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09课
本论共分十三品,第一品至第八品是显宗部分,第九品至十三品是密宗部分,现在讲显宗部分第八品发菩提心品。本品分为三个大科判,现在讲第二个科判——广说真实发心之理中的发心仪轨,发心仪轨分为前行、正行与后行,前行又分为积顺缘与七支供,积顺缘已经讲完了,正在讲七支供。
很多人不重视前行的修法,直接修正行,也许经诸佛菩萨的加持后暂时有些感受,但不会很稳固。若想在自相续中生起真实稳固的菩提心,一定要通过七支供的修法积资净障,令自相续堪为法器,否则,虽然从仪式上得受了菩萨戒或灌顶,也不一定能很快成就。
我们必须重视前行修法,次第修持,若是该忏悔的罪障没有忏悔,该积累的资粮没有积累,就不可能现前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境界,更不用说大圆满的智慧。因此,各位同修应该先修五十万加行、七支供等净化自相续,令自己成为真正的法器。
在七支供当中,前面讲了顶礼支与供养支,今天讲忏悔支。
己三、忏悔支:
无始串习之习气,业及烦恼所造罪,
成为三有轮回因,忏悔所有一切罪。
在无始以来的流转过程中,我们在阿赖耶上积存了许多习气,以无明和烦恼造作诸多罪业,这些成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因。因此,我们今天在上师三宝面前诚心诚意地忏悔往昔所造的一切自性罪和佛制罪。
此处宣说忏罪方式分为四个方面:
(一)所净罪业之六门:身语意与贪嗔痴。
众生由贪嗔痴引发、以身语意造作恶业。
对境是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等;时间即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忏罪业之本性即十不善业等自性罪,若是出家人,还有不持过午不食等一切佛制罪。
忏悔的对境是父母、三宝、上师等;忏悔的时间是从无始以来至今所造的一切罪业,而不仅仅是今生的罪业;所忏悔的罪业是自性罪和佛制罪——自性罪是十不善业,佛制罪如出家人违犯过午不食等戒律。
《普贤行愿品》中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从往昔直至今日,由贪嗔痴引发、身语意所造的一切罪业,今天在诸佛菩萨面前诚心忏悔。
行动包括自做或令他做,或随喜他做,罪业的作用是遮障善趣与解脱道,并将我们牵引到恶趣受苦。
从行动上而言,包括自己所造、让别人造及随喜他人所造的恶业。罪业能够遮障善趣与解脱道,将我们牵引到恶趣感受痛苦。
以上是所净罪业之六门。
(二)清净方式——四种对治力:
闻思修行时间较长的人肯定清楚四对治力,在忏悔时,必须具足这四种对治力,否则,即使作了忏悔,也只是暂时压制罪业,很难从根本上忏除。
对于自己所造的不善业经常生起后悔心为厌患对治力;
四种对治力中第一个叫厌患对治力,就是对自己曾经所造的不善业时常生起后悔心、惭愧心。
造不善业之后又精进奉行善法为现行对治力;
虽说以前造过不善业,但后来精进行持善法,这是现行对治力。有些人造了不善业后还觉得理所当然,既不愿意忏悔,也不愿意行持善法。
受戒后不再造罪为返回对治力;
返回对治力是行持善法后不再造罪业的誓愿。
依靠三宝与菩提心来灭尽、减轻罪业为所依对治力。
这里所讲的四种对治力的概念跟《大圆满前行》中稍有差别,此处所依对治力中的所依是三宝与菩提心,依此灭尽罪业。
我们在忏悔时必须具足这四种对治力,能否忏悔清净主要是靠自己。有些人对上师信心比较大,对上师说“您一定要让我的罪业得以清净”,但如果自己内心的条件不具足,仅依靠上师的威力和加持力也不一定能全部遣除。因此,具足此四法而忏悔非常重要。
很多人认为四种对治力的忏悔方法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虽说藏传佛教有其独特的窍诀性讲法,但实际上这些内容均来自佛经,下面无垢光尊者引用《宣说四法经》中的教证进行说明。
《宣说四法经》中云:“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能胜伏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
佛陀在《宣说四法经》中说:“弥勒,相续中具足胜解信的修行人如果具足四法,就能战胜所有的罪业,不令罪业成熟。”
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指若行不善业则多生悔心;
无垢光尊者完全是按照《宣说四法经》的观点来解释四法的。厌患对治力是对往昔所造的罪业生起后悔心。
现行对治力指虽作不善业亦极为精勤行善;
以前虽然由于业力现前造了不善业,但并未一直随着恶业而转,还是精进地修持善法,这叫现行对治力。
返回对治力指真实受戒后获得不再造罪之戒心;
返回对治力是受戒后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造罪业的戒心。
所依对治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宝与不舍菩提心。”
所依对治力是指皈依三宝与不舍菩提心,如同《入菩萨行论》中说:“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以这种方法来忏悔。
综上所述,若具足此四种对治力而忏悔,则必能令罪业得以清净。
也许有人会想:那为什么《贤愚经》中的有些公案,虽然当事人已经作了忏悔,却还是会成熟果报呢?
