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1课
本论共十三品,其中第一品人身难得的修法已宣讲完毕,现在讲第二品寿命无常。寿命无常分为略说和广说,今天开始讲广说。
甲二(广说)分十三: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二、得梵天果亦是无常;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五、以诸佛佛子示现涅槃而说无常;六、以无增唯减而说无常;七、外内皆为无常;八、以比喻说明无常;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十、三世均为无常;十一、三有皆是无常;十二、刹那亦无常;十三、诸缘时境皆无常。
乙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
在《大圆满前行》中,华智仁波切提倡通过七种方法观修无常,这里有十三种无常的修法,大家应该记住。其中第一个——所爱之身亦是无常,每个众生极为珍爱的自之身体实际上也是无常的。
如是无实变化的不净身体是各自分离、不可指望的性质,
这个不清净、无有实质、容易变化的身体,总有一天身心会各自分离,没有任何可依靠的本性。
为此教诫舍弃对身体的贪执,日夜精进观修无常。
所以,我们应舍弃对自己身体的贪执,日日夜夜精进观修无常。
我们昨天刚刚讲过身体如何宝贵、如何重要,应当珍惜,今天又说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应当舍弃贪执,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昨天是从要珍惜时间的角度教诫我们暇满人身的难得可贵,不能虚度光阴;这里主要是讲,暇满人身虽然难得,但它却是无常的本性,不能对它过于贪执。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烦恼之来源,
虽着衣饰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
然终无常毁坏离,为鹰狐狸豺狼食,
舍此爱净常执心,当自今起修妙法。
这个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是贪嗔痴为主的一切深重烦恼的来源。虽然我们用各种妙衣和花鬘装饰此身,以美味饮食供奉此身,但终有一天它必定会因身心分离而毁坏,最后被老鹰、狐狸、豺狼等食用。因此,我们应该断除对身体清净、爱护、常有的执著,从今天起修持善妙的解脱之法。
我们认为这个身体很干净,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入菩萨行论》《宝鬘论》《四百论》中都将人身如何不净讲得非常清楚;我们认为这个身体常有,这也不可能,它在短暂的时间便会消失;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我,这也不合理。我们务必要设法断除常乐我净的颠倒之念,否则无法获得菩提。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修持妙法,不要再贪执自己的身体。
恒时将所谓的自身执为我和我所而以衣食供奉,随顺承侍,
许多人将自己的身体执为是我与我所,整天以衣食供奉、随顺承侍它,自己显然已经成为了身体的奴仆。
他人出言稍有不当就不高兴,便反唇相讥,以免受害。
他人言词略有不当就不高兴,马上对别人生嗔恨心,这是没有证悟空性的表现。
如寂天菩萨说:“身犹须臾质。”
藏文中说身体只是暂时的借用品。
不知死主何时来索取,身心分离的时候身体不会随之而去,最后只能成为尸陀林中鸟、犬、狐狸、鹰鹫等飞禽走兽的食物。
一旦死主来临,身心分离之际,身体无法跟随心去往后世,只能成为尸陀林中动物们的食物。
所以,不应该珍爱执著这个身体并为之毫无意义地造恶业,
我们不应过于贪执自己的身体,为它造下诸多罪业,这并无任何实义。
而要像对待奴仆一样使用自己的身体奉行善法,如果它奉行善法,就付与衣食之类的相应薪资,
我们应像对待仆人一样使用自己的身体,如果它能行持善法,便可以付与合情合理的薪资——为它穿上遮风挡寒的衣服,每天早上供点稀饭,中午如果买不到菜,给点剩饭也可以,这是它通过辛辛苦苦劳动所应得的;如果它不配合我们行持佛法,一日三餐的饮食都不必提供。
换句话说就是要日夜精勤修持正法。《教王经》中云:
也就是说,我们应日夜唯一勤修正法。《教王经》是释迦牟尼佛给国王的教言,其中无常之理讲得比较多,《大圆满前行》等很多论典都引用过《教王经》中的教证。
“大王,譬如,四方大山,坚实牢固,未毁未裂,极硬无损,直冲云霄。
这里讲一个比喻:假设在东南西北四方有四座坚固的大山,它们在未毁坏前直冲云霄,非常庄严。
