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2001年版)·第107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发菩提心的功德,现在学习正式发菩提心的内容。发菩提心的仪轨分为前行、正行及后行,前行分为积顺缘和七支供,昨天讲了积顺缘中的第一个科判——受戒的对境,如果因缘不具足时,可以观想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受菩萨戒。当然,若具足因缘,在上师面前受戒非常殊胜。法王如意宝一般会在每年六月初四为大众传菩萨戒。按照广的仪轨,受菩萨戒的仪式需要将近一天的时间;如果简单一点,作完七支供后就可直接传菩萨戒。
今天学习积顺缘中的第二个科判——
戊二、清净法器:
令想受菩萨戒的弟子清净相续,并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对菩提心的功德生起欢喜心。
无过功德圆满师,为令弟子生欢喜,
当说轮回之过患,以及解脱利益等,
初中后之诸善法,赞颂无边菩提心。
前面讲过,传菩萨戒的上师需要精通大乘教义、相续中具有菩提心、具有摄受弟子的能力等功德,如此德相圆满的上师,为令弟子生起欢喜心,应在仪式尚未开始前为他宣说轮回的过患,解脱的功德利益,发菩提心之初、中、后等一切善法——最初有什么善根,中间对众生有什么利益,最后得佛果时事业不间断等,并赞颂功德无量的菩提心,讲完后弟子自然生起信心和欢喜心,相续得以清净。
上师通过前面所说的方式宣说轮回之过患与解脱之功德利益以及菩提心赞颂文,转变弟子的心态。
令弟子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是上师的责任。以后有因缘时我们共同受一下菩萨戒。
下面讲积顺缘中的第三个问题——应在受菩萨戒的场所布置三宝所依,摆放供品。
戊三、布置所依摆放供品:
接着是发心的地点:
悦意供品严饰处,陈设佛像等所供。
在以悦意供品装饰的地方陈设佛像、佛经及佛塔,代表如来身语意的所依。
我们修曼茶时也可以在供桌上供三所依,如果没有佛塔等,仅仅供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就已具足三宝总集。我们佛教徒无论去到哪里,都应随时带上佛像。
装饰清洁的房室,散布零星的花朵,安放三宝佛像,摆设香、灯等供品,聚集人天所喜的资具。
首先将受菩萨戒的房屋打扫干净,陈设鲜花,安放佛像等三所依,摆设香、灯等供品,聚集人天所喜的资具。本来诸佛菩萨没有贪执,但如果我们陈设的供品看起来悦意庄严,自己便能获得功德。我在美国和法国时,看到有些佛教徒无论是在佛堂设计,还是供品陈设等方面都做得特别庄严,非常令人满意。
戊四、幻化会供:
观想遍满虚空界,如海云聚佛菩萨。
观想虚空中遍满如大海云聚般浩瀚无边的诸佛菩萨。
以妙香、乐器等迎接,合掌迎请佛菩萨,念诵一遍《月灯经》中的“发大殊胜菩提心,一切众生成佛因,此无非法器有情,祈盼十力尊降临,及时以自大悲力,垂念众生三宝尊,祈请佛陀及眷属,降临于此意幻处”,观想三宝从十方刹土降临而遍布虚空界。
以妙香、乐器等迎接,并合掌迎请诸佛菩萨,念诵一遍《月灯经》中的偈文,意思是:“现在我们准备发起无上的菩提心,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成佛之因,这里没有一个菩萨戒的非法器,全都是真正的大乘法器,祈盼十力尊者佛陀降临,以及时时以大悲力垂念众生的三宝尊,祈请佛陀及眷属降临此处。”念诵完后,观想三宝圣尊从十方刹土降临到自己前方的虚空中,遍满虚空界。这是一种迎请方式。
那么,如是作了迎请后,诸佛菩萨到底会不会来呢?下面无垢光尊者遣除这种怀疑——此理对我们平时观修释迦牟尼佛的仪轨或观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都相当重要。
戊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
观想彼临极应理,此为自心清净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
我们观想诸佛菩萨时,他们就会降临,这一点非常合理,为什么呢?自心清净的力量——对佛尊生起信心、祈祷的心等,与诸佛菩萨的遍知智慧、大悲力等因缘聚合时,就能如意成办一切所愿,就像天空中的月亮刹那间便能显现在清澈的水池中一样。
这些教证相当重要。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发下五百愿,例如“谁持我的名号,我就显现在他面前对其进行加持”等,佛的誓愿力、大悲力、智慧力、众生的信心等力量结合时,可以显现很多不可思议的景象。因此,前面在发菩提心时,念诵迎请十方诸佛菩萨的偈文,若以至诚心迎请,诸佛菩萨必定会现前。虽然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但在世俗显现中,圣尊的殊胜功德和事业,显宗密宗都承认。
有些人认为:像我这样业力深重、烦恼深重的人观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到底会不会来啊?十方诸佛菩萨真的会从遥远的刹土降临于此吗?