有两种可能性:未依靠真正能忏除罪障根本的方便法,比如密宗的金刚萨埵心咒等;没有以四对治力忏悔。总之,就像法王如意宝所说,以我们凡夫人的分别思维很难推测因果。
作为凡夫,在轮回中不造恶业是不可能的,有时难免会生起贪心、嗔心等,但相对而言,我们在座的诸位都住在寂静处,在一天24小时中,生起的善念、所造的善业相对较多。因此,大家应该随喜自己的功德,并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
(三)净罪方法有加行、正行、后行。加行时观想无量佛菩萨并皈依。
此处将净罪方法分为加行、正行与后行,加行时观想无量佛菩萨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然后皈依。
正行时回忆一切罪业并怀着追悔之心将自他一切罪业于舌尖上观想一黑团而忏悔,结果从佛菩萨白毫间放光瞬间使罪业清净。
正行时,回想自己曾经所造的一切罪业,然后生起后悔心,将自他一切罪业观想成舌尖上的一个黑团,从诸佛菩萨白毫间放出光芒融入自己的舌尖,瞬间黑团消失,自他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业全部得以清净。
后行时观想屡屡放射光芒,清净一切罪业,身体变成如水晶球般清净透明。
后行时,观想诸佛菩萨继续放射出无量光芒,清净自他一切众生的罪业,最后自己的身体变成像水晶球一样透明,无有任何垢染。
大家应该依靠无垢光尊者的金刚语来忏悔,不要自己创造一个修法,也不要修一些没有依据的法,如果按照本论所讲的方法观修,一定会净除自己的罪障。
口中念诵《普贤行愿品》或《入行论》中的“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下面口中念诵《普贤行愿品》或《入菩萨行论》等经论中的忏悔文:我在安住于十方、具足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前合掌呈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从无始时流转轮回起,此世或往昔生生世世中,自己由于无知所犯的所有罪障,或者教唆他人造作恶业,或者被无明愚痴所牵而随喜他人为非作歹,我察觉到这些罪过后,如今在诸佛菩萨前不覆不藏、一一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由于我被烦恼驱使,身口意对亲人、父母、师长或其他对境造成了许多伤害,因为往昔所造作的这些罪业,自己即生成了有罪之人,今天,我在佛前至诚忏悔自己造过的所有难以饶恕的罪业。
之后分别观察罪业之本体住于何处,于如虚空般的境界中入定,则可清净罪障。
最后观察罪业的本体住于何处,比如我们曾经造过杀生的罪业,或是对金刚道友产生了嗔恨心,那就用分别心观察这个罪业的本体、形相,然后发现罪业并没有真正的自性,没有形状、没有颜色,随后在如同虚空般的境界中入定,这样就可以清净罪障。
《十方广经》中云:“谁人若欲忏罪净,身体端直观真义,真实义中观真义,若见真义则解脱,此乃殊胜之悔净。”
若是有人想让自己的罪业得以清净,首先身体端直,然后观胜义谛实相意义,也就是所忏悔的罪障本体,在真实意义中观真义,于如虚空一样的本体中入定,如果见到了心的本来面目,或者一切诸法的本性,那所造的罪业即使再严重也能马上清净,这是最殊胜的净障方式。
当然,这是针对上根者的忏悔方式,对心性有所认识或者对大中观、大圆满有一定境界的人而言,真正通达罪业的本体并不存在,但如果凡夫人以罪业不存在为借口,随随便便造作恶业,那在名言谛中因果必然是不虚的。
阿阇黎宣说罪业的过患,弟子顶礼、供养,披单搭在左肩,祈祷净除我的罪业。随即上师让弟子皈依、发心后观想罪业集于舌尖,
还有一种忏悔方法:上师宣说罪业的过患,弟子顶礼、供养,披单搭在左肩,祈祷上师三宝净除罪业。然后上师让弟子皈依、发心,再观想罪业集于舌尖,并念诵三遍下面的偈文。
