者也都超越不了死亡的规律。
世间的四禅天、非天、苦行的成就者和持明者也都超越不了死亡的规律。
《毗奈耶经》中云:“成就四禅天与人非人,
“人非人”是一种众生,有些天龙八部化作人形在佛前听法,似人而非人,故而得名。不是人和非人。
非天仙人苦行盛德者,虽住经久数劫尚无常,
非天和仙人,苦行者和世间盛德者——即世间的持明者,虽然他们可以住世数劫,但也是无常的。
不可依靠人身如水泡,终将各自毁离何堪言?”
而我们像水泡一样的人身,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最终必将毁坏分离。
威慑四洲的转轮王、君主大臣、沙门婆罗门以及施主等一切平凡众生都无法摆脱死亡。《因缘品》中云:“具七宝轮王,其余小王臣,沙门婆罗门,施主等无常,众生皆如梦。”
具有七宝的轮王、大大小小的国王和大臣,以及婆罗门和施主都是无常的,如同梦中的众生。
乙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
一切诸法都不离开变化的规律,所以皆为无常。
因一切皆是迁变的本性故是无常。
今生无常乌云中,死主跳动闪电舞,
昼夜诸时降变雨,淋湿三地诸苗芽。
今生无常的乌云中,死主就像闪电一样舞动——闪电也跳“红绸缎舞”,日日夜夜降下变化的雨水,淋湿了三界轮回的众生。这里将众生比喻成苗芽。
根登群培的游记中也有关于云的描写:“我在喜马拉雅山的时候,天空突然积聚了一朵朵白云,如同棉花的海洋;有时又变成黑云,就像恐怖的大象……”在他的描述中,能在同一天分别于山顶、山腰、山下感受到不同的气候——山顶雪花飘扬,山腰鲜花遍满,山下却异常炎热。
以暇满人身严饰的寿命犹如夏季空中密布的乌云,自然变化的死主跳起闪电的舞蹈,昼夜刹那不停恒时降下濒临死亡的大雨,普遍淋湿了三有中一切众生苗芽。《广大游舞经》中云:“三有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如舞者,
这里讲得很好。三界轮回是无常的,就像秋天的云一样——秋天的白云看起来非常鲜艳、好看,但消失得特别快,跟春天的云有点不同。有情的生死如同舞者。
士夫寿命如闪电,如陡坡水飞速逝。”
众生的寿命就像闪电般转瞬即逝,又像陡峭山坡上的水流一样飞速逝去。我们的生命何时消逝非常难说,大家应珍惜时间修持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