怀疑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很大的障碍,无论什么身份的人,只要以信心一心一意地祈祷佛陀,佛就会现于其前予以加被,诚如麦彭仁波切所说,诸佛菩萨没有远近的差别。当然,凡夫不一定能以肉眼亲见圣尊。众生的分别念很严重,容易生起邪见,但通过这些教理就会明白,诸佛菩萨没有不降临的理由。所以,这些甚深的内容不仅是用信心来成立,通过圣教量或比量观察也能证成。
《宝积经》中云:“何人作意佛,能仁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
何者若作意、观想佛陀,佛陀就住于其前,恒时赐予加持,解脱一切罪障。因此,大家不要将观想、祈祷当作世俗低劣的善法。
观想佛、作意佛,这没什么做不到的,即使观想能力再差的人,在前方虚空中大概观想一尊金光闪闪的佛对自己赐予加持也没问题。平时可以多看看佛像的照片,慢慢释迦牟尼佛的身相就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心中显现出来。
佛陀以遍知智慧了知何人祈祷迎请,以大慈大悲观照,以大神变事业刹那降临,这是一定的。
佛陀是遍知,知道何人于何时祈祷、迎请,因此,佛陀以大慈大悲观照,以大神变刹那降临于彼前,这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呢?因为佛陀除了利众之外无有其他事业,而这就是利益我等众生。佛陀仅为饮食尚且经远途去化缘,而应为发菩提心积福德之众生的迎请,佛亲自降临更是理所当然的。
佛陀除了利益众生以外没有别的事业。无垢光尊者说,佛陀的色身经常拿着钵盂到很远的地方去化缘,那众生为了发菩提心而迎请佛陀的智慧身,佛陀没有理由不亲自降临。
因此,大家平时祈祷佛陀很重要,当自心的清净力与佛的智悲力聚合时,佛陀一定会显现在自己面前,这十分合理。无垢光尊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教言,大家应该记住。
戊六、迎请沐浴佩饰:
观想祈请佛菩萨莅临,彼等降临空中。
合掌手捧鲜花后,请住供沐衣饰等。
我们合掌拿着鲜花迎请诸佛菩萨入于精舍后,请诸佛菩萨沐浴,并供养庄严的衣物、装饰等。
藏传佛教的沐浴仪式非常多,比如念普贤云供、《药师经》等时,都会举行一些沐浴仪式。
观想虚空界的佛菩萨从三千世界自处的无量殿降临,请他们落座于日月莲花珍宝垫上。
观想诸佛菩萨从三千大千世界自处的无量殿中降临到我们所迎请的处所,请他们落座于日月莲花珍宝垫上。
念诵一遍《胜明续》中所说的“一切众生之怙主,摧毁野蛮魔军者,如理了知一切事,祈求世尊临此处”。
佛陀是一切众生的怙主,是摧毁世间的野蛮魔众者,能如理了知万事万物的真相,请世尊您尽快地降临到我们所陈设供品之处。
观想诸佛降临,浴室中有诸多天子天女,手持宝瓶为无量佛沐浴,等待他们沐浴完毕以浴巾拭身,献上妙衣。再念诵一遍
观想诸佛降临后,天子天女手持宝瓶为佛菩萨沐浴,沐浴完后供养妙衣等,然后念诵一遍《入菩萨行论》中的偈文,你们方便时看看讲义。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精舍全部是由水晶制成,非常光亮,柱子十分悦意,华盖闪烁着光芒。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带着很多宝瓶的供养天女们,盛满香水,洋溢着美妙的歌声,请诸佛菩萨沐浴。
香薰极洁净,浴巾拭其身,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