念诵三遍“我曾于三宝、堪布、阿阇黎、父母以及其他众生前以贪嗔痴所造的一切罪业,今以改过自新之心,于住于十方的佛菩萨前受持菩提心,为获得正觉菩提而发露忏悔,发誓从今以后不再就犯”。
这个忏悔文可能是无垢光尊者亲自造的,内容非常殊胜:“我曾经以上师三宝、父母及其他所有众生为对境,依贪嗔痴所造的一切罪业,如今在诸佛菩萨面前受持菩提心,为获得佛果而发露忏悔,不覆不藏,并发誓从今以后不再造恶业。”念诵三遍。
今天借此因缘,我们一起来忏悔,愿无始以来自他所造的一切罪业,依靠无垢光尊者的传承和加持得以清净,我们一起念三遍偈文……
之后上师让弟子观修空性片刻。又观想佛菩萨心间放射白光净除身语意之罪业。
念完后,大家在空性中稍微安住、入定片刻,然后观想诸佛菩萨心间发出白色的光,净除自己和众生身语意所造的一切罪业。
之后上师问:“你清楚自己的罪业吗?能否发誓再不就犯?”弟子回答:“我已清楚自己的罪业,并能发誓再不就犯。”上师说:“如此便能净除罪障。”弟子说:“感谢上师赐予忏悔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要有今后不再犯的决心,依靠三宝的加持力,这样肯定能清净罪业。
(四)依此可清净罪业之理:《弥勒狮吼请问经》中云:“愚者造恶业,不知忏悔罪,智者忏悔罪,不与业同住。”
无垢光尊者引用的这些教证很重要。愚者造了罪业以后根本不知道忏悔,还认为造罪业是理所当然的,而智者犯错后会念金刚萨埵或发菩提心等进行忏悔,不让罪业在自相续中住留。
《广戒经》中云:“何人造罪业,依善可清净,如日月离云,照亮此世间。”
《大圆满前行》中讲过,罪业本身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就是功德。这里也说,若是有人造了罪业,依靠修持善法就可令罪业清净,就像离开乌云遮障的太阳和月亮能照亮世间一样,善法能驱除罪业的黑暗。
《佛藏经》中云:“纵杀父母与缘觉亦可依修空性而解脱。”
即使杀了父母或缘觉——杀父母是五无间罪,依靠修习大乘的空性法门也能获得解脱。
《业分辨经》中云:“造极难忍业,谴责己可轻,猛忏与戒犯,可除罪根本。”
虽然造了难以忍受、堕入地狱的罪业,但通过谴责自己可令罪业减轻——我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合理,世界上怎么会有我这么坏的人!或者通过猛厉忏悔,发誓从此以后永不再犯,就能从根本上遣除罪业。
《亲友书》中云:“何者昔日极放逸,尔后行为倍谨慎,如月离云极绚丽,难陀指鬘见乐同。”
如果有人曾经由于放逸无度而造了许多罪业,后来改邪归正,行为变得谨小慎微,如同离开云雾的月亮十分绚丽夺目,就像贪者难陀、嗔者指鬘与痴者见乐最后也能获得解脱一样。《亲友书讲解》中讲过这三个人的公案,你们有时间可以参阅。
己四、随喜支:
众生无量之福德,恒时我诚作随喜。
对于一切凡圣所造的无量福德,我恒时诚心诚意作随喜。
若诚心随喜自性善,则能获得同等善根,并且具有无量福德。《般若摄颂》中云:“三千须弥秤可量,随喜彼善非如是。”深深思维此理而诚心随喜。
纵使三千世界的须弥山可以衡量,随喜的功德却不可衡量,深深思维这个道理并诚心随喜。
前天我去县上放了八十头牦牛,加上其他活佛放生的,一共有一百多头牦牛,你们可以随喜一下。遗憾的是,有一头牦牛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肯卖,加钱也不卖,一定要杀掉,可能是它业力现前吧。现在我们藏地的血腥味越来越浓了,在原本清净的雪域高原建立了很多屠宰场,每天都有无数众生惨遭杀害,我们在好好为它们回向的同时,随喜凡圣所做的所有善根,并将此善根回向一切众生。
《普贤行愿品》中云:“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对十方所有众生、二乘有学和无学,及一切诸佛菩萨所造的善根功德都作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