此四山王倒地,可粉碎一切草木枝叶及诸含生大种,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
如果这四大山王同时倒地,则其范围所及内的所有草木枝叶、众生全都会被毁坏、摧毁,即便这些众生试图以神通逃跑也逃不掉,以威力来挡也挡不住,以财物来赎或是以药物、密咒制服都无济于事,当山王倾倒时,随便念一个咒语也很难挡住。
大王,四大恐怖亦复如是,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
释迦牟尼佛说:大王,同样,四大怖畏依靠这些方法最终也避免不了——无法以神通逃、以威力挡、以财物赎或用咒语制止。
何为四大恐怖?即老、病、死、衰也。
什么是四大怖畏呢?此处并非我们常说的生、老、病、死,而是老、病、死、衰。
大王,老者可摧青春,病者可摧健康,衰者可摧圆满,死者可摧生命,此等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
大王,老者摧毁青春,病者摧毁健康,衰者摧毁圆满,死者摧毁生命,这四大怖畏无法以神足逃、以威力挡、以财物赎、以药物密咒去除。
大王,譬如,兽中之王狮子住兽群中控制野兽,可随意指使,诸野兽无法堪忍其神威而无可奈何。
这是另一个比喻。狮子在兽群中很有威望,能制服其它所有野兽,它们听从狮子指挥,在兽王面前毫无威力,无可奈何。
大王,同理,被死主以利戈刺入时离诸骄慢,无依无怙,无援无助,无亲无友,骨节分离,血肉干枯,身为病恼,口干舌燥,面目皆非,手足颤动,无能为力,丧失威势,口水、鼻涕、小便、呕吐等物染污其身,眼耳鼻舌身意诸根灭尽,
同样,一旦被死主用锋利的兵器刺入身体,傲慢相全部消失,这时无依无靠,无有任何援助,亲友纷纷远离,骨节分离、血肉枯干,身体感受病苦,各种死相全部显现出来了。
出现呃逆,发呻吟声,医生弃之,诸药、美味饮食无济于事,
有些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发出各种痛苦的呻吟声,所有的药物、美味饮食都不能挽回其性命,医生也无法妙手回春,只能舍弃他,人们也只能无奈地等待着他的生命结束。
当我们遭遇死苦或精神上的痛苦时,看看自己的修行在那时是否能用得上。许多人在身体健康、一切顺遂时,认为自己的修行还不错,一旦遭受病苦等违缘时,才发现自己毫无对治的能力,很惭愧。
藏族人有种说法:很多人在家里是“英雄”,但到了战场上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的英雄。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境界很高,其实,在遇到违缘时还能坚强、坚定地面对,并能用佛法对治,是很困难的。
往其他众生中,卧最后床,沉于无始之生老死亡河中,
最后只能沉溺于无始以来的生老病死的大河中。
生命所剩无几,畏惧阎王,为灾难缚,
生命已所剩不多,阎王在这时显现,心中产生畏惧,被各种灾难束缚着。
呼吸中断,张开口鼻,牙关紧咬,言说‘布施布施’为业所牵辗转投入三有,
这里“言说‘布施布施’”的意思藏文中也不是很明显,可以从两方面解释:在人的呼吸即将中断时,有些是属于疯狂的语言,“给我布施啊,阎罗王已经来了”,在胡言乱语中死亡;或者,人在接近断气时,死主和狱卒们发出一种欢喜的语言:“我们得到了一个大布施,我们得到了一个大财物……”
孑然一身,孤立无助,远离今世,迁往他世,
这时,哪怕是拥有成千上万个眷属的高僧大德或大长官,都没有带走一个人的权力,不得不孤身一人趋入后世。
作大迁移,
从今生迁到后世,作了一个真正的大迁移。
入大暗处,堕大深渊,入大莽林,往大僻处,为大海冲,为业风吹,
这些都是对中阴界的描述,很多人死亡后会出现此等恐怖景象:有时觉得已经堕入大深渊,有时入于大莽林,有时感觉被大海冲走……有各种显现。
无立足地,赴大沙场,为大魔擒,飘于空中,为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围绕,气息中断,
也可以说内气中断。
众人言‘当分财产’,是人哀呼‘痛啊痛啊……爸呀、妈啊、儿子啊……’而拽发。
人死后,众人开始瓜分他的财产,也有一部分人看到这种悲惨的场面觉得非常痛苦:“爸啊!妈啊!儿子啊……”一直哭着喊着,紧拽头发。
此时,唯有布施、苦行、正法可为助伴,
在这时,唯有生前行持过的布施、苦行、正法等才能成为亡者的助伴,助其度过恐怖的中阴阶段。虽然有些修行好像并未在即生现前证相,但在中阴身时真正能对自己有所助益。
除正法外无余依处,无余怙主,无余救助。
除了佛法以外没有其他的依怙处、怙主、救护者。这样的情景任何人都逃不过,因此,我们在当下自由自在之时,理应精进修持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