在藏传佛教的沐浴仪式中,供香师拿着一面镜子,诸佛菩萨被迎请到精舍后显现在镜中,供香师边念沐浴仪轨,边将宝瓶里的水倒在镜子上,最后用哈达把镜子包起来,表示为诸佛菩萨献上妙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将细腻、柔软的衣服供养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后面还要念很多赞叹诸佛菩萨的偈颂,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偈颂,药师佛的偈颂,八大菩萨的偈颂,十六大罗汉的偈颂……有些维那师会背很多此类偈颂,念完四句又念四句,有时持续念上半个小时,在有些寺院当中沐浴仪式做得很广。
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供养完妙衣后,再洒一点香水。诸佛身色的光芒遍于三千大千世界。
之后将诸佛菩萨请入室内于各自垫上落座。
沐浴完后,观想将诸佛菩萨请入室内,坐在各自的座垫上。印度的习俗是先请客人在外面洗漱,然后再将客人迎入座。
以前泰国国王迎请西绕嘉措格西时,国王端来一盆水帮他洗脚,格西是藏族人,有点不好意思,但国王说这是泰国接待贵宾的礼仪,格西也就不得不入乡随俗。
丁二(七支供)分三:一、真实七支供;二、净化自相续之理;三、以此可积无量福德之理。
戊一(真实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请转法轮支;六、请不涅槃支;七、回向支。
己一(顶礼支)分二:一、顶礼方法;二、顶礼功德。
庚一、顶礼方法:
犹如悦意水池中,含苞待放莲花状,
双手合掌妙音赞,幻化无数身敬礼。
手掌的形状就像悦意的水池中含苞待放的莲花,双手合掌,以妙音赞颂三宝,观想自己的身体幻化成无数个,面向十方诸佛菩萨进行顶礼。
合掌方式如莲花苞状。《大解脱经》中云:“犹如莲花苞,合掌于顶上,无数身云聚,顶礼十方佛。”
如莲花苞状的合掌方式佛经中有明确说明。
《普贤行愿品》中云:“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以普贤行愿的威神力,在自己心前显现一切佛刹微尘数如来,观想自己的一个身体化现为一切佛刹微尘数身体,每一个身体遍礼一切佛刹微尘数如来。
庚二、顶礼功德:
大地山海微尘数,三界无有如是福,
获得身礼所覆处,直至金刚大地尘,
同等数量轮王位,究竟获得胜佛果。
即使大地、山王、大海的微尘数能够计量,顶礼的功德也不可计量,在三界中再也没有如顶礼那般大的功德。每顶礼一次,就能获得等同于自己身体所覆盖的金刚大地微尘数那么多次的转轮王果位,并最终获得佛果。
顶礼的功德特别大,我们最好早上起来磕三个头,听课之前也磕三个头,这应该能做到吧?
三界中无有能等同于为发菩提心而顶礼的福德,因为有人仅为自利而顶礼也能获得许多福德。
无垢光尊者的这个教言大家应该记住,三界中没有等同于以菩提心摄持而顶礼的福德,仅仅是为自己的利益顶礼也能获得无量功德。
《毗奈耶经》中云:“诸比丘,汝等以信心顶礼有如来发甲之佛塔,乃至于诸同持梵行者未生嗔心的人之间,其异熟果将享受等同至金刚大地间极微尘数之轮王安乐,且生于人天中。”
在《毗奈耶经》中,佛对诸比丘说:“你们若以信心顶礼装有如来的头发与指甲的佛塔,只要不对同持梵行者生嗔恨心,将会获得与身体所覆盖的大地之微尘数相等的那么多次转轮王的果位,并转生到人天享受安乐,功德非常